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历史21-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
中世纪是一个缓慢变化的时代,但从12世纪起,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科技工艺、思想文化的交流,人口的流动和自治市镇、城市国家的兴起,并吸收了西欧之外的文化、科技成就。正是中世纪晚期社会和政治氛围带来了随后的文艺复兴的发展。
编辑于2024-01-17 17:29:28世界历史21-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
1.概况
时间跨度:从罗马帝国的衰落延至文艺复兴早期。
封建等级制:中世纪的生活首先体现在将政治、军事、经济权力结合为一体的封建等级制,以农奴制为典型的对劳动力的人身束缚,罗马教会的巨大影响。
结构
城堡
大贵族的大本营
农村
90%的人居住,在生死线上挣扎。
城市
不到10%的人居住,商业手工业的中心。
2.城堡
城堡的作用:城堡是西欧中世纪国王、公爵、伯爵等大贵族的大本营。中世纪是王权、教权、贵族领主权鼎立、混战频仍的世纪,城堡的首要职能是军事防卫。此外它还是贵族的管理中心,设有治安、司法和税收等官署。
城堡的位置:城堡多建于战略要地,如高地、港口、山道、河叉等。一般都在城市。
原因:①许多城堡是在城市废墟上建立起来的。②商人们趋之若鹜,在城堡周围就逐渐形成了城市。一旦战争来临,城堡也是市民的避难所。
城堡的结构:初期是土堡,之后变成石体结构。城墙通常高30到40英尺,下有深沟,有的沟中注水。城墙上有塔楼,驻弓箭手矢射。外人需走过吊桥才能接近城门。此外还有多个小旁门,供守军出击之用。
城堡的内堡:城堡内z重要的建筑是内堡,它是堡主的住所。内堡还设有一圈高大的围墙,以备外墙失守后据守。
城堡里的人
家庭,古罗马时期,指的是在同一个屋顶下生活的人。中世纪,指的是几代同堂的一个家族,还包括他们的一些亲属、甚至远亲,同时也包括他们的仆人。堡主的家庭规模在50到100人之间。
骑士,是一种领受封土的人,他要为领主服军役。他要自备马匹、自备武装,所以称为骑士。属于贵族的z下层。
雇工,包括从火夫到技术工匠的众多服务于骑士和卫兵的人,此外还有若干司职教堂的僧侣,他们均受雇于堡主。
城堡里的生活方式
堡主全家住在内堡,有自来水供应。多数贵族在用厚布垫包裹的大木桶里洗澡,豪华内堡已建有浴室,配有冷热水箱。
内堡用餐程序十分复杂,就餐的规矩也很多。
一份13世纪行为守则上写道:在指定的座位落座,不要把沾过自己嘴的食物放回木盘,不许用手动耳鼻,尽量克制打嗝等等。
贵族家饭菜品种丰富,主食除面包外,偶有蛋糕,酒是每餐必备的,以葡萄酒和啤酒为主。
迎来送往和管理家产耗费大量时间。册封仪式,比武大会等。
骑士之爱,是一种没有性爱的爱情。
原因: ①在当时基督教统治的社会,性被认为是一种很龌龊的事情,所以感情当中是不应该夹杂着性的。 ②贵族阶层联姻有很大的政治色彩,真正有感情的婚姻是为数极少的。这样,在贵族当中婚外恋,就成为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 ③骑士之爱还特别强调,骑士对于妇人的一种绝对的服从,这是把骑士的那种慷慨献身的精神和变形的爱情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形式。
西欧中世纪的城堡
3.农村
阶层关系:一个中等村庄占地2千英亩左右,人口500-600人。中世纪的封建主把其领地分成若干庄园,村里的绝大多数村民都是领主的佃户。佃户有自自由农民和农奴之分。
村庄结构
农田,一般分为三块大田,一块播种以小麦为主的冬季作物,一块播种以大麦、燕麦和豆类为主的春季作物,另一块休耕,每年轮换。
村落,一般位于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段。村落的房屋建筑杂乱无章,多数农家住简陋的木屋,直到13世纪才出现石体建筑。农宅一般还包括前、后院各一个,种植果蔬,蓄养家畜、家禽。
宗教方面:许多村庄构成一个独立的小教区,领主出资修建小教堂,由领主指定教区长。教区长的圣俸来自领主授予的采邑、村民交纳的什一税和他主持婚礼、葬礼、忏悔礼等仪式时收取的实物捐赠。 教区长住在小教堂隔壁。虽然教会要求所有教士独身,但几乎人人都要娶妻诞子,更有甚者,还公开养情人。
公共设施:各村都有公共磨坊,归领主所有,各户必须自费到那里去磨面,磨坊收入上交领主。
村庄杂乱:中世纪的村庄布局杂乱,道路坑洼不平、气味难闻。窗很小,以便保暖,夜间用木窗板关闭。照明依靠蜡烛和炉火,燃料以木柴或泥炭为主,因为没有烟囱设备,室内通常烟熏火燎。
农村饮食:庄园主消费大量肉食,村民以面包、浓汤、麦片粥和淡啤酒为主。中等农民家庭偶有奶制品食用,大多数农民食不裹腹、生活艰难。
农村生活
农民吃饭是把碗放在腿上。洗澡常常一家人共用一桶水。没有床,地面铺上装有青麦秆、芦苇或干草的垫子。
大多数养鸡和猪,但出售肉蛋多用于支付地租。春夏两季蔬菜。主要水果品种是苹果、梨和樱桃。
中世纪农民饮食z缺的是蛋白质,其次是类脂化合物、钙和多种维生素。当时是一个普遍饥饿的时代。
宗教节日当天,有肉和蛋糕,啤酒喝,可以跳舞。
人对生死问题看得比较谈。
原因: ①死婴率非常高,新生儿大约有1/3到1/2都活不到15岁,所以他们经常看到死亡。 ②基督教的来世观,所以他们把此生看得并不是很重要。
西欧中世纪的农村
4.城市
城市特点:初建时是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城市的发展和贸易的活跃程度相关的。从事国际贸易的城市一般都是在河流的附近,因为当时的运输主要靠水路交通。
人口特点:移民城市,因为它们z初都是方圆二三十英里内乡村移民的聚居点。对农奴尤具吸引,只要逃往城市,并在那里连续生活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成为自由人了。
到1200年,西欧已有许多城市。有些小城镇居民不足500人,但许多当今著名城市,如巴黎、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在12世纪已达2万5千人。直至14世纪早期,这些城市的人口都超过5万,有的城市比如佛罗伦萨,甚至达到10万。但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没有超过10%。
阶层结构:城市社会分成上、中、下三个阶层,贫富差距悬殊。从纳税金额来看,城市上层与下层的收入差距在150倍以上。
上层,包括富商、重要行政官员和住在城里的乡村贵族;
中层,则以小业主为主,包括手工工匠和小商人;
下层,是受雇于手工业作坊的帮工和学徒以及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苦力。
城市住房
普通民房沿街而建,木结构、长方型,高三层,每层都纵向一分为二,致使房间宽度只有20到30英尺或更窄。由于木头材料过多,而烟囱设备又不完善,所以时常发生火灾。
富商住房不仅宽敞高大、地基坚实,而且主体用石材,其它的区别在于窗户镶玻璃、房顶铺铅铁。有的富商住宅更自成一体,四周建房,圈起一个很大的院落。
街区按行业划分,比如皮匠街、盔甲街、木梯街等等。城市街道狭窄崎岖,晴天尘土飞扬,雨后道路泥泞,家禽家畜穿梭于车辆行旅之间,交通一片混乱。
粪便定期拉到郊外指定地点处理,但垃圾废物都倾倒在街上,以致街面上臭气熏天。
公共场所
较大城市设有公共室内和室外市场。市场内按商品类别分为不同专卖区,残次商品也有专门的出售区域。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教堂和主修道院。巴黎圣母院,高大宏伟远超巴黎王宫。
教堂庭院通常是本市的墓场。墓地常常成为公众聚会的场所、游商活跃的地段和夜间妓女出没的地方。
社团组织
教区和行会。各教区长负责管理各种有关精神生活的事务。行会是同行业手工业业主的组织。
西欧中世纪的城市
中世纪是一个缓慢变化的时代,但从12世纪起,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科技工艺、思想文化的交流,人口的流动和自治市镇、城市国家的兴起,并吸收了西欧之外的文化、科技成就。正是中世纪晚期社会和政治氛围带来了随后的文艺复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