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律逻辑学
这是一个关于法律逻辑学的思维导图,总结了复合命题、性质命题、概念、引论、命题逻辑等内容。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体系完整!非常值得学习!
编辑于2024-01-13 01:31:37这是一篇关于赏析词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文中“XX”词语指的是什么?) 2、XX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XX词语能否删去? 4、XX词语能否改换成XX? 5、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这是一篇关于理清记叙顺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 1、文章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好处? 2、第X段与第X段能否调换顺序? 3、补叙内容能否删去?
这是一篇关于分析文章线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线索的作用(“XX”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赏析词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文中“XX”词语指的是什么?) 2、XX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XX词语能否删去? 4、XX词语能否改换成XX? 5、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这是一篇关于理清记叙顺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 1、文章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好处? 2、第X段与第X段能否调换顺序? 3、补叙内容能否删去?
这是一篇关于分析文章线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线索的作用(“XX”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法律逻辑学
第一章 引论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概况
逻辑学的地位和作用
逻辑的含义
“逻辑”的词源
“逻辑”的几种不同涵义
表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表示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表示某些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指逻辑学或逻辑学知识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思维形式
思维
思维形式
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规律
同一律
A→A
矛盾律
并非(A并且非A)
排中律
A或者非A
思维方法
论证(充足理由律)
逻辑学的发展概况
法律逻辑学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章 概念
概念的意义
思维的最小单位
大脑思维的最基本形式
概念的特征
概念: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并不反映事物的所有属性
特有属性:该类事物都具有而他类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
概念与词语的区别
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内涵:一个概念所指称的事物所具有的特有属性
外延:共同具有一个概念所指称的特有属性的一类对象
内涵和外延的关系
概念的明确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明确
法律概念
概念的种类
正概念和负概念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外延对象区分
集合概念
整体与部分
非集合概念
类与分子(一般与个别)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欧拉图
全同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
相容关系
全异关系
整体与部分
不相容关系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确定性的表现
定义
明确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扩大与限制
划分
明确概念的外延
列举
第三章 命题逻辑
命题概述
命题及其逻辑特征
命题、判断和语句
命题的种类
命题的逻辑形式及其逻辑性质
第四章 性质命题
真假判断取决于主项、谓项外延关系
性质命题及其结构
概念
反应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以主谓句式表达
构成
主项
主语位置,指称思维对象
谓项
谓语位置,指称思维对象的性质
联项
主项和谓项联系的词项
量项
主项外延数量的词项
逻辑常项
性质命题的种类
划分标准:逻辑常项
全称肯定命题
全称否定命题
特称肯定命题
特称否定命题
单称肯定命题
单称否定命题
性质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性质命题的推理
分类
直接推理:包含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的简单命题推理
直言对当关系推理
概念
对当关系:具有同一素材的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主项和谓项分别相同的A、E、I、O四种性质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矛盾关系推理
反对关系推理
下反对关系推理
差等关系推理
等值变形推理
换质法
换位法
换质位法
间接推理(三段论):把两个性质命题为前提推出一个性质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第五章 复合命题
真假判断取决于客观实际
复合命题概述
概念和特征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和命题联结词组成的命题
特征
复合命题的种类
联言命题
不是…而是…
阐述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逻辑形式
p并且q p∧q(p合取q)
真值表
选言命题
断定若干可能的思维对象情况中,至少有一个思维对象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种类及其真值表
根据选言联结项的不同
相容选言命题
可同真
不相容选言命题
不可同真
假言命题
在自然语言中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语句,是有条件地反映一定事物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
种类及其真值表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成立的情形之一
不是…就是…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成立的条件之一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负命题
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
逻辑形式
并非p ﹁p
真值表
负命题和否定命题
等值命题
负命题等值式
命题取假
蕴涵析取等值律
逆蕴涵析取等值律
命题恒取真值
复合命题推理
联言推理
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联言命题的组合式
联言命题的分解式
选言推理
相容选言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在司法工作中的应用
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必要假言推理
其他复合命题推理
假言联锁推理
二难推理(假言选言推理)
假言易位推理
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
复合命题公式的分类
重言式(永真式)
矛盾式(永假式)
协调式(可真可假的公式)
重言式的判定方式
真值表法
归谬赋值法
法律逻辑学
第六章 模态推理与规范推理
模态推理
模态命题
概念
陈述事物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
种类
必然命题
必然肯定命题 □p
必然否定命题 □¬p
可能命题
可能肯定命题 ◇p
可能否定命题 ◇¬p
真假
可能世界
模态命题推理
矛盾关系对当推理
反对关系对当推理
由真知假
下反对关系对当推理
由假知真
差等关系对当推理
上真下真 下假上假
与非模态命题推理的真值关系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在法律工作中的应用
规范推理
规范命题
概念
要求人们以某种方式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命题
真假
是否有效——是否对承受者有约束力
种类
必须命题
必须肯定命题 Op
必须否定命题 O¬p
允许命题
允许肯定命题 Pp
允许否定命题 P¬p
禁止命题
禁止肯定命题 Fp
禁止否定命题 F¬p
规范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法律规范对当推理
矛盾关系对当推理
反对关系对当推理
由真知假 不可能同是义务,但可能同是非义务
下反对关系对当推理
由假知真 可以同时成立,但不可能同时不成立
差等关系对当推理
上真下真 下假上假 “必须”蕴含“允许”,“允许”的否定蕴涵“必须”的否定
法律规范选择推理
第七章 演绎推理
推理
概念
以一个或几个命题为根据或理由,从而得出或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
种类
推理
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判定
推理正确对法律工作的意义
三段论
概述
概念
由两个包含着共同项的性质命题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为结论的推理
构成:MAP SAM SAP
大项P 中项M 小项S
基本规则
三段论推理正确的保证
中项在大、小前提中必须是相同的词项
“四概念”错误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大项扩大
小项扩大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前提中若有一否定命题,结论必为否定命题;结论若为否定命题,前提中必有一否定命题
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必然性结论
如果前提中有一个特称命题,则结论必为特称命题
三段论的推理形式
由格、式决定
格和式:三段论在形式上的特征
三段论的格
三段论的式
应用形式
省略三段论
审判三段论
第一格:审判格 大前提:全称命题 小前提:肯定命题
第八章 归纳推理
归纳逻辑概述
归纳推理及其特征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归纳逻辑的种类
归纳逻辑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概念
在经验认识基础上考察了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发现它们都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关于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公式
s1是p s2是p s3是p …… sn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对象,而且考察中未遇到相反情况) 所以,所有S都是P
逻辑特征
变化形式:科学归纳法
极限形式:完全归纳法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概述
穆勒(密尔)五法
求同法
“异中求同”
求异法
“同中求异”
求同求异法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共变法
“同中求相应之变”
剩余法
“余果求余因/余因求余果”
可靠性程度 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第九章 类比推理与溯因推理
类比推理
类比与类比推理
逻辑形式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
特点
类比推理的是或然性推理
两个(或两类)对象具有相似性,还具有差异性
客观事物具有的属性有些是固有属性,有些是偶有属性
类比推理的推理进程是从特殊到特殊或一般到一般
类比推理的适用范围极广
可以同类相推,也可以在两个或两类不同的事物间进行
类比推理的结论受前提的制约程度较低
前提大多是为结论提供线索,但并未严格的规定或限制它的指向
类比推理不同于比较的思维方法
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类型
应用
溯因推理
概念
从结果推测原因或者从推论推断理由的推理
逻辑结构
种类
简单溯因推理
q; p→q; 所以,p。
复杂溯因推理
q; p1→q; p2→q; p3→q; pn→q 所以,p1∨p2∨p3…∨pn。
应用
如何提高可靠性程度
第十章 逻辑基本规律
同一律
A=A
要求和内容
任何思想都具有确定性,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在法律工作中的应用
矛盾律
要求和内容
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排斥的两种思想不可能同时为真
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得同时肯定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自相矛盾
在法律工作中的应用
排中律
要求和内容
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种思想和对这种思想的否定二者之间必有一真,不可能同假
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得同时否定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在法律工作中的应用
与矛盾律的区别
第十一章 论证
概述
概念
引用确认为真的命题为根据,从而得出某一命题为真的推理过程
组成
论题
“证明什么”
真实性需要确定的命题
论据
“用何证明”
为支持论题提供的根据理由
论证方式
“如何证明”
采取何种推理形式从论据推出论题
隐含的前提或假设
图解
论证与推理
论证的种类
根据论证所运用推理形式的不同
演绎论证
归纳论证
类比论证
根据论题和论据之间联系方法的不同
直接论证
从论据的真实性直接地从正面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
间接论证
通过其他命题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
举例
反证法
选言证法(排除法、淘汰法)
反驳
概念
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命题确定某一论证的论题或论据虚假,或确定某一论证方式不正确的思维过程
结构
对象
反驳论题: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
反驳论据:确定对方论据的虚假性
反驳论证方式:指出对方的论据与论题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三者关系
方法
直接反驳
间接反驳
另立相反论题反驳法
归谬法
论证的规则
论题规则
论据规则
论证方式规则
法庭论辩中的非形式谬误
怎样求解综合推理题
准确的把已知条件从自然语言转换成逻辑形式的符号公式
准确理解题意,找到推理的切入点
法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