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楞严经译解》大纲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经文进行了逐句解释和翻译,并对其中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分析。
如来藏是无凡圣、先后、染净变异的,是本来如此的,是超越一切时空的,是不生不灭的常住法。能为生死、涅槃作所依,若无如来藏则一切生死、涅槃法便无从说起。
八不中道是讲心体如来藏本具的中道理体,是众生的心体本性,含有八个不或无量个不的中道性。具体内容为: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空不有,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真不假。无量个不在楞严经第四卷中世尊讲过一些,在三界世间十八界上就是非大非小,非长非短,非青非黄,非男非女,非人非鬼,非佛非众生,非在三界非不在三界,非东非西,非南非北,非上非下,非这样非不这样,非那样非不那样。在五蕴上的表现就是:非吃非不吃,非喝非不喝,非坐非不坐,非说非不说,非走非不走,非卧非不卧等等。
佛教在传统上不以年龄论尊卑,而是以受具足戒年限的长短定座次,故有戒腊的长短之分。 一般戒腊在十年以下者为“下座”;戒腊在十年到二十年之 间者为“中座”;戒腊在二十年以上者称“上座”。所以,只有上座比丘才能称“长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经分三科
序分
一、 证信序
二、 发起序
正宗分
一、 正修具示成佛妙定
阿难请定
如来答定
正说妙定始终
示佛定总名
(一)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简称“圆悟”)
1. 空如来藏
(1) 三番破妄
1||| 破妄识无处
2||| 破妄识非心
3||| 破妄识无体
(2) 十分显见
(3) 二见剖妄
1||| 别业妄见
2||| 同分妄见
(4) 四科无非藏性
五阴即藏性(四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5) 七大无非藏性
七大即藏性(七大:地,火,水,风,空,见,识)
2. 二如来藏
(1) 不空藏
用,随缘,圆照之用,十相,三续,示万法生续之因
(2) 空不空藏
体用双彰,寂照不二,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性相无碍,四义三藏
(二)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简修“圆修”)
1. 选根直入
(1) 二决定义
1||| 决定骃同果澄浊入涅槃义
2||| 决定从根解结脱缠入圆通义
(2) 释二疑
1||| 根性断灭疑
2||| 别有结元疑
(3) 绾巾示解伦次
(4) 冥授以选本根
1||| 诸圣圆通
2||| 文殊选择
2. 道场加行
(1) 三学:四清净明诲
(2) 道场建设
(3) 道场修证
(4) 神咒
1||| 正说神咒
2||| 说咒利益
(三)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简称“圆证”)
1. 真如为法源
2. 染缘起遍成轮回
(1) 众生颠倒
(2) 世界颠倒:十二类众生(卵…非无想)
3. 净缘起历成诸位
六十圣位
(1) 三种渐次(三位)(最初方便)
(2) 干慧地 (一位)非路非真
(3) 十信
(4) 十住
(5) 十行
(6) 十回向
(7) 四加行
(8) 十地
(9) 等觉
(五十五位)(五十五真菩提路)
(10) 妙觉
(一位)(是真非路)
通示全经名目
当机获益
二、 助道别详护定要法
(一)谈七趣劝离以警淹留
1. 略示情想为坠升根由
2. 详示升坠有因果差别 (七趣:地狱,鬼,畜生,人,仙,天,修罗)
(二)辨五魔令识以护堕
1. 无问自说五阴魔境(五阴魔相:色,受,想,行,识)
2. 因请重明五阴生灭
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