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决策心理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决策心理学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以决策过程为主线,结合心理学理论的知识和方法,系统而科学地展现了心理学在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编辑于2021-07-07 17:01:57决策心理学
决策定义
判断与决策是人类(及动物或机器)根据自己的愿望(效用、 个人价值、目标、结果等)和信念(预期、知识、手段等) 选择行动的过程”
决策应该是特定情境中的一种反应,它由三部分组成
(1)有不止一个行动方案可供选择; (2)决策者对每一个行动方案所带来的结果和未来事件会形成一定 的预期,预期可能会以信心程度或者概率的形式呈现; (3)与可能的结果相联系的后果可以在一个连续体上得到评估,而 这一评估所依据的是当前的目标和个人的价值观。
判断与决策
决策(choice):指做出决定或选择,是一种“在各个选 项中考虑各种因素并做出选择”的认知加工过程。 判断(judgment):是将所提供选项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类的过程。
决策类型
确定性决策
多属性决策
多属性决策(multi-attribute choice):指人们在 包含多个属性的选项中进行权衡并做决策的过程。
现实中的多属性决策: 择偶偏好选择 商品购买选择 人力资源选择
不确定性决策
风险决策
指决策 者不知道哪种自然状态将会发生,但知道这些自然 状态发生概率的一类决策
现实中的风险决策: 是否要买保险? 疫情中是否要出门? 出门是否要带伞? 是否要打疫苗? 买股票还是储蓄?
模糊决策
实维度表征的决策
多属性决策
虚维度表征的决策
风险决策
跨期决策
指对发生在未来不同 时间点上的结果做出选择的决策过程,它需要决策者在 眼前的利益与未来的利益之间做出权衡与取舍。
现实中的跨期决策: 是否要保护环境? 是否要节制饮食? 是否要戒酒戒烟? 是否要储蓄? 是否要额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空间决策
决策心理学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决策心理学的萌芽
17世纪,帕斯卡和费马在研究赌徒的赌金分配问题时发展出了期望价值理论的雏形。
亚当·斯密 1776年,《国富论》经济人假设:最大化原则与“理性选择” 1759年,《道德情操论》围绕人类社会行为模式下的道德情操,从人类道德情感的起源、性质、内容、功能及社会影响等角度层层推进,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探究。 以“同情心”为基础建立的道德情操,是维系人类社会秩序良好运转 的重要保障
第二阶段:决策心理学的兴起
20世纪中叶,人们对传统的期望价值理论的质疑。效用理论开始兴起
期望效用理论→约翰·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1947)
期望效用理论是一种标准化决策理论,它为理性决策提供了一套明确的基本假设或者说公理。
有序性
占优性
相消性
可传递性
恒定性
二十世纪中叶,爱德华(Ward Edwards)在实验心理学领域的出色工作为决策的描述性理论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阶段:决策心理学的大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决策心理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心理过程,重视问题解决,以资源观看待个体的心理能力,认为许多心理能力(如注意、记忆等)是有限的。
西蒙(Herbert Simon)
从批判理性“经济人”假设入手研究人的决策为,首次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用以质疑决策研究的过分理性取向,并因此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用“有限理性”代替“全面理性”,用“满意原则”取代“最优原则”。
西蒙对决策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强调决策过程中的认知过程,认 为决策理论应该尊重人的认知局限性,决策遵从满意原则
在概率判断研究中强调启发式策 略的应用
在问题解决研究中首先使用一些 方法(如出声思考法)和概念(如问题搜索空间)。
决策研究的集大成者:特沃斯基和卡尼曼
1974年,二人发表的《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被公认为不确定条件下人类进行判断与决策的经典 描述性理论。 1979年,二人提出预期理论,用以代替效用理论,目前仍为决 策研究的主导理论。
理查德·塞勒
在理论研究中,对反常行为、 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 选择、心理账户和股票市场等 方面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在实际应用上,他利用心理学 理论为消费者行为、社会福利 政策、储蓄投资政策提供了行 之有效的主推手段
决策模型概述
描述性理论
描述性理论(descriptive models):是关于描述人们通常如何思考的理论。
描述性理论是用于“描述”心理过程如何发生,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怎样 的。 很多描述性理论用启发式(heuristics)或经验法则(rules of thumb)的 形式来表示。 大部分心理学学习到的理论都属于描述性理论
决策研究中的描述性理论,是描述我们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
描述性理论是描述人们实际上怎么做选择
人们往往采用许多启发式原则做出选择
规范性理论
规范性理论(normative models):即一个标准,它定义了怎样决策可以最佳地实现决策者的目标。
规范性理论从决策者个人目标的角度去评估决策效果。
决策的规范性理论由长期看来能最大程度地达到目标的策略组成。
规范性理论就是导向最佳结果的决策。
规范性理论是描述人们怎么做选择能达到最优
规范性理论的优缺点
第一,用规范性理论来评估决策通常耗时耗力。
决策的规范性理论要求评估概率和各种结果的合意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很多时候,人们采用启发式策略做出的决策能优于计算。
第二,根据规范性理论来决策,如果决策目的有 变,我们的决策表现可能会更差。
三种理论总结对比
规范性理论:告诉我们如何从判断与决策的一个理想标准的角度,去评估判断与决策。
描述性理论:说明了在一种特定文化中人们的实际所为,以及他们如何偏离于规范性理论。
指导性理论:是设计或发明,其目的是使实际思维的结果更符合规范性理论。如果以这种方式得出的指导性建议是成功的,对决策与思维的研究就能够有助于人们成为更好的决策者。
为什么研究决策心理学?
学习目标
1. 系统性地掌握决策心理学的知识体现与理论框 架 2. 拓展对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认知,更全面地了 解心理学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 4. 了解现实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决策行为及其规律 5. 为现实中的真实决策提供决策支持与帮助
研究决策的目的
本课程并非强调人们应该选择什么,而是关注人们是如何 选择的。
不同个体在不同决策情境下的思考方式是相似的,有普适性的规律,背后 有相似的心理机制。
本课程并不能告诉你选择哪个更好,但能够告诉你怎么做 选择可能会更好。
人的决策能力是有限的,决策的能力也需要学习,决策技能会随着经验的 丰富而改善。
决策心理学 vs.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人们的行为如何系统性偏离经济学传统“理性人”假设
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决策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视角、利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决策行为,将决策视为一种认知加工过程。
研究方法
观察法
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行为表现或活动进行考察,从而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观察法能为随后进行的、控制更加严格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根据事先是否确定观察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有结构观 察和无结构观察
有结构观察中,研究者需要事前制定严密的观察计划并在观察过程中作详细记录
无结构观察则一般没有详细收集有关数据的计划
一般来说,在研究初期,多进行无结构观察;当研究进 行到一定阶段,对某些现象已有一定了解,需要对其进 行深入研究时,就需要进行有结构观察。
访谈法
是研究者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交谈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也叫作研究访谈
按照访谈有无目的、计划,可以将访谈分为有结构访谈 和无结构访谈
有结构访谈是一种有指导性的、正式的、事先确定问题项目和反应可能性的访谈形式
无结构访谈是一种非指导性的、非正式的、自由提问和作答的访谈形式
成功实施访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例如被访谈人的认知水平、动机、态度等达到一定水平。
假设情景
询问被试在一个假设的情景中会如何进行决策。
优缺点
缺点:可能存在社会称许性效应
优点
研究者可以广泛地操纵背景,来找到哪些 变量正在影响被试的回答
实验者可以很容易地询问被试的理由或解释
有助于告诉我们,在新异情景或情景难以在实验室呈现时,被试会如何对情景做出回答;
在发现人们如何思考特定类型的问题上,假设性决策也许就像正式决策一样有用。
过程追踪
旨在追踪实际决策的发生过程,从而描述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这种方法更关心导致决策结果的步骤或“行动”,是研究人类决策过程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研究方法
口头报告法
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包括即时性 口头报告法和回顾性口头报告法两类。
即时性口头报告法要求个体在完成特定任务时“出声思考
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问题解决过程
回顾性口头报告法则要求个体在完 成特定任务后回忆他们的思考过程
虽不会干扰个体正在进行的思考过程,但可能 存在对思考过程的记忆扭曲、事后解释以及对未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困难等问题。
缺陷
可以通过有意识报告出来的心理过程并不多
指导语可能诱导被试的思维与平时不一样
言语记录法可能会产生误导,被试的想法可能 被误解
被试也许无法解释他们如何做出决策的
信息显示板
信息显示板(Information Display Board, IDB):是一种过程跟踪技术,以选项×线索的矩阵方式呈现信息阵列,被试需要通过反转卡片或者打开信息卡来寻找信息。通过观察被试查找信息的方式来追踪决策中的信息搜索模式
鼠标实验室技术
是常用的 IDB 计算机化程序。
眼动追踪技术
第一,无干扰性。
眼动技术可以自然地、无干扰地记录被 试的决策过程, 具有非常好的实验效度
第二,适用范围广泛。
眼动技术几乎对实验环境、实验任务和实验对象没有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由于技术的发展, 眼动仪的采样率、便携性、灵活性在不断提高, 眼动技术不仅适用于实验室决策行为的研究, 也适用于真实的现场决策研究, 还适用于运动、驾驶等动态行为决策的研究。
第三,采集信息多样
通过眼动技术获取的决策过程追踪数据信息量大, 丰富的眼动指标既能反映决策过程的空间特征,又能反映决策过程的时间特征;既能反映信息的加工广度,又能反映信息的加工深度。
使用档案数据
使用档案数据(Use of archival data)可以研究历史上的群体决策记录。
当记录非常完整时,这种方法较为有用
生理、影像与基因技术
影像学技术
fMRI,ERP,近红外成
生理信号
肌电、呼吸、心跳、皮肤电等
遗传与基因
双生子研究、唾液基因取样
启发式判断
概念
启发式这一术语源自古希腊语,意指“积极发 现或探索”。
启发式是指依据有限的知识(或“不完整的信 息”)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技 术。
启发式是一种有用的、甚至不可或缺的认知过 程,这种认知过程常常依赖“直觉经验”展开。
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是,人们通过相似性进行概率判断。特 别是当问一个物体属于某个类别的概率有多大时, 人们会根据这一物体与这一类别典型成员的相似 程度来进行判断。
启发式判断与偏差
实践证明,启发式推断方法往往十分有用,它能 帮助人们有效、快速地处理一些复杂的判断。
但有时也会导致判断偏离理性。在“有限理性” 思想的指导,决策领域研究者感兴趣于寻找决策 与判断中各种的启发式和偏差
例子
随机序列问题
下面两个序列,哪一个更像是随机生 成的? • A:XOXXXOOOOXOXXOOOXXXOX • B:XOXOXOOOXXOXOXOOXXXOX
硬币问题
有两个硬币,分别掷这两个硬币5次,得到的情况 如下, 硬币A:正反正反反 硬币B:正正正反反 • 你认为,哪个硬币更加质地均匀、更加“公平”? • A硬币比B硬币“公平” • B硬币比A硬币“公平” • 两者无明显差异
医院新生儿问题
职业判断问题
误解回归
均值回归现象
一个总体中,在某一时期具有某 一极端特征(低于或高于总体均值)的个体在未 来的某一时期将减弱它的极端性趋势。
首先,人们在许多肯定会发生回归的情境中,并 没有预期回归的发生
对于极端特征,人们往往忽略其往均值回归的属性, 在进行预测时,会高估高于均值个案,低估低于均值 的个案
其次,在他们确认回归的发生时,常常对其进行 虚假的因果解释
判断偏差
错误理解概率特征
人们期望由随机过程而产生的事件序列,甚至是 很短的序列,也能代表这个过程的本质特征。
也就是说,人们期望一个过程的本质特征,不仅 体现在其整体序列中,也应该体现在其局部的部 分序列中。
小数定理
小数定理(Rabin, 2002) • 人们倾向于将大样本数据中得到的概率分布应用于小 样本,这被称之为小数定理。
例子
手热谬误
手热的篮球运动员指的是他在投 中一个或几个球后,再次投篮时 的命中的概率大于他投失一个球 以后的再次尝试。
赌徒谬误
人们认为,一系列结果相同的独立事 件出现一个相反的结果的概率会增大。
对结果的先验概率不敏感
没有特定证据时,人们会恰当地利用先验概率
而有证据时(即使证据是无用的),人们会忽视 先验概率,依据证据的代表性程度来做出判断
例子:条件1:群体中有70个工程师和30个律师 条件2:群体中有30个工程师和70个律师 群体中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迪克,30岁,已婚无子女。他能力强,有干劲,想在自己的领域中成就一番事业。他受同事喜爱。”• 迪克是工程师的概率有多大?
对样本规模不敏感
从总体进行抽样,抽出的样本特征可以代表总体 特征
在评价样本结果的可能性时,人们会采用代表性 启发式。他们通过这个结果和对应参数的相似性, 来评估样本结果的可能性。
人们会认为,样本统计量和整体参数是相似的, 并不考虑样本规模。
例子:医院新生儿问题
对可预测性不敏感
人们在进行数值预测时,也常常采用代表性启发 式。
其预测时的信心主要依赖于使用代表启发式的程 度,对所采用的证据的信度不敏感,对预测的精 确性也不敏感。
例子
合取谬误
某件事同时属于A和B的概率小于或等于其只属于两只之一的概率,这种现象称为“合取谬误” ,也被翻译为联合谬误
Kahneman和Tversky(1973):给被试呈现几段 文字,每段文字描述一个实习老师在一堂实习课 程中的表现。
要求一组被试用百分数来评价所描述课程相对于特定 总体的质量
要求另一组被试用百分数来预测实习老师在5年后的 表现
结果发现,两种条件下的评价是一样的,即对遥远尺 度的预测(5年后老师的成就)和对当前预测所基于 的信息(实习课程的质量)的评价是一样的
易得性启发式
概念
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客观事物或现象在知觉或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估计其概率的现象。
影响易得性的因素与影响概率的因素是不一致的,这就会导致偏差。
判断偏差
由例证的可提取性导致的偏差
例证的熟悉性影响可提取性,从而产生判断偏差
例证的凸显性影响可提取性,从而产生判断偏差
由搜索集的有效性引发的偏差
迷信信念的形成
巧合的事件容易被记住,也容易被提取;其他记忆也是存在的,只是不 容易被记起来。
想象力的偏差
Carroll(1978)实验:在197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一天做实验,要求被试想象他们第2天得知大选结果的情景。
结果解释:对给定结果的想象可以使结果更容易提取,同时也增加了对其发生概率的估计。
想象之后,要求被试判断最后大选的实际结果。结果发现,更可能做出与想象内容相同的预测。
Sherman等人(1985)要求被试想象一种疾病
如果事件的结果容易想象,人们对其发生的可能性的预 期会增加。
如果事件的结果很难想象,人们对其发生可能性的预期 也会降低。
伪相关
概念
Chapman等人(1969)发现了一种有意思的偏差
他们给普通被试呈现与几种假想的心理病人有关 的信息。每个病人的资料,包括一份临床诊断和 这个病人所画的人像图。然后,被试要估计每种 诊断(如妄想症)和人像图中不同特征(如奇怪 的眼睛)的频率。被试明显地高估自然联想物之 间共同发生的频率。这种效应被称为伪相关 (illusory correlation)。
锚定与调整启发式
概念
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的推测是以初始值为参照, 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而获得最终答案的。
初始值可以理解为确定问题的明确表达,也可作 为部分计算的结果。
但在任何情形下,调整(adjustments)显然都是 不充分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出发点产生不同的 推测,它偏向初始值。我们称之为锚定
不充分的调整
假定一张纸的原始厚度是1毫米,对折100次的厚度大约是 1.27×1023千米。 很多人的想象都来自刚开始的几次折叠的锚定值。
在评估连续事件和非连续事 件时的偏差
在计划(planning)情境下,评估复合事件的偏差,尤其显著
成功完成一项艰巨任务如新产品研发,明显地具有连续事件 的特征。即使每个单一事件可能成功,但如果事件数目增大,整体的成功概率仍然很小。因此,在评估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时,高估复合事件概率的普遍倾向,会导致无谓的乐观主义。
相反,非连续结果,通常会遭遇风险评价。比如复杂的原子堆系统,某一部分功能失调很大可能会导致整体失败。即使每一事件失败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事件数目增大,整体的失败概率仍然很大。由于初始化,人们倾向于低估复杂系统失败的概率。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理论
Thaler(1985)提出心理账户理论(mental accounting theory),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 到集团公司,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 在做经济决策时,潜在的心理账户尝尝遵循一种 与经济学运算规律相矛盾的运算规则,其心理记 账方式与经济学或数学运算方式不同,经常以一 种非预期的方式影响决策。
Thaler(1999)定义,心理账户是个人或家庭用 来管理、评估、跟踪金融活动的一种操作定势
概念
我们都有两个帐户,一个是经济学账户,一个是 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消费决策
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
在心理账户里,对每一块钱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视 不同来处,去往何处采取不同的态度。
三种表现
将各期或各种不同来源的收入分在不同的帐 户中,不能相互填补
辛苦工作赚来的钱≠买彩票赢的钱 • 父母给的零花钱≠爷爷奶奶给的零花钱 大学打工时赚的钱≠工作以后赚的钱
将不同消费类型的钱做不同的消费倾向
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例子
• 如果你获得了500元的奖金,可能会把它放入“消费” 账户,花掉它 • 如果你获得了5000元的奖金,可能会把它放入“储蓄” 账户,存起来。 • 1个10元≠2个5元
禀赋效应
现实中的禀赋效应
新产品推广
改进新产品要想顺利销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 方放弃旧产品的心理成本大小。当这一心理成本 过高时,销售将出现困难
作为卖方,在出新产品或新店铺时应通过兼容、 打折等方式来降低买方放弃旧产品、旧店铺的心 理成本
开业酬宾/新品试吃
拆迁问题
• 政府拆迁中,拆迁居民往往会觉得政府提供的补偿太少,而 与政府发生补偿价格上的争执,这就是禀赋效应的体现 • 居民在自己的住处生活了较长时间,对自己的房屋给予了一 个较高的价值评估,他们失去自己的房屋,会要求比购买同 样的房屋愿意支付的价格更多的赔偿才会觉得满意。
政府可以通过提前将安置房借给住户试住, 当拆迁户入住一段 时间后, 对各方面条件都更好对各方面条件都更好的新居产生 所有感, 离开新居可能产生损失厌恶, 同时指向原有住所的所 有权被削弱, 此时再与拆迁户进行拆迁赔偿谈判, 协商一致的 可能性大大提高
试用、触摸、私人订制的销售策略
在做出购买决策前, 让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消费者对商 品产生所有权感知, 此时放弃购买便成为一种损失, 由于 “损失厌恶”, 这种互动将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以及对价格的预期
概念
人们认为同一个东西的价值并不相等,即放弃的痛苦要比得到同样东西得到的快乐更强烈,卖方的出价是非理性的
定义
禀赋效应由Richard Thaler(1980)提出:当个人 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 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禀赋效应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体偏好,是行为经济学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从产生禀赋效应的主体来说,禀赋效应的强度不随个体的年龄和经验的增加而减弱,儿童和成人都表现出禀赋效应。
例子
葡萄酒之谜
研究范式
• 被试被随机分为卖者和买者,卖者被给予一件物 品(如咖啡杯,糖果,葡萄酒等),而买者则没 有得到任何物品,但得到金钱。 • 然后要求卖者给出出让这个物品愿意接受的最低 价,而买者被要求给出得到这个物品愿意支付的 最高价格,或者是让卖者与买者分别给出卖出价 格与购买价格
• WTA(willingness to accept):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 WTP(willingness to pay):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心理机制
损失规避与参照点转换
卖者把失去物品看作损失,把得到金钱看作收益, 而买者把失去金钱看作损失,获得物品看作受益, 由于损失比等量收益产生的心理感受更加强烈
双方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痛苦,卖者倾向于提高卖 价,而买者倾向于降低买价,因而导致个体表现 出禀赋效应
质询理论/查询理论
内容
估价取决于记忆的提取过程
这些问题的顺序不同,会导致提取物品的属性顺序不同,从而导致卖者和买者对同一物品产生不同的估价
卖者和买者分别提出一系列顺序不同的问题来建构物 品的价值
四个假设
估价基于一系列问题,并且决策者自发分解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提出是逐个且连续进行的,而且不同的反应模式有不同的查询次序
回忆列表中引导性内容可能导致列表中没有被引导部分的记忆减少
查询次序取决于禀赋状态(是否拥有杯子、彩票等物品)、对禀赋 状态的不同的反应模式产生不同的查询次序。买者倾向于首先考虑为什 么他们不进行交易,然后再考虑为什么他们进行交易,而卖者则以相反 的次序查询这两个相同的问题。
心理所有权
心理所有权能提升对所拥有物品的喜好。所有权 理论认为, 个体会在自己与拥有物间建立联系 (Beggan,1992), 拥有物是自我的延伸, 内隐的自我 评价会转移至与之相联系的拥有物上。
人们对自我(特征、能力等)的判断有自我提升偏 差(Heck & Krueger, 2016), 因此与自我相联系的 拥有物也可能被评价得更为积极(Hood et al., 2016), 导致个体对拥有物赋予更高的价值, 从而 产生禀赋效应
程数(route)理论
程数是指同一拥有物(可见或不可见)经过拥有 者的次数,即该拥有物的所有权变更次数
默认效应
定义
当存在默认选项时, 人们决策时倾向于保留默认选项 而不做出改变的一种现象。
负面效应
Facebook于2007年推出一项默认显示用户消费 情况的计划,除非用户明确要求不显示。默认效 应导致用户保留该选项,结果大部分用户的消费 情况都被展现在所有朋友面前,引起用户极大不 满,使企业与用户的利益都受损
心理机制
损失规避
人们决策时容易把默认选项视为一种参照点,参照依赖使人们对损 失与获益的判断发生变化
由于损失引起的个体主观感受性更大,因而为了避免舍弃默认选项 造成的心理上的损失,人们通常会保留默认选项而不愿意改变,导 致默认效应的产生。
质询理论
Dinner等(2009)认为如果质询理论在默认选项选择时产 生参照依赖偏好,则会导致默认效应的产生。因为进行决 策时,个体首先会关注默认选项,在记忆中优先质询关于 默认选项的信息,由于质询的顺序决定回忆的内容和偏好, 相对于其他选项而言,个体可以检索到更多关于默认选项 的积极信息,因而个体更偏好默认选项而倾向于不做改变
Dinner等(2009)提出假设:1)顺序假设,被试在考虑 默认选项的消极方面和非默认选项的积极方面前,更可能 检索到默认选项的积极方面和非默认选项的消极方面;2) 内容假设,即与检索到默认选项的消极方面和非默认选项 的积极方面相比,被试更可能检索到默认选项的积极方面 和非默认选项的消极方面
隐含的推荐
当决策者把默认选项当成是政策制定者的建议,即一种推荐,这种信念会引导决策者保留默认选项, 产生默认效应
这是由于政策制定者在选择默认选项时,泄露他们关于有效选项的信念或态度的信息,而且公众对 这些信息比较敏感(McKenzie, Liersch, & Finkelstein, 2006),因而决策者遵从政策制定者权威的推 荐而选择默认选项
沉没成本效应
定义
是“一种适 应不良的经济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某方面一旦投 入金钱、努力或时间之后,就表现出继续投入的 巨大倾向”
按照标准化决策观,前期的投入不应该影响当前 的选择,只有当前选项需要继续增加的投资和未 来获益才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但是许多研究发现, 决策者在考虑采取行动时会受到先期投入的影响
解释观点
“避免浪费”的社会学观点
该观点认为人们之所以受到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 是因为他们不想浪费自己已经投入的金钱、努力 或其他东西。
这种解释是一种较为表面的、描述性的解释
损失规避观
根据价值函数输区比赢区更加陡峭的特点,可以推 出: • 投资之初,投资者的位置在原点O,当大量资金投出去之 后,投资者的位置在B点。对于B点来说,进一步投资损 失不会太大;相反,稍微获益就可以带来价值上的巨大增 加。 • 因此处在B点的投资者会继续风险投资,以求能够获利, B点是投资者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 • 因为当x > 0时,v(x) < -v(-x),由此个体将极力避免 损失(损失规避)。
消极偏向观点
消极偏向是指个体在评估事物的过程中,消极信 息的作用大于同等强度的积极信息
Taylor(1991)发现,从更一般意义上讲,消极 事件倾向于使得生物体在生理、认知、情绪以及 社会反应方面产生更大的波动
消极偏向不仅仅存在于人类这种生物群体中,在 所有生物种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消极偏向, 消极偏向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基础
若如此,沉没成本效应可能是一种具有深厚生物 学基础的心理现象,所以很难消除
认识失调观点
认知失调理论由著名社会心理学家Festinger于 1957年提出,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 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
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 对行为的认知
公式
解释沉没成本
从认知失调的角度看沉没成本效应,是个体为了 肯定自己的前期行为(投入),保持认知协调的 结果。
通常而言,消极结果可以促使人们改变行为,沉 没成本效应却恰恰相反,消极结果促使人们更加 坚定原来的行为,以保持自己的认知与先前的认 知的一致性。
过度自信
定义
描述层面
指个体往往过于相信自己 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机会的心理现象
操作定义层面
可以认为是当个体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时,其主观 概率在一定范围内高于实际事件出现概率的心理现象
三种表现形式
过高估计
对自己的绝对能力过高估计
• 通过计算被试对常识题的平均信心得分与全部准确判断所占比例之间的差 异。 • 例如:决策者在一组一般知识条目上具有80%的信心,但是他只有60%的 回答是正确的,说明他过度自信了20%。
过度精确
• 将一张纸对折为两半,再对折,再对折,直到对折100次以后,这张纸有多 厚: • 我有90%的把握,这张纸的厚度在( )到( )之间。
解释:人们对自己判断的置信区间往往偏小,倾向于高估自己判断的精度。
过高定位
范式
生活事件/操作任务绩效比较 • 该范式通过让被试与普通人比较自己经历某些事件的可能性 • 这些事件包括日常生活经历, 如活到 100 岁、买一部车、患心脏病 等; 也包括一些操作任务,如操作鼠标、电脑编程、驾驶等
人们总是过度自信吗?
一般知识性题目会导致相对较高程度的过度自信。
桥牌高手、专业赌徒以及国家气象台的预报员等,他们在做出判断后都会收到有规律 的反馈,从而表现出较少的过度自信或者根本不表现出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后果
盲目乐观
计划谬误
高估自己完成的工作量,低估需要付出的成本、时间
过度交易
低估风险
由于过度自信,高周转率的投资者更愿意投资小公司股票,单身男性投 资者投资组合的风险更大。
准确度与信心之间的关系
许多研究都支持信心和准确度之间只有很小的相关或基本没有相关。
研究表明,目击者对其证词的信心程度与证词的实际准确率之间并无太 大联系。《目击者证词》的作者Loftus警告说:“人们不能过于自信地为任 何事情提供任何绝对的担保
临床研究也发现,医学专家在错误诊断的病例上所持有的信心通常与正 确诊断的病例一样
在判断中准确度和信心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当准确度从50%增至80%时,过度自信会随之减少;当准确度超过80%时,人们通常 会变得不自信(80%是个分界点)
当准确度接近随机水平时,过度自信达到最大
准确度和信心之间的分离与决策者的智商水平无关
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过分自信的水平要高于女性
对过度自信的解释
自我提升理论
过度自信有助于人们产生一种“积极的错觉”,帮助人们在 社会比较中保持和提高自尊,对自身的能力感到满意
过分自信具有积极作用:过度自信者会在后继的任务中会更加努力而取得更大 的进步。
信息差异理论
信息差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当人们进行一项任务时, 他们 通常不能获得与自己绩效有关的完整信息, 但是, 他人绩效 的信息获取程度与之相比则显得更不全面
权重差异理论
当人们与他人作比较时,个体通常更容易关注自己的能力, 而对比较的 对象缺乏相应的关注
当人们的绝对实力偏高时, 这种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的 做法往往会产生优于常人效应
而当人们的绝对实力偏低时, 这时就可能产生差于常人效应
在与他人比较过程中, 个体首先判断的是自己的技能水平, 随后再考 量他人的技能水平, 由于判断调整不充分, 所以对于他人技能水平的 判断并不全面
如何减少过度自信
实验研究
Koriat等人(1980)的研究中,被试回答两组二择一的一般知识性 问题 • 第一组要求被试选择一个答案并估计回答正确的可能性(控制组) • 第二组要求被试选择答案之前为每个备选答案列出支持以及反对的理由。 (实验组)
结果发现,控制组的被试表现出了典型的过度自信,但呈现原因条 件下过度自信程度显著降低
Koriat等人(1980)进一步研究 • 控制组,要求被试选择一个答案并估计回答正确的可能性, • 支持理由,要求被试选择答案之前为每个备选答案列出支持的理由 • 反对理由,要求被试选择答案之前为每个备选答案列出反对的理由
结果发现,当被试列出支持的理由后,过度自信程度并未降低;当被试列 出反对理由时,过度自信才会被减弱。 也就是说,当思考答案如何可能是错误的时候,过度自信程度才会降低
事前验尸
事前验尸要想象一个项目/计划/事件在未来“死亡”(失 败),然后提出“是什么扼杀了它”的问题
减少计划谬误
设置最后期限
设置隔断
索曼的研究发现,当赌资被分别装在 10 个信封里而 非被全部塞入 1 个信封时,参与者的赌博次数就相对 减少了。
在把报酬分别装入多个信封里后,被给予现金支付的 临时工们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储蓄存款
后见偏差
定义
Fischhoff 将后见偏差定义为后见判断(可得益于事件结果反馈的判断)与 先见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即人们发现事件的结 果之后,倾向于高估自己原来对事件结果预测的准确程度的现象
被试内设计的后见效应
Fischhoff和Beyth(1975)研究了人们对当前新闻事件的先见和后见判断。 他们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出访北京和莫斯科之前,要求被试对可能出现的 诸多结局作判断;在尼克松出访后,再要求这些被试回忆其先前对每一结 局的可能性判断,看自己是否预测准确。
研究发现,被试表现出明显的后见效应:对于他们认为已出现的结果,后 见判断比先见判断所评定的可能性更大;相反,对于他们认为没有出现的 结果,后见判断比先见判断所评定的可能性更小
这说明即使是被试内设计,也同样会出现后见效应。
理论解释
对初始观点直接回忆 & 锚定于目前观点而调整推断初始观点
对初始观点直接回忆,是被试在接受结果反馈后进行后见判断时,最简单 的反应策略。此时,被试在长时记忆中搜索初始观点,并且作出与其一致 的反应。然而,被试不能够将其初始观点完全记住。
研究表明,被试只能回忆出初始评定的2/3。 这样,被试就可能基于目前的、知道结果后的观点,来推断其不知道结果 时的想法。
认知重构
认知重构指被试通过对结果的“再判断”而对先前的判断加以重构。
当人们进行判断时,会将环境或长时记忆中与此判断有关的证据回顾一番。 一旦人们知道结果,则在随后的判断中,不大可能去接通与结果不符的信 息。在先见条件下,各种可能结果都要作为提取线索,证据选样的范围较 为宽泛;而在后见条件下,只有确定结果作为提取证据的线索。这样,如 果与结果不符的信息有所丧失,再次补充的信息就会朝与给定结果相符的 方向偏移,同样道理,确信程度判断也朝向确定结果偏移。
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指动机性的反应调整。人的自我提升(self-enhancing)和自服 务(self-serving)动机,导致其在后见判断时,有意或无意地作出虚假的 反应。
• Campbell 和 Tesser(1998)发现,被试自我表现需要的迫切程度,与其后 见判断的效应大小显著相关。
减少后见偏差
• 被试阅读一些生物学、心理学、气象学的研究摘要,一部分被试被告知实 验即将进行(先见),另一部分被试被告知实验已经完成(后见),然后 要被试估计重复这个实验能够出现第一次实验结果的概率,发现了显著的 后见偏差。要求“后见”组考虑每种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后,后见偏差的 效应大大减弱(Slovic & Fischhoff,1977)。
如果人们开始考虑,过去的事件在什么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能 够减少后见偏差
只考虑为什么事件会出现当前的结果,则会高估这一结果出现的必然性和 类似结果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
证实倾向
定义
证实倾向指的是,当人们有机会从现实世界中搜集信息时,人们更可能去 搜集那些支持他们已有的看法、信仰和行动的信息
自我证实倾向原因
人们的心理特性导致其更容易想到与假设特定事件相一致的信息。
人们搜索信息的方式也会使其陷入证实陷阱之中。由于注意力和认知加 工过程受限,人们必须有选择性地搜索信息,并且优先从最有可能发现有 用信息的地方开始进行搜索。从而导致人们会为了得到希望得到的结论而 有选择性地搜索信息,或者特别相信某些信息
考虑相反的情况
放大与缩小
• 内视观点:对自身所在的特定环境的评价。 • 外视观点:在类似于我们这样的情况下,事情通常是如何呈现的。 • 外视观点更为精确,但绝大多数人会有内视观点倾斜。
提问方式对判断的影响
顺序效应
信息呈现的先后顺序对司法判断的影响
虚假意见
如果人们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在某些特别的询问方式下,人们同样会对 这一问题发表意见或看法,但实际上他对此并不真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 获得的看法和意见就是一种“虚假意见”。
政治事件中的虚假意见,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被操纵的民意调查
开放性问题 vs. 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提升了对选项的选择率
开放式问题也可能对回答产生误导
• 你认为近代世界上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是什么? • 开放性问题:2%的人提到了计算机的发明 • 封闭式问题:30%的人选择了计算机的发明
问题的措辞
问题的具体性与抽象性
人们对抽象概念的态度往往与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具体运用所持的态度无关
态度-态度矛盾
人们对抽象概念的态度往往与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具体运用所持的态度无关。
态度-行为矛盾
框架效应
定义
个体的决策及偏好常会因信息的表达方式而发生变 化 , 该现象被称为框架效应
三类框架效应
风险选择框架
将有 1/3的可能性没人死亡, 2/3 的可能性 600 个人都死去 • 将有 1/3 的可能性 600 个人都获救, 2/3 的可能性不能挽救任何人
特征框架
• 牛排含有 80%的瘦肉 • 牛排含有20%的肥
目标框架
• 如果进行乳腺投影检查, 那么你将获得及早发现乳腺癌的最佳机会 • 如果不进行乳腺投影检查, 那么你将失去及早发现乳腺癌的最佳机会
风险决策框架
相比消极语言描述,以积极的语言对事物的关键属性进行描述,人 们会对事物或事件更满意。
目标框架效应
强调不做出某种行为导致的消极后果,比强调做出这件事的积极后 果,对个体更有说服力
宽框架 vs. 窄框架
卡尼曼的劝说
人们喜欢确定性
伪确定性
框架的构建
例子:• 若某赌注有10%的概率赢得95美元,有90%的概率损失5美元,你会接受这 个赌注吗? • 若某彩票有10%的概率赢得100美元,有90%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你愿意 花5美元买这张彩票吗?
偏好反转
风险决策中的偏好反转
偏好反转
风险决策中存在一种奇怪而普遍的现象,即在期望值大体相等但获益概率和金额不等的一对博弈中,当要求人们从中选择其一时,多数人往往偏好概率高而损益值小的选项(安全选项),但当要求人们为这对博弈中的两个选项分别定价时,多数人会对获益概率低但损益值大的选项(风险选项)定价高。即,人们在选择与定价中表现出偏好不一致的现象,称之为偏好反转。
相容性假说
刺激因素在判断或选择上的权重,会因其“反应尺度”相容性而提高
1)如果刺激和反应不匹配,就需要额外的心理操作让两者对应。这样会增加工作量及 可能的错误,且可能降低刺激方案的影响。
2)反应模式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刺激方案可以相容的特性上
因为选项的等价现金值是以金额表示,相容性意味着以相同单位表示的报酬。
在对风险选项进行定价时,相比于选择,会对金钱赋予更高权重。由于风 险选项的报酬远大于安全选项,因此对风险选项的定价会偏高
偏好反转说明了什么?
人们不是对所有的状况都有一套预先确定的偏好,偏好是在做选择或判断 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做选择或判断时的情境及程序,会影响偏好反映
选择/拒绝反应模式
理论解释
兼容性假说
兼容性假说认为,任务要求和选项的突出属性显著相关
在选择反应模式下,选项中具有积极属性的维度与选择任务更兼容,因此 积极维度被赋予更高的决策权重,丰富选项在选择任务中更受欢迎,人们 会关注更多的积极维度来组建自己愿意接受该选项的理由
而在拒绝反应模式下,选项中具有消极属性的维度与拒绝任务更兼容,丰 富选项在拒绝任务中也更受欢迎,因此消极维度被赋予更高的决策权重, 因而人们会关注更多的消极维度来组建自己拒绝该选项的理由
承诺假说
承诺假说认为,高承诺水平会使人们在对选项进行选择时更挑剔、具有批 判力,当选项的某个属性在可选择阈限之下时就更容易排除该选项。
这种高承诺水平也会导致个体倾向于对极端负面的信息给与更多的权重, 所以在选择任务中丰富选项的选择比例要少于拒绝任务
强调假说
强调假说的核心观点是:选择和拒绝任务之间的差异主要依赖于对选项中属性 差别的强调
在选择任务中会产生更多的需求来为所选择的选项进行辩护
这种辩护的加强是通过对两选项差别的强调来实现的
强调假说假设,在选择任务中更多的承诺或者自我证实的需求会导致决策者对 属性差异给予更多的权重。换句话说,人们在选择任务中比在拒绝任务中会更 有洞察力或识别力。
选择/拒绝反应模式
理论解释
兼容性假说
兼容性假说认为,任务要求和选项的突出属性显著相关
在选择反应模式下,选项中具有积极属性的维度与选择任务更兼容,因此 积极维度被赋予更高的决策权重,丰富选项在选择任务中更受欢迎,人们 会关注更多的积极维度来组建自己愿意接受该选项的理由
而在拒绝反应模式下,选项中具有消极属性的维度与拒绝任务更兼容,丰 富选项在拒绝任务中也更受欢迎,因此消极维度被赋予更高的决策权重, 因而人们会关注更多的消极维度来组建自己拒绝该选项的理由
承诺假说
承诺假说认为,高承诺水平会使人们在对选项进行选择时更挑剔、具有批 判力,当选项的某个属性在可选择阈限之下时就更容易排除该选项。
这种高承诺水平也会导致个体倾向于对极端负面的信息给与更多的权重, 所以在选择任务中丰富选项的选择比例要少于拒绝任务
强调假说
强调假说的核心观点是:选择和拒绝任务之间的差异主要依赖于对选项中属性 差别的强调
在选择任务中会产生更多的需求来为所选择的选项进行辩护
这种辩护的加强是通过对两选项差别的强调来实现的
强调假说假设,在选择任务中更多的承诺或者自我证实的需求会导致决策者对 属性差异给予更多的权重。换句话说,人们在选择任务中比在拒绝任务中会更 有洞察力或识别力。
诱饵效应
定义
当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
在诱饵效应的研究中, 研究者一般将他们希望诱导被试选择的选项称 为目标选项(简称 T), 而将选项集中的另一个或多个选项称为竞争选 项(简称C选项),加入的选项则成为诱饵选项(简称C)
诱饵效应跨物种一致性
诱饵效应的类型
相似诱饵
诱饵选项位于竞争选项附近, 并与竞争选项具有相等(或近似相等)主观价值
在未引入诱饵选项之前, 如果目标选项和竞争选项具有相等的吸引力在加入相似诱饵选项后, 由于诱饵选项与竞争选项非常相似,使决策者将诱饵选项和竞争选项归为一类(即选项集)由于竞争选项集包含两个甚至更多的相似选项, 这就会导致决策者选择竞争选项的概率降低,选择目标选项的概率提高。
妥协诱饵
诱饵选项在目标选项不占优势的维度上 显得更不占优势,同时在目标选项占优势 的维度上显得更占优势。
• 加入诱饵选项后,目标选项成为了位于 诱饵选项和竞争选项之间的一个选项。 在折中(compromise)心理的作用下, 决策 者就会选择目标选项
吸引诱饵
• 诱饵选项位于目标选项附近。
(1)设置诱饵选项, 使目标选项中占优势的 维度更加突出(DF 点 )。
(2)设置诱饵选项, 使目标选项中不占优势 的维度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性 (DR 点
(3)设置诱饵选项,不仅突出了目标选项 的优势, 同时也使得该选项劣势看起来没那 么差(DRF 点 )
图
多属性决策
定义
指人们在包含多个属性的选项中进行权衡并做决策的过程
现实中的多属性决策
择偶偏好选择
商品购买选择
人力资源选择
双系统模型
系统1
系统二
多属性决策技术
决策技术有什么用
可以将判断与决策分为不同的子成分,从而使整个决策更易于管控,使人做出更符合标准化决策理论的决策。
多属性效用理论(MAUT)
作用
可以帮助决策者测量选项效 用并做出复杂决策
MAUT分析的思想是把效用分到属性当中,在理想条件下,每一个属性应该与一个目标或价值相对应,且这一目标或价值有别于其他属性对应的目标或价值。
多目标确定决策方法
如找工作,不仅考虑工资,还要考虑潜在的职业前景、个人 兴趣、社会环境等因素
可帮助企业与个人做出更好的决策
构建维度层级
对各个维度中的目标分别评估
加权求和计算各选项总价值
选择总价值最高的选项

多属性决策的描述性决策模型
齐当别决策策略(equate-to-differentiate, ETD)
定义
人们在选项的诸多维度中进行差别判断的加工过程,即齐同掉较小的 维度差别, 只保留最大的维度差别作为最终决策的依据
ETD认为对于任一给定维度,选项在该维度的客观结果会根据某一效 用函数而被赋予特定效用,以表征与客观结果相对应的主观价值。
效用函数的形式会根据不同维度而相应变化,选项在某一维度上的差 异判断是由其主观价值所决定的,而非其客观价值。
策略
非补偿性
基于属性
确定性
满意启发式(The satisficing heuristic, SAT)
定义
人们每次考虑一个选项,对其所有维度进行考量,每个维度有一个满意的 阈限值,通常该阈限值与其报复水平有关。
如果某个选项在所有维度上都达到了满意阈限,那么就选择该选项,不再 看其他选项。如果所有选项都没有符合要求,那么就进行随机的选择。
策略
补偿性
基于选项
确定性
例子
逐层消除启发式(The elimination-byaspets heuristic, EBA)
定义
人们先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决策维度,在该维度上设定一个阈限值,如果 某选项在该特征上的值低于这一阈限值,就直接排除这一选项
接着在次要维度上筛选不达标的选项,接着是再次要的维度,直至剩下最 后被选中的选项
策略
非补偿性
基于属性
确定性
例子
确认多数维度启发式(The majority of confirming dimensions heuristic, MCD)
定义
这一策略认为,人们会对每个属性进行比较,然后选择在多数属性上都占 优的选项。
它适用于两个选项的、多个属性的选择情境
策略
补偿性
基于属性
确定性
随机性模型
定义
大多数基于经典理论均属于确定性理论,如期望价值理论、期望效用理论、 累积预期理论等,它们都认为对选项结果的预测与评价是非对即错的
近些年提出的一些理论,如决策场理论(decision field theory, DFT)认为 决策是随机的,即对某一选项的选择结果是以概率函数的形式表征的。
多属性决策的描述性决策模型
Stevenson,Busemeyer和Naylor(1990)归纳了决定决策模型特点的通用 法则,并将其总结为三个因素
决策策略的三因素分类体系
补偿性 vs. 非补偿性
补偿性理论:指决策者会加工选项的所有相关信息并权衡选项间的价值, 它允许选项在某一维度上的缺点被另一维度上的优点所补偿。
非补偿性理论:指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并避免进行价值之间的权衡,这意 味着在某一维度上处于劣势的选项通常会被拒绝。
整体性 vs. 维度性
整体性理论:也称为基于选项的(alternative-based)理论,它指的是决策 者会在选项间进行信息加工,即加工整合一个选项的所有维度的信息之后 再加工另一选项的信息。
维度性理论:也称为基于属性的(attribute-based)理论,是指更关注维度 信息的加工策略,它会先加工众多选项在某一维度上的价值信息,然后再 加工众选项在另一维度上的信息
确定性 vs. 随机性
确定性理论:它假设在一组二择一的选择中,对某一选项的偏好要么是真 的,要么是假的,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判断,即存在一个固定的分割点。
概率性理论:也称为随机性(stochastic)理论,它假设对某一选项的偏好 是一个属于闭区间[0, 1]的概率函数,根据两者分布的条件概率来综合确定 其选择结果
加权求和规则(The weighted additive, WADD)
定义
决策者会衡量每个选项中的每个维度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并将选项在 所有维度上的价值按各自的权重加总以计算每个选项的总价值,然后选择 总价值最大的选项(加权求和一般遵循价值最大化原则)
加权求和策略会使用所有的决策信息,并比较选项的总价值,这意味着允 许某一价值低的维度被另一价值高的维度所补偿,因此加权求和策略属于 补偿性策略
加权求和策略
补偿性
基于选项
确定性
例子
字典启发式
定义
人们会首先决定决策最重要的维度,然后选择在最重要维度上具有最优值 的选项。如果最重要的维度上两个选项的值是相等的,那么就在次要维度 上选择具有最优值的选项,依次进行下去
半序字典启发式(lexicographic-semiorder, LEXSEMI)(Tversky, 1968), 它认为,如果选项在最重要维度上的差异在“最小可觉差”范围内,都可以看 做是相等的,此时就需要在次要维度上进行判断和选择
策略
非补偿性
基于属性
确定性
风险决策
定义
定义
指决策者不知道哪种自然状态将会发生, 但知道这些自然状态发生概率及其对应结果的一类决策
• 例如购买人身保险、进行跨国投资、购买实验药物治疗
为了生存,所有生物个体都必须对未来进行预测,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为了做出最佳选择,既要考虑各行动结果的潜在价值,又要考虑导致各行动 结果的概率
违背标准化决策理论的异象
艾勒悖论
艾尔斯伯格悖论
偏好反转
人们在选择与定价中表现出偏好不一致的现象,称之为偏好反转
在实验室实验和真实赌场中均稳定存在这 一效应。
框架效应
亚洲病问题
正面框架
如果采用A方案,200人将生还。【72%】 如果采用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28%】
负面框架
如果采用C方案,400人将死去。【22%】 如果采用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78%】
研究范式
爱荷华博弈任务
一种伴随着相应奖励和惩罚的模糊情景下的决策任务,涉及风险采择和概率学习两个因素
IGT包括4张纸牌A/B/C/D: • 纸牌A每次给100美元的奖励,但是连续10次中会有5次35~150美元的惩罚; • 纸牌B每次给100美元的奖励,但是连续10次中有1次1250美元的惩罚; • 纸牌C每次给50美元的奖励,但连续10次中有5次是25~75美元的惩罚; • 纸牌D每次给50美元的奖励,但连续10次中有1次250美元的惩罚。 被试不知道纸牌中奖励惩罚的数量、频率等情况,只是被告知每次任意从4副纸牌中选择1张(每副纸牌都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以达到选择多次以后赢分尽可能多的目的
气球模拟风险决策任务
主流风险决策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
帕斯卡和费马在研究赌徒的赌金分配问题时发展出了 期望价值理论的雏形
圣彼得堡悖论
投掷一枚硬币,设定掷出正面为成功,游戏者如果第一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元,游戏 结束;第一次若不成功,继续投掷,第二次成功得奖金4元,游戏结束;这样,游戏者 如果投掷不成功就反复继续投掷,直到成功,游戏结束。如果第n次投掷成功,得奖金 2的n次方元,游戏结束。请问你愿意出多少钱玩这个游戏? • 期望价值理论:EV = 2 × 1/2 + 4 × 1/4 + 8 × 1/8 + …… + 2n × 1/2n = +∞ • 实际情况:大多数人的答案是10元以内
边际效用递减
定义
金钱的价值(效用)随着获取金额的增多(或已有财富的增多)而递减
例子:“同样是1000达克特,对于一个穷人的效用要比它对于一个富人的效用大得多,虽然二者的金额完全相同。”
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为后来的期望效用理论奠定了基础
期望效用理论
定义
是一个标准化的决策理论,即并非描述人的实际决策行为,而 是要解释在满足一定的理性决策条件下人们将如何决策
目的
这一理论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标准化决策理论提供一套明确的基本假设或公理。
他们用数学的方式证明,如果违背以下原则,期望效用就无法达到最大化。EU = Σpi·u(xi)
标准化决策的基本假设
有序性
决策者可以对任意两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他们应该要么偏好其中一 个,要么对两个都无所谓
占优性
理性的个体永远都不会选择一个被其他选项占优的选项
相消性
在进行选择时只需要比较那些不同的结果,而不是比较两种选择都具 有的相同结果。相同因素应该相互抵消。
可传递性
如果一个理性决策者在方案A和方案B中更偏好方案A,在方案B和 方案C中更偏好方案B,那么这个人在方案A和方案C中肯定更偏好方案A。
风险决策
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
定义
由Tversky& Kahneman(1979, 1992)所提出,是描述和预测人们在面临 风险决策过程中表现与传统期望价值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不一致的行为的理论
得失不对称——损失厌恶
参照点依赖
预期理论对框架效应的解释
预期理论对艾勒悖论的解释
非线性权重函数
非线性的权重函数: • 大、中概率被权重函数所低估(underweighted),小概率被权重函数所高估(overweighed)。 • 低估大、中概率的结果可导致被权重的概率之和小于1 • π(p)+ π(1-p) < 1。这种权重函数的特性被Kahneman 和Tversky称之为“次确定性”(subcertainty)。
解释
处置效应
定义
是指投资者在风险资产投资(如股票投资)时,急于卖出盈利的 资产,不愿轻易卖出亏损资产的一种风险资产定价的异常现象
风险决策与情绪
后悔理论
后悔理论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基础
许多人都经历过后悔和欣喜的感觉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策时,他们会预期这些感觉并将其作为决策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后悔理论在解释风险决策时仍沿用经典效用函数,只是加入了后悔这一新变量,即产生了预期情绪效用
作为效应:作为带来的后悔情绪>不作为带来的后悔情绪
不作为偏差
指的是与行动所带来的伤害相比,人们更愿意承受由不作为所带来的等量伤害。这一偏差既适用于风险结果也适用于确定结果
不作为与责任
例子
有人说他们将要对任何因接种疫苗而引起的死亡负责,但他 们不需要对因没有接种而引起的死亡负责。
失望理论
失望:当同时有好几个可能结果,而自己的结果较差时体验到的一种情绪
预期到的失望情绪会影响决策者的选择,为了避免失望情绪
后悔强调不同选项之间的比较;失望强调同一选项内不同结果的比较
博彩与好心情
风险决策的过程理论
齐当别模型
齐当别模型假设,决策者会审视选项的所有可能结果,以确定一 个主观价值差别最大的维度。对于其余维度,决策者会将两选项 在这个(些)维度上的差别视为相等或近似相等,最终以弱占优 原则达成决策
齐当别模型假设,决策者会审视选项的所有可能结果,以确定一 个主观价值差别最大的维度。对于其余维度,决策者会将两选项 在这个(些)维度上的差别视为相等或近似相等,最终以弱占优 原则达成决策
三部分
审视
最好结果维度的主观价值差
最坏结果维度的主观价值差
判断
最好结果维度还是最坏结果维度 的主观价值差更大
选择
依据主观价值差异大的维度进行 选择
占优启发式
占优启发式模型假定人们的风险决策过程需要经历不同的决策步骤
三步骤
首先,决策者需要将两个选项的最小结果的差值与抱负水平(最大结果的 1/10)进行比较。如果这一差值大于或等于抱负水平,决策者就终止信息搜索选择 “最小结果”较大的选项
否则,决策者就需要进一步搜索信息——比较两个选项的最小结果的概率, 如果两者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抱负水平(10个百分点),决策者就终止信息搜索,选 择“最小结果概率”较小的选项;
否则,决策者还需要进一步搜索信息——比较两个选项的最大结果,选择 “最大结果”较大的选项
风险决策
多阶段风险决策
例子
人们倾向于对每个风险事件进行独立加工, 难以对总体风险进行整合式加工
非传递性
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现象称为分离效应
传递性原则:偏好应当是可传递的,如果个体偏好选项A胜过选项B,且偏好选项B胜过选 项C,那么对于选项A的偏好必定超过选项C。即如果A > B,B > C,则A >C。
多次多人风险决策
大数谬论
人们偏爱重复多次博弈的行为称为“大数谬论”
规律
人们在单次和多次/多人博弈条件下的决策行为表现出了本质的不同
在多次博弈时, 人们更遵循期望法则作决策, 简单的期望价值理论就足以预测被试的决策行为
跨期决策
跨期决策
定义
是指人们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结果做出判断或选择
跨期决策是一个无所不在且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正如Adam Smith最先指出,它不 仅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财富与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繁荣
内容
包含一个近期小结果(SS,smaller but sooner)选项和一个远期大结果(LL,larger but later)选项的二择一跨期选择情境
跨期决策的过程理论
齐当别模型
在单结果二择一的跨期决策中,决策者会分别比较两选项在延迟时间维度和金钱结果维度的主观差异,并根据主观差异最大的维度进行决策。如果根据延迟时间维度决策,就选择时间提前的SS选项;如果根据金钱结果维度决策,就选择金钱更大的LL选项。
标准化跨期理论
时间折扣(贴现)
定义
与当前或近期的损益相比, 人们总是倾向于赋予未来获益或损失更小权重, 这一现象叫做时间折扣
对将来结果的主观价值的延迟效用能够用折扣函数(discount function)F(d) 来表示,d表示延迟时间,即现在与消费日期的时间间隔。
标准决策理论:折扣效用模型
经济学家Paul Samuelson基于期望效用理论提出了一个理性模型——折 扣效用(Discounted utility)理论,用以解释时间折扣问题
根据折扣效用理论,从一系列有一定间隔的未来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用可以用折扣函数表示为
F(0) = 1,c(d)表示时间d时的消费
如果F(d)是关于延迟的减函数,说明决策者是缺乏耐心的(impatient), F(d)改变 的速度是时间偏好的纯变化率。
折扣率
一段标准时间(通常是一年)后F(d)的比例变化
指数折扣模型
特点:折扣率恒定
人们对将来不同时间点的效用按照同一 比率(指数函数的形式)进行折扣
图示
违背跨期决策的心理效应及其理论模型
时间不一致性
我们对时间的偏好是动态不一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出现偏好反转
折扣函数
指数折扣模型:折扣率恒定
双曲线折扣模型:折扣率 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指数折扣模型 vs. 双曲线折扣模型
跨期决策异象
量级效应
结果数量越小,越倾向于近期的选项
延迟-提前效应
也叫做框架效应:延迟获益的折 扣率比提前获益的折扣率要大
符号效应
损失比获益的折扣率要小
日期-延迟效应
如果(获益)结果的延迟(如 6 个月后) 用日期(如10月17日)来表示,会大大降低折扣率
序列效应
一个序列是指按照预定时间将会发生的一组 结果,如一个人的薪水或按揭付款
在各种选择背景下,即使当序列中的总数保持恒定,人们通常偏好恒定或递 增的序列而非递减序列
跨期版艾勒悖论
当一对跨期选项同时加上一个共同成分(延迟结果)时,会改变原有的偏好
违背传递性
零效应
负折扣现象
假如你获得了和你的偶像见面并拥抱一次的机会,以下两个时间点是可以选 择的见面拥抱的时间,请问你更倾向于哪个时间? A. 明天(4月22号) B. 一个月后(5月22号) 按照折扣家族决策模型的时间折扣假说,1周后失去100元所产生的负效用 经过折扣之后小于现在失去100元所产生的负效用,因此被试应该选择1周 后失去100元。 • 这意味着,这些被试1周后的-100元折扣之后的价值小于现在的-100元。 • 这种偏爱现在损失的现象被称为负折扣现象。
时间解释理论
时间解释理论
时间距离会系统地影响人们对未来事件的解释方式
当人们感觉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较远时,人们倾向于使用高水平建构来解 释事件:即用更抽象地、更多地使用反映事件内涵的一般的、核心的、 去背景化特征(why、渴望性因素)来解释远期事件。
当感觉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较近时,人们低水平建构来解释事件。即用更 具体地、更多地使用偶然的、外围的、背景化特征(how,可行性因素) 来解释近期事件
对跨期选择的时间不一致性的解释
在为较近时期做选择时,决策者的解释水平低,看重可行性因素——即时间维度,因 此倾向于选择时间快但收益小的选项。
在为较远时期做选择时,决策者的解释水平高,看重渴望性因素——即结果维度,因 此倾向于选择时间远但获益大的选项。
时间解释水平理论
高水平的描述在远期事件中更为普遍,而低水平的描述在近期事件中更为普遍
对远期活动一般强调活动的目标,而对近期活动一般强调达到目标的手段
决策时间对决策影响
在对远期未来的行为做决策时,人们更偏好那些可能不可行但高度渴望的备选方案
对于近期行为的决策,人们更偏好那些不那么渴望但可行性高的备选方案
在选择近期的作业时,学生愿意为了容易而牺牲题目的有趣性,而选择几个月后才需要交的作业时,学生愿意为了兴趣而牺牲容易性
远期选择更符合理想自我概念, 而近期选择更多地反映了现实自我
当为较远的未来选择赌局时, 人们更偏好收益的绝对数额较大的赌局,即使获胜概率较低。为当下选择赌局时,人们更喜欢选择那些获胜概率较高的赌局, 即使收益较小
时间对判断影响
人们对未来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尽管未来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人们倾向于对远期行为的预测比近期行为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也更为自信
冲动与自我控制理论
双系统加工理论
个体在自我控制过程中,存在两种控制系统——热系统和冷系统
冷系统推动个体进行反思和认知调节,在跨期决决策主导个体做出理性决策,选择大而远的奖赏。
热系统核心是情绪系统,在跨期决策中主导个体做出冲动性决策,选择小而立即的奖赏
多重自我模型
提出了一个“计划者一执行者”环模型
这个模型里有很多短视的“执行者”,他们只关心当前的收益,仅 有的一个“计划者”则对现在和未来理性看待。
该模型主要关注计划者为了控制执行者而采取的策略,这类模型对 理解跨期选择中个体内部差异很有帮助。
自我限制性产品
为了进行自我控制,人们会有自我限制的需求,建立一套自我控制机制。
内在机制
我们拥有复杂的自我控制的内在机制 • 如:心理账户、损失厌恶等
外在机制
人们会选择一些自我限制性产品,以帮助自己实现自我控制。 • 时间规划app • 健身私教 • “虚拟爸爸
群体决策
定义
是由群体作出的决策
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某种集合
群体虽然由个体组成,但群体决策并不是个体决策行为的简单总和,它有自 身的特点与规律,比个体决策更加复杂
群体决策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观点或假设
任何决策者都可能犯错误,即难以做出完美决策
至少有两名决策者共同负责决策。该特点是群体决策区别于个体决策的根本所在,决 策者的数量、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直接影响群体决策的过程、决策机制以及决策结果质量
群体决策一般来说是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
群体决策的结果应该是个体决策者的偏好形成一致或妥协之后得出的
群体决策的质量受所采用的决策规则的影响
群体决策的质量受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影响。例如,个体对群体的忠诚度等可以影响群 体决策的质量
类型
按照目标的多少
多人单目标决策
多人多目标决策
按照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沟通情况
沟通情况下的群体决策问题
无沟通情况下的群体决策问题
根据决策基本假设的不同
个体之间有利益冲突的群体决策
没有利益冲突的群体决策
群体择案规则
或称群体偏好集结规则,是指决策群体选定最终决策 方案的程序和方法
群体决策目标不同,其则按规则也会不同,群体则按规则通常包含以 下几类主题
一票否决
指所有成员都必须完全一致同意才可选择某个备选方案,否 则,如有一票不同意就不能轻易做决定
协商一致
指经过协商达成一种群体成员都基本满意的办法
多数原则
是少数服从多数的一种择案规则。
简单多数表决法
例如,现在有两种备选方案A和B,50个人参加投票选择, 其中30人赞成方案A,20人赞成方案B,则选择方案A。
对偶比较法
指对所有备选方案先进行两两比较,之后对所有得赞成票过半数的方案再进行两两比较,以此类推,最终选出最佳方案。
偏好次序表决法
首先由各成员对备选方案按个人偏好进行排序,然后在加权计算(根据各成员在群体中的重要程度加权)个人偏好的基础上,排出群体偏好的顺序,最后作出选择
等级决定原则
首先由群体成员对备选方案进行讨论与交流,然后由一 名成员(通常为群体的领袖)做出最后决定
投票悖论
阿罗不可能定理
指不可能从个人偏好顺序推导出群体偏好顺序
阿罗认为,个人偏好顺序和群体偏好顺序应符合两个公理和五个条件
两公理
完备性公理。对任意两个决策方案X和Y,要么对X的偏好甚于或无差 异于Y,要么对Y的偏好甚于或无差异于X。
传递性公理。对任意三个方案X、Y和Z,若对X的偏好甚于或无差异 于Y。而对Y的偏好甚于或无差异于Z,则对X的偏好甚于或无差异于Z。
五条件
完全性,即群体成员对一组备选方案(数目不少于3个)可以有任何偏好次序
一致性,即在群体各成员的偏好次序中,如果某一备选方案的成员个人序数效 用上升或保持稳定,那么该方案在群体偏好中的次序也应该上升或保持稳定
无关备选方案的独立性,即如果个体对备选方案集中任何子集的序数效用产生 变动,那么群体对该子集的序数效用也应随之发生变动,而不受其他无关方案是否存 在的影响。
Pareto原则,如果备选方案均在考虑之列,则它们的群体序数效用不得独立于 成员各人的序数效用
非独裁性,即群体序数效用不能只符合某人的序数效用,而不顾其他成员的偏 好特点。
阿罗根据理论证明,在制定择案规则时要想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是不可能 的,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根据该定理,没有哪一种群体择案规则可以被认为是最好的或具有广泛适用 性。
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
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
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指决策者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可以通过直接影响对决策规则的选择、群体规模的选择 等影响决策质量
当群体成员决策能力较强时,群体可以保持较小 的规模;而当群体成员决策能力较差时,必须增大群体规模才能使决策质量 达到相应水平
少数派的影响
少数人也能够对多数人产生影响,但少数人的意见必须保持一致和稳定。如果两个假被试随机地把幻灯片判断为蓝色或者绿色,被试误判的比例就会显著降低
群体规模
在人数少于5的群体中,成员参与水平较高,易得到一致意见; 在人数多于7的群体中,成员参与机会减少,受少数人支配的可能性增加; 随着群体增大,可用资源增加,但沟通和协调成本随之增加
发现大群体比小群体能够产生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决策方案,然后又加入了18人组成的群体,结果发现方案数量、质量和群体满意程度均随群体规模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群体决策的智慧
在大多数情况下,群体判断比个体判断更为准确
群体规模对群体决策的影响作用随着规模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决策效率的提升速度在逐渐减小,群体规模在9~13 人时,决策就已经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准确度水平,再之后,准确度提升的 速度就较小
群体成员的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指一个成员向另一个成员传递信息的过程,对群体 成员而言是一个学习过程。
信息沟通可以使群体成员获得更多的决策信息,增强群体成员的 判断能力,提高群体决策的可靠性
群体信息沟通包括:口头交流、讨论、备忘录、邮件等
群体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信息畸变,影响决策可靠性
信息过载
群体成员在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信息产生太快、信息量过大,导致成员不能充分、完整地分享和利用信息,影响决策质量
认知习惯
受到认知习惯的影响,群体讨论会有沿着一条思路进行下去的倾向。成员思路趋于一致,缺乏个性化的简介,影响决策质量
社会化倾向
群体讨论时,成员常有进行与当前任务无关行为的倾向,如转移话题,关心其他问题等,过多的社会化倾向降低群体决策效率
群体结构与类型
群体结构与类型指群体成员在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组合。群体成员的 有机组合与匹配,是优化集体决策过程的重要方面
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权重配置
性格、气质以及决策风格的互补
合理的年龄、性别结构
群体则案规则
则影响群体决策的最优化,不同组织形式的群体决策过程对应不 同的最优化决策规则
群体成员能力结果影响最优决策规则
决策者能力指数分布时,专家规则是最优的
群体规模和群体成员相关性也影响决策规则的最优性
拉达(1995)研究表明,随着群体成员相关性增强,多数规则的有效性会降低
独裁的好处
5种群体决策技术
一致意见,即面对面地讨论,直到形成所有成员都接受的意见
辩证技术,即要求群体成员讨论可能导致判断偏差的因素
独裁者技术,即面对面地讨论选出一位成员,他的判断代表了整个群体
德尔菲技术,即群体成员不直接见面,而是以某种顺序循环匿名提供答案
集体技术,即禁止群体成员有任何形式的互动,只是把成员们的判断平均化,得到群体判断
结果发现,前4种技术(一致意见,辩证,独裁者,德尔菲)都比简单汇总 (集体技术)的判断准确性高,其中独裁者技术的准确性最高,这一技术降 低的绝对偏差是其他技术的3倍。
群体决策的研究范式
社会决策图式
关注群体成员讨论前的成员偏好分布对最后团队决策的预测作用,通过比较成员 偏好分布和团队决策结果选择出一种最符合的社会决策图式
例子:模拟法庭陪审团的团队决策,团队成员观看犯罪嫌疑人的录像信息后, 首先各自独立填写问卷,对其是否有罪进行判断;而后由若干位成员组 成一个陪审团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进行讨论,接着各成员进行投票表 决,最后团队应尽量努力达成一致决策
项目排序任务
首先也是团队成员独立对备选项目进行排序,然 后再进入团队讨论阶段,要求团队在特定时间内对项目形成共同 认可的一致排序,作为团队决策的结果
隐藏文档范式
共享信息偏差:团队在讨论过程中, 相较非共享信息, 更多地讨论并利用共享信 息的偏好和倾向。
其产生机制有以下几种理论
信息取样模型:共享信息在讨论前被更多的人所拥有, 具有明显取样优势, 因而共享信息在团队讨论中被提及的概率更大
动态信息取样模型:随着讨论的进行, 共享信息的取样优势会随着讨论的进 行而减弱
相互提升效应:相较非共享信息, 讨论共享信息能够提升成员对相互间任务 胜任力和可信度的感知
偏好效应:由于共享信息更多地支持个体的决策初偏好, 因此在讨论中会被 更多地提及和讨论
多层次团队决策
多层册团队决策关注动态环境下的群体决策, 更符合实际群体处于复杂动态 环境中的决策情境
该范式下的决策信息, 并非在事前一次性获得, 而是仿照真实决策过程, 在任务完成中不断呈现新的信息, 因此成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根 据新信息做出判断
案例研究
对现实社会群体决策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群体决策质量的评估
存在标准答案的任务
• 正确 vs. 错误 • 正确率 (多项任务) • 记忆灵敏度 (认知绩效)
开放式观点产生型任务
创新观点的总数、平均数 • 观点产生的深度、广度
基于决策过程的评估
决策时间、决策效率 • 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程度,可考察动态决策过程中群体信息、 成员间的互动等因素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 决策过程中内容的评估,可探讨群体决策过程中冲突产生的原 因以及如何促进冲突的化解, 从而减少其有害影响
主观维度的评估
决策主体(团队成员)对决策任务及结果的感受, 以及对自己付出的努力及参与度的评价
互动过程分析(IPA)
是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针对面对面的“人类互动过程的系统”进行分析。
IPA描述了12个的群体过程,可以产生3种描述团队互动过程的有效描述
积极还是消极的社会情感反应,提出问题还是给出答案的任务焦点
引导、评估、掌控、抉择、压力管理和信息整合的次数
12种行为的相对频率
群体决策偏差
群体极化
群体讨论容易增强群体成员达成一致的倾向
群体决策中的被试会变得更加冒险。后来许多研究对“风险转 移”现象进行了探讨。发现群体讨论不仅会导致更加冒险的倾 向,还存在导致更加保守的倾向。这取决于群体在讨论前多数 人的冒险态度,如果讨论前大部分人持有较为冒险的倾向时, 讨论后会变得更加冒险,初始提倡保守选项时,讨论后会变的 更加保守
例子:Myers和Bishop(1970)发现,对种族问题怀有偏见的学生互相讨论了 这一话题后,偏见变得更强烈;而相对来说对此没有太多偏见的学生相 互讨论以后偏见更少了
群体趋同效应
群体趋同效用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在决策的 认知或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一致的现象,也成为决策中的从众 效应
Asch(1955)的从众实验说明,在群体判断中,即使情境十分 明确,人们也会违背自己的知觉而遵从大多数人的判断。这说明 群体压力对个体判断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个体愿意服从群体, 那么他们对明显的错误有时也不具判断力
群体盲思
群体盲思是指“在群体中心理活动效率、对现实的检验以及道德判断的退化, 这种退化来自群体内压力”
群体盲思的八个主要特征
群体中多数或全体成员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导致过分乐观或过度冒险
群体一致对某些警告信号采取忽视态度或对其进行合理化
毫不质疑地接受群体固有道德观
刻板地认为提建议者都是邪恶的,不值得与之谈判,或他们太弱、太愚蠢, 以至于不可能构成威胁
群体中的少数派会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
群体抱有全体意见一致的共同错觉
个体对于群体意见相背离的想法进行自我审查
自封为群体“精神保卫者”的个体,使群体远离任 何可能破坏群体自我满意感的信息
避免群体盲思的举措
群体领导应该明确鼓励不同的意见和批评,包括对他们自身观点的批评
群体领导应该避免在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个人偏好
与其他群体或者其他领导一起考虑同一个问题
群体成员应该与受信赖的同事定期对群体进行审议,并且向群体报 告讨论的内容
群体应该要求群体外的专家或者有资格的同事参加群体的会议,并 且鼓励他们挑战群体的一致意见
道德判断与公平
道德判断概述
道德判断
道德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规范,浸透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 域。
道德所规范的对象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社会建制,这种规范指导 或者约束人们的生活。
最基础的道德判断,是一种对人们在某个或某类情境下应该做什 么决策的表述。
道德判断具有非个人化(impersonal)的特性,即道德判断忽略 有关人员的身份,对同样情境中的任何人都适用
常识道德的特点
常识道德往往涵义模糊,应用的条件含混
常识道德的一些具体内容,往往会随着历史的流变而有所改变
常识道德往往给出的是一些针对典型行为的道德原则,而对于许多复杂的、 非典型的情境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评价准则
接受常识道德的人们之间在对具体行为的判断上会出现意见分歧
道德与文化息息相关,而当我们从文化传统中接受道德的时候,我们大多数 人,往往只是接受了道德的要求,并没有探究这些要求的理由
大多数人同意的道德常识,未必就是真正的道德规则
道德评价
正当评价
正当评价是针对特定的行动或者行动类型的评价,它说某个 行动是正当的(正确的、对的)或者不正当的(不正确的、 不对的)
正当判断要针对某个具体的行动,在逻辑上是一种非此即彼 的评价
道德价值评价
道德价值评价涉及到行为是否值得赞誉或谴责
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正当的,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很高。 相反,一个行为在道德上不正当,也并不意味这个行为不具有任何 道德价值。
道德责任判断
道德责任判定涉及到一个行为发生后,做出这个行为的人在 多大程度上应该对这个行为负责
责任判断是人们应该如何回应这个行为者的重要依据
影响责任判断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知识状况和控制状况
美德评价
美德评价是针对一个人的特定的品质的评价,它说一个人是否具 有某种道德上好的品质。
道德上好的品质成为美德。例如,慷慨、勇敢、诚实、仁爱等
道德上不好的品质称为恶德。例如,吝啬、懦弱、不诚实、冷酷
道德判断/决策的研究范式
一般道德判断
使用道德违规(moral transgression)和道德高尚行为 (moral action) 研究人们的道德判断
道德两难/道德困境
使用道德困境研究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决策
例子:电车两难
道德判断的哲学起源
道德结果论
功利主义原则:当且只有当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大于行为主体在 当时条件下采取任何其他行为所产生的效用时,该行为才是道德 的。
功利主义原认为,道德判断应基于道德行为的结果,也被叫做 “道德结果论”。
功利主义原则,可以被看作是道德决策的标准化决策理论。
道德判断中的功利主义
批评
功利主义会得出与日常道德常识判断相反的结论,它对于我 们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不能作为满意的解释
功利主义不能说明承诺这个道德义务
功利主义不能说明特殊的道德义务
功利主义不能说明分配公正的道德要求
道德义务论
人们在道德判断中并非只考虑后果,而是有关义务或责任 的规则,或者是关于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的规则。
义务论主义源自于康德,他认为,驱动道德行为的是义务 而非情感,是无条件的、具有普适性的道德规则
许多义务论规则会禁止某些危害行为,即使该行为能阻止 更大的危害
例子:绝对不可以轰炸平民(即使轰炸可以促使平民投降,从而挽救 更多的生命)
意图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道德判断中的行为偏差
不作为偏差
是这样一种倾向:如果进行该行为会带来害处(相 对于其他备择项),省略该行为也会带来同样(相对于另一选项) 甚至更大的害处时,认为进行该行为比省略该行为更糟。
• 例如:安乐死
间接偏差
如果伤害变成间接的,更可能被接受
身体上的接近
人们认为与被害者有身体接触时而带来的伤害更为恶劣
自然主义谬误
“自然的就是好的”
“自然的就是对的”
与自然导致的伤害相比,人为伤害是更不被道德所接受的
赔偿
赔偿:功利主义认为赔偿应该针对受害人受到的伤害性质,但人们决定赔偿大小时往往受到肇事者行为性质的影响
• (1)不寻常情况下的伤害 vs. 正常情况下的伤害。某人在一家他不怎么光顾的商场逛街时 遭遇枪击所获得的补偿 > 某人在一家经常光顾的商场逛街时遭遇枪击的补偿。 • (2)作为 vs. 不作为。一棵歪倒的树横截铁轨,火车为了避免撞树紧急制动导致乘客受伤 所获得的补偿 > 一棵歪倒的树横截铁轨,火车撞到树上导致乘客受伤所获的都补偿。 • (3)人为 vs. 非人为。饭店由于违反卫生条例导致顾客失明的赔偿 > 蚊子传播疾病导致 失明的赔偿
惩罚
功利主义认为,惩罚的目的是一种威慑作用,确保肇事者不再做出伤害行为。但人们往往 依据受害者所受到的伤害决定惩罚,而不是依据惩罚对肇事者未来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道德判断的心理学理论发展
道德推理论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皮亚杰的四阶段理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 正阶段。
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均认为,道德判断来自于 道德推理, 人类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努力的认知推理决定着后续 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道德直觉论
道德判断是一种迅速的、自动评价的直觉结果
道德推理并不能产生道德判断, 它常常只是一个道德判断之后、 为证实这一判断而进行的心理加工
道德失声
例子:当被试听到诸如“亲兄妹发生性关系”之类的故事时, 大多数不需要经由复杂的推理就会立即断定这种行为 是不道德的。但是,要求他们给出理由时,大多数被 试不能给出恰当的理由
道德判断是一种直觉反应。其主要包括三个特点
道德直觉决策的产生包含一个迅速、无意识的过程, 不能自觉 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道德直觉决策是一种对正确或错误或者偏好的情感效价,且无 法解释其原因;
道德直觉决策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直觉评价, 同时也包含潜意 识层面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觉察
道德判断的6个步骤
•道德情景激发道德直觉 • 做出道德判断 • 后续推理对道德判断进行解释 • 推理说服 • 社会说服 • 理性分析后的判断 • 自我反省
道德五基准理论
在道德直觉模型的基础上又建立道德直觉规范的5种基准, 称 之为道德五基准模型
人类的道德基准包含五种:危害/关心(Harm/care),公平/互惠 (Fairness/reciprocity),内群体/忠诚(Ingroup/loyalty),权威/尊 敬(Authority/respect),纯洁/神圣(Purity/sanctity)
道德五基准具有文化普适性和进化意义,是一个社会道德体系发展的基础
双加工模型
道德判断是直觉情绪和推理认知是并行加工的, 它们分别对不同 强度的道德相关事件和原则敏感, 最终的决策是两个过程竞争的 结果
情绪是自动化的反应, 认知是有意识的思考, 情绪主导的是道义主 义的道德判断, 认知主导的是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
电车困境 vs. 人行桥困境
解释水平理论
• 人们在面对两难的道德判断和一般的道德判断时,对行为的抽象方式不同
在道德两难情景中,个体对情境的表征方式决定了道德判断, 低解释水平的表 征会导致决策者关注行为的过程(means),做出道义主义的道德判断, 而高 解释水平的表征会导致关注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
• 在一般的道德判断中,高解释水平的表征会使被试忽略行为产生的具体背景信 息, 依靠普遍的道德准则评价行为, 从而做出更极端的(extreme)道德判断。而低 解释水平的表征则会考虑行为产生的背景信息, 做出不那么极端的道德判断
具身认知与道德判断
身体动作与道德决策
睁闭眼睛会影响道德判断,闭着眼睛听不道德行为故事时会将其评价为更不道德, 将道德故事评价为更道德
手指动作会影响道德判断,做出向下手势会使被试对目标人物评价为更有敌意; 做出向上手势的被试对目标人物的评价更为积极
姿势与诚实的关系:与“把手放在肩膀上”的姿势相比, “把手放在心上”这一 姿势会被他人评价为更加诚实, 同时做出这一手势的人其自身会做出更少的撒谎、 欺骗行为
身体洁净与道德判断
个人道德洁净受到威胁之后会产生清洁身体的需要,清洁行为能够减少不道德行为 所引发的内疚感受, 并且清洁行为还可减少对个体道德自我意象的威胁。
清洁/肮脏的环境,反过来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促使道德判断标准更加严格或更加 宽松。
道德的抽象思维根植于身体体验基础之上,身体经验同道德认知与判断等心 理过程相互嵌入和相互影响
身体温度与道德判断
冷与社会拒斥相关(Williams & Bargh, 2008),温度影响人们感知到的人际之间 的社会距离,反过来,感知到的社会距离也会影响人们的冷热感知
功利性道德决策与冷相关(栾子烟, 2013),进行“冷”决策(功利性决策)后, 被试倾向于选择冷食物,相反,启动不同的身体温度也会影响决策的“冷暖”(功 利性or直觉性)
冷的身体体验通过减少共情从而导致被试进行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
公平
公平偏好/不公平厌恶
人们期望看到公正的结果。一旦出现不公平的结果,人们便设法重建公平
博弈研究范式
独裁者博弈
一名被试(独裁者)在自己和另一名被试之间分配一定金额的金钱。另一名 被试没有权力拒绝这一分配结果。 • Kahneman等人(1986)让班级的每名学生与另一个名匿名学生分配20美元,有两种 分配方式:1. 每人各分得10美元;2. 自己分得18美元,另一个人分得2美元。结果发 现,76%的人选择第一种分配方式,平均分配这笔钱。
公平的研究范式
最后通牒博弈
公平厌恶
一名被试(分配者)在自己和另一名被试(接受者)之间分配一定金额的金钱,提供 出分配方案。接受者选择接受或拒绝这一分配方案。如果接收者接受分配方案,则两 名被试按照分配者提出的分配方案获得相应金额的金钱。如果接收者拒绝分配方案, 则两名被试都不获得钱
不公平厌恶的跨文化差异
• 15个国家的被试的公平偏好,最后通牒游戏的结果表明,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公平偏好是不同的,有些国家的被试可以接受8:2的分配比例。 • 市场化程度越高,不公平厌恶程度越高。
功利主义与公平
边际效用递减
奖励与威慑
功利主义认为,收入差异可以激励人们通过工作获得福利。即,多劳多 得才是“公平”的。
惩罚,如金钱的惩罚,也可以作为一种威慑,防止人们产生更大的伤害。
惩罚,如金钱的惩罚,也可以作为一种威慑,防止人们产生更大的伤害。
绝对公平 vs. 按劳分配
爱好与需要
考虑爱好与需要,把6个梨分给a把6个柚子分给b才能实现分配的效用最 大化。
绝对公平 vs. 按需分配
直觉启发式的公平判断
人们在判断什么是公平或者公正时,往往采用各种直觉启发式策略
平等原则:人人所得相同。
所需原则:给拥有物品少的人分配更多的物品。
依据贡献(公平原则):依据所贡献给集体的输入成比例得分配奖赏。
最大化(效率原则):分配结果达到效用最大化。
不同的公平规则可能是相互冲突的,人们往往选择对自己有利 的公平原则来进行公平判断。
平等和最大化的冲突
Jones和Smith要瓜分一盒水果。一种情境是一盒装有12个柚子,“Jones的新陈代谢需要他的身体 从每个柚子中吸收100毫克的维生素F,而Smith则从每个柚子中吸收20毫克。”Jones和Smith两 人对柚子的兴趣仅在于维生素F上(而且越多越好);在水果分完之后, Jones和Smith不能再交 换,也不能把水果给其他人。 • 被试通常给Jones的柚子是2个而给Smith的柚子是10个,即平等启发式,而非最大化原则。 • 在另一种情境下,如果Smith吸收维生素的能力下降足够多,许多被试把所有水果都给了Jones, 即最大化原则。 • 如果告知被试“Jones非常喜欢柚子,而Smith只是有点喜欢”,那么被试也倾向于采用最大化 原则。
事后与事前公平
不做伤害
公平偏好的解释
自动消极互惠假说
自动消极互惠假说认为个体拒绝不公平的行为是一种基于负性情绪的 自动消极互惠反应
面对他人的不公平分配, 个体会产生负性情绪, 在负性情绪下, 个体可 能出于消极互惠的原则拒绝他人的不公平分配。
自动消极互惠假说从情绪的角度说明了个体拒绝不公平分配行为
社会启发假说
社会启发假说认为直觉系统(系统1)的自动决策依赖于公平偏好, 而 推理系统(系统 2)更在乎促进利益的最大化
系统 1 的自动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影响, 而系统 2 的控制加工需要认 知资源, 那么在资源损耗条件下系统 2 的作用将减弱,此时不公平拒绝 率提高
公平偏好控制假说
公平偏好控制假说认为个体决策的自利动机需要被控制, 面对不 公平个体自动反应是自利, 当推理系统(系统2)中自我控制资源 能抑制自利冲动时, 个体将表现出公平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