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日战争(摘自蒋公日记,1942年)
十月,英美废除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国父革命的主要目标终于实现,希望此脑图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12-26 22:28:12抗日战争(1942年) 摘自蒋公日记
【一月加盟】 联盟作战初体验
军事
第三次长沙会战仍在进行中,国军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内政
西南联大学生游行,反对蒋、孔、宋三家,怀疑中共在背后指挥
抗战终极目标与时俱进,今已加入联盟作战,所思考者,从恢复七七事变以前态势与九国公约谈判,提高为恢复中国领土,废除不平等条约,完成中国领土与主权统一
外交
签署二十六国共同宣言,绝不与轴心国单独议和,为中国正式加入联盟作战的开始
其他
泰国对英美宣战,必定是受日军胁迫,因此,我国决定采取众议,不对泰宣战
日军在南洋攻无不克,英美对我仍熟视无睹。英美对全球战略,仅有两国的联合参谋组
二十六国共同宣言,中美英俄成为名义上的四强。蒋公担任中国战区(含泰国越南)最高统帅,我国的国际地位前所未有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相继陷落,唯独我国第三次长沙会战大捷,歼灭日军进攻主力。英美舆论这时才反应过来,觉察到日军之强,同时也体会到我国五年抗战之艰难,并非他们最初预想之易,逐渐认同我辈之精神与文化
【二月访印】 中印关系新境界
军事
英国初忌中国入缅作战,后又寄希望于远征军的援助,以致国军丧失宝贵备战时间
英军毫无防守缅甸的能力与决心,完全自私自利
外交
蒋公出访印度,拜会甘地,为中印两国关系的重要历史时刻。此行也是盟军作战的重要外交活动
美国国会通过对我借款五亿美元
其他
访印后,对英国和印度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亲眼目睹了英国人在印度的腐败与虚弱
印度各派领袖性格迥异,行事各不相同。甘地号称印度圣雄,性格隐忍,蒋公体会甚深;尼赫鲁通明坚定;真纳则形同流氓
马来半岛相继陷落,而要塞修筑长达十五年,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的新加坡,也仅坚持了七天就投降了
美国贷款五亿美元已通过。分析其原因,英美在南洋败得太快,体验到日军神勇,更反衬出中国顽强不屈。美国故快速通过贷款方案,以便我国在本土拖住日军,分散其南进精力
【三月静思】 建国方略待计划
军事
蒋公指示远征军,其主力不能使用于曼德勒以南,重点应放在防卫滇缅边境区域。此战略最终因远征军援助英军撤退而失败
远征军指挥权因史迪威介入,蒋公分别令杜聿明、罗卓英指挥,造成权责紊乱,导致入缅作战一败涂地
外交
英国派官员到印度,宣布战后允许印度自治,拉拢印度人助英作战,对盟军作战是好消息
其他
驻华日军,近来对鲁、晋地区扫荡,试图巩固其在黄河北岸的势力范围;蒋仍坚信日会对俄动手,对鲁晋扫荡,有可能是对攻俄做准备
荷印完全陷落,日军占领安达曼群岛,但缅甸战场受我军打击,进攻新几内亚受挫
预料五月以后,日军会对我发动新一轮进攻
英印关系破裂。英国顽拙至极,宁使敌人占领印度,也不愿归还给印度人民,其用心不正,将来必定自作自受
【四月危急】 腊戌失守缅甸危
军事
缅甸战役失败,日军占领仰光、腊戌,对曼德勒形成威胁
仁安羌战役,孙立人、叶放吾解救印缅军七千余人,替英军解围,为入缅作战唯一战果
美军杜立特以B-25轰炸机,由航母起飞,轰炸日本本土,影响日本国民心理甚巨
外交
美军机轰炸日本后,分别降落在中俄境内,日使提出严正抗议,蒋又冒出日本攻打俄国的幻想
其他
缅甸战场,是国军第一次参加联盟作战,其失败主要原因有这么几点
缅甸为英国属地,由于大英帝国的傲慢,既无坚守缅甸的决心和能力,也不愿为联盟主导行动。缅甸战场虽以中国军队为主力,却不属于中国战区
双方兵力对比:中国派出三个精锐军,九个师及直属部队共计十万人以上,而驻缅及驻印英军共两个师约三万人;日方为第十五军,共四个师团约十万人。数量上看中英联军稍占优势
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毫无作战构想,对仰光应该坚守还是决战,完全没有明确概念,实际上并无作战决心
我远征军为国家利益,原打算坚持仰光,但英军却迟迟不同意我军入缅,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五十天后,才答应。有利战机稍纵即逝,此时再想坚守仰光也不可能了
日军占领仰光在先,国军入缅在后。按蒋公战略构想,原打算在曼德勒以北地区准备与日交战,此时我军兵力集中,日军补给线过长,理应有胜算。即便打不赢,至少也可以保持战力与敌周旋
蒋公最初将国军指挥权交给史迪威,史却违背蒋的意图,下令第贰零零师孤军南下,与日军在同古打遭遇战,幸好最后安全撤退;第五军新二十二师,也在雅达西与日军遭遇,所幸也安全撤退。蒋公战略构想无法实施,史迪威却于同古战斗后只身返回重庆,放弃指挥权
蒋与史一同亲临腊戌,下令罗卓英指挥,重新部署。但西路英军一路败退,使第五军右翼暴露,不得已下令六十六军新三十八师孙立人部增援。日军将主攻对准左翼第六军正面,直奔腊戌,切断第五军补给线
回顾整个作战,盟军与国军均显仓促霍乱,甚至连通信联络都未准备好。如果一开始按蒋公构想,以杜聿明为入缅总司令,则有完整的指挥机构,远超过林蔚的参谋团长、史迪威的指挥。以至于到后来赋予罗卓英的临时指挥权,却无法做到内掌握部队,外了解敌情
缅甸当地人对作战采取完全旁观的态度。英军一路败退,连交通要道都没做任何破坏,致使日军快速部队推进迅速。蒋公本月心绪忧惶,失败之快出乎意料。自我反省,军事上还是要尽量坚持己见,不能因担心联盟关系受影响,而轻易改变原定方针
【五月自持】 滇西浙东避决战
军事
缅战失败,远征军翻越野人山,向印度转移,伤亡惨重,指挥官史迪威离部独自前往印度
日军推进到怒江西岸惠能桥,与国军隔江对峙
菲律宾巴丹半岛沦陷,麦克阿瑟将军转赴澳洲,指挥西南太平洋战局
内政
阎锡山仍与日本接触,蒋公斥其廉耻扫地
盛世才联俄割据,但已渐有投靠中央之意
外交
邱吉尔发表演说,忽视中国远征军于缅甸作战的努力,蒋公气愤不已
伪满与伪蒙达成划界协定,背后为日俄两方的妥协,日本绝不会北进攻俄
其他
日军任小矶国昭为朝鲜总督,蒋公依然坚持判断其意在攻俄
对于缅战失败的检讨,根本原因在于蒋公过于迁就英美,导致我军牺牲重大
英国人早就想放弃缅甸了,只求能平安撤退其驻缅兵力,因此并无全盘战略谋划
英国人对国军入缅,既盼望,又忌惮,导致失去了宝贵的五十余天。在英国人心里日军未必会攻打仰光,但即便国军优先占领仰光,对英来说,同样都是失去自己地盘
缅甸当地人之所以全程旁观,是因为在他们眼里,走了英国人来了日本人,换汤不换药,不过就西方帝国主义换成东方帝国主义
我军在失去抢占仰光的先机后,原打算通过守卫缅北,从而实现掩护滇西。但史迪威不听蒋公命令,擅自行动,再次失去战机
整个指挥系统紊乱,间接导致了我第五军补给主线被切断,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只能通过荒芜人烟的密林山区向印度撤退,造成重大伤亡
缅战失败后,云南地头蛇龙云又神气起来了,要求中央军撤离云南;另外,阎锡山与日本人碰面被记者拍到,谎言难圆
【六月关键】 美日海战局势转
军事
衢州失陷,浙东战局告一段落,日军旨在阻止美国利用沿海空军基地,执行轰炸日本任务
美日中途岛海战,日本大败,西太平洋制海权优势,重回美国手中
内政
考虑设置土地银行,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安定民生发展
外交
英俄签订同盟协定,英外相演说视中国与其他各国如无物,蒋公不满
其他
浙赣线虽已失守,但敌人尚未打通该线,我军战力未损;此外日军在太行山也占领了林县、陵川等地,蒋公继续认为这是日军攻俄先兆,这是蒋的主观期盼
中途岛海战,日军损失巨大,具有失去制海权的决定性影响。蒋公日记则认为此战对日谈不上致命,反而是日军攻占阿留申群岛的西部数岛,才有重要战略价值
北非诸国大多是英法意属地,因此隆美尔率领德国北非军团,把目标定在夺取苏伊士运河上;现阶段英军蒙哥马利压力很大,而西班牙有反英投倜傥风流的动向;俄军战况不利,土耳其对俄态度恶化,此均属盟军不利因素
甘地来信,意欲委托蒋公解决英印问题,但尚非其时
盟军战争,美国多受邱吉尔牵动,故于我不利,但最后胜利毫无疑问仍属我方
【七月筹思】 和平机构须成立
军事
德军攻占黑海、埃及要港,欧战东线局势转危
内政
派朱绍良以第八战区司令身份,到新疆处理盛世才问题
对云南龙云深恶痛绝,但仍极端忍耐
思考处理中共问题,必以军令、军政统一为优先
外交
美总统特使居里来华,调解蒋公与史迪威冲突
开始考虑战后成立联合国,并希望勿重蹈国际联盟的覆辙
其他
向美提出我方对这次世界战争的战略意见,即先击败日本,再打德意
居里来华,罗斯福虽然对中国战区未有过轻视,却也在观察蒋公态度。如果强制能奏效,必定来硬的。但蒋公从来不为所屈,美才转变态度,不敢欺凌
欧洲和非洲两地,盟军战局危殆。英美打算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解苏俄之危,同时这也是“先欧后亚”的战略主旨。蒋公常在日记抱怨,但无能为力
【八月巡访】 视察西北收故土
军事
收复衢州,确保浙赣线交通,浙东战局出现转机
内政
会战间隙,蒋公决定以三周时间,走访西北重镇,处理盛世才问题,即收回主权
外交
居里来华二旬,除解决军事指挥权纠纷,还与蒋公商谈援华物资分配等重要事项
英国逮捕甘地及尼赫鲁入狱,罪名是破坏印度殖民政权,蒋公深感气愤
其他
这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与太平洋形势有几种假定,但历史发展趋势,必定是美国慢慢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新势力
抗战中期的建国基业,其实并未完成
北伐成功后,国家建设基本以严禁鸦片、建设全国公路网为主,此举对抗战贡献甚大
巡视西北心得较多,马步芳撤出河西走廊,是中央开发西北的大事;新疆盛世才内向归附,宁夏、青海、绥西的军民心里,对国防方皆略有领悟。作为抗战基地,中央已能贯彻抗战方针
【九月整建】 反攻基础求稳固
军事
浙江金华、兰溪地区固守,浙东战况相持不下
实施驻印军增兵方案,新增两个步兵师,三个炮兵团,一个工兵团,一个通信兵团,两个战车营
美国本土遭日军轰炸,作用不大,难以为继
内政
蒋夫人亲见盛世才,对安定西北、促使新疆归附中央,有积极正面作用
于西安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整军、后勤、兵役等问题。阎锡山本应到会,由于阎私通日军,故不准其代表赵承绶参加
外交
蒋公对外政策,仍以印度独立与亚洲民族平等和谐,为基础方针
美国总统特别代表威尔基,将取道新疆访华
其他
西北之行,有助于加深对当地现状的了解,有助于建国计划;而蒋夫人飞往迪化,安抚盛世才
西北尚未开发,人民奕急须开化
罗斯福总统炉边谈话
日军放弃衢州后,固守金华、兰溪地区,没有再进一步的行动,但还是应留意其整训与动向
【十月自由】 废除不平等条约
军事
美日珊瑚海海战,日军损失与美军相当,但整补能力不如美国,丧失珍珠港事变后的制海优势
内政
召开第三届国民参政会
外交
十月十日宣布,美、英自动废除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国父主要革命目标终于达成,此乃抗战成果之一
与美特别代表威尔基长谈,内容包括国家经济建设、通商制度的建立,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准
其他
继中途岛后,美日又在索罗门群岛交战,日军损失惨重,逐步败退,南太平洋制海优势被美掌控
苏德战场,斯达林格勒坚守屹立;北非英军在艾拉敏击退隆美尔攻势,并进入利比亚。世界大战朝着反侵略盟邦倾斜,轴心集团败像渐显
国内战场无重大战役,敌后山东共军势力继续扩张
威尔基访华,结果圆满,中美关系渐密
苏俄对我态度有所好转
【十一月转变】 大战局势利盟国
军事
索罗站群岛第五次海战,日主力舰一沉一伤
德军攻斯大林格勒失败,东进之势遭受严重打击
内政
召开第五届十中全会,对中共采取容忍政策
将党歌改为国歌,并拟以“中华”二字取代“我党”,是相当正确的看法,可惜并未做到
外交
英国议会访华团抵达重庆,未商谈实际问题,因中英双方对香港问题仍有歧见
其他
欧美对中国在抗战胜利后是否会称霸亚洲,表示担忧,生怕多一个新威胁。蒋公对此发表谈话,否认有领导亚洲的意图,英美表示认同。但《纽约时报》坚持认为,英美在战后还是应该建立制衡力量,防止中国在亚洲独大,由此可见美国对我之防范,不亚于英国。美国来华军官中国也常有轻视之举,应知今日之忍辱,乃激发自强之道
英国有国会议员访华,坊间却传出中英有同盟之议,实属无稽之谈
西藏方面的态度依然受英操控,目前只能暂时忍耐
美对过渡时期的条约,如内河航运权等,建议暂时搁置,将来再谈,并认为这并非不平等内容,实在是荒唐可笑
美军在非洲登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失败;法舰自沉,法殖民地军队倾向盟国,这也是大战成败关键之一
因德攻苏受挫,日攻苏的企图也受到影响,缅甸终将放弃
西班牙佛朗哥政府和瑞典在战争中严守中立,对盟国也是有利条件之一
国内战事无进展;空运赴印兵力已超过一万五千名
【十二月角力】 新约谈判起风波
军事
中国战场无大行动,重点在二次反攻缅甸的准备
内政
大战间隙,蒋公思考内部整顿,与胜利后的复兴计划,召集国防、科学与工业组织等会议
外交
为废除内河航行权条款,积极与美国谈判
为归还九龙问题,蒋公主张在在换文内声明战后再谈,以尽快签订平等新约
蒙古共和国代表至莫斯科访问,代表俄承认其既存事实,乃分裂我国之举动
其他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围,增援无力
汪奸赴日,企图加强伪军组织,以代替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