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包含少阳病本证:小柴胡汤证;少阳病兼变证: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消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编辑于2021-07-07 10:19:01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病兼变证
柴胡桂枝汤证
《伤寒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太少并病。
《金匮》:治心腹卒中痛者。【十*二十 附《外台》方】
大柴胡汤证
《伤寒论》: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 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 下之则愈。【103】邪在少阳,里有实热。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 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136】少阳阳明合 病。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65】 邪在少阳,里热结实。
《金匮》: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十*十二】
柴胡加芒硝汤证
《伤寒论》: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 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 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104】 少阳之邪未解,又兼阳明里实,肠中有燥屎。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 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 之。【147】邪陷少阳,水饮未化。
《金匮》: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四 附《外台》方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伤寒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 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07】少阳不解,邪热内 陷,热盛伤气。
少阳病本证
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 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邪传少阳。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99】三阳合病。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 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 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96】邪在半表半里,枢机不利。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 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 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气血不足,腠理 不固,邪正相争于胁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 主之。【100】枢机不利,脾胃虚寒。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 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01】 邪仍在少阳,正气较弱。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邪在少阳半表半里。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 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 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104】少阳之邪未解,又兼里 实。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 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一144】热入血室,邪与 血搏。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 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 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 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 了者,得屎而解。【148】邪在半表半里。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 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 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 半夏泻心汤。【149】邪仍在半表半里。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29】少阳阳明并病。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阳明病,邪郁少阳,胃 气不和。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 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 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三阳合病。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 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太少并病。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 解之。【三九四 393】差后余热未尽。
《金匮》: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 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 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 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二十一*二】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
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 烦者,此汤主之。【二十一 附《千金》三物黄芩汤】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 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二十二*一】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十五*二十一】
《伤寒论》、《金匮》: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厥阴转出 少阳。【十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