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氧化还原电位低的传递体依次到氧化还原电位高的传递体逐步流向氧气
NADH>复合物1(FMN)>Q>复合物3(Fe-S, Ctyb)>细胞色素c>复合物4(Ctyaa3)>O2
FADH2>复合物2>Q>复合物3>细胞色素C>复合物4>O2
如何测定电子传递体的顺序
测定氧化还原电势
首选测定不同传递体的氧化还原电势,然后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测定差异光谱
每种电子传递体都有自己的吸收峰,且同一种电子传递体其还原态和氧化态的特征吸收峰有差异。
向线粒体内膜反应体系加入电子供体,使线粒体内膜上各电子传递体处于还原态。加入电子最终受体O2,及时测定反应系统的光谱变化,确定各传递体由还原态编程氧化态的先后顺序。最先先变成氧化态的电子传递体更加靠近O2,最后转变的远离O2.
利用专一性电子传递抑制剂
在一个有底物和完整线粒体且有氧供应的单子传递反应系统中,加入某种抑制剂,被抑制组分前面的传递体处于还原态,之后的传递体处于氧化态
Q和细胞色素C 可以自由移动,其他复合物内嵌如线粒体内膜
复合物1 -4H, 复合物3 - 2H, 复合物4 - 4H, 可将H 离子从线粒体基质泵到内膜外侧
电子传递抑制剂
抗霉素A 抑制复合物3 阻断了Q>细胞色素C 的电子传递
氰化物,叠氮化物 抑制复合物4 阻断细胞色素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