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解剖学:颅的整体观
一个关于系统解剖学:颅的整体观的思维导图,也介绍了新生儿颅的特点——胎儿时期由于脑及感觉器官发育早,而咀嚼和呼吸器官,尤其是鼻旁窦尚不发达,所以,脑颅比面颅大得多。 新生儿面颅占全颅的1/8,而成人为1/4。 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这是一篇有关组胚气管的思维导图,从黏膜、黏膜下层、外膜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和分析,适合考生期末复习,需要可收藏。
系统解剖学的同学看过来!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上肢带骨有锁骨、肩胛骨,自由上肢骨有肱骨、桡骨、尺骨、手骨等,图中内容丰富全面,值得大家收藏学习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颅的整体观
颅底内面观
颅前窝
位置较高,由额骨,筛骨,蝶骨小翼构成
与颅中窝分界线:蝶骨小翼后缘
鸡冠,筛板,筛孔(通过嗅神经)
颅中窝
由蝶骨体,蝶骨大翼,颞骨岩部,颞骨鳞部组成
与颅后窝分界线:颞骨岩部上缘和鞍背
蝶骨体上缘的垂体窝容纳垂体
圆孔:接近蝶骨体,上颌神经由此向前通行
卵圆孔:位于圆孔后外侧,下颌神经由此向下通行
棘孔:位于卵圆孔的后外侧,脑膜中动脉由此进入颅腔(营养脑膜)
颅后窝
最深,最大的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组成
最低处为枕骨大孔,孔的前外缘上方为:舌下神经管内口,舌下神经由此出颅腔
枕骨大孔前方为 斜坡,后方的壁上有 枕内隆凸
枕内隆凸向上延伸的沟为上矢状窦沟,向两侧延伸为横窦沟,乙状窦沟
乙状窦沟末端延续为颈静脉孔
颅后窝的外侧壁有较大的孔:内耳门
颅底外面观
切牙孔,腭大孔,鼻后孔
卵圆孔,棘孔
颈动脉管外管,颈静脉孔
枕骨大孔,髁管,枕髁,乳突
颅前面观
眶
锥形腔隙:尖向后内,底朝外
眶上孔:中内1/3
眶尖处有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
泪囊窝向下经鼻泪管与鼻腔相通
骨性鼻腔
顶:筛板构成,借其通向颅前窝
底:骨腭,正中为切牙孔
外侧壁:上,中鼻甲是筛骨一部分,下鼻甲单独,各鼻甲下方形成鼻道
鼻旁窦
额窦
额骨内,眉弓深方
窦口朝向后下,易于引流
筛窦
筛骨迷路内蜂窝状小房总称
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炎症时不易引流
蝶窦
位于蝶骨体内,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
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
向内借上颌窦裂孔开口于中鼻道
窦的开口高于窦底,不易引流
颅侧面观
乳突前方为外耳门
颧弓:颧骨的颞突+颞骨的颧突;分为颞窝和颞下窝
颞窝
翼点:H形的缝,位于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4cm)处
骨质薄弱,易发生骨折,脑膜中动脉在此经过,破裂后易造成硬膜外血肿
颞下窝
位于上颌骨后方,不规则腔隙
向上通颞窝,向内通翼腭窝
翼腭窝
向前:经眶下裂通眶
向后:经圆孔通颅中窝,经翼管通颅底外面
向外:经翼上颌裂孔通颞下窝
向内:经腭骨垂直部与蝶骨翼突围成的蝶骨孔通鼻腔
向下:借翼腭管,腭大孔通口腔
新生儿颅的特征
脑颅大于面颅,约为8:1(成人4:1)
颅囟
前囟(颅囟):菱形,出生后1-2岁闭合
后囟:三角形,出生后不久闭合
蝶囟出生后很快闭合
乳突囟出生后很快闭合
颅囟延迟闭合:婴儿缺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