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生物,适合中考复习,图文并茂,知识点详细,重要解析等。包含生物圈中的生命和延续、健康地生活等内容。
编辑于2023-12-20 11:51:05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和延续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植物的生殖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 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进一步发育成 (新生命幼体),通过种子萌发,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两性的遗传特性。如:种子繁殖。
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后代,只有母体 的遗传特性。如用根、茎、叶繁殖。
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
嫁接:
嫁接常用于改良果树的品质和培育新品种,如苹果、梨等。
芽接
枝接
嫁接成败的关键是使图中的【a 】接穗与【 b】砧木的 紧密结合。
扦插:
一般利用植物的的枝条、根进行扦插。扦插适用于容易发生不定根的植物,如柳、榕树、草莓等
压条
考查频率不高,简单了解下图片就行
植物组织培养
原理
无性生殖
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优点
科技含量高,繁殖速度快、可以培养脱毒幼苗
A接种
B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C分化丛芽
D生根
E移栽
昆虫和生殖和发育
生殖
有性生殖
发育
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
一生只经过卵、 幼虫 、 成虫 三个时期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相似
蝗虫危害农作物是在 幼虫 和 成虫 期
蝗虫、蝼蛄、蟑螂、蜻蜓、螳螂
完全变态
一生经过卵、幼虫 、蛹 、成虫 四个时期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显著不同
家蚕吃桑叶、蜕皮、吐丝都发生在 时期
代表
蚊、蝇、蜂、蛾、蝶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卵生、体外(水中)受精
发育:变态发育。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繁衍,影响它们的种群数量及分布。
冷知识:雌雄抱对时,同时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抱对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鸟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
有性生殖
生殖发育过程:
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 、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冷知识:并非所有鸟都是这样的流程,比如杜鹃
1卵壳膜、2卵壳、3气室、4卵白、5胚盘、6卵黄、7系带、8卵黄膜
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卵白含有蛋白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有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中央有胚盘,内含细胞核。
注: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在输卵管内移动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发育,所以色浓而略大。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和变异
遗传
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
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来实现的。
生物的性状
性状
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特征等。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鼠的启示:亲代传给后代的不是性状,而是基因,子代因为得到了亲代的基因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
DNA
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
基因
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条来自 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即每对染色体中中的两条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精子或卵细胞。
减数分裂
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新个体的体细胞
数目分别为 2N、N、2N、2N
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相同,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一般不同。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新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中,位于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也要分开。受精时,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在受精卵又构成新的成对染色体,且每对染色体中,必有一个来自父亲(精子),另一个来自卵细胞(卵细胞)。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解释
高茎豌豆 X 矮茎豌豆
高茎豌豆
解释
DD X dd
D d
Dd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的观点
相对性状有显性 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能是dd;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为 DD或 Dd 。(用“DD”、“Dd”或“dd”表示)
禁止近亲结婚
遗传病
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禁止近亲结婚: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所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人的性别遗传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相同点: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均有23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有 22对。
不相同点:男性第23对染色体为XY;女性第23对染色体为XX。因此,男性产生的精子有2种,其染色体组成分别表示为22+X和22+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有1种,其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X。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人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而不是一对基因)决定,生男生女取决精子的类型。
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 。
生物的变异
变异是指 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可遗传的变异
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能够遗传给下一代。
不可遗传的变异
仅仅由外界环境引起的,而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实例:人工选择培育高产奶牛、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等。
第三章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过程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过程是在原始地球完成的。
高温、雷电 原始海洋 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原始生命 (甲烷、氨、水蒸气等) 紫外线
米勒实验
(1)密闭装置内充入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大气,其中没有氧气 。
(2)火花放电过程可以为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
(3)从冷却的溶液中提取到的有机物是氨基酸。
陨石证据证明,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也有可能来自外星球。
生物进化的历程
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而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证据。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得越低等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
也就是相似物种比较
植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祼子植物→种子植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鸟类 ↘ 哺乳动物
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原因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成为工业城市的曼彻斯特城里,深色桦尺蠖多,是因为其栖息的树干变成了黑褐色,在这种环境下,深色桦尺蠖的体色会是一种保护色
(2)保护色的形成是由环境决定的。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①过度繁殖: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②生存斗争:生物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③遗传与变异: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所以生物的后代会出现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④适者生存: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即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传染病
由病源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疾病。
特点
传染性和流行性
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能够散布病原体的人或病原体。如患流感的病人、狂犬等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等
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免疫与计划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组成
皮肤和 黏膜
功能
皮肤的保护、呼吸道黏膜的纤毛清扫等
第二道防线
组成
体液中的 杀菌 物质和 吞噬 细胞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组成
人体免疫器官 和免疫细胞
功能
产生抗体 、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免疫
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可以通过遗传而得到
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皮肤、溶菌酶、白细胞、吞筮细胞)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人体与入侵的病原体
异物接触后产生的一种防御机能(胸腺、脾、淋巴结等)
免疫功能:①防御感染;②自身稳定;③免疫监视;④防御功能异常;⑤自身稳定异常;⑥免疫监视异常。
抗体和抗原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叫做 抗原
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就会产生过敏反应。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抗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抗体 。
工作原理
一定的抗体和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 抗原 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计划免疫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措施)
计划免疫: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易感人群 接种 ,以达到预防、
优点:预防以至最终消灭传染病最简便,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大事。
疫苗:通常是用 杀死 的或 减毒 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生物体,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
主要疫苗预防的传染病:
卡介苗 ——结核病
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糖丸 ——脊髓灰质炎
艾滋病(AIDS)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病。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精液传播、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不含握手、共餐等)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要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反应和危害。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的标志是OTC。用药时必须注意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适应症、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急救
“ 120 ”紧急呼救。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法,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5-20次;如果病人停止呼吸同时心跳停止,就应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出血和止血
出血
外出血
毛细血管
血液呈红色
渗出或像水珠样流出
消毒后自行凝固止血。
静脉出血
血液呈暗红色
连续不断的流出
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在 远心端 止血。
动脉出血
血液呈鲜红色
喷出
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在 近心端 止血
内出血
体内器官出血,不易诊断,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评价自己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调节情绪的方法:(1)分散注意力;(2)诉说宣泄;(3)自我调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是 心脑血管 疾病和 恶性肿瘤 。这些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大多数慢性疾病在成年期 发生,但是,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所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 儿童 和 青少年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