导图社区 屈原和楚辞1
这张图记录了屈原楚辞的创作、宋玉的《九辨》、以及屈原的其他作品等知识内容,对楚辞感情兴趣的你,记得收藏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屈原和楚辞
屈原及其楚辞创作
屈原生平际遇
屈原,名平,楚国贵族,生活在战国后期诸侯国斗争最为激烈的时代
屈原主张内修法度,联齐抗秦,与亲秦派形成对立
屈原作品及其真伪考订
《史记•屈原列传》
《离骚》、《天问》、《招魂》、《哀郢》和《怀沙》5篇
《汉书•艺文志》
“屈原赋二十五篇”,刘向所辑《楚辞》中屈原作品的总数,但未列篇名
王逸《楚辞章句》
《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共25篇
今人一般看法
《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共23篇
“楚辞”名称源流
楚辞是屈原等人开创的一种新诗体,“楚辞”这个名称到西汉时始出现
《史记•酷吏列传》、《汉书•朱买臣传》里的“楚辞”当时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成帝时,刘向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录,辑为16卷,命名“楚辞”
东汉安帝、顺帝之际,王逸加入自己一篇作品,成17卷,名为《楚辞章句》流传至今
楚辞与赋的区别
体式上
楚辞依“兮”而咏,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拘
赋则很少虚字,句式铺排偕偶,比较整齐
性质上
楚辞以抒情、议论、描绘为主,主观抒发意味浓重
赋(尤其典型的汉大赋)则以客观的咏物、铺排摹画为主,缺少主观情感的抒发
晚清刘熙载“楚辞尚神理,汉赋尚事实”
楚辞文体的一般特点
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以《离骚》、《九歌》为代表的典型样式
典型楚辞体在诗风、体式、语言上有共同特点
从诗风而言,想象富奇,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从体式而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由四言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就语言而言,楚辞多用楚语楚声,多写楚地风物
与楚辞产生相关的楚文化要素
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
《九歌》是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
祭神仪式中,巫师装扮成不同神袛,载歌载舞边唱边说,对楚辞的构思和表现有影响
民间祭神巫歌妇幼神奇的想象或幻想,孕育着丰富的神话故事,成为楚辞的养料和特征
楚辞充满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地道的楚地方言,自不待言
《离骚》
《离骚》题意解析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遭遇忧愁
离愁别绪
“离忧”
班固《离骚赞序》
“遭遇忧愁”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离愁别绪”
历代学者
并未脱离”遭忧“或”别愁“的义域
游国恩
楚国歌曲名称,其意义与“牢骚”二字相同
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揭示题意
创作时间辨析
根据“老冉冉其将至”、“恐年岁之不吾与”等诗句,可知屈原已近于老年。又据“沅湘”、“苍梧”、“九疑”等地名,可知作于江南。“国无人莫我知兮....”知屈原已到非常绝望的境地
可能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之时,即作于顷襄王初年
《离骚》的思想内容
“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离骚》的艺术成就
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比兴手法的拓展
结构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
屈原的其他作品
《九歌》
篇目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11篇
内容
祭神歌曲,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
神灵人格化,描写神的灵光四射,飘渺高远,法力超凡
艺术表现风格
叙写神灵活动和神灵情感,描绘神灵所在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新幽渺的境界
侧重描摹神灵相思、人鬼空恋,使得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
《九章》
《橘颂》最早,仕途得意之时所作;《惜诵》、《抽思》、《思美人》次之,屈原被怀王疏远之后;其余5首最晚,流放江南所作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
《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艺术表现特色
直抒胸臆,文笔朴素
平实素朴的艺术表现
《天问》的概况
屈原作品中最奇特的诗歌,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作于被楚怀王放逐于汉北之时
保存了很多神话传说和远古史料,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奇特之处: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提出170多个问题
《招魂》的艺术特色
结构精密
长于铺排描摹
屈原提楚怀王“招魂”的作品
宋玉《九辩》
题义
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
自悲生平之作,抒发际遇悲伤之作
思想
自标高节的咏叹,批判谗佞群小,揭露政局黑暗,但缺少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
艺术特色
长于铺排描摹,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
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
造语用词,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抑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