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思维导图,包括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每个方面又做了详细的阐述。
这是一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的思维导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影响力、综合国力提升三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思维导图,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改革开放等方面作了阐述。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思维导图,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伟大的建设成就几个方面来阐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戊戌维新运动
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
维新思想的兴起
序幕
1895年,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
百日维新
时间
1898.6.11~9.21
标志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事”诏书
内容
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阻力
守旧势力
失败
慈禧囚禁光绪,逮捕维新人士,京师大学堂保留,余者废止
失败原因
守旧势力强大
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意义
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历史地位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变法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出现
提倡新学,兴民权 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思想启蒙
义和团运动
原因
根本原因
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直接原因
列强侵略势力与民众的冲突,义和团是在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的
口号
扶清灭洋
扶清
有利于争取官兵支持,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
动员广大民众参与,盲目、笼统的排外
爱国性质,反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政府政策
先抚后剿
袁世凯
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
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影响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侵华
瓜分中国
借口
镇压义和团
经过
1900.6.10.,英第一批联军从天津进发北京
6月,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天津保卫战
6.21,慈禧太后“宣战”
7.14,天津陷落
8月,北京失陷,慈溪、光绪出逃
政府行为
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
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结果
1901.9.7,《辛丑条约》11国
《辛丑条约》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成立加入“与诸国仇敌之会”
清政府成为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 “洋人的朝廷”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2亿两
加剧贫困 经济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国中之国 策划侵华大本营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
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驻军合法化 驻扎战略要地主权破坏
中国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沉重负担,损害主权,沦为工具
清政府权威降低,统治危机,加速清政府灭亡
经济
海关税、常关税、盐税抵押偿还赔款,加深负担,控制财政状况
文化
对北京城大肆抢掠,珍贵文物、文史资料典籍遭到破坏
远东
加剧争夺,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