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染病学-人卫第9版 乙脑 VS 流脑
这是一篇关于传染病学-人卫第9版 乙脑 VS 流脑的思维导图,主要包含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等。
这是一篇关于临床研究设计的原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研究中的医学伦理,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临床研究的主要特点。
这是一篇关于临床研究设计方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病例报告和系列病例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临床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可靠性,真实性,误差。有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乙脑 VS 流脑→
流行病学
冬春季
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
皮肤瘀点瘀斑
(1) 普通型
1. 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 败血症期
1||| 发热、全身中毒症状
2||| 皮肤瘀点瘀斑
3||| 脾大
3. 脑膜炎期
1||| 高热及毒血症症状加重
2||| 皮肤瘀点瘀斑加重
3||| 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
4||| 脑膜刺激征
5||| 重者谵妄、抽搐、意识障碍
6||| 口唇疱疹
4. 恢复期
(2) 暴发型
1. 休克型
短时间出现瘀点瘀斑、迅速增多融合成片
24h内迅速出现循环衰竭
2. 脑膜脑炎型
脑膜及脑实质损伤
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3. 混合型
最严重,同时出现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的症状
(3) 轻型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变轻微
(4) 慢性型
不多见,成人患者较多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血象
WBC↑、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
并发DIC者血小板减少
2. 脑脊液检查(确诊)
I. 病初或休克型
脑脊液多无改变,应12-24h后复查
II. 典型的脑膜炎期
1||| 压力↑,外观呈浑浊米汤样甚至脓样
2||| WBC明显↑,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3||| 糖及氯化物明显↓
4||| 蛋白质↑
3. 细菌学检查(确诊)
涂片(早期诊断)
皮肤瘀点处组织液(最好鲜红处的)、离心沉淀后的脑脊液
细菌培养
4. 血清免疫学检查
多用于已用抗生素后,细菌培养阳性者
WBC↑、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
2. 脑脊液
3.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早期诊断标准)
4. 病原学检查
脑实质损害
(1) 初期
缺乏特异性
(2) 极期
1||| 高热
2||| 意识障碍
3||| 惊厥或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
4||| 呼吸衰竭
(3) 恢复期
(4) 后遗症期
夏秋季
10岁以下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