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按其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①重大缺陷: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②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
③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内部控制要素间的关系:
1、内部环境作为五要素之首,是(基础和环境条件):
①治理结构
②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
③企业文化
④人力资源政策
⑤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⑥反舞弊机制等;
2、风险评估是(重要环节、实施控制的对象内容):
①风险目标设定、②风险识别、③风险分析、④风险应对等
3、控制活动是(具体方式方法和手段):
①职责分工控制
②授权控制
③审核批准控制
④预算控制
⑤财产保护控制
⑥会计系统控制
⑦内部报告控制
⑧经济活动分析控制
⑨绩效考评控制
⑩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是(重要条件),贯穿于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各要素之间:
①信息的收集机制
②信息的沟通机制等
5、内部监督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是指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分为持续性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①对建立健全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
②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③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监督整改等。
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有利于合理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管理。
(3)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
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所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