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3版马原精密思维导图之“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针对纷繁复杂的单元内容进行逻辑重构,通过把各个零碎的知识点串成逻辑框架图,轻松帮您赢得期末考试和考研政治公共课或专业课!
编辑于2024-01-22 12:22:08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物质观)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要谈论物质)
书中引用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话: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和思维何为第一性
存在和思维是否有同一性
(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什么是物质?)
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话来表述物质范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列宁在1908年《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话来表述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静止时间空间)
物质的根本属性P3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时间(一维性):持续性、顺序性
空间(三维性):广延性、伸张行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方法论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三)物质世界的二重化(物质世界的发展状态)
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提纲》:“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解释为革命的实践。”
是什么
二者关系
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是什么
二者关系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P33
意识的起源
一方面,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方面,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资本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马克思《资本论》:劳动过程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列宁《哲学笔记》:“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方法论)
解释原理方法论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怎么做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第三,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
为什么人工智能取代不了人类
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
人类的自然语言
人脑中总有许多东西无法被约化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
恩格斯《反杜林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有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呵斥虚的发展所证明的。”
第一,自然界是物质的。
第二,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
第三,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方法论: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摒弃一切无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思想观念。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观)
恩格斯《反杜林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什么是联系?
联系的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具有条件性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观)
恩格斯《终结》: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发展的实质
恩格斯《终结》:"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里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替代;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
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
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方法论:把握事物新陈代谢的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一)矛盾的同一性(统一)和斗争性(对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
是什么P44
同一性的作用
斗争性
是什么P44
斗争性的作用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P45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点论)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
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量变质变规律
质、量、度的内涵
什么是量变、质变
量变、质变的关系
方法论P48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的内涵P49
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
什么是否定之否定P48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50
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P49
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根本)、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四、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内容与形式(从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上反映)
是什么
内容
形式
关系
1.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
2.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3.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
方法论P51
(二)本质与现象(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
是什么
本质
现象
真象
假象
关系
相互区别
相互依存
方法论P52
(三)原因与结果(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
是什么
原因
结果
关系
相互区别
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方法论
(四)必然与偶然(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
是什么
必然
偶然
关系
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
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
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
方法论P53
(五)现实与可能(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将来关系)
是什么
现实
可能
关系
相互区别
相互转化
1.现实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
2.主客观条件一旦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P53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一)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资本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恩格斯《终结》:”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两句摘录
马克思《资本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恩格斯《终结》:”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如何体现批判性和革命性P55
方法论
(二)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是什么
关系P56
(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
坚持问题导向(矛盾分析法的时代表达和时代升华)
为什么要坚持
如何坚持
二、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一)辩证思维能力
含义
怎么提高
自觉运用对立统一规律
客观联系发展全面系统观察事物、坚持问题导向
运用多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历史思维能力
含义
怎么提高P62
(三)系统思维能力
含义
如何坚持系统观念P64
(四)战略思维能力
含义
如何坚持战略思维P65
(五)底线思维能力
含义
如何坚持底线思维P66
(六)创新思维能力
含义
如何坚持创新思维P67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