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天然药物化学 总论-分离与精制
这是一个关于天然药物化学 总论-分离与精制的思维导图,包含溶解度、 分配比、吸附性、 分子大小、 离解程度等。
编辑于2024-01-16 20:20:47分离与精制
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均相和非均相
非均相混合物:物系内物料间有界面且性质截然不同;气-固分离、液-固分离和液-液分离,如: 排尘、过滤、萃取、蒸馏等
均相混合物:物料间无界面,指混溶有不同成分的提取液
分离精制的原理:利用共存成分的性质差异
如溶解度、分配比 、吸附性、分子大小、离解程度
溶解度
调节温度:结晶、重结晶
改变溶剂极性
方法:加另一种极性相差较大的溶剂→混合溶剂极性改变→部分物质沉淀析出
类型: 水/醇法:除去水提液中的水溶性杂质(目标组分在母液) 醇/水法:除去醇提液中的脂溶性杂质(目标组分在母液) 醇/醚法(醇/丙酮法):纯化皂苷(目标产品在沉淀)
调节pH
酸提碱沉法:生物碱;碱提酸沉法:黄酮、蒽醌;调节pH至等电点:沉淀蛋白
加入沉淀试剂
酸性成分:沉淀试剂: Pb2+、 Ba2+ 、 Ca2+ 操作:沉淀水悬浮,通H2S,母液(√)
碱性化合物:沉淀试剂:苦味酸/苦酮酸,磷钼酸/磷钨酸/镭氏 操作:沉淀 + 强酸 , Et2O萃取,H2O层(√ )
分配比
根据物质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
分配系数: K=CU / CL(CU为溶质在上相溶剂中的浓度) 分离因子: β=KA / KB ( KA > KB ) • β > 100: 1次萃取,基本分离 • 10 ≤ β ≤ 100:萃取10~12次 • β ≤ 2:萃取100次以上 • β ≈ 1:无法分离
方法分类
简单液液萃取
条件:β>50;方式:有机溶剂/水;有机溶剂/酸、碱水(pH →物质存在状态→溶解性→ K);pH梯度萃取(梯度调节pH,每次改变一种成分的存在状态,依次分离)
分配系数和pH: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完全解离pH=pKa+2,酸性物质完全游离pH=pKa-2。碱性物质:共轭酸的pKa越大碱性越强。pH<3时,多数酸性物质为游离态,碱性物质为解离态
逆流分溶法(CCD)、液滴逆流色谱(DCCC)
适用于:β<50;原理:多次、连续的液液萃取
高速逆流色谱(HSCCC)
原理: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场使固定相保留在蛇形管内,流动相单向、低速经过固定相,实现连续逆流萃取分离物质的目的。
纸色谱(PC)
液液分配柱色谱
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
十八烷基硅胶柱(ODS/RO-18)只能用甲醇/乙醇和水作为洗脱剂
加压液相柱色谱
快速色谱 (Flash chromatography): ~ 2bar 低压液相色谱 LPLC:<5 bar 中压液相色谱 MPLC: 5 ~20 bar 高压液相色谱 HPLC:>20 bar
涡流色谱(TFC)
原理:小分子物质:传质阻抗小,柱效损失小;大分子物质:来不及进入填料内部而被洗出柱外
条件:大粒径填料、流动相在高速条件下(7.5 cm/s)、产生涡流状态
用途:可去除溶液中的大分子,实现对生物样品的直接分析
范式方程:H=A+B/u+Cu,u—流动相线速度 A—涡流扩散系数 B—分子扩散系数 (纵向扩散项) C—传质阻力系数(包括液相和固相传质阻力系数)
离子对色谱、离子抑制色谱与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对色谱(IPC)
操作:流动相中加入酸或碱,或盐;目的:抑制酸、碱类待测物的离解,加盐减少待测物与残留硅醇基作用;适用范围:加酸、碱分离酸、碱性化合物;加盐改善中性物质保留行为
离子抑制色谱(ISC)
操作:流动相(常为有机相)中加入与待测物离子(A)电荷相反的离子对试剂(B);目的:使待测离子A与对离子B形成离子对AB;适用范围:分离强极性有机酸和有机碱
吸附性
物理吸附规律:相似相吸
物理吸附
分子间力,无选择性,可逆;硅胶、氧化铝、活性炭
化学吸附
化学键,选择性较强,常不可逆;硅胶 + 生物碱;碱性氧化铝 + 黄酮、蒽醌等
半化学吸附
氢键,选择性较弱,多可逆;聚酰胺
吸附的类型
极性吸附剂
极性样品强吸附 流动相极性↑,吸附力↓,洗脱力⬆
非极性吸附剂
非极性成分强吸附 流动相极性↑,吸附力↑,洗脱力⬇
样品极性较大,在极性吸附剂柱上进行分离,则应选用吸附性较弱(即活性较低)的吸附剂,用极性较大的溶剂进行洗脱。组分的极性较弱,就应选用吸附性较强(即活性较高)的吸附剂,用极性较小的溶剂进行洗脱
极性及强弱判断
溶剂
根据官能团的种类、数目、位置、碳链长短判断;碳链长,极性下降
R-COOH﹥ Ar-OH﹥ R-OH﹥ R-NH-﹥ R-CO-NH-﹥ R-CHO﹥ R-COR﹥ RCOO-R﹥ R-O-R﹥ R-X﹥ R-H
一般物质
介电常数ε越大,极性越大
环己烷<苯<无水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乙醇<甲醇<水
简单吸附法用于物质浓缩精制
活性炭吸附
结晶、重结晶中脱色、脱臭 从稀水溶液中浓缩微量物质,如: 一叶萩碱的浓缩、精制
氧化镁吸附
皂苷提取液脱色,如:人参皂苷的精制
硅胶、氧化铝柱色谱
吸附剂用量:试样量的30-60倍
操作:装柱、上样、洗脱、拖尾,洗脱系统的选择:Rf值0.2-0.3
聚酰胺柱色谱
影响吸附力的因素
• -OH多 • C=O多 • 分子内H键少 • 芳香化程度大 • MW小
用途:醌类、黄酮类等酚性的制备和分离;脱鞣处理;其它极性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溶剂的洗脱能力
化合物在溶剂中的吸附力,随溶剂极性增强而增强
水中最强:常以水装柱、样品以水溶解上样,含水醇中次之,醇中最弱:常以浓度渐高的含水醇梯度洗脱 EtOH-H2O最常用
洗脱力:水<甲醇<乙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 溶液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原理:吸附原理(分子间力、氢键);分子筛
分子大小
透析法:常用于去除大分子中的盐及小分子
膜过滤法: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超速离心法
分子尺寸排阻色谱(SEC)
原理:凝胶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分子量由大到小顺序分离
凝胶的种类、性质及应用
羟丙基葡聚糖凝胶:分离机制(分子筛),应用范围(分离水溶性成分)
聚糖凝胶:分离机制(分子筛和反相色谱相结合),应用范围(可分离水溶性、脂溶性成分)
分子筛滤过
离解程度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母核、离子交换基团
种类: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SO3-H+)、弱酸性(-COO-H+) 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N+(CH3)3Cl-)、弱碱性(-NH2, -NH-, -N=)
应用:不同电荷离子(酸、碱、两性)化合物的分离;解离程度不同(酸碱性不同)离子的分离(PPT例题:碱性越来越强)
流程: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水或含水溶剂装柱-含水流动相通过树脂-可交换离子与树脂上交换基团交换,吸附到树脂上-中性及无交换离子的成分流出-将吸附到柱上的成分洗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