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阅读的方法 - 罗振宇
阅读方法的详细导图和摘要。读书可以让我们有把不同事物之间隐秘的联系完全打通的能力。
编辑于2024-01-15 10:49:26阅读的方法 - 罗振宇
推荐序
1.随便翻翻、到处戳戳,就挺棒的。 2.脑子里突然蹦出来....。 3.当下看来无用的信息,其实是因为他涉及你的盲区,你还不知道怎么用,甚至你都没有意识到它已经嵌入了你的头脑里。 4.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5.读书可以让我们有把不同事物之间隐秘的联系完全打通的能力。 6.“面对复杂,保持欢喜”,不纠结、不慌张,看的全、看的开。有如高手行棋,超脱于事物本身,跳脱出得失之外。
前言
1.没有任何道路通向真诚,真诚本省就是道路。 2.行动本身就是方法。 3.能持续觉察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及阅读对自我心性的增进。 4.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Chan的第69页买书法。 5.知识是文明的基因,书籍是基因的载体。 6.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强劲的大脑:工具,提升思维,把握底层逻辑
推理:把握思辨世界的隐藏脉络
推理PATIOCINATION:文字的逻辑舞蹈: 文学也是数学吗? 学术也可以破案吗? 历史学也是推理游戏吗? -(奥)维特根斯坦: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文学也是数学吗? 1.学习数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接受一种逻辑训练,形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在生活中善于找出矛盾、发现问题,然后用逻辑的方法找到答案并采取行动。 2.文学推理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 3.好的本格推理小说就是文字组成的数学。
学术也可以破案吗? 1.作者写《红楼梦》有反清复明的政治意图吗?“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汉”是水字旁、满人又称“达达”,达字起笔是“土”; 2.林黛玉到底有钱没钱?陈大康先生《荣国府的经济账》。
历史学也是推理游戏吗? 1.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 2.李开元《秦谜》:秦始皇有皇后吗? 3.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用现代数据分析的方式,来推算古代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主动发起战争的次数、进军能力
转念:在不同思维模型之间自如切换
转念ALL THINGS RECONSIDERED:给大脑装上开关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精神装置 无知之幕 -(美)雷音霍尔德.尼布尔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1.“祈祷时可以抽烟吗?”“抽烟时可以祈祷吗?”有区别吗? 2.行为看起来虽然一模一样,但背后的观念、状态不一样,行动的本质当然也不一样; 3.一个人的状态,不是由事实和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他此刻的观念决定的。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一个人的世界。 4.读的书多了,我们就得到了更多的现象解释、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多的反应模式。 5.读史书怎么算入门?当你不再认为谁是坏人、谁是蠢货的时候,当你能读出所有事件当事人的“不得已”的时候,当你看到事实的复杂性的时候,就算入门了。 6.修炼提升: 6.1:面对任何事物,除了本能的应激反应之外,还应该掌握更丰富的理解模型。“王戎识李”的故事。更复杂的观察模型围绕同一个事物聚合起来,既能帮我看到世界的丰富性,也能帮我看到自己的局限性。“如何利用黑板”方面的规范。
精神装置:修炼提升6.2:如何在不同思维模型之间灵活地切换? 1.帮助我们从哪些无法改变的糟糕事情里挣脱出来,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的,专注于做好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2.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3.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品格之路》:“简历美德”简历中列出的哪些美德(技能、资源、优势);和“悼词美德”是未来人们在你的葬礼上谈论的美德(对内在品格的赞赏,勇敢、诚实、忠诚)。 4.苹果,乔布斯:“如果钱不成问题的话,你会做什么?”;亚马逊,贝佐斯:“任何团队提交一个项目方案,先别说打算怎么干,而要先写两个东西。第一,项目成功发布时的新闻稿(PR);第二,客户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你的回答(FAQ)”。
无知之幕: 1.富人看不起穷人,穷人能知道。有知识的人看不起无知的人,无知者压根儿就不知道。 2.(美)罗尔斯:《正义论》正义的原则是在一种无知之幕后被选择的。这可以保证任何人在原则的选择中都不会因自然的机遇或社会环境中的偶然因素得益或受害。由于所有人的处境都是相似的,无人能够设计有利于他的特殊情况的原则,正义的原则是一种公平的协议或契约的结果。 3.彼得.萨伯Peter Suber《洞穴奇案》。
抽象:概念的抽象楼宇中拾级而上,向更高等的文明进发
抽象ABSTRACTION:哪些伟大的概念,文明进化的台阶,往下深挖一厘米,别轻视任何一个概念。 1.《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文明进化的台阶: 1.一个新概念,就是前所未有的角度; 2.霍华德.布卢姆Howard Bloom:科学与艺术拥有共同的使命-以前所未有的角度观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惊喜。
往下深挖一厘米: 1.普通人和有学识的人区别在于:有学识的人会借助阅读,往下深挖一点。哪怕只深挖一厘米,也会赢过99%的人。 2.为什么要深挖?a.很多概念的出处,其实已经被遗忘了。“桃之夭夭”VS“逃之夭夭”b.很多概念被过度简化了。c.概念在流传中会“被污染”,概念就像纸币,一旦发行出去就脏了。经过的人都摸它一把,上面会留下各种各样的指纹和微生物。若不深入的挖一点,就会对它充满误解和偏见。
别轻视任何一个概念;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凝结COHESION:一字一世界
语言是诗的尸体;阅读作为“快捷键”;象征的最小单元:汉字; 1.我喜欢雨,因为他带来天空的味道。 2.是要当圆润而安适的苹果,还是要当自由、创新,但是必然丑陋的生姜?
语言是诗的尸体;
阅读作为“快捷键”通过阅读可以还原出它们(诗)丰富的质感。提到花木兰你会想到什么?
俯瞰:看清世间的大走势、大格局和大模型
俯瞰OVERLOOK:到万米高空去,可贵的钝感力,超级解释力,万物的共同规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思维方式:概念、象征、模型。 放弃细节,只观大略;屏蔽敏锐的觉察力,用“钝感力”重新理解万物。只要进入阅读的世界,我们时常能沐浴在这种智慧的照耀之下。
超级解释力: 1.为什么中央王朝的都城会走出从长安到洛阳,再到北京这样一条线路?为什么会从西往东,再往北?一个国家的首都,一般都处在这个国家的重心位置。不是地图的几何中心,而是这个国家资源、人口、利益版图的重心。 2.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枪炮、病菌与钢铁》,为什么不同大陆的文明进城差异如此之大?为什么是欧亚人征服了美洲和非洲,而不是发过来?欧亚大陆,文明的分步是东西向的,基本按照同纬度展开。各文明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相同,便于扩散。美洲和非洲大陆早期文明是南北分布的沿经线展开。
万物的共通规律:杰弗里.韦斯特《规模》;
俯瞰的价值,他能撑大你的世界,让你获得一种超越性的视角。
选择:理解选择的无限可能性,赋予自己走向重点的勇气
选择CHOICE:我们平行宇宙,每个选择,都另有原因;让子弹再飞一会;原来还能这么干。 (美)罗伯特.弗罗斯特: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他改变了我的一生。 1.做选择的时候,最难得是什么?是不知道每个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书籍世界存储了人类文明中所有重要人物在关键时刻的选择,成功的、失败的、好的、坏的,在别人的剧本里早就上演过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每个选择,都另有原因: 自驾游究竟是开汽车还是骑摩托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开汽车,我只是风景的看客;而骑摩托车,我就在风景之中。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我们总爱想象结局。但结局之后,总是另有终局。 1.公元前49年1月12日恺撒带领大军来到卢比孔河边。过还是不过?过就是叛国。恺撒的选择是什么?最后恺撒的结局是什么?五年后恺撒在元老院被刺杀。 2.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天下人看到的是:在政治合法性上,李世民得位不正;在道德上,他杀兄屠弟,伦常有亏。李世民杀了几个儿子?
原来还能这么干: 1.徐霞客的故事;英国动物学家简.古道尔的故事; 2.从个人偏好触发,一路闯关,最终登上众人瞩目的荣耀高台。照亮一条本来不通的路,这是很多伟人对我们的价值。
遥远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受生活在别处的乐趣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我的足迹会遍布哪些遥远的地方。 1.我能否去书里拜访各地风物,将“神山圣湖”收入眼中? 2.我能否在棋局中观人,品味局外人看不清的复杂性? 3.我能否借他人之眼窥视历史现场,把头脑中的标签还原成百态众生? 4.我能否偶尔他顾,寻找书籍中哪些被有意隐去的风景? 5.我能否找到比自己更大、更恒久的事物,寄身其中,让生活充满意义? 6.我能否将他人极致的行动视为旅行目的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风物SCENERY:带什么诗去远方;遗落的盛况;遮蔽的过程;忽略的情感;书中自有风物; 带什么诗去远方: 1.阅读,让我们成为移民。(美)罗伯特.弗罗斯特。 2.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远游的目的是重塑自我,是深度的人文互动。 遗落的盛况:古代的开封是一种什么盛况?而今缺埋在了黄土下。 1.今天能看到的景物,其实是激活我们书本知识的快捷方式。反过来,在书中读到的信息,也是让我们游兴大发的诱因。 2.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 遮蔽的过程:郭建龙《穿越百年中东》 1.巴菲特:“虽然我也靠收入生活,但我迷恋过程要远胜于收入”。游览风景其实也一样。用足迹丈量大地,用耳目搜寻风光,之所以远远不够,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忽略的情感:余秋雨《文化苦旅》 书中自有万物:所谓旅行,就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一个其他人待腻了的地方”。有很多书也是这样。他们被某些文明熟知,但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却全然是陌生地带。 1.到陌生地方去,纸上卧游也好,实地观光也好,我们都身负一个目的-对自己原本生活的超越。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如果只是沉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他的一起成败利钝,都是环境使然,这就是“土”。 3.
棋局 A MOVEABLE FEAST: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流年一局棋;灯下不观色;居内有乾坤;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流年一局棋:王水照《北宋三大文人集团》 灯下不观色:想读懂一个人,不能只看他高光时刻,更不能只看他的个人表达。我们得尽可能把他还原到他参与过的所有棋局之中。 1.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环球旅行1896年3月中旬到10月初:在德国被军火商围着,他们看到的是千载难逢的大订单。德国和法国,一个手里拿着火药,一个拿着最新型的装甲舰;跟在后面的是奥地利、俄罗斯和英国,提了一篮商品;再后面,西班牙手里是一只巨大的雪茄;意大利则拿了一包通心粉。“东方的敌人来了,欧洲人民,拿起武器准备战斗!把你们最珍贵的商品卖给他。” 2.三个坐标系的李鸿章:在欧洲的军火商眼里,他是一块肥肉;在俄国的政治家眼里,他是一个过时的官吏;在美国记者眼里,他是一个见识超群的政治家。 居内有乾坤:身在局中,每个人的处境,都远比局外人看到的复杂。一个国家对外发动攻击,即可能是为了获取外部利益,也可能是为了缓和内部矛盾。 1.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窥视TAKE A PEEK:惊鸿一瞥,此地甚好;历史视角和个人视角;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 1.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2.读自传、回忆录:不看此人怎样讲述自己,只看他作为一个感受搜机器,怎样记录、沉淀、筛选和输出他经历的哪些有趣的场景和细节。 历史视角和个人视角:{奥}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日记:1914年8月2日:德国向俄罗斯宣战了。--下午去游泳学校。 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跟随一个人物,窥视他的时代,还能打破我们对人物关系的标签化理解。胡适的婚姻:不该相爱的两个人,偏偏关系处的还不错;而关系不错,是因为胡适希望母亲高兴。局中人的关系,就是如此复杂。 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标签化,意味着简单、抽象、统一,抹去了差别,消解了复杂。而个人视角、内部视角、围观视角,这些窥视世界的小孔,能帮助我们对抗知识标签化的宿命。
他顾LOOK AWAY:弱水三千,再取一瓢;用选集对抗选集;到更大的池子里去;哪些被刻意隐去的东西。 1,{美}瑞.达力欧:头脑开放的人经常觉得有必要从对方的视角看待事物。 2.窥视:借助某个特定人物的眼睛,窥见局部世界的原貌。他顾:偶尔看看别处。 用选集对抗选集:看完了《唐诗三百首》,可以看看《唐诗别裁集》,以及《古诗今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观点,所收录的文章和诗篇也会不同。 到更大的池子里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可以理解为:即便只饮一瓢,那也得是从弱水三千的全局里取出来。 1.第一,不要只读一个人所谓的代表作,否则会错过很多,随机漫步似的闲逛,能发现更有意思的风景;第二,真正厉害的人,会通过穷尽一个领域来重塑自我。 2.到大海中去,收获极大,付出其实有限。 哪些被刻意隐去的东西:在做各种“选集”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被刻意删除的。因为他们不符合当时的道德观。所以我们要去找到这些被删除的东西。
意义SIGNIFICANCE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意义想象;历史先例;人格模板; {葡}费尔南多.佩索阿:聪明人把自己的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伟大意义。 意义想象: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周瑜打黄盖的故事,黄盖觉得有意义。 历史先例: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东西,不是指找哪些“大词儿”,而是重新定义自己生活的舞台。 1.所谓“先例”,就是先人做成过一件事,后人读到了,知道自己在类似的条件下也能做到。所谓“模板”,就是有人这么活过,活的还不错,后人知道自己也可以这么活。 2.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人得到的信息是:我们赢过,所以不存在能不能赢的问题,只存在用什么方法、花多长时间去赢的问题。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人格模板:文明,是通过“历史先例”获得意义;个人,则是通过“人格模板”获得意义。 两种从书籍中获益的方式:一种是学习书中的知识,再把知识转化为现实世界的竞争力;另一种是通过感知历史先例和人格模板,获取意义资源,把自己融入更大的共同体中,找到同盟军,从而获得力量。
行动ACTION:原来还能这么干;极致行动;关键指令;无畏布施; {法}罗马.罗兰: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极致行动:书籍总是能带我们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别人的行动,也是我们的旅行目的地。 1.普通人,意志有限、资源有限、禀赋有限,所以行动能力也有限。但通过阅读,我们能够看到那些超凡的人是怎么度过此生的。 2.要驱动他人做一件事,说服和恳求都没有什么力量。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对方的情景里植入一个因素,让对方看一眼,就能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3.所谓“优化”,就是对事物进行量化管理。没有量化,就没有优化可言。 关键指令:再好的道理,做不到也是空谈。“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1.光有道理不行,得有具体的行动方案;光教我怎么做不行,得是作者本人实践过的行动。 无畏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给钱、给方法、给信心”。 1.人类只要行动,就会制造一个事件。只要有了事件,就一定会产生结果。而这个结果,就一定会超出行动之前的预测和期待。世界就是这样在人类的行动中滚滚向前,不断产生出人意料的新事物。 2.所谓“计划”,就是从现实条件往未来演进;所谓“战略”,就是从未来目标向现在倒推。
奇妙的创新:创新方式,启发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我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 我能否找到一个枢纽性的创作者,看他如何为知识结网? 我能否在各种体例的创新中,找到文明建构的更多可能性? 我能否看见“怪谈”映射出来的人性之幽深、文明之边界? 我能否基于一连串设定,推演出这个世界会变成何种样貌? 我能否打破学科、职业之间的知识壁垒,迁移高手心法,为我所用? 我能否跟随文字的追光,抚触真实社会的纹路?
结网NETWORK:千门万户次第开; 一座山,还是一张网? 在“超链接”中冲浪 找到枢纽 {日}村上春树:不确定为什么要去,正是出发的理由。 一座山,还是一张网? 1.人的阅读兴趣,都是被一个偶然的机缘激发出来的。 2.胡适给1923年清华留学生开的书单有184种书。学问精深的专家对“常识”的定义,和普通人往往大不相同,容易把自己研究领域中相当专门的知识,当作常识要求孩子必须掌握,“怎么可以这都不懂?”于是专家的“常识”一粒灰,压倒普通孩子头上就是一座山。 在“超链接”中冲浪: 1.很多学术有成就的人,都曾经是书籍世界的“闯入者”。 2.每一本书,总是会通向很多别的书。它们即是目的,也是道路;即是道路,也是路标。 3.读书这件事,关键在入门。入门之后,还有门,穿堂过院,任何一扇门都通向人类文明的所有地方。 找到枢纽: 找到枢纽性人物的枢纽性的书。 1.李先生说故事时虽亦手舞足蹈,有声有色,但本质上是心平气和的,极少谩骂和愤激之辞。他对他的老政敌蒋公的批评是淋漓尽致的,但是每提到蒋公他总用“蒋先生”或“委员长”而不直呼其名,或其他恶言恶语的称谓。 枢纽性人物的创新,他们的创新作用是向外的:替读者登山一望、披沙炼金,从此天下有福。
建构CONSTRUCTION:一本好书就是一次展览 作为“策展人”的司马迁 以“人”为线索 以特定“时空”为线索 体例创新的无穷空间 {美}史蒂芬.平克: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桩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在文本内部所做的结构创新。 作为“策展人”的司马迁: 1.《理想国》、《春秋》都是发生一件事就写一件事,大人物说一句就记录一句。这是把“时间”当成了唯一的写作线索。记录之书,难是创作之书。 2.司马迁《史记》创造了“纪传体”,以人物为主要线索来创作。 3.“本纪”写帝王传记;记录文明秩序的溯源和变迁。主要是主导了某个时期天下秩序的人物。 4.“世家”写诸侯传记;记录的是地域的开拓与家国的绵延。周朝分封的诸侯,汉朝分封的世家大族。 5.“列传”写个人传记;记录的是个体的觉醒与人性的光辉。 6.泰戈尔在《流萤集》:美懂得说“够了”,野蛮吵着闹着还要更多。 司马迁,是中国第一代“历史策展人”。 以“人”为线索: 1.游记类作品:作者锚定一个历史名人,最好是著作丰富的人,然后把这个人曾经走过的路再走一遍。杨潇《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以特定“时空”为线索: 1.吧笔触约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587年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正是在这个平平无奇的年份闪耀出独特的光芒。 2.“三一律”:一出戏,必须发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天之内,讲述同一个主题。 体例创新的无穷空间: 1.学习一个人,不仅要知道他是怎么说的,更要知道他如果处在我当前的情境下会怎么选择。 2.建构无穷,以待来者。
怪谈NOVELTY:意料之外,都在清理之中; 想象力竞赛 人性的镜子 文明的边界 常识:你用来说服别人,自己却该不时质疑的“理所当然的事物”。--喻颖正 想象力竞赛: 1.哪里没有我们熟悉的世间万物,没有常理常情,既不设目的,也不给工具,甚至看起来干脆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梦境。那是“怪谈”的世界。《聊斋》等。 2.所有“怪谈”书籍的困境:越是离奇的想象,就越是暴露了想象力的边界;越是想脱离地面,反而越是显现出地心引力的强大。 3.“怪谈”之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一个新世界,更在于竖起了一面镜子,照见旧世界的可能边界和真实样子。 人性的镜子: 1.网络小说是这一代中国人的重大文化成就,我们很可能已经找到了给读者制造爽感的终极公示。--万维钢 2.爽感=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成长路径+金手指作弊。 3.对照“爽感公式”,可知:第一,我隐隐然在贪图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懒于自己去设定人生的议程;第二,我隐隐然在希望按照公认的台阶向上攀登,而懒于自己去探索更好的方法;第三,我隐隐然在期待捷径。 4.所有的“怪谈”,其实都是“镜像之书”。他们通过对现实的切割,通过把某个点放大到荒诞的程度,让我们反过来看清自己。 5.世界上最虚幻、最富有幻想的事情,往往是真实的事情,而看起来虚幻的道理,往往是至真的道理。 文明的边界: 1.“怪谈”之书,不仅在探查人性的幽深之处,也在探索整个人类文明的边界。如:《山海经》。 2.仰望他们所在的位置,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看到人类精神世界的新轮廓。 世界将会怎样变化?
设定SETTING:我们来假设一下; 世界假设如此.......... 世界何以如此.......... 世界竟然如此.......... [美]瑞.达力欧: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答案。 世界假设如此: 1.“设定”之书:假设世界变化成那样,人类又会怎样变化? 2.《三体》当整个人类文明陷入朝不保夕的危险处境时,爱情在社会中的位置居然被如此边缘化了。 3.离奇的技术想象并不是重点。刘慈欣先是问:假设果真如此,我们究竟会怎样?然后就用一种冷峻至极的眼神盯住我们,等着听我们的回答。 世界何以如此: 1.已经在现实中看到了某种“结果”,倒回去追问,原因是什么呢? 2.世界每增加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设定’,都是人类认知能力的自我提升。 世界竟然如此: 1.阅读的好处:通过更多人的故事,知道哪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东西,并没有那么牢固。 2.人世间的竞争,往往并不是力量和智慧的决胜。博弈双方虽然在下同一盘棋,但是各自脑子里的‘设定’并不想通。最后决定胜负的,其实是谁的‘设定’更符合时代潮流。
迁移TRANSFERENCE:我找到了!Eureka! 知识大融通 行业的B面 高手早有答案 【德】尼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 知识大融通: 1.军工业里有一个词,叫“军工六性”,军工产品应该具备的六个方面的性能: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保障性、维修性和测试性。 2.现代社会每分化出一个行业,他就肩负两项使命:第一,处理特定对象;第二,积累特定情境下的知识。这些知识,将成为人类公有的财产。这种现象叫“启发”。 行业B面: 1.错误分为两种:“无知之错”没有掌握正确知识而犯下的错误、“无能之错”掌握了正确知识,却没有正确使用知识而犯下的错误。后者是不可原谅的。 2.医生们的:凡事列出清单,逐步执行。清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把记忆和经验中的工作流程“可视化”了,从而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重要的操作步骤都不会被遗漏。 3.在一个复杂系统里,某个地方出了问题,大概率其他地方也出了问题。 4.学会把同行习以为常的做法提取出来,变成所有人都用得上的思维模型和解决方案。 5.仅有洞察还不够,还需呀一点点勇气。 高手早有答案: 1.竞争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紧盯对手、忽略自己。所以有一句话说:“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 2.我们往往是盯住身边的人,忘记了远方的人;盯住了这一局,忘记了整个江湖的大局。 3.开会的时候一言不发,在发言的时候不做准备,不需要什么有形的失败,正在输掉毅哥哥“赛点”。
追光SPOTLIGHT:闪电划过夜空; 哪些‘名场面’ 哪些被光照过的地方 【法】贝尔纳.韦尔贝尔:在你读这几行字的短短数秒间:地球同时诞生了40为新生儿以及7亿只蚂蚁。 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哪些‘名场面’: 1.人类用文字记录和表达,才不过几千年的时间;人类普遍具备这种能力,更是近几十年才发生的事情。画面和声音是人类大脑更适应的交流介质。 2.优秀的书,其实并非胜在文字,而是胜在善于用文字描述画面,画面则让一个个珍贵的瞬间定格在哪里,就像特写镜头那样。 哪些被光找过的地方: 1.《了不起的盖茨比》: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哪些优越条件。 2.社会学有两个根本问题:第一,为什么我们会照自己做的那样去做?第二,为什么我们会照自己想的那样去想?
极致的体验:读书的独特滋味,细细品味
情感AFFECTION:今晚月色真美; 悲欢可以相通吗 冰山下的汹涌 消失的灞桥和月台 【美】罗杰.米勒: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只是被淋湿。 强劲的大脑、遥远的地方、奇妙的创新是在探讨如何通过阅读完善我们的理性; 极致的体验是如何丰沛我们的感性和体验的。 “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差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乔纳森.海特。 悲欢可以相通吗? 1.欲唤墓中人,班荆诉烦冤;百扣不一应,泪下如流泉。 冰山下的汹涌: 1.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消失的灞桥和月台: 1.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2.灞桥:长安城送别友人的地方。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3.月台:朱自清的《背影》。
趣味INTEREST:兴致勃勃,严肃认真; 什么是“爱好” 什么是“心流” 什么是“为世界立法” 【明】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寄。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什么是“爱好”: 1.享受,是感官接受外来的刺激;而兴趣和爱好,是多了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形成了“兴趣-能力”的循环。 2.费劲、费时间、挣钱的事,叫上班;费劲、费时间、还花钱的事,叫爱好。 什么是“心流”: 1.玩物丧志 Vs 所有大玩家都是狠角色。 2.无论男女老幼,无论什么文化背景,人们对幸福体验的描述都是高度相似的:你沉浸地做一件事,忘记了自我,也忘记了时间流逝,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心流。 3.乐趣,登顶以后才有的风景。 什么是“为世界立法”: 1.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就会无聊。 2.专心致志的做好一件事。
快意REFRESHING:仰天大笑出门去; 敢不敢痛快一下 毒舌之书 滔滔雄文 【英】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趣味:怎么通过阅读,体验少数玩家才能达到的高度。 敢不敢痛快一下: 1.通过阅读来唤醒每个人内心都渴望的一种东西:痛快的感觉。 2.“音乐、电影这类时间性的艺术,都建立在人的生理基础上。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呼吸,一个是排泄。因为人有呼吸,所以人喜欢有规律的节奏。因为人有排泄,所以积累和释放就成了艺术快感的来源。” 3.快意=积累-释放。 毒舌之书: 1.毒舌之书帮我们“释放”了对世界的攻击欲。 2.讥讽、贬低他人,虽然能获得一时的快意,但也意味着从此对此人关上了心门,很少有机会再从他那里获得教益了。 3.快意之事,大部分都做不得,从书中看看就好。 滔滔雄文: 1.把丰富的意象汇集在极短的篇幅内,使其突然像烟火一样在读者眼前炸开。只有文采斐然的作家才铺陈得出来。 2.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3.快意之书,就是文字的烟花。既然是烟花,就不会是静止的,里面就会有无穷的因果。
苦痛TORMENT:总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惊人的无知 如果换作我们 为什么要写下来 【俄】列夫.托尔斯泰: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么,你还活着。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么,那才是人。 惊人的无知: 1.西方“天启四骑士”: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 2.人性恒常。生活在繁荣、安全和进步中的一代人,是经受不了人性阴暗面的突然反噬的。 3.易子而食。 如果换作我们: 1.苦难刚降临的时候,通常不太像灭顶之灾。他会一点点袭来,狡猾地让人看到一点点希望,然后再一点点把人性中最不堪的一面逼出来。 2.人类经常是先互相摧毁,然后才被苦难摧毁。 为什么要写下来: 1.阅读苦难的一个附带效果,是让我们不再幼稚。看到更有质感的现实图景,能惊醒各种粉色的梦。 2.今天我们看到的苦难,只是前人的日常。 3.即使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好夸耀的。我们须谨言慎行,栽培善念,以免我们今天写下的一段得意洋洋的文字,让后世的人看见了,悚然心惊。
角色CHARACTER:我的头脑特工队; 会议室里的陌生人 他在,故他思 一个文明的最终成果是什么 【汉】司马迁: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会议室里的陌生人: 1.知识改变命运,常常是通过一个介质--人格--来实现的。 2.读的书大部分会遗忘。但是书中喜欢的人、尊敬的人、有趣的人,他们的做事方式就会留下来,变成清晰的烙印,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3.读传记重点读主人公在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一旦读懂这个选择“永远活在我心中”就不是一句空话。 他在,故他思: 1.你想领个头,但回头一看,身后一个人也没有,这种情况多么可怕啊。--小罗斯福。 一个文明的最终成果是什么: 1.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人格。
文心CONCENTRATION:就是这个感觉; 文能造境 文有第一 文如乡邻 【英】弗朗西斯.培根:读书可使人充实,讨论可使人敏锐,笔记则可使人严谨。 文能造境: 1.一个爱阅读的人,就生活在自然和理想之间的一块混沌天地之中。 2.敬重每一段文字。它会让我们的一生从此不同。 文有第一: 文如乡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