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纳瓦尔宝典(下)
从白手起家到财务自由,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纳瓦尔智慧箴言录,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盲目跟从社会热点。
编辑于2024-01-01 00:38:14《 纳瓦尔宝典 》 财富与幸福指南 (下)
第二部分 幸福
第三章 学习幸福
幸福是一种技能、一种选择
幸福的含义
幸福的含义会随着时空的转换而不断变化。探索自己对幸福的定义非常重要。
对我来说,幸福的含义主要是没有痛苦,没有欲望,不沉溺于对未来或过去的思考,真正拥抱当下,拥抱现在,拥抱现实的一切。
幸福是一种不需要主动作为的状态,是一种毫无缺憾感的充盈状态。当感到生命中不缺少什么时,大脑就会处于休眠状态,不会悔不当初,也不会谋求未来。
幸福不等同于积极乐观的想法和行动。积极和消极是如影随形的相对概念,万物皆有二元性和极性。每一个积极想法都有一个消极想法蕴含其中。
幸福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特别是对外界事物的欲望。欲望越少,越能接受事物的当前状态,头脑越平静。万般烦恼皆因心动,欲念在动。越是活在当下,越能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如果想要获得内心的平和,你就必须超越对万事万物善恶的评判。
大自然没有幸福或不幸福的概念,现实是中性的,现实不做评判。世界只是折射个人感受的一面镜子。幸福是一种选择。
假如你自认为是全宇宙最重要的人,你就会有让整个宇宙屈从于你的意志。但如果你看的到你毕生的努力都如同在水上写字,在沙滩上建城堡,你就不会对生活“本来该有”的模样抱有期待。
事实上,我们是可塑的,而世界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真正的幸福只是内心平和的副产品,主要还是源于接受现实,而不是改变外部环境。
理性很强的人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无感反应获得平和,即学会漠视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
大脑也是可塑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记忆和身份只是来自过去的负担。
幸福需要活在当下
大脑把主要的精力用于规划未来或悔恨过去。既往不恋,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拿以往和现在做比较。以往种种未能实现的欲念会带来现在的缺憾感,而我们又将弥补现实缺憾的希望寄托于未来。
幸福需要心境平和
幸福的人是可以轻松地以特定的方式诠释事件、保持内心平和的人。
目的
如果目的是外界强加给你的,你做的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你就不会幸福。
焦虑
焦虑感使你不幸福。焦虑感源于一连串不断涌现的想法。应对焦虑的方法是,不与之对抗。
欲望
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会使你获得幸福。沉迷于对外物的“欲望”是一种痴念。要对欲望保持清醒,慎重选择自己的欲望,尽量不让自己对生活有一个以上的欲望。当然,即使只有一个欲望,也是在自寻烦恼。
物质世界也很重要,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
成功
幸福是满足现状,而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两者只能选一个。
我花了很多时间奋力拼搏,就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成功和社会的认可,但再好的东西,很快也就习惯了,于是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幸福是一种内在感受。
当然有些事情是必须去做的,这是由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决定的。当你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时,这种体验会把你带回内在之旅。
幸福的秘诀在于,知道何时停下劳作的脚步,开始随心去玩耍。
对现在的我来说,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已经完全退出游戏的人,超越了游戏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无比强大,有极强的自控力和清醒的自我意识。
问题
人们以为获得平和心境的方式是解决所有的外部问题,但外部问题是无穷无尽的。获得内心平和的唯一方法是摒弃“问题”这个概念。
社会评价
如果做一件事是因为“应该”,那就表示你内心是不想这么做的,“应该”其背后隐藏的是负罪感或社会规训。在生活中减少“应该”做的事。
内心平和的敌人是社会和其他人灌注给你的期望。参与多人竞争游戏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检视。你是在跟自己竞争,这是一场单人游戏,不需要外界评判你的进展,认可你的结果。在内在和外部两套评价标准中,遵循内在的评价标准。
嫉妒
嫉妒别人,只是嫉妒他们的某些方面,如果要百分之百的交换人生,你可以接受吗?我很高兴我是我自己。
内心的平和状态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心理状态是在不断变化的。平和是静态的幸福,幸福是动态的平和。
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受并顺应现实,是获得幸福的核心技能。
幸福源于好习惯
基因会决定一个人感受的上限和下限,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个体可以突破环境的塑造,主动进行自我重塑。
幸福是一种技能,技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你必须广泛尝试,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看哪件事能让你进入禅定状态。
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生活的过程就是用精心培养的好习惯替代那些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坏习惯。
你花最多时间相处的人:他们都是积极乐观的人吗?维系跟他们的关系需要耗费很大的心力吗?我是否对他们心怀钦佩和尊敬,毫无嫉妒之心?
觉知
觉察到身边所拥有的是被赐予的丰厚礼物,我们可以享受现代发明便捷的生活,可以拥有健康等等,常怀感恩之心。
保持洞察
“我能不能正面解读这件事?”
欲望
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东西对你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我至于因为这件事不合我意就不开心吗?”
不做评判
对周遭评判得越多,自我就越膨胀,一会儿你就会被孤独感吞噬,世界是一面镜子,会把你的感受反射给你。
(文中列举了许多纳瓦尔的习惯已做省略,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习惯,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培养。)
于接受中寻找幸福
无论面对何种状况你都有三种选择:改变现状、接受现状、逃避现状。
人终有一死,选择正视、承认死亡而不是逃避死亡,将赋予人生巨大的意义。相对于宇宙,你的生命转瞬即逝,你所做的一切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生命不过是一场游戏。随着生命的展开,你要不断地体验现实,为什么不以最积极的方式去诠释自己经历的一切呢?
第四章 自我救赎
选择做自己
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别人总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做事,但如果不再费心去揣摩别人的期待,你就能听到自己脑海中那个微弱的声音。
你永远都不擅长做另一个人,在“做自己”这件事上,没有人能与你竞争。
要做出原创性贡献,必须非理性地痴迷。
选择关爱自己
健康问题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问题。这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
遵循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
饮食:以蔬菜为主,辅以少量的肉类和浆果。 生酮饮食:合理的饮食都会避免糖和脂肪的混合摄入。 世界上最简单的饮食原则:食物加工程度越深,就应该越少摄入。
运动:户外运动。 做什么项目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坚持。
冥想+精神力量
呼吸
很多冥想练习都强调呼吸,呼吸是进入自主神经系统的入口。放松的呼吸会告诉身体你现在处于安全状态,能量可以重新分配,激活菱脑有助于将能量用在免疫系统上。
寒冷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可以激活我们的免疫系统。运用维姆·霍夫呼吸法,可以尝试冰浴和冰泳。
太多干扰会导致大脑过载。冥想是思想意识的间歇性禁食。让超负荷的精神变得清明疏朗。90%的想法都受到恐惧的驱动,剩下10%可能受到欲望的驱动。
冥想
第一种,“无选择觉知”/“无评判觉知”。不做任何决断,不评判任何事情,只是全盘接受。
第二种,超觉冥想。通过反复唱诵,在头脑中制造一种白噪声来掩盖自己的想法。
第三种,对自己的想法保持高度敏锐和警觉。通过观察自己的想法,你会意识到很多想法都源于恐惧,在你识别出恐惧的那一刻,恐惧感自然就消失了。
第四种,任想法涌现,不与对抗。人的一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有好事,有坏事,其中大部分都会得到处理和解决,还有一些会长久的伴随着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事情会越积越多,这些不曾解决的痛苦、错误、恐惧和欲望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像藤蔓一样附着在你的周身。你别无选择必须去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不需要你付出任何努力——只要静静观察就好。以往的事件已经和你拉开了距离,你可以隔着时空,以更客观的态度看待这些问题,进而直面、解决这些问题。
弱化自我意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社会都有沉迷和上瘾的症状。其目的是摆脱自己的思维,摆脱脑海中的声音,摆脱过分强烈的自我意识。
我的最低目标是,不让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继续发展并被强化。
按照意志调整状态
要实现这一目标,先要认识到你是可以观察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冥想并不会瞬间赋予你控制内在状态的超能力,但会让你意识到你的思想意识是多么失控。你必须先看到这个疯子在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感到不胜其扰,你才会感到厌倦,才会与之分开,才能得到解脱。
洞察冥想是在“调试模式”下运行大脑,最终你会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大程序的子程序。
带着觉知和意图审视自己的大脑(这个审视应该是一个时时刻刻都要进行的长期练习),你就可以分析自己的思想、情绪、想法和反应。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写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积累海量的偏好,这些习惯性反应最终会变成失控的列车,控制你的情绪。如果一个人能由意识主动控制情绪,能按照意志调整状态,那就非常有掌控感。
选择自我塑造
最了不起的超能力就是改变自己的能力。
面对过去的错误——每个人的人生体验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解读。
我们终究会成为自己的习惯。不要低估习惯的力量。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我们要么是在养成新的好习惯,要么是在摒弃以前的坏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和摒弃都需要时间。
一切存在时刻都处于一种内部变革的状态,人应当时刻准备好迎接彻底的改变,克服对改变的畏缩。
有想法就直接采取行动。
对自己诚实一点,先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达成后,在设定下一个目标,向最终想做的事靠近。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想改变,暂时也不想承受其中的痛苦。当真的想做出改变时,就直接去做。
迅速采取行动,并对结果保持耐心。
灵感乍现要马上行动起来。
市场接受一个产品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商业上的合作、职场上的配合都需要一定的磨合期。等待结果要从容沉着。
你唯一能有把握的只有自己,他人和外界环境都纷繁复杂、充满变数。
选择自我成长
要建立系统,而是不设定目标
运用你的判断力确定什么样的环境有助于你的成长,然后在周围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由此增加成功的概率。当前的环境会塑造大脑,但是聪明的大脑也可以选择和塑造未来的环境。
阅读
现在大家阅读几乎都是为了获得社会认可,但要从生活中获得回报,你需要做的并不是合群,而是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需要有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反叛精神。
心态
如果自认为人生失败,被社会抛弃,在正常的社会中没有合适的角色,你就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情,而不会被能否成功困扰。这样反而更有可能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
流血流汗、埋头苦干、直面困难,这些都是一夜成名的必经之路。
我想给子女传授的人生原则:第一条,广泛地阅读,阅读面要广,不要局限于社会认可的书。第二条,掌握与阅读技巧相关的数学和说服技能。
选择解放自己
内在自由
以前我对自由的定义是“随心所欲即自由”。而现在我追求的是内在的自由“无忧无虑即自由”。例如,从愤怒中解脱的自由,从悲伤中解脱的自由,无须做出反应的自由,无须被迫做事的自由等等。
“做最真实的自己”
伪装意味着要年复一年让自己身处烦心伤脑的关系和工作中。
从期待中解脱出来
如果他人单方面对你抱有期待而受伤,那完全是他们的问题,越早打破他们对你的期待越好。
勇气不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而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不要花自己的时间去取悦别人。
从愤怒中解脱出来
愤怒本身就是一种惩罚,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愤怒的情绪可以转换为其他情绪,比如同情。给大脑以其他解读信号,而不是愤怒的信号,或许可以从愤怒中解脱出来。
从雇佣关系中解脱出来
那些生活水平远远低于自己收入水平的人享受着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是那些忙于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无法企及的。
从不受控制的思考中解脱出来
大脑应该是仆人和工具,而不是主人,我不应该全天候的受到心猿的控制和驱使。
第五章 哲学
生命的意义
第一个答案:生命的意义是一个私人的问题,你需要自己去探寻。
第二个答案:生命没有意义,生活没有目的。“人生如水上写字或以沙建房。”与宇宙的历史相比你的生命相当于不存在。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将烟消云散,你存在的一切痕迹都将无处可寻。
第三个答案:万物归一。在局部熵减下,宇宙将趋于热寂状态,能量不再集中,万物归于同等能量水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加速宇宙到达热寂。
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
纳瓦尔的价值观:1.真诚; 2.不赞成任何短期思维或短期交易; 3.赞同平级关系,不接受等级关系; 4.愤怒是毫无意义的。
理性佛教
理性部分意味着我接受科学和进化论,拒绝所有无法亲自验证的理念,比如“前世今生”“第三脉轮开启”不可证伪的东西不能被视为基本真理。
理性佛教意味着理解佛教所倡导的内在修行。佛教是关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状态的精神哲学,是最古老、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哲学。
我们唯一拥有的是当下
你每时每刻都在死亡和重生。是遗忘还是牢记,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