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胚学第二章:上皮组织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组胚第二章 上皮组织的思维导图。上皮组织是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由内、中、外三个胚层分化形成。 一般彼此相联成膜片状,被覆在机体体表,或衬于机体内中空器官的腔面,以及体腔腔面。
医学免疫学第十章T淋巴细胞思维导图,包括 T细胞的分化发育、 T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T细胞的分类和功能三部分内容。
医学免疫学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笔记,包括MHC结构及其遗传特性、HLA分子、HLA与临床医学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章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
概念:简称上皮,由大量形态规则、排列密集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特征
细胞多而密集,细胞外基质少
细胞有明显的极性
细胞之间连接面为侧面
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
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等器官的表面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功能
据其功能可分为
被覆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功能)
腺上皮(具有分泌功能)
被覆上皮
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衬贴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表面
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鳞状)上皮
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
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表面
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
可减少器官活动的摩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交换
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囊、甲状腺滤泡等
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胆囊和子宫等腔面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管道等腔面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鳞状)上皮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等腔面
角化的:皮肤表皮
复层柱状上皮
睑结膜、男性尿道腔面等
变移上皮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腔面
腺上皮和腺
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或结构
外分泌腺: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 e.g 汗腺、唾液腺
分泌部
浆液细胞: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
黏液细胞:核为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
腺泡
浆液性腺泡:由浆液细胞组成
黏液性腺泡:由黏液细胞组成
混合性腺泡:由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组成,常形成浆半月
导管
直接与分泌部相连,由单层和复层上皮构成,将分泌物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为激素)一般释放入血液
e.g. 甲状腺、肾上腺
上皮细胞的特化结构
游离面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纹状缘、刷状缘(光镜下)=微绒毛(电镜下)
功能:使细胞的表面积显著增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微绒毛中纵行排列的结构是微丝
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
功能: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纤毛内纵行排列的结构是微管
侧面
紧密(封闭)连接
连接、封闭细胞间隙,屏障作用
黏着小带(中间连接)
黏着,保持细胞形状,传递细胞收缩力
桥粒(黏着斑)
较为牢固的连接
缝隙(通讯)连接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交换,传递化学信息
4种细胞连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称连接复合体
细胞连接结构的共同点是相邻细胞膜之间均有间隙
基底面
基膜
基板:靠近上皮的部分
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的部分
透明层:电子密度低的,紧贴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薄层
致密层:电子密度高、较厚的
主要起支持、连接、固着细胞作用。半透膜,物质交换,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分化
质膜内褶
扩大细胞基底部表面积
半桥粒
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
上皮组织的再生与化生
上皮组织的更新或生理性再生:在生理状态下,上皮细胞不断衰老、死亡和脱落,并不断地由上皮中的未分化细胞(干细胞)增殖和补充
上皮组织化生:在某种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已分化成熟的上皮组织。其上皮细胞可适应改变了的条件,形态、排列和功能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