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思维导图分享,包括: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张思维导图以清晰的脉络让人能够深刻的了解相关知识点,高效学习历史知识,无论是完成作业,还是作为教案使用均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注:附第22课思维导图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
背景:1919年1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阶段:①5月4日,北京大学等学校学生游行示威,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结果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②6月3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同时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结果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意义: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核心为爱国主义精神。④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北京和上海成为宣传中心。代表人物有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通过发表文章、建立团体等方式进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背景: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②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③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的推动。④共产国际的帮助。⑤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共一大
时间及地点:1921.7.1 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内容:①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③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意义: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②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
时间:1922.7.16--7.23
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中国是“双半社会”,主要敌人是列强和封建军阀,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提出新三民主义,以党内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
国民革命
时间:1926年开始北伐
过程:①1924.5,黄埔军校成立。②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组建国民革命军。③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④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⑤1927年1月,迁都武汉;2月,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3月,进入上海;4月,占领南京。
意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失败原因:①412反革命政变,715分共会议。②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③中共坚持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放弃对革命军队的领导权。
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初期:①1927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治统治的确立。②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济南惨案”。③1928年12月,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特点:①一党专政。②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利益
黄金十年(1927---1936):①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施了一系列有利政策。②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③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同时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作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昌起义(1927.8.1)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的开始。
八七会议(1927.8.7)
内容:①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秋收起义
目标: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工农革命军会师。
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后续:①到1930年夏,根据地和革命武装力量壮大。②1930年11月,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任主席。 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原因:①共产国际指导脱离中国实际,犯了左倾错误(根本)。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
重要事件
遵义会议(1935.1)
内容:①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张闻天负总责。②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意义:①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革命种子,鼓舞人民群众,铸就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②粉碎了蒋介石扼杀革命的意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③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