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一(上)《中国文化要略》
大一中国文化要略,包含孔孟之道、学术思想、宗教信仰等。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周工作总结与下周工作计划
内衣测评
端午节
怎么美白?
财富规划思维导图
家庭战略转移思考
篮球大纲
预警类型
《断舍离》读书笔记
2019年年中总结(闵利利)
大一(上)《中国文化要略》
孔孟之道
孔子 “仁、礼”
政治思想:1、主张“正名”,按照一定的是非标准恢复纲纪
2、主张统治者“立信”,即政府要获得人民的信任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孟子
核心是“性善”、“良知”,补充了“义”,提出舍生取义
注重主观精神的修养,“养浩然正气”
政治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
“性恶”,需后天力量帮助人为善
助人为善:1、”修身“ 2、”师法“
政治思想: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
”明于天人之分“(唯物主义观点)
儒学独尊
汉代以后,董仲舒建立以”天人感应“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
东汉王充抨击其荒谬与虚妄(史上第一个无神论者)
学术思想
老庄思想
老子
1、“道”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存在
2、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贵柔”、“守弱”思想(使他的思想带有许多消极性)
庄子
思想核心是自然无为
墨家学说
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
兼爱:一视同仁地博爱
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和兼并
尚贤:以“兼爱”为标准,反对奴隶贵族的世袭制,具有阶级平等的意识
尚同:统一思想、统一政令
主张节约财富
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名、辞、说)
法家学说
韩非(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
势:统治者的权势地位(君主必须牢牢掌握权势)
术: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知人用人、听言查实)
法:君主的法令,赏罚分明(重刑而少赏)
汉代经学
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的两汉学术思想的主流(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
古文学派
尊崇周公(认为“六经”被整理过)
王莽改制 立古文经为“官学”
郑学、王学
《五经正义》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梳理
今文学派
董仲舒(认为孔子托古改制)
尊孔子为经学之祖
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为西汉“大一统王朝”寻找理论依据)
魏晋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哲学思潮,以老庄思想为主旨,糅合儒家经义而产生的学说
何晏《道德论》《论语集解》 王弼《周易注》《老子注》 二人都主张”贵无“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 崇尚清谈,不拘礼教,行为放荡
实际内涵:以“本末有无”为核心所展开的本体与本性之学
宋明理学
北宋
程颢、程颐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准则,也是社会伦理纲常的最高准则。
南宋
朱熹,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性即是真理),继承二程的“理”
陆九渊,人心即是真理,强调“心”与“理”合一,继承“二程的”心“
展开辩论
元、明代理学
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知”表现于”行“,不”行“就是不”知“)、陆九渊(吾心即宇宙)
李贽:提倡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
清代朴学
宗教信仰
儒家学说 ”入世之学“
强调政治教化 作用偏重于社会
“仁爱”由亲而疏,推近及远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