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的思维导图快收好!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本思维导图是作者根据教育学+粉笔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整理得来的,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编辑于2019-07-23 04:28:23如何准备教师招聘笔试面试?根据粉笔课堂的教师招聘课程,归纳整理了下图笔记,分享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班主任与班级管理,涉及班级与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培养、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四个方面。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学习!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本思维导图根据教师招聘+粉笔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整理,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的思维导图快收好!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本思维导图是作者根据教育学+粉笔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整理得来的,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如何准备教师招聘笔试面试?根据粉笔课堂的教师招聘课程,归纳整理了下图笔记,分享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班主任与班级管理,涉及班级与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培养、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四个方面。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学习!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本思维导图根据教师招聘+粉笔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整理,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的思维导图快收好!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本思维导图是作者根据教育学+粉笔课堂笔记+错题总结整理得来的,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第七章 教学
教学理论
教学概述
概念及特点
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双边)
教法包括 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活动的中心和灵魂是 学生 —————根本因素——学生
教学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种过程,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实践。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特点
教学vs教育
部分与整体
教学vs智育
途径与内容
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最早使用“教学理论”一词:拉特克、夸美纽斯
孔子:学思行
最早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思想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学习过程)
昆体良:模仿、理论、练习
夸美纽斯:(自然、)模仿、偏差、纠正
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任务
形式教育
17世纪
洛克、裴斯泰洛齐
重能力(智力)轻知识
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数学
实质教育
18-19世纪
赫尔巴特、斯宾塞(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重知识轻能力
理论基础
联想主义心理学
现代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
我国现阶段教学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代教学观的变革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
模拟授课和自习都不算教学过程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的诸多阶段中,作为中心环节的是 理解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凯洛夫《教育学》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内容:间接性(和概括性)
条件:简捷性(和高效性)
主体: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
教师的引导
任务:教育性(与发展性)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
教师与学生:交往性与实践性
贱贱引娇娇
其他说法
交往说(叶澜)、需要说(杨贤江)、传递说、认识实践说、统一说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单选、多选、简答) (口诀:舰长传教)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没有谁比谁重要的说法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直接经验为基础
接知如接枝——陶行知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越多,智力越高(×)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育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结构(单选、简答) (口诀:一动机四知识)
激发学习动机
地位:首要环节、起始阶段
领会知识
地位:中心环节
中心:理解教材
分为感知知识、理解知识
巩固知识
必要环节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口诀:急领老公孕检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概念
概念
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制定依据:
教学目的、教学过程规律、教学实践
原则与规律:
联系
规律是制定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
区分
教学规律:客观、不可变
教学原则:主观、可变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口诀: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
直观性原则
含义:清晰表象、感性认识(多种感官、已有经验)
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
名言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缪
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种类
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参观)、 模象直观(模型——地球仪、图片、幻灯片等)、 言语直观(言语引导进情境)
贯彻要求
正确选择;演示和言语讲解相结合;语言;防止滥用
例子
视频、图片、模拟教学都是直观性的
陶行知: 接知如接枝
启发性原则
含义:引导思考、积极探索
规律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名言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上进。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贯彻要求(简答题)
口诀:牧(目的性)民(民主性)发(启发)问(提问)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
实施启发性教学的关键在于 创设情境
循序渐进原则 (系统性原则)
含义:按知识+学生身心的顺序教学
规律
顺序性
名言
孔子:欲速则不达
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
孟子:盈科而后进
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贯彻要求
教学要有系统;主要矛盾;学生认识顺序
巩固性原则
含义:及时复习
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名言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夸美纽斯:明确提出“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贯彻要求
及时复习
量力性原则
含义:能够接受
规律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
名言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
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含义:知识+品德(德育+智育)
规律
教育性规律(赫尔巴特)
名言
赫尔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
地位
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
例子
岳飞故事(历史+爱国)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含义:学以致用
规律
间接性规律
名言
裴斯泰洛齐: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的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而停止
乌申斯基: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荀子:间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贯彻要求
易建联运用知识训练乡土教材
例子
乡土教材
因材施教原则
含义:有的放矢教学
规律
个别差异性
名言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朱熹: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论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大有大成,小有小成
孟子:教亦多术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
基点
教学目标
指导思想
注入式+启发式(是原则不是方法)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语言传递
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地位:运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分类: 讲述、讲解(对概念、原理、公式的解释和论证)、讲读、讲演(不包括说课)、讲评
评价
优点
能在短时间内系统传授知识
缺点
不利于因材施教与发挥学生主体性
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育(×)
说课最基本的内容是说教材
谈话法(问答法)
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类型: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评价
优点
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主动性。
缺点
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
评价
优点
集思广益
缺点
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多在高年级使用
名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相观而善,相互切磋
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老师不需要一定为学生确定书目
直观感知
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老师做学生看)
参观法
教师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
分类:
准备性参观(讲知识之前)、并行性参观(边参观边讲解)、总结性参观(讲完以后)
实际训练
练习法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的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分类:
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
实验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仪器和设备,引起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学生做)
实习作业法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校内外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实践活动法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从做中学
情感陶冶
欣赏教学法
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
看英文影片
情景教学法
教师引入或创设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角色扮演法
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讨论法和发现法
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简答题)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课程性质和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教学方法的实施应贯彻的原则
发挥教学办法的整体功能
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坚持灵活性、渗透教育机智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
一个一个轮流教
评价
优点:有利于因材施教
缺点:学生数量有限,教学效率低
地位:我国古代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辅助形式
个别辅导
现场教学(工厂、农村教学)
特殊形式
复式教学
概念: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班级放在一起,让同一个老师教授
划分标准:按年龄、学习程度、师生比例
地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运用最广
产生和发展
西方
萌芽
昆体良
系统论述
夸美纽斯
基本定型
赫尔巴特
完整体系
凯洛夫
单一课和综合课
我国
首次使用在京师同文馆(1862年)
平台推广在癸卯学制
班级授课制的改革趋势
主要表现为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和小班教学
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分组(分层)教学 (按能力和作业分组)
内部分组:不打破原有的班级体系
外部分组:打破原有的班级体系
评价
优点:有利于因材施教
缺点:能力评判过于单一
设计教学法
学生自己决定、自己设计、自己负责
代表人物:克伯屈
一般进程
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 总结与评价
道尔顿制
教师指定书目,学生自学
代表人物:柏克赫斯特
地位: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
自由与合作
文那特卡制
自学与团体活动相结合
代表人物:华虚朋
学科教学、团体活动
小队教学
教师之间合作(教师组成小队),各司其职,共同成长
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特朗普制 (灵活课程表)
大小个、特灵活
特朗普制将大班课、小班课、个人独立研究所占的教学时间分配为4:2:4
缺点
管理起来太难了,对老师要求太高了
贝尔.兰卡斯特制
学生教学生(导生制)
对班级教学的实施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是“导生制”
英国
葛雷制
将学生一分为二:教室上课+工厂等地活动,上下午对调
别名
二部制/分学团制
代表人:沃特
问题教学
全纳教学
把具有身心障碍的特殊学生得以进入普通班就读。以减除标记作用,对特殊学生带来的负影响。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口诀:备上作业来辅导, 学业成绩差不了
备课
地位
前提、首要环节
内容
三备:备教材(最核心)、 备学生、备教法
教师“吃透两头”:充分理解教材、充分认识学生
编写教案 基本要求
切合实际,坚持五性;优选教法,精设课程;重视正本,关注附件;认真备课,纠正背课
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
三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最具操作价值)
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研读教材
备课 必须是首先在精神上、思想上重视上课
上课
地位:中心环节、最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上好课
具体要求
目的、内容、方法、结构
语气、气氛、板书、态度
慕容芳气购泰语书
根本要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内在动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 讲授新教材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修改
数量和难度适当
检查书面作业是教师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最常用的方法。
课外辅导
上课必要的补充,不是上课的延续
主要是后进生
检查和评定
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 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补充考点:(2015陕西)在一节课的基本构成中任何课程都必不可少的并且贯彻一节课始终的是——组织教学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细分为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价值上的判断)
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核心:学生,重点:教师
教学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
指挥棒
诊断功能
诊断问题
调节功能
对师生活动的调节
激励功能
激发师生内在动机
管理功能
完成预定任务、为以后编班做准备
发展功能
促进师生发展
甄别功能
选拔、区分
鉴定功能
鉴定结果
口诀:别管真相,见机揭发
教学评价的种类
评价功能(时间)
诊断性评价(教学前)——摸底考试
形成性评价(教学中)——口头提问
总结性评价(教学后)——期末考试
补充:安置(配置)性评价(教学前)——为了分班
参照标准
相对应评价
无固定标准(常额参照性)
水涨船高
矮个里挑高个
绝对性评价
有固定标准
达标考试
个体内差异评价
自己和自己比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评价主体
内部评级
自己给自己的评价
外部评价
别人给的评价
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
无数据,例奖励努力
定量评价
强调数据评价,例奖励成绩
根据对评价结果的解释 (2017山西)
常模参照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
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指导性、科学性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包括
情感学习评价、认知学习评价、技能学习评价
评价方法
观察法
测验法
效度
正确性、准确性
能够准确的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事物
信度
一致性、稳定性
难度
难易程度
试题难易程度0.5最佳
区分度
又称鉴别力,区分不同水平的被试者的能力
信度效度关系
效度高信度高,信度低效度低,其他不一定
调查法
自我评价法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内涵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式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模式
以传授系统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示范——模仿式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
问题——探究式
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拟订计划——验证假说——根据验证结果,交流提高
活动式教学
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尝试教学
邱学华
先练后讲,先试后导
情境——陶冶教学
李吉林
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提高
核心环节
激发学生的情感
有关实验
情境教学、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情知教学
自学辅导模式
六步法
魏书生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愉快教学法
倪谷音
强调愉快发展
跨越式教学
何克抗
超前于学生的已有基础
成功教育
刘京海
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翻转课堂
对传统课堂的彻底颠覆
特点
视频短小精悍
信息清晰明确
重构学习流程
微课教学
以视频的形式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简短讲授
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
慕课
印刷术以来教育史上的最大革新
大规模、开放、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