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政课
大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于2024-01-08 13:44:03思政课
绪论
1、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历史方位的关键词。(P2)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的选择(P2)
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P3)
4、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P3)
5、当代大学生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努力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P1
6、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P7
7、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P5
8、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和制度保障。P9
9、论述:经过 1919 年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 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以史为鉴,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4-8 (4个方面)
立大志:有崇高理想,牢记使命,自信自励。“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行动,矢志不渝、笃行不殆
明大德:锤炼高尚品格,崇德修身,启润青春。“重莫如国,栋莫如德”。青年引风气之先,其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大学生应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修身,夯基固本,才能让青春的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成大才: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
担大任: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究奉献,实干进取。“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大学生要培养担当精神,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尽心尽力、勇于担责。守正创新,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第一章
1、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P14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的总和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P16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P17
4、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为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3个方面)?P17
5、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两者关系: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P19
6、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P20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7、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P22
8、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包括(端正人生态度需要)认真、务实、乐观、进取P24 (4点)
9、正确评价人生价值的方法有:1.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2.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3.既要注重社会贡献,又要注重自身完善(3个方面)P26-27
10、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1.社会客观条件;2.个体自身条件;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P29-30(3点)
11、辩证对待人生矛盾(要记住这五大矛盾,并能区别,特别是当中的一些名言所包含的道理)
正确看待得与失: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吃一堑,长一智
正确看待苦与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正确看待顺与逆: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作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居逆境,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正确看待生与死: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为正义或崇高理想而牺牲生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正确看待荣与辱:知耻近乎勇;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如果没有对自己或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心,不能算是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荣辱观
12、错误人生观主要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P35-37
13、论述: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38-40(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四个方面来回答)
与历史同向: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世界和各国发展大势,尊重并顺应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
与祖国同行:青年只有自觉将人生目标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与人民同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大学生要在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无我”状态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要让所学服务于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并且踏踏实实地去劳动创造,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4、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P38
第二章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P43
2、理想的特征P44-45 (3点)
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3、信念的特征P45-46
执着性、支撑性、多样性
4、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P47-49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催生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5、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4点)P52-53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理论,创造性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6、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P55
7、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P55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P57
9、辨析: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P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领导制度上、国体和政体上、意识形态上、根本立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没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而且恰恰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相结合的过程中得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P58
1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P59
1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P65
13、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是艰苦奋斗?P63
14、辨析:当代青年还需要艰苦奋斗吗?P64
艰苦奋斗的精神永不过时;既定理想,吃苦耐劳,迎难而上,奉献一切。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
15、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大学生应当:1.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3.自觉躬身实践,知行合一(3点)P66-67
第三章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有哪些表现?P71-72
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见解
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对品格养成的重视
2、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4点)P72-74
3、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P75
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都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P81
5、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P79
6、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P79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7、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P84
8、做一个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应该做到(4点)P82
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
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中国与世界的交响协奏。P96
10、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P97
11、论述: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P101-104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要自觉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树立敢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创造的思想观念,在时间中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突破难关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前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要夯实创新基础,不好高骛远,空谈改革创新;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创新思维,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投身改革创新实践,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锤炼改革创新的意志,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和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