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设计史第7章-后工业社会的设计
这是一篇关于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思维导图。荆雷,朱铭版本设计史,该部分相当重要,是设计史考察的重点之一,帮助小伙伴快速高效复习!
编辑于2021-07-25 23:55:29设计史 朱铭 荆雷,该书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人类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它涵盖了设计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风格、设计思想以及设计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设计史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建立对设计历史及各时期设计风格样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并培养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
设计史 朱铭 荆雷,该书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人类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它涵盖了设计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风格、设计思想以及设计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设计史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建立对设计历史及各时期设计风格样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并培养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
设计史,荆雷,在工业社会成熟期,现代设计在欧洲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它标志着设计艺术从传统的、手工艺为主的模式向更加理性、功能化和工业化的方向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设计史 朱铭 荆雷,该书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人类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它涵盖了设计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风格、设计思想以及设计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设计史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建立对设计历史及各时期设计风格样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并培养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
设计史 朱铭 荆雷,该书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人类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它涵盖了设计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风格、设计思想以及设计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设计史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建立对设计历史及各时期设计风格样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并培养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
设计史,荆雷,在工业社会成熟期,现代设计在欧洲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它标志着设计艺术从传统的、手工艺为主的模式向更加理性、功能化和工业化的方向发展。
第七章: 后工业 社会的设计
后工业社会背景 (后现代主义 设计产生原因)
战后人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设计的厌恶,是新生代对一成不变单调风格的挑战
战后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极大丰富,产品的个性·人性·多样化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手段
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变化,带动了社会文化领域对主流文化的叛逆,设计艺术也走向多元化·多品味的发展方向
现 代 主 义 设 计 对 比 后 现 代 主 义 设 计
对比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设计 哲学
理性主义·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设计 史
19c-二战结束,以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工业 文明为代表
20c70n至今,以科技和信息革命为特征 后现代社会文明为基础
设计 思想
对技术的崇拜,强调功能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对高科技·高感情的推崇,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 及人对技术的整体系统化把握
设计 方法
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专业 化和高效率·高技术
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延续, 历史的相互渗透,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设计 语言
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 犯罪。纯粹的形态。非此即彼的肯定性与明 确性。对产品实用性·经济性·简明性原则的 强调
产品的符号学语义。对隐喻的共同理解。形式的多元化· 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骡子似得杂交种。对产品文脉的强调
艺术 风格
构成主义·风格主义·纯粹主义·象征主义·形 而上学绘画和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非艺术 与反艺术
达达艺术·波普艺术·拼合艺术·行动艺术·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偶发艺术·非艺术与反艺术
突 出 代 表 人 物
1. 罗伯特·温图利 (文丘里)
历史地位
美国建筑师,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真正奠基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代表
建筑理论
a. 建筑分为两种类型
鸭子
单一·冷漠·缺乏时代感的建筑设计
装饰外壳
采用良好目的,服务的装饰手段形成的建筑风格
b. 在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上,鼓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彻底分离”
c. 鼓吹以杂乱·怪诞·暧昧为美的建筑美学思想,认为建筑师因向市井文化学习
设计风格
追求典雅和富于装饰的·历史的·折衷主义的建筑形式,造型简单明快
设计箴言
少即是烦:针对米斯的“少就是多”理论的诙谐更改
代表作
著作
《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作品
栗子山别墅,母亲别墅
2. 查尔斯·詹克斯
历史地位
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权威之一,最早提出建筑和设计上后现代主义术语的人物
建筑理论
双重译码
骡子风格
代表作
1977n出版《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彼成为“向现代主义建筑”的宣战书
3. 罗伯特·斯坦恩
《现代古典 主义》对后 现代设计的分类
冷嘲热讽的古典主义
潜伏的古典主义
原教旨古典主义
规范的古典主义
现代主义传统
对后现代主义设 计的三种特征
文脉主义
隐喻主义
后现代装饰主义
现 代 主 义 以 后 其 他 主 要 新 建 筑 风 格
解 构 主 义
性质
其形式本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因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个人性的特点作为设计风格的形成是在20c80n,在建筑上最先开始,其哲学思想由法国雅克·德里达于1967n提出。从字面上看,解构主义所反对的是对正统原则和正统标注,即反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与标准
风格特征
散乱
即支离破碎·结构零散,以传统程式参照,形式·色彩·比例等方面的处理手法活跃自由
残缺
即强调不完整状态,故意破损某些局部,使人的视线愕然达到一种美感的追求
突变
即以几种毫不相关的元素进行组合,有意制造“生硬”和“突兀”的视觉感
失重
即用倾斜·扭曲·弯转等造型制造失稳的不安全状态
超常
即超越常规,标新立异,视反常为正常
代表人物
弗兰克·盖里
历史地位
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家,把完整的现代·国际建筑整体破碎处理,重新整合
代表
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
明尼苏达大学维斯曼博物馆
洛杉矶迪士尼音乐中心
艾什曼
历史地位
运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格式结构,部件大多是解构的,总体是飞一般几何·复杂的
代表作
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影响
在建筑领域,解构主义建筑的出现,推翻了现代主义提倡的建筑设计规范,瓦解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垄断格局,倡导设计师个体情感的主观抒发与精密严谨的计算相结合,丰富了当今建筑的表现形式,推动了建筑产业的多元化进程
在平面领域,解构主义理念进入进来,对原有的古典主义秩序及理性设计进行颠覆,用不完整的符号重新组合设计形式,让更多元素进入平面设计中。另一方面也导致达达主义风格的复兴,尽管在美术史上其备受争议,但对设计而言,达达主义对平面设计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印刷样式。同时,解构主义设计思想也主张把多元·解构语言用在平面
解构主义思想理论提供给观者更多的是视觉的新奇享受和丰富的体验,而在此过程中,现代主义设计不断地引发观者和设计家的思考,不断进步,受解构主义理论启发而创造的现代主义设计摆脱了传统中规中矩的样式和冷漠·单一的气息,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和人文因素,这是解构主义在现代主义设计上的积极体现
解构主义使得现代主义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更讲究空间观念。它从反理性·反传统·反美学的角度,让非理性进入到日常的审美范畴,让既有文化价值受到挑战质疑。同时,也改进了现代主义设计单调的形式及后现代主义过分雕饰的形式,给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新 现 代 主 义
定义
自文丘里向现代主义发起挑战以来,设计的发展除了后现代主义还有另一条道路就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即新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坚持以现代主义的继续和发展,此类依旧以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方式进行设计的风格,人数不多但影响大
性质
20c70n从事新现代设计的以“纽约五人”为中心,其作品遵循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基本原则,却 赋予象征主义的内容。新现代主义是混乱的后现代主义之后的一个回归过程,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
代表 人物
贝 律 铭
设计 特点
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设计没有繁缛装饰,造型简洁明快,遵循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赋予造型以象征主义的内容,设计中注意环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具有历史性的·文明象征性的含义
代表作
香港中银大厦;法国罗浮宫前水晶金字塔;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新馆; 摩根大厦;澳门科技馆;肯尼迪图书馆
历史 地位
作为20c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了众多划时代建筑,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他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而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1983n获得普利兹克奖
理查·迈耶
设计 特点
深受柯布西耶影响,设计中常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将尸体与g简单格子相结合形成对比,酷爱白色,,极端发展了这种冷酷白色块,并成为标志
代表作
法兰克福装饰艺术博物馆;亚特兰大博物馆;保罗·盖蒂艺术博物馆
绿 色 设 计
定义
20c90n兴起的新设计方法,工业革命后,设计始终围绕人的需求而漠视自然化境,导致对环境的破坏·生态的污染·能源的过度消耗,为此,设计界掀起旨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即绿色设计
核心原则 3r原则
减少原则
减少对物质·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
再使用原则
设计时使产品和零部件经过处理后能继续被使用
再循环原则
设计应考虑产品的材料的可回收性
非物质设计
定义
由西方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非物质设计借用了哲学概念,指在信息时代,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与物质设计相对的设计形态·基于服务的设计,现新兴的界面设计·网页设计都属非物质设计范畴,是对物质设计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非物质设计时艺术与科技进一步结合的产物
兴起 背景
科技的因素
计算机·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成为肺腑之设计的先决条件
人类的需要
西方20c50n在进入丰裕社会后的物质满足,个性化和情感化等精神需求开始冒头
生态要求
生态危机等客观因素需要设计作出向符合时代的改变,目的在于抑制人类过度的物质性设计·生产及消费,以便和环境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特点
(1)设计内容数字化;(4)以服务为核心的整体设计系统
(2)设计过程无纸化;(5)强调精神文化层次的创新性与特异性
(3)设计服务个人化;(6)迅捷反馈改进
可持续 设计
来 源
在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形成,该观念是自然保护国际联盟于1980n提出,1987n出版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国际性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
定义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的设计活动,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问题,以再思考的设计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可持续概念还包括社会·文化的可持续
低碳 设计
定义
低碳设计是指以减少人类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带来的破坏效应为目标的设计
两种 类型
重新规划人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的环境意识,在不降低生活水 平的前提下,通过日常生活行为模式的再设计,降低碳消费量
通过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或开发新的·可替代的能源,首先减排
后 现 代 主 义 产 品 设 计
1. 高 科 技 风 格
性质
高科技风格是现代主义技术在设计中应用的具体表现,其特征是强调技 术特征和高品位,首先标志表现在建筑领域,而后发展到产品设计中
定义
工业设计的高科技风格是从祖安·克朗和苏珊·斯莱辛1978n著《高科技》中产生,该术语在设计上特指两个不同层次内容:(1)技术性风格;(2)高品位的,高科技之“高”意指“高品位”,以把设计对象从平民大众中抽出来,成为上层人的特定所有,其非民主特表明,它不是强调民主化的现代主义衍生
风格 特征
强调精细的技术结构,讲究现代工业材料和工业加工技术的运用,把现代主义设计的技术成分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效果,赋予工业构造·机械部件以美学价值,达到具有工业化象征性特点
代表作
里查德·罗杰斯
1977n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
1986n洛伊德保险公司大厦
两建筑都采用充分暴露工业结构的方法把工业 建筑·工业构造作为基本设计语汇运用建筑本身
宇宙风格
性质
属于高科技风格的体现之一,是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而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众多工业产品模仿火箭和人造卫星的形状,以追求先进感和时代感
代表 体现
产品设计
纯金属外壳热水瓶;500型收录机;意大利菲亚特“xi-9”轻便轿车
建筑室内
约翰逊:塑性住宅
2. 过 渡 高 科 技 风 格
定义
也叫做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和嘲弄的表现,具有更高的个人表现特征,也难以批量生产。
性质
该设计充满了荒诞不经的细节处理,表现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和困惑,是朋克文化·霓虹灯文化的体现,该风格明显讽刺特征,因而得不到广泛欢迎喜爱,也不可能批量生产,只是少批量生产,针对个人的·艺术式的作品而已
代表作
杰拉尔德·库别斯设计的桌子
朗·阿拉德设计的混凝土音响组合
盖塔诺·别斯设计的桌子“桑索尼社”
重要组织
阿基 米亚
1978-1979n意大利米兰的青年设计家成立激进组织“阿基米亚”与爱多 尔·索塔萨斯,亚历山大罗·门蒂利合作,成为世界上著名激进组织之一
孟菲 斯集团
定义
1981n索塔萨斯离开阿基米亚,组织了孟菲斯,一直成为西方设计西方设计的重要力量,是国际公认的后现代主义的重要领头羊,孟菲斯设计集团没有发表宣言,也没有公布自己的主张,他们反对任何限制设计思维的固有观念
设 计 观 点
对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古代文化的装饰动机和元素相当认同
本末倒置地处理设计中的关系,功能往往从属于形式,他们认为设计中心是形式主义的表现,而不是功能性好坏。
经常大量使用塑料装饰板做产品表面,色彩强烈眼熟产品设计采取非对称形式,故意扭曲变形,并且调侃性地将古典建筑形式的柱式·山花等,运用到家具和产品设计中
风 格 特 征
开放式设计思想
开放式思想利于融会贯通
对功能的新解释
现代主义对功能的突出致使当代人体工学的发展
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
认为产品是自觉的信息载体,是某种文化体系的隐喻符号
赋予材料以人文内涵
不仅把材料当作设计的物质保证,还视其为交流情感的媒介
装饰不是罪恶
注重装饰,把装饰作为设计的有机构成部分
代表作
1981n米兰孟菲斯展览:索塔萨斯设计的卡尔顿书架
其他代表人物
门迪尼;迈克·格雷夫斯;矶崎新;仓俣史朗;马克·扎尼尼
3. 后现代主义风格
产品设计的后现代设计主要是从建筑设计衍生出来的,其特征与建筑的后现代主义趋同
4. 减少主义风格
定义
20c80n开始兴盛,一种加尔文式的·简单到无以复加 的设计方式,是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风格
风格特征
造型粗壮有劲·轮廓生硬·直角转折没有任何装饰,造型减少到无以复加,但却注重简单几何造型的典雅,以求达到简洁丰富的效果,区别于曲线造型和有机造型
代表
宙斯设计集团
菲利普·斯塔克
柠檬榨汁器;普拉发尔椅子;德国通用嗲气金属丝灯泡;小米mix手机
5. 微建筑风格
定义
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分支,指的是将后现代建筑风格延引到产品设计上,特别是小产品设计,是装饰主义的一个较极端的发展,大量采用艳丽色彩和几何图案为装饰动机,加上华贵材料,使其于装饰主义运动风格的设计颇为相似
6. 硬边艺术· 极限艺术与设计
50-60n艺术界流行的硬边艺术与极限艺术都是几何抽象画派。硬边画家主要采用边缘清晰的几何形色块组成大面积平面色块变化。极限艺术也被称为最简艺术,简单抽象派,abc艺术,多使用简单规则的几何形体块,放置在特定空间使其呈现明确空间组成
特征
往往以表面加工粗糙·保留木头或水泥的本色为特色,纺织品的运用也以粗纹素面为主
硬边艺术代表作
济夫·阿拉姆与omk工作室设计大口径钢管家具t7,t8,t10;奥伦蒂1969n设计金属圈座
极限艺术代表作
狄特尔·舒汉普设计的组合是系列家具;
7. 微电子风格
定义
是技术发展到电子时代,涌现出大量采用集成电路的电子产品,产生新的设计潮流,该潮流重点在于把设计功能·人机工学·材料科学·显示科学和微型化科学统一,在新产品上体现,达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
性质
该风格与数理研究关系密切,德国70-80n出现了统计派设计理论
赫伯特·奥尔提出设计是可计量的
特点
该风格产品具有超薄·超小·多功能·便捷·造型简洁明快的特点
后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设 计
主 要 特 征
后现代建筑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的文脉主义
后现代建筑语言具有“隐喻”,“象征”,“多义”的特征
代 表 人 物
1. 菲利普·约翰逊
历史地位
经历过设计发展的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最早把欧洲建筑理论传入美国的设计师之一
代表作
美国纽约电讯公司总部大楼;与米斯合作西莱姆大厦;水晶大教堂
2. 迈克·格里夫斯
代表作
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公共服务中心:最早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之一
3. 查尔斯·穆尔
代表作
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双树旅馆
4. 山崎实
历史地位
美国重要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代表,设计上深受米斯影响他的目标是用人本主义建筑哲学改善建筑环境,提高人的精神品质,他不仅试图将西方古代同现代结合起来,还试图将东方建筑的特性融入西方建筑中。
对现代主 义批评的 主要体现
现代主义强调功能与结构第一,只注重建筑的实用功能,忽视了建筑对 人的精神和心理作用,现代建筑忽视心理功能,因而是不完整的功能主义
过于强调建筑的经济因素,压制了建筑本身应具有的美
割裂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否定传统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如 传统建筑材料(木·石等)完全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加以运用
样式主义不可取
代表作
设计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注重装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吸收古典建筑语言符号
5. 矶崎新
历史地位
后现代主义中很有个人特色的设计师,日本后现代主义最重要代表
特点
他在现代主义和古典主义之间寻找微妙关系,达到既有现代主义理性特点,又有古典主义装饰色彩和庄严的特征。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结构·古典主义布局和装饰·东方建筑的细腻和结构部件装饰化,使用了立方面的特点,作品具有较游戏的特征
代表作
日本波筑市市中心;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
6. 约翰·伍重
代表作
悉尼歌剧院
7. 尼迈耶尔
代表作
巴西议会大厦
8. 詹姆斯·斯特林
代表作
斯图加特市新国家艺术馆
9. 马利奥·博塔
代表作
1994n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10. 阿道·罗西
代表作
意大利莫迪纳市的公墓建筑
后现 代主 义风 格特 征
历史主义和 装饰主义立场
后现代主义高度强调装饰性,无论建筑或是产品,均采用各种各样的装饰,特别是从历史中汲取装饰营养加以运用,与现代主义的冷漠·严峻·理性化形成鲜明对照
对于历史主义 的折衷主义立场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恢复历史风格,其对于历史风格采取抽出·混接·拼合的方法,且这种折衷处理基本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上的
娱乐性,以及处理 装饰细节的含糊性
娱乐特点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点,其大部分设计都带有戏谑·调侃色彩,设计的含糊性,则不是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探索,都具有含糊色彩
后现 代与 后现 代主 义辨 析
后现代
在设计中,后现代指的是时间阶段:现代主义设计之后
后现代 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从建筑设计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风格明确的设计运动,无论是观念还是形式,都是非常清晰的
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装饰性发展,其中心是反对米斯的“少就是多”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丰富满足心理需求,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国际主义的垄断,开启了新装饰主义的新阶段。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运动从80n末就开始衰弱了
后现代 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更多的是时间概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指20c70n后,一切修正或背离“现代主义设计”的流派的总称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