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测量效度
测量心理学,效度是 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简单说就是测验的准确性。
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标准化测验,它是以某个特定的群体或常模作为参照系来评估个体在测验中的表现。
测量心理学,主要包含了测验项目的难度、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 猜测与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测量效度
效度概述
效度的定义
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简单说就是测验的准确性。
注意
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性。
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1.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2.效度受信度制约。
效度的评估
内容效度
含义: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内的吻合程度
适用范围:适用于成就测验、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
表面效度vs内容效度
表面效度:外行人对某个测验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测某种心理特质的一种现象。表面效度关心的是测量的友好性和与公众的和谐关系。 关注题目与测量目的之间明显的、直接的关系。
内容效度:由专家详尽地、系统地对测验作评价而建立的。 关注题目与测量目的和内容总体之间逻辑上的深层关系。 心理测量学
确定方法
1、逻辑分析法/专家判断法
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的符合性做出判断,看测验的题目是否代表了规定的内容。
2、统计分析法
评分者信度
复本信度
重测信度/再测法
3.经验推测法
通过实践来检验效度
优缺点
优点:对测验内容的详细描述是编制任何 测验都应借鉴的。
缺点:缺乏可靠的数量指标,不便于测验 间的比较。
结构效度
含义:构想效度、构思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测验的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的程度。
基本特征
结构效度的大小取决于事先假定的心理结构理论;
结构效度有时很难获得。
结构效度没有单一的数量指标
内容效度高实质上也说明结构效度高。
1、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
被试对题目的反应特点
同质性信度
2、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
相容效度
区分效度
会聚效度
因素分析法
3、考查测验的实证效度法
将测验所预测的效标的性质与种类作为分析测验的结构效度指标
4、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
同时测量两种或以上心理特质,且每种心理特质都使用两种或以上方法来测量
实验操作法
优点:重视其理论研究工具的作用
缺点:构想概念模糊
内容效度VS结构效度
内容效度通常针对非常具体的领域的测验, 如课堂测验、学绩测验
结构效度一般用于测量抽象属性的测验,如人格测验、智力测验
实证效度
含义:也称效标关联效度(简称效标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即以实践的效果作为检验标准。
根据资料搜集时间差异分为
同时效度:测验分数与效标可同时验证
预测效度:效标资料在测验之后根据实际现状来确定
校标
含义:效标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它独立于测验并可以从实践中直接获得的被试的行为特征表现
特征
多样性
复杂性
特殊性和时间性
相关法
计算测验分数与校标测量的相关系数,这一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
最常用的是积差相关法,因为测验分数和效标测量通常都是连续变量
区分法
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的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分成高分组与低分组,分析两组被试的测验分数差异是否显著
命中率法
命中率法是当测验用来做取舍的依据,是用其正确决定的比例作为效度指标的一种方法(正命中率,负命中率,总命中率)
基础率,灵敏度和确认度
基础率:只符合筛选要求的群体在整个人群总体中所
灵敏度:指所有真正符合要求的人中能被测验鉴别出
确认度:指所有不合要求的人中能被测验正确淘汰的
子主题
提高效度的方法
效度的影响因素
1、测验的构成
测验材料必须对整个内容具有代表性
测题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误差的题型
测题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测量长度要恰当,要有一定的测题量
测题的排列按先易后难顺序
2、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
主试:是否按照测验规定标准化施测,指导语是否统一正确,测验时 限是否一致,评分是否合理等
被试:兴趣,动机,情绪,态度,身心健康状态,反应定势等
测验情境
3、样本团体的性质
样本团体的异质性: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就越低。
干涉变量: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
4、效标的性质
校标污染:指效标评价受到先前评价测验结果信息干扰的现象。
评定者应综合评定,将评定细节或规则细化,才能尽可能客观; 尽量不让评定者知道以前的测验结果,防止评定时产生主观倾向。
5、测量的信度
效度受信度的制约
精心编制测验,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
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使用有关公式,防止效标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