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明朝那些事儿 第一部 第二章:灾难
这是一个关于明朝那些事儿 第一部 第二章:灾难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该书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直到明崇祯皇帝自杀结束,共计两百余年的历史。
编辑于2024-01-14 22:55:48明朝那些事儿 第一部 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
第二章:灾难
在绝望的时候,朱重八不止一次地祈求上天,从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来佛祖,只要他能知道名字的都祈求到了。祈祷的唯一内容只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饭吃。
元至正四年(1344)到来了。这一年刚刚开始,元朝帝国的头头脑脑们就收到了两个消息。
令人意外的是,在元政府中竟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要修,一种认为不能修。在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黄河泛滥居然不去修,难道要任黄河改道淹死那么多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也不例外。 客观的讲,在这样一件事伤上,就维护元朝的统治而言,主张修的不一定是忠臣,反对修的也未必就是奸臣。因为极力主张修的是元朝的著名宰相脱脱。他可以说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名臣,实行了很多的改革政策,为政清廉而且十分能干。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极力主张,已经给元朝埋下了一个大大的炸药包,还拉好了引线,只等着那微弱的火光。
参考消息①
14世纪的天灾 元末的世界正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气象规律促使着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一方面,蒙古族本是逐水草而居的畜牧民族,对农业生产既然不了解,更不重视,积极的治灾行动得不到官府的响应;另一方面,政局腐化,赈灾物资遭到层层盘剥克扣。天灾加上人祸,便出现了伏尸处处、饿殍遍野、民众易子而食的悲惨局面。
14世纪的天灾
参考消息②
“开河”和“变钞” 至正四年,黄河白茅堤、金堤先后决口,一时受灾广泛,亦严重威胁沿河的盐场。拖到五年后,脱脱重新出任宰相,才力主治河。工部尚书成遵坚决反对,认为国库穷窘,根本无力承担如此浩大的工程。脱脱于是罢免成遵,坚决以开新河的方式根治黄河,并针对国库不敷的境况制定了一项方针:变钞,即发行新的纸币。但由于财政赤字过于巨大,“至正宝钞”被大量印制,直接导致了空前严重的通货膨胀,更带来开河河工粮饷短缺等问题,终于酿成了风起云涌的起义和民变。当初竭力反对开河的成遵一语成谶。而“开河”和“变钞”两项,则被后世认为是直接导致元朝倾覆的措施。
“开河”和“变钞”
赈灾物品
参考信息③
鞭尸未果 朱家实在太穷了,尽管后来有位地主刘继祖让出一块地,给朱家安葬朱五四夫妇等,但他们仍然连口像样的棺材都置办不起。几件烂衣裳裹了尸首,埋在山脚下。后来朱元璋起义,元朝廷要鞭其父母尸体,却因下葬时过于简陋,无论如何找不到具体地点,在山脚下抹黑挖了几个月未果,只好打道回府,朱家也因此躲过一劫。
鞭尸未果
和尚的生涯
参考消息
凤阳的和尚 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和尚的生活水准比平常百姓要高,身家性命也较有保障。朱元璋做过和尚,
凤阳的和尚
作者:当年明月
当年明月 副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获得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等荣誉,多年来畅销书不衰。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明朝那些事儿 第一部 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
第二章:灾难
在绝望的时候,朱重八不止一次地祈求上天,从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来佛祖,只要他能知道名字的都祈求到了。祈祷的唯一内容只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饭吃。
元至正四年(1344)到来了。这一年刚刚开始,元朝帝国的头头脑脑们就收到了两个消息。
令人意外的是,在元政府中竟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要修,一种认为不能修。在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黄河泛滥居然不去修,难道要任黄河改道淹死那么多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也不例外。 客观的讲,在这样一件事伤上,就维护元朝的统治而言,主张修的不一定是忠臣,反对修的也未必就是奸臣。因为极力主张修的是元朝的著名宰相脱脱。他可以说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名臣,实行了很多的改革政策,为政清廉而且十分能干。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极力主张,已经给元朝埋下了一个大大的炸药包,还拉好了引线,只等着那微弱的火光。
参考消息①
14世纪的天灾 元末的世界正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气象规律促使着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一方面,蒙古族本是逐水草而居的畜牧民族,对农业生产既然不了解,更不重视,积极的治灾行动得不到官府的响应;另一方面,政局腐化,赈灾物资遭到层层盘剥克扣。天灾加上人祸,便出现了伏尸处处、饿殍遍野、民众易子而食的悲惨局面。
14世纪的天灾
参考消息②
“开河”和“变钞” 至正四年,黄河白茅堤、金堤先后决口,一时受灾广泛,亦严重威胁沿河的盐场。拖到五年后,脱脱重新出任宰相,才力主治河。工部尚书成遵坚决反对,认为国库穷窘,根本无力承担如此浩大的工程。脱脱于是罢免成遵,坚决以开新河的方式根治黄河,并针对国库不敷的境况制定了一项方针:变钞,即发行新的纸币。但由于财政赤字过于巨大,“至正宝钞”被大量印制,直接导致了空前严重的通货膨胀,更带来开河河工粮饷短缺等问题,终于酿成了风起云涌的起义和民变。当初竭力反对开河的成遵一语成谶。而“开河”和“变钞”两项,则被后世认为是直接导致元朝倾覆的措施。
“开河”和“变钞”
赈灾物品
参考信息③
鞭尸未果 朱家实在太穷了,尽管后来有位地主刘继祖让出一块地,给朱家安葬朱五四夫妇等,但他们仍然连口像样的棺材都置办不起。几件烂衣裳裹了尸首,埋在山脚下。后来朱元璋起义,元朝廷要鞭其父母尸体,却因下葬时过于简陋,无论如何找不到具体地点,在山脚下抹黑挖了几个月未果,只好打道回府,朱家也因此躲过一劫。
鞭尸未果
和尚的生涯
参考消息
凤阳的和尚 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和尚的生活水准比平常百姓要高,身家性命也较有保障。朱元璋做过和尚,
凤阳的和尚
作者:当年明月
当年明月 副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获得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等荣誉,多年来畅销书不衰。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