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归纳整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范畴及理论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和静止等知识点,非常全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考点6: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即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什么是物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典)
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
物质是原子等粒子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
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古代朴素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什么是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
有同一性(意识可以认识物质)
不可知论
无同一性(意识不能或不完全能认识物质)
马克思两大历史贡献
创立了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与唯物结合(即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贡献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联系、全面、发展、矛盾——辩证法
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形而上学
考点7:物质范畴及理论意义
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
定义方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考点8:物质与运动
运动
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二者关系——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在运动
脱离运动谈物质——唯物主义、反之(唯心主义)
考点9:运动和静止
静止
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时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二者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相互联系
二者相互依赖、渗透、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形而上学、反之(诡辩论)
考点10:物质运动与时空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物质运动广延性、伸长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时空
物质运动是时空中的物质运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空特点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绝对性:时空绝对存在
相对性:物质运动速度突破极限,时空发生变化
有限性:具体事物时空有限
无限性:所有事物
考点11: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两者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考点1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劳动)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动力-社会矛盾)
考点1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相互联系:
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从实际出发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考点1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内容
(批二元论)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批唯心主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批旧唯物主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注:旧唯物主义包括古典、机械、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马哲与唯心主义
联系——都是可知论
区别
马哲认为物质是本原,而唯心则认为意识是世界本原
在认识问题上马哲坚持能动反映论、唯心坚持先验论
马哲坚持彻底辩证法,唯心部分坚持
马哲历史观上是唯物,唯心则是唯心
马哲与旧唯物
联系——都是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在认识论上马哲坚持能动反映论,而旧唯物坚持机械反映论
马哲彻底坚持辩证法,而旧唯物完全不认同,坚持形而上学
马哲历史观上唯物而旧唯物则唯心
马哲坚持实践观点而旧唯物没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再就是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考点14:材料题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