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原理》专题二知识框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外再也没有别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编辑于2024-01-21 16:37:46专题二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实践与认识
子主题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
真理的含义
这里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真理的客观性性
这里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这里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这里是内容上的一员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一个过程
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 掌握程度来说,这哪些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
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②它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 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认识美不美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这个物质 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真理的相对性
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 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 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 二是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 ,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 限度的或是近似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
相互包含
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永远处在由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转化 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 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 是无限性与有限性,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 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 是能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思维是无限的和绝对的, 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哪次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 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 主观的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 其思维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两种错误
绝对主义 (独断论)
割裂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 ,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相对主义 (怀疑主义、诡辩论)
就是主力之中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 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马克思主义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在正确的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因而具有相对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 ,而是为不断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 仍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
真理和谬误
谬误
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的规律相违背的认识,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坚持和发展真理就必须同谬误进行斗争
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 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 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没有误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他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真理的检验标准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主观真理标准论
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在主观范围内绕圈子 ,把主观的东西当做真理的标准,用认识检验认识 从而无法划清真理与谬误的根本界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外再也没有别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 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及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一方面,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因而具有不可能完成证实或辩驳一切认识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和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 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 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 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他所反应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而不可能绝对的,永恒的,一劳永逸的予以确证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含义
是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指挥范畴, 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价值的本质
客观主意教职论认为价值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 而与主体无关主观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主体的欲望, 情感和兴趣,而与客体无关
较之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别特定关系, 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离不开主体的虚伪 ,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及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特征, 又具有客观基础
价值的基本特性
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与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客观性
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多维性
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 同一个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社会历史性
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和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做的评价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是对客观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价值特征
评价与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实践的真理尺度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实践的价值尺度
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 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尺度体现了人的们活动的目的性
①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②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③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④真的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
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的根本 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 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
就是主体能动的反映课题,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改造世界
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的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都是不可取的
改造客观世界和 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 在改造客观世界 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世界能力,努力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更好地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
有助于我们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把目光转向自身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人自身的改造
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改造或人的自我改造就更加重要, 不论是个人,团体还是政党要自觉的实现自我改造, 就需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 自由的过程
错误的自由观
倡导消极的顺应自然,抹杀人类自由可能性的宿命论
强调人的意志或某种精神力量,绝对自由的唯一之论, 否定客观必然性,片面强调主体性的毫无限制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 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只有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 这就是人的自由限度,也就也是自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
实现自由的三重含义
自由总体上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人与自身关系中的自由
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实现自由,要尊重和把握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在人与社会关系中实现自由,要把握社会规律,以真理为跟据,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统一
在人与自身关系中实现自由,要自觉摆脱人的作为所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解放,实现身心和谐统一
获得真正自由的条件
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
认识条件 (获得自由的前提)
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实践条件 (真正实现自由)
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 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 是由主客观条件制约的自由, 也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超越实践能力与实践, 发展水平的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随着时间的深入,自由会不断扩大
人类在不断追求自由中完善自己,也在不断解决必然与自然的矛盾过程中实现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子主题
坚持守正创新, 实现理论创新和 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坚持)守正创新
内涵
要坚持守正不动摇,所谓守正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性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表现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守正到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 守正是创新的基本前提也是创新的可靠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守正创新的辩证统一
首创新就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守正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是手中的目的和路径, 只有守正才能按照事物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的想问题办事情, 才能恪守正道固本强劲又创新,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手中创新深刻揭示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辩证关系
世界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并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最终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