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思维导图,从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政治危机的初显三个方面来阐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思维导图,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人民解放战争的思维导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几个方面来阐述。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思维导图,包括正面战场——片面抗战、敌后战场——全面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东方主战场几个方面的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康乾盛世
特点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君主专制
奏折制度
迅速、机密
意义
皇帝能够更直接、更广泛地获取信息
提高决策效率
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军机处
设立者
雍正
地位重要、无决定权
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军机事物(上传下达)
性质
中枢秘书机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文字狱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摧残文化
疆域的奠定
东南
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远征台湾,设立台湾府
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巩固祖国东南边防
促进了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
东北
中俄《尼布楚条约》
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势力侵入黑龙江流域
康熙前期,发兵围攻雅克萨,迫使沙俄同意谈判
1689年,《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东部边界
西北
康熙2次亲征,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设盟、旗统治
在新疆平定维吾尔族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最高军政长官
西南
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
1793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金瓶擎签制度将活佛和转世灵通的认定权收归中央,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专设理藩院(中央机构)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物
因地制宜、尊重习俗、信仰,保证局势稳定
清朝的版图与区划
地方制度
18省,巡抚、总督治理
东北、北部、西部边疆,设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政治危机的初显
国内
原因
人口急剧增长导致资源危机
政治腐败、贫富矛盾加剧
表现
乾隆后期,以白莲教大起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国际
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广州十三行
以闭关自守为主的政策,并不能真正的消除外来潜在威胁,反而加深了隔阂和矛盾
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