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8章:力
苏科版8年级下册物理,第8章:力详细知识点梳理,包含:①力②弹力③重力④力的示意图⑤摩擦力⑥相互作用力等相关知识点,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编辑于2024-01-05 08:17:26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3章《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2章,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苏科版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梳理,展示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内容,便于记忆和复习。还介绍了多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边边边”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由来、内容、应用格式以及推论。这些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使用其他版本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3章《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2章,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苏科版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梳理,展示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内容,便于记忆和复习。还介绍了多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边边边”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由来、内容、应用格式以及推论。这些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使用其他版本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力
力 弹力
力
力的概念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
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与铁钉之间的相互作用
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如果没有推、拉、提、压、举等作用,不会产生力,即彼此接触的两物体不一定有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表示
F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当发生力的作用时,总有两个物体存在
施力物体
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
受力物体
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
单位
国际单位制
牛顿,简称:牛
符号
N
学过的力的唯一单位
纪念科学家牛顿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名普通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推拉支压需接触
推力、拉力、支持力、压力需要接触才能产生
力的效果为受物
某个力产生的效果,体现在这个力的受力物体上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微小形变
用“放大法”来观察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1.方向不变,速度大小改变
2.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3.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变化
如放在水平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运动状态变化,一定受力
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两种情况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就是看力是改变物体的形状,还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是两者同时改变
形变和弹力
形变
定义
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形变
形变包含形状和体积大小的改变
比如橡皮泥被压扁属于形状的改变,气球被压扁就属于体积大小的改变
理解
①
任何物体受力作用时都能发生形变,受力作用时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见;有的形变极其微小,要用仪器才能显示出来
将一本书放到桌面上后,桌面一定被书压得凹了一些,但由于书对桌面压力较小,桌面的形变微小,肉眼几乎看不出来
②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初中阶段我们一般只讨论弹性形变,有时会简单地说成“形变”
探究
现象探究
探究归纳
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撤去力时,有的物体能恢复原状,有的物体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分类
弹性形变
如果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那么该物体所发生的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直尺、弹簧、橡皮筋等都可以发生弹性形变
塑性形变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面团、橡皮泥、纸等的形变
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弹性限度
当弹性物体的形变达到某一数值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这个值叫弹性限度
被拉伸的弹簧,如果在其弹性限度内,外力消失,能恢复原状(弹性形变)。如果超出了其弹性限度,外力消失后,无法恢复原状
弹力
定义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施力物体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弹力是接触力,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弹力
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相互接触
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包括肉眼不能观察到的微小形变)
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大小与方向
大小
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强弱及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弹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
同一个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一旦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就会彻底失去弹力
不能简单地说“物体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必须强调在一定范围内或者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例如,弓被拉断了,形变最大,但此时无弹力
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要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的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绳上拉力方向
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压力方向
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支持力方向
跟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本质
分子间的作用力,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便会发生变化,使分子间的相对位置拉开或靠拢,这样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就不会平衡,出现相吸或相斥的倾向。表现为宏观上的弹力
判断弹力有无
①物体是否直接接触,若不接触一定没有弹力
② 接触处是否相互挤压或拉伸,只有接触且相互挤压或拉伸才能产生弹力
③ 可以假设将接触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
能,则研究对象没有弹力
不能,则有弹力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工具
弹簧测力计
用途
测量力的大小
月球上可用
太空中失重状态下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
构造
弹簧
弹性很好的钢制弹簧
指针
刻度盘
挂钩等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比原来增加的长度,不是弹簧长度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
转换法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隐含了“转换法”
用可以直接观察、测量的物理量去表示不便直接观察、
弹簧测力计用弹簧长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大小。
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法往往利用了两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用温度计测温度也运用了转换法
胡克定律
F=kx
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形变(伸长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kx
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N/m
使用方法
认
认清量程(测量范围)
认清分度值,以便读数时快速准确
0.1N
0.2N
对要测量的力进行估计,不要测量超过测力计量程的力
校
测力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若没有,校零
测哪个方向上的力就在哪个方向上调零
例如:测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就水平放置调零,测竖直方向的力,就竖直放置调零。
测
使用之前,最好轻轻拉几次它的挂钩,可以避免弹簧被壳子卡主
使用时,受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确保测量准确
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即与刻度面板垂直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等于挂钩一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两端受力平衡
注意弹簧、指针等不要和外壳摩擦,以免影响准确度
弹簧测力计一般不能在竖直方向上倒置测力,否则会受其自身的重力影响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挂钩所受拉力的大小。当悬挂物体时,示数等于物体所受重力。
弹性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作弹性势能
拉长的橡皮条、弯曲的钢片、张开的弓等都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
钟表上的发条被拧得越紧,它的弹性形变就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也就越大,指针运动的时间就越长
决定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重力
重力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字母表示
G
施力物体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万有引力
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引力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较小的物体,体现的很不明显
产生的原因
物体的重力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万有引力
不是万有引力,地球附近所有物体都受重力
特点
普遍性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管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受到重力。为了叙述简便,常把物体受到的重力简称为物重
不等性
重力是力的一种,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的吸引。根据重力的定义可知,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并不是一回事
非接触性
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的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时所受重力是一样的
大小
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通常我们感受到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就越重,所以可以猜想,重力和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设计实验
本实验需要测量的两个量分别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故需用天平测质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为了得到普遍规律,需要改变物体质量,多次测量
探究过程
(1)把一个50 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钩码受到的重力,记录在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钩码的重力,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在竖直方向上
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不一定要选取质量固定的钩码来做实验,也可以选择其他质量不是成倍增加的不同物体做实验,处理数据时只要算出每个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即可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到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
数据记录
分析与论证
方法一
由实验数据可知,当质量成倍增加时,重力也成倍增加,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
方法二
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作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正比例函数图像,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图示
实验数据处理
①分析实验数据,求比值或乘积
利用表格分析数据时,一般是求比值或乘积,比值相等则成正比,乘积相等则成反比
②图像法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作出图像,如果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成正比
实验结论
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只能说“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不能说“物体的质量与其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因为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其大小与自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但物体的质量不变
计算公式
G=mg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是质量决定重力,不能说成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G
单位:N
m
单位:kg
g
g=9.8N/kg
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物理意义
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g的可变性
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测定的g值略有差异,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受到的重力大小也略有差异
与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有关,随物体所在维度的增加而增加
赤道最小,两极最大
与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有关,随着所在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g在不同星球上数值不同
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方向
实验探究:重力的方向
实验一
内容
把如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
图示
现象
悬线竖直向下
实验二
内容
如如图所示,把实验1的装置放在斜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
图示
现象
悬线竖直向下
实验三
内容
把上面两装置中的悬线剪断,观察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现象
小球竖直下落
总结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或者说重力的方向总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且向下,但不可说成垂直向下,因为平面不同,其垂直向下的方向也不同
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图示
说明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好像是脚朝上的,但他们并不感觉是脚朝上,他们的感觉和我们一样,也是脚朝下,这是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指向地球的内部
应用
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制作铅垂线,用来检验墙壁是否竖直或地面、桌面是否水平等
区分“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
竖直向下
图示
“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如图中重力G的方向
竖直方向就是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
垂直向下
图示
“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支持面向下,如图中力F的方向
只有当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时,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才是相同的
重心
定义
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叫重心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相关因素
物体的形状
质量分布是否均匀
认识
①
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
②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球的重心就是球心
③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④
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例如,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均匀圆环的重心就不在圆环上,而在圆环的圆心
⑤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如一个充气的篮球,其重心在几何中心处,若将篮球内充入一半体积的水,则篮球(含水)的重心将下移
物体的重心是该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寻找重心的方法
二次悬挂法
方法
两次悬挂物体,物体静止时,细绳所在直线的交叉点即为重心
图示
说明
如图 所示,先在A点把薄板悬挂起来,薄板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 上。然后在C点把薄板悬挂起来,同理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C点的竖直线CD上。AB和CD的交点О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
支撑法
方法
用一个支点支撑物体,不断变化位置直至物体稳定。支点位置为重心位置
图示
说明
例如,一块四边形木板,我们就可以在其上找到一点,如果用一个手指顶住这点,木板会保持平衡,这个平衡点与这块木板的重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适用于细棒和薄板
分割法
把不规则的物体分割成两个规则的部分A、B,物体的重心位于A、B重心的连线上。通过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法确定两条连线,连线的交叉点即重心
A、B两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A、B两部分的重心与物体整体的重心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物体的稳定程度
物体的稳定程度与重心的高低和支撑面的大小有关,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物体越稳定
地月重力转化
“同物”质不变
同一物体质量不变
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约为地球在上上受到重力的六分之一
“举重”力相等
①同一个人分别在月球和地球上,最多能举起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相等
②同一个人分别在月球和地球上,最多能举起的物体质量关系为
重力势能
概念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作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是常见的两种势能
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力的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作用点
位于受力物体上
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
说明
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就是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模型法
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力的示意图则用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抽象的力,运用了模型法
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也是运用了模型法
步骤
一
先确定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并要弄清画的是哪些力,要注意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如果题中没有给出受力物体的图形,受力物体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表示,球形物体可以用圆形表示
受力分析的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出重力
③根据周围物体确定弹力(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④对分析出的每个力要确定施力物体
作图时一定要看清楚让画几个力
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
二
”三定“
①定点
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要注意作用点的位置
要在图上表示出来
②定方向
根据题目要求正确作出力的方向(有时要注明角度)
若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有夹角,要用虚线作出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标明与力的作用线的夹角
③定长度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表示力的大小的线段的长度,使线段的长短与力的大小成比例
要注意:在同一图中,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在画这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该画得越长
标箭头、标力的符号、标力的数值和单位
三
”三标“
①标箭头
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②标力的符号
压力、拉力、推力、支持力、弹力等都用字母“F”表示,摩擦力用字母“f”表示,重力用字母“G”表示
另外,如果有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用下标阿拉伯数字或文字来表
③标力的数值和单位
在箭头的旁边标上力的数值和单位来表示力的大小
①作拉力示意图
拉力的作用点要画在被拉物体上,拉力作用线要和细线重合
②作压力示意图
压力的作用点要画在被压物体上,压力方向要和受压物体表面垂直
③作支持力示意图
支持力作用点要画在被支持物体上,支持力方向要和被支持物体表面垂直
力的图示
为了形象,直观的表示力,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画法
1.选定标度(用多少毫米表示多少牛的力)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
3.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在力的作用点上。
力的示意图
粗略表示力的三要素
力的方向、作用点,有任意的长度即可
力的图示
精确表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标度缺一不可
摩擦力
摩擦力
现象探究: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探究
探究归纳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表面总是不光滑的,在压力作用下这些凹凸不平的部位会相互啮合。当两者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啮合部位就会产生相互阻碍的作用
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表示
常用字母“f”
三种摩擦力
静摩擦力
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未发生相对运动(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示例
人走路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个物体间因发生相对滑动产生的摩擦力
示例
用铅笔写字时,笔与纸张间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定义
两个物体间表面发生滚动产生的摩擦力
示例
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上的小圆珠与纸张间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判断也可以从它们的特点考虑
滚动摩擦的特点是物体之间是点与面或线与面的接触,在滚动过程中,接触的点或线不断变化;而滑动摩擦的特点是物体之间是面与面的接触,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保持不变
产生条件
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有挤压,发生形变
摩擦力是接触力
两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上有压力产生
②接触面粗糙,不光滑
物理中“接触面光滑”是一种理想情况,表示没有摩擦力。
③两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
“相对运动”指的是,参照物是与物体接触的另一个物体(摩擦力的施力物体),而不是永远以地面为参照物。比如研究传送带上的物体,相对的是传送带而不是地面
“相对运动趋势”指的是,将要发生相对运动,而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可利用假设接触面光滑来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作用效果
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与作用点
方向
平行于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理解
不能把摩擦力方向理解为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利于运动,但无论哪种情况,必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例如,人走路时,鞋底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阻碍鞋底向后运动,故鞋底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正是由于地面给鞋底向前的摩擦力,人才能向前运动
运动的自行车,前后轮都向前运动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不是阻碍物体运动
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利于运动
当摩擦力充当动力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当摩擦力充当阻力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作用点
实际上摩擦力是作用在整个接触面上的,但为了研究方便可把摩擦力的作用等效到一个点上,可以把这个等效点取在接触面上,也可以取在物体的重心上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
提出问题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可能与运动的快慢有关
实验器材
木块、木板、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砝码等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
将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时,必须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这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是拉力要均匀,眼睛注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指针不抖动时读数
②
在木板上先后铺上棉布、毛巾,在不同的表面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木板上铺棉布、毛巾是为了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放在木块上加放砝码的个数,多测几组摩擦力的值,记录在表格中
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改变压力
④
把木块分别侧放、竖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木块侧放、竖放是为了改变接触面积
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论
①滑动摩擦力的犬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实验改进
如图所示,可以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这样木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拉动长木板的速度变化不影响实验,(故不需要匀速拉动)且弹簧测力计始终静止,更方便读数
图示
控制变量法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用控制变量法。例如,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要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则应控制压力等因素不变
转换法
将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可通过比较拉力大小(弹簧测力计示数)来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拓展研究
课题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木块运动速度大小是否有关呢?
探究方案
如图所示,控制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分别以不同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大小并进行比较
图示
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木块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影响因素
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大小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和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来求解,但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是由与之平衡的力决定的,而是由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
只要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不变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自行车刹车时,捏闸的力越大,刹车皮与钢圈间的摩擦力越大
皮带传送物品时需将皮带张紧,也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轮胎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体操运动员手上涂防滑粉
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汽车紧急制动时,车轮只滑不滚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做单杠和双杠的旋转动作时,手握得较松,减小对杠的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一些机器的接触面必须加工得很光滑
用滚动代替滑动
旅行箱上装有轮子
机器上装有滚动轴承
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
车轴上加润滑油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离
气垫船
磁悬浮列车
摩擦力的分析
分类分析法
摩擦力
① 静摩擦力
受力分析
大小
方向
② 滑动摩擦力
平衡状态
受力分析
大小
方向
非平衡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例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理解
①相互性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哪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呢?一般来说,由研究对象来决定
例如,我们研究放在桌面上的墨水瓶的受力情况,则墨水瓶就是受力物体,与墨水瓶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如支持墨水瓶的桌面就是施力物体
②同时性
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例如,运动员踢球,在脚踢球的瞬间,球受到脚的力的作用,同时脚也受到球的力的作用;当球飞离脚时,球不再受脚的作用力;同时脚也不再受球的作用力
③性质相同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相同
例如,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都属于弹力
空中飞翔的小鸟受到的重力和小鸟对地球的引力也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都属于引力
相互作用力关系
等大
大小相等
反向
方向相反
共线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异物
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满足“等大”、“反向”、“共线”、“异物”的一对力,不一定是相互作用力
应用
火箭发射
发射火箭时,火箭向下方喷出燃气,给燃气一个向下的力,燃气同时也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从而将火箭发射出去
物体的受力分析
首先,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其次,看物体与另外哪些物体接触,是否受到弹力和摩擦力
接触面有挤压,则一定有弹力
接触面有挤压,且接触面粗糙,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
把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视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进行研究
受力分析时不需要考虑这几个物体之间的力
隔离法
把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分别单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