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广播电视三重属性
电视广播的三重属性,意识形态性,产业与事业属性,公共服务属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广播电视的三重属性各有偏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网校视频制作
新闻史第五章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表彰大会思维导图
新闻:叙述事实
后期剪辑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思维导图
文件管理方法的思维导图
广播电视三重属性
一、意识形态性
(一)表现
1.单一批评→众语喧哗
2.概念予夺→相互交流碰撞
3.主流主宰→大众互联网批评
4.严苛意识形态→渐趋宽容
(二)媒体舆论场
1.产生:口头舆论场归纳总结
2.表现:主流话语统领
3.作用
(1)解决盲目性
(2)增强社会凝聚力
(3)净化舆论环境
(4)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4.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①四个原则
A.党性
B.人民性
C.舆论导向
D.实事求是
②六个内涵
A.引导论
B.喉舌论
C.导向论
D.社会效益第一论
E.正面宣传为主论
F.与时俱进创新论
(三) 口头舆论场
1.产生:去中介化
2.表现
(1)舆论阵地扩展
①新闻门户网络
②互联网原生网站
③BBS
④带有媒体与社交双重属性得平台
(2)舆论主体多元
(3)中产阶级崛起
(4)舆论表达圈层
(1)提供多维真相观,扩展主流舆论场外延,实现单一批评到众语喧哗转变
(2)反映受众意见
①进行垂直化生产
②进行垂直化传播
(3)产生精英舆论
(1)亚文化狂欢
(2)多维真相观
(3)多维大众意识形态
5.影响
(1)泛娱乐
(2)双重标准
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②流量
(3)舆论错位
(4)舆论反转
(5)后真相
三、公共服务属性
二、产业与事业属性
(一)广播电视产业
1.产业定义
(1)基本组织结构
(2)生产经营商品和服务的主要业务
(3)创造利润的核心
(4)广播电视企业为骨干
(5)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
2.产业特点
(1)共性
①生产资料
A.频道频率资源(根本前提)
B.技术设备和节目资源(基本条件)
C.专业素养的人才资源(保障)
②市场需求
A.获知信息
B.娱乐身心
③行业管理规范
A.党纪:上级广电
B.法律:党和政府
(2)个性
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②产品经营的特殊性
A.精神属性的产品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考虑受众喜好
B.时效性,时宜性
a.真实完整
b.镜像化传播
C.对消费者的依赖性
a.垂直化生产
b.直接收益&间接收益
D.消费群体的复杂性
a.垂直细分
b.大众化到分众化
③垄断性
A.主流媒体的自然垄断与投入资本、规模经济和政府管制有关
B.自媒体
a.制播分离
b.流量
(二)广播电视事业
1.核心:节目传播系统
(1)制作播出系统
①制播合一
②制播分离
A.产业影响
a.盈利模式转变
b.市场繁荣
B.内容影响
a.节目质量提高,百花齐放
b.不利于节目定位,垂直化生产
c.内容问题凸显,泛娱乐化,三俗化
C.管理影响
a.管理方式改变
b.管理结构改变
c.分配制度改变
(2)传播覆盖网络
2.保障服务系统
(1)管理系统
①双重领导
A.党和政府直接领导
B.上级广播电视台间接领导
②三位一体
A.宣传
B.技术
C.行政
(2)支持系统
①保障性服务
②延伸性服务
③相关性服务
3.结构
(1)散点式
(2)锥状式
(3)网络式
(三)产业链
1.价值链
(1)辅助
(2)核心
(3)下级
2.经营项目
(1)节目经营
①节目策划
②节目生产
③节目包装
④节目推广
⑤节目销售
(2)广告经营
①广告营销目的
②时段价值二次售卖产生广告收益
(3)技术经营
(4)网络经营
①无线电波覆盖网
②有线电视网
③卫星广播电视网
3.经营规制
(1)准入规制
(2)竞争规制
(3)内容规制
(4)广告规制
4.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1)电视产业
①挑战
A.体制问题
a.事企结合
b.四级办电视
B.内容问题
a.同质化
b.泛娱乐化
C.新媒体冲击
a.舆论阵地扩展
b.舆论主体多元
c.中产阶级崛起
d.舆论表达圈层化
D.盈利模式单一
②机遇(T2O模式)
(2)广播产业
①优势
A.时效性
B.移动伴随性
a.媒介便捷
b.受众可一心二用
C.私密性
D.服务性
②不足
A.互动性差
B.传播手段单一
C.传播内容单调
D.选择性差,保存性差
③挑战
A.社会影响力降低
B.经营问题
a.结构不合理
b.收入比重小
C.产业发展不平衡
a.地域
b.频率
④机遇
A.新兴技术
a.数字广播
b.网络广播
B.汽车时代
C.受众群体
a.老年人
b.有车族
c.务工人员
d.在校学生
D.内容
a.服务化
b.本土化
c.类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