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背诵内容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的背诵内容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罗列了本单元的重点,方便同学记忆,备考复习。全面依法治国背诵提纲简易版
编辑于2021-07-07 20:06:09
引言
What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2.“法者,治之端也。”(法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实现大治的起点。)治理国家和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3.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4.无论哪个国家,什么时候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Why
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引言
What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Why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通过实行法治,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法律
What
1.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中华法系
What
1.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体系源远流长。
2.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其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
When+How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成文法。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唐朝时,我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封建法典,并为后来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和发展。
How
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国情与变法的失败
When、What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Why、Who、How
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制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
Why、What
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What
1.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上的新篇章。
1.马克思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2.在阶级生活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3.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4.社会物质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法
四种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社会规范
How
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规定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What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
职能
What
政治职能: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社会职能: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Where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成就
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3.人权的法制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总目标
Why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What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How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原则
What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的内涵
1.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2.坚持宪法法律之上
3.坚持良法之治
4.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5.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建设法治国家
How
1.推进宪法实施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的内涵
1.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
2.职能科学的政府
3.权责法定的政府
4.执法严明的政府
5.公开公正的政府
6.廉洁高效的政府
7.守法诚信的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
How
确保行政权在法制框架内运行
Why
1.能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
2.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的内涵
1.就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守、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2.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
3.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
4.社会纠纷得到解决
建设法治社会
How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提高社会治理化水平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Why
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的内涵
1.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3.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4.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推进科学立法
How
1.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2.充分发扬民主
3.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的内涵
1.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2.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3.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4.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推进科学立法
How
1.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责任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坚持规范执法
3.坚持公正执法
4.坚持文明执法
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的内涵
1.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2.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3.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推进公正司法
How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的内涵
1.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3.要求以法履行义务
4.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推进全民守法
How
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2.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必修三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