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汉代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汉代,包含了汉代政府组织、汉代经济制度即赋税制度、还带兵役制度、汉代选举制度、汉代制度总结等。
给孩子的山海经第一本,人神篇。《山海经》中的人神不仅形象各异、能力超凡,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对英雄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山海经》中的人神故事也被广泛传播和改编,对中国文学、艺术乃至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理咨询是双方的奔赴。是合作、是主动,而非被动。不是为了迎合谁。是为了自己实实在在的想改变、,一起来阅读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吧。
如果我们在试图影响他人之前,能学着影响自己,我们就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并满足他人的愿望。我们不要成为自己最糟糕的对手,而要成为自己最好的盟友。把我们自己从对手变成盟友的过程,就是内向谈判。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汉代
三、汉代经济制度即赋税制度
汉代轻徭赋
十五税一,实际上只有一半,即30税一
汉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11年,历史仅有
战国税额不止十一
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私有,也可自由使用,可买卖,会形成兼并
农民卖地变成佃户,田主对佃户租金十分之五,而地主之像政府交纳30分之一的税,便宜了地主
封建时代土地归贵族专有,后封建破坏,归民间私有自由买卖
非耕地的主权归谁?
封建时代贵族,后来仍属公家所有。全国的山林池泽归皇室。所以农田租入归大司农,而山海池泽归少府供皇帝专用
公私分税制度
开始时合理,耕地多归国家,山林池泽少数归皇室
后战国盐铁之利渐大,山海池泽超过了全国的田租,少府收入反而胜过大司农
汉武帝时讨匈奴对外军费很大,就将少府的经济拿出来私款捐献政府,也要求地方捐献,但是响应者寥寥,后实行盐(煮海成盐)铁(开山出铁)政策,当时最易发财的商业。将盐铁不再让商人经营,收回所有权,交给政府管理,
汉武帝时董仲舒曾主张限田政策、平均分派,且规定最高限度,但未推行。王莽时重新恢复井田制,但引发大乱
四、汉代兵役制度
汉代兵制全民皆兵
近代普鲁士王国匹斯麦在相时实行此制度
23岁服兵役是出于经济的考虑也是一种道德的决定
汉代的国民兵役,三种
中央当卫兵
优待,中央供给旅费
边郡当戍卒
一切费用自己自理,期限只有三天因封建时代国家规模小,去边疆最多半天就到。后来秦统一,没考虑这个问题,引起起义
汉代戍边也是三天,不过变通可以缴费,政府雇人去
原地方服兵役
20开始
服力役在汉代也叫更卒
每个壮丁替国家做义务劳工,比如修公路等每人每年一个月
汉代中央军队两支
南军
是皇宫的卫队
北军
首都的卫戍部队
除了义务兵役外,民间有义勇队,志愿从军
国民需纳人口税,孩子也有。
人人向国家尽责,否则就是犯法。被抓去做官奴,有人变出卖自己做私人奴隶
奴隶也叫税,且加倍,是主人家负担
但是汉代奴隶开矿之类,所以奴隶生活胜过普通民众
汉代奴隶与西方农奴不同,西方为战争俘虏,汉代是离开耕地参加工商生产集合
五、汉代制度总结
二、汉代选举制度
封建世袭制度
汉武帝时期已经有太学,只有一个
甲科出身为郎
以前贵族郎官归属光禄勋下面皇宫里的侍卫,后期后辈科请求送到皇宫做侍卫
汉武帝后变化,太学毕业考试甲等为郎,则进入了知识分子
乙科出身为吏
乙等考试的回到地方充当为吏职,为地方长官的掾属,相当于秘书
地方长官太守县令由中央任命,掾属需由本地人,及首长任命
汉代选举制度
无定期的选举
新皇帝继位希望各地选举人才到中央
遇灾年下诏推荐贤人,通过策问请教贤人
特殊的选举
比如出使西域,需要特殊人才,或者军事人才、治水之人等
定期的选举,比如举孝廉。通过这些选举制度更多阶层的人进入政治舞台
一、汉代政府组织
皇室与政府之职权划分
皇帝是国家唯一领袖、但实际职权在皇室而非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
汉代皇权
皇权秘书处分六尚,管皇帝私人的饮食起居
尚衣、尚食、商冠、商席、商浴、尚书
尚书是管文书,汉代尚书职权不高后来做大
汉代相权
13个部门即13曹
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中央政府的组织
三公
丞相管行政,文官首长
丞是副贰的意思,相也是副,他是皇帝的副官,由他来代理,也叫宰相
宰象征意义,封建时代,最重要的事实祭祀,祭祀最重要的事宰杀牲牛,所以替皇帝管家称为宰
太尉管军事,武官首长
御史大夫管监察,副丞相,辅助丞相监察政治设施
御史中丞,皇宫里管皇室的事
其他
九卿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鸿胪
宗正
大司农
少府
地方政府
郡
汉代100多个郡,一个郡管辖10-12个县
郡长官成为太守,与九卿平等,2000石
郡太守可以与九卿互调,不存在升级或降级
县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每郡每年各项分类上报地方行政业绩
9-10月报中央叫上计,中央特派专员到地方调查叫刺史
每个刺史调查区域不会超过9个郡,考察主要六条
刺史600石,小官,敢说敢讲,无顾忌。属于御史丞,意见上报御史大夫,再上报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