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职业理念知识梳理
学生观是指关于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基本观念体系。以下梳理了学生观的知识内容,包括含义、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学生观
含义
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地位
支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含义:人的全面发展,一般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
是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
是确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核心:对学生有完整的认识
内容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全面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充分开发出学生的发展潜力
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
全面发展和有差异,有个性的发展是统一的
进步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意义
进一步落实和深化了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确立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
落脚点
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发两独)
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发展为基础
全面发展是对学生发展不同步的认同,全面发展的人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很好发展的人,尊重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
②学生具有个性和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讲求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才条件,力求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内有所专长,有所成就,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②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地意志为转移
教师要尊重学生地个体独立性,不能把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思想上,客观看待学生地成长与成才,因势利导地施加教育影响
③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自己,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使学生认识到权利与责任统一并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
含义: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从...到...;由...到...)
教育要求: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阶段性
含义: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阶段;...时期)
教育要求
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注意各阶段的衔接与过渡
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含义: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
表现
①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某一方面发展不均衡(身高,体重)
②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发展不平衡
抓住关键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
互补性
身身互补: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分补偿
身心互补:互补性也存在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身残志坚)
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特别是生理,心理机能障碍,成绩落后的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自身优势,促进个性化发展
个别差异性
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存在着发展程度与速度的不同
①个体角度: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要求)
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地位:以人为本必须遵循教育公正原则
含义:
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体现为教育机会均等
①入学机会
②教育过程中的机会
③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
原因
受教育者存在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身心发展状况的差异
要求
公正地对待学生
有差异的学生共同发展
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促进男生女生共同发展,不因性别不同而形成一种性别学生优势另一种性别学生劣势
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共同发展,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保证每个民族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双语学校)
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要有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可能由于地域差异造成的学生发展差异,不因地域差异歧视某些学生,促进来自不同地域学生的共同发展
家庭背景差异与共同发展
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的种种差异及其带来的困难而歧视学生
身心发展水平差异与共同发展
身心发展水平差异
最有可能影响教师对学生进行资源分配的因素
生理情况发展差异
文化水平差异
注意正确对待,给予身心发展不同的学生同样的关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男女,学习成绩好,聪明,偏科,家庭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