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楼宇烈.花开莲现:《心经》大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教般若中观学的重要经典之一。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此经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近代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编辑于2024-01-23 00:42:53楼宇烈.花开莲现:《心经》大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16.2
楼宇烈,男,浙江省嵊县(今嵊州)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85年9月起),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善品堂国学院名誉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12月起)等。
I. 般若
相传释迦牟尼说法49年,而其中有22年是在讲般若的道理,所以整个般若类的经典在大乘佛教里是占了最大分量的。大乘佛教有各种各样的经,其中最短的一部就是《心经》。
“般若”
就是智慧的意思
但是佛教里认为智慧的含义并不是知识多和聪明,因为知识多和聪明反而会引起对各种各样的事物的那种分别心、执著心,由此就带来很多的烦恼和痛苦。佛教是强调要超越我们平时所谓的知识、聪明。
为了防止对佛教所讲的般若这种智慧的误解,所以就决定对这个词只是注明它的读音而不去翻译它的意思。
“波罗蜜多”
是一个梵文读音,它的意思是到彼岸去,从此岸渡到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
意思就是用智慧把我们从此岸渡到彼岸,也就是能够达到一个解脱
“心经”的“心”的意思就是心要的意思或者说核心、要义的意思。
这部经虽然只260个字,但它却阐明了现象世界及其本质是什么这样一个道理。
缘起性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佛教要解脱生死、超越轮回,可以说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追求一个自在的人生。观世音菩萨他当然已经得到了自在,所以也可以称他为“观自在菩萨”
“行”
运用这个(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法
观世音菩萨在运用这个深层次的般若波罗蜜多观察问题的时候就照到了五蕴皆空,于是就用五蕴皆空这样一个道理来救度一切苦难中的众生
五蕴就是指:色、受、想、行、识。
蕴就是集聚的意思
五个因缘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生命体
“色”
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形形色色,既有形状也有颜色
佛教给色的定义就是质碍,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种物质。色也可以说是一个生命体的物质的层面,也就是我们有些时候讲的色身、物质体。
“受”
就是接受、领受、接纳,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相当于一种感觉
“想”
就是把这些感觉综合、集合起来,相当于形成一个比较整体的感受。
“行”
就是一种行动,采取一种动作,对外在的东西我们看到的这个东西去对它采取一个动作,就叫做行。
“识”
就是一种分辨、分别。
“空”
“无常”
常是指恒常、永恒,无常就是不永恒、没有恒常性,每个事物其实都是这样的无常。
“无我”
没有一个独立的主体、自性,因为它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集合在一起,各种因素集合在一起
现象和本质不能分离,现象的空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它本质的有,我们就会把这些现象当作是实实在在的有。于是,就破不了这个名相,破不了对这些事物的执著。所以,一定要看到现象世界的本质是空的。
自净其意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佛的弟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和空不是对立的
空并不是色灭了才空,而色的本性是空。因此一个是现象的有,一个是本性的空,这两个东西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
大乘佛教不片面地强调出世,不是片面地强调我们要逃避、回避现实,而是反过来强调我们要面对现实。我们怎么能离开色去求空呢?怎么能离开这个红尘世界去求清净世界呢?这是不可能的。
中国大乘佛教里有这样一种说法: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只要我们认识到了世界的本质是性空的,我们也就是出了世间了。
五蕴中,每一蕴跟空都是相即不离,都是不二的,那么由五蕴构成的生命体当然也是这样了。
佛教就是要破我执、我慢,就是要让你认识到我的这种无常性和无我性,这种无常性和无我性又不是离开了自我、离开了我这个主体去求得。
心净则佛土净,你心如果是干干净净的话,那就是佛,这也就实践了佛教一直强调的每个人要自净其意
达到完善人格的人就是佛。
II. 执着
诸法空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了现象世界的本性是空,我们才会不被生和灭所牵制,才不会导致情绪的变化
当生灭、垢净、增减没有分别时,我们就保持了心态的完全平等平静。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就是要让我们不要把这些概念对立、隔离起来。佛教讲要平等地看待一切东西,众生平等,不仅是众生平等,诸法也是平等。
“自寻烦恼”
万法自性,本来清净,是没有烦恼的。可是,由于我们放不下这些分别,看不破这些分别,都要辨个清清楚楚,于是我们的烦恼也由此而生。
我们能够认识到五蕴皆空这样一个说法,认同这样的说法,那么就可以消除一切的分别。
无常无我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这是讲人身上的六个感觉器官,佛教中称之为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
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
跟六根相对的是六种外在对应的世界,六种外在的现象又或者叫做外境,外(界)呈现出来的景象叫做外境,也叫做六尘
广义的法包括一切现象。
佛教里面经常讲到的万法、诸法就是指一切现象世界,包括物质的现象也包括精神的现象,甚至于各种理论形态的现象都可以称之为法,这是最广义的说法
意相对的即狭义的法,就是我们所思考的像佛法或者儒家的法、道家的法。
识
辨别外在现象世界的形状、颜色和声音的功能就叫做识
六个器官都具有分辨外界现象世界的功能,所以就叫做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心经》告诉我们对这些名字概念实际上也不应该去执著
“界”在这里指的是识的分别功能
如果能够认识到现象世界无非都只是刹那的生灭,都只是无常的、无我的,那你就可以放下,那就可以获得心理上的解脱。
十二处
六根和六尘(就是外境,六种外境)就称之为十二处
十八界
再把人的六根所具有的分辨能力——六识加进去,就称为十八界
谓六根、六境、六识也。
无明缘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十二缘起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这十二个过程构成了人的生命的形成以及轮回。
烦恼来源
贪
贪就是各种各样的贪欲、贪念,让人去追求这个,追去那个
嗔
嗔是指怨嗔,即一种怨恨心,老是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也不满
痴
痴心就是无明
明就是看问题看得很清楚很透彻很全面,就叫做明。
无明就是对问题看不清楚、看不透彻,停留在表面现象,看到色和空认为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而看不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看不到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只能停留在现象上面
而只看到这些现象的东西就会产生贪、嗔。
无明跟贪和嗔是分不开的而且相互影响。
无明就会产生行
行就是种种的行为造作。
人通过身、口、意三个方面来造业,身就是你的行为、行动,口就是你的言论,意就是你的思想。
无明就是造业的根源
佛教的生命观讲的是自作自受,生命也是由自己的业所结出来的果。
命运也是由自己的业来决定的。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这样一个过程,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你也就能够不断地消业,消除你以往所造的各种各样的业,或者是不再造新的业。这样的话你才能够真正从生死的轮回中解脱出来。
佛教最终的追求并不是果的改变,最终还是要我们能够超脱生死,超脱轮回,也就是不再在生死中间去轮回了
十二个因缘说,也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不要去造这个业,也就可以不受这样的果。
对十二因缘这样一个理论,也不能够把它看实了,看实了你就跳不出来,自己就在这里面“轮回”了。
跳出苦海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苦、集、灭、道,又称之为四谛或四圣谛
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
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觉悟到的道理就是苦、集、灭、道
苦
一切生命都离不开苦,或者说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苦的过程
佛陀意识到的一个最根本的思想,就是生命是苦的。因此他追求的就是怎么样来脱离这个苦,怎么样来跳出这个苦海,因而也可以说苦是佛教的一个核心理念。
佛教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苦。
八种最根本的苦
生苦
佛经里描述在母体里生命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老苦
身体老了,处处都要依靠别人
病苦
有了病就有了痛苦
死苦
死亡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爱别离苦
死别是个苦,生离也是苦,尤其是相爱的人,喜欢的事物也是一样
怨憎会苦
冤家聚头也很痛苦
求不得苦
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也痛苦
五蕴炽盛苦
我执非常的厉害,以我为本、执我为本,放不下这也是一种痛苦
集
集就是集合的意思,业的集合
业就是造作
身
行为
口
言论
意
思想
三业
苦是一个结果,苦来源于人们的种种造作
支配身、口、意所造业的就是三种心
贪
嗔
痴
生命是痛苦的,造成痛苦的原因来源于自己造的业,而之所以造业是由于贪、嗔、痴三心。
一个生命体是八苦缠绕、三毒攻心。要解决你的八苦一定要从源头上来消灭你的贪、嗔、痴。
三学
戒
戒者,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恶业
对治贪
定
定者,禅定也,能使静思澄心
对治嗔
慧
慧者,智慧也,观达真理而断妄惑。
III. 寂静
灭
灭就是寂灭的意思,就是安静、心无贪念,寂灭也就是一种涅槃的境界。涅槃也是一个音读,它的意思就是寂静
道
道就是指修行的办法
戒
定
慧
三学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是一个否定的说法,也就是不要执著地去分辨各种法,这个也是大乘佛教般若学特别强调的,要破除任何的执著
无智亦无得,因为你有所得,你就有所分别、执著。
整体来讲,《心经》的核心思想就是要破除一般人对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种种佛所说的法的分别、执著。阿罗汉是听了四谛的道理觉悟的,辟支佛是认识了十二因缘觉悟的,好像这里面也有高有低,但实际上这是告诉我们要破除对所有佛法名词概念的分别、执著。
可以说大乘佛教强调的根本精神就是一切皆空、诸法皆空,要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点你才能够解脱。
心无挂碍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无所得
“无所得”意思不是说我们没有得到什么,而是我们对得到的东西不是时刻地把它放在心里面,让它阻碍我们去真正地参透人生。这个“无所得”就是不要有什么东西成为我们解悟人生的障碍。
菩提萨埵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
萨埵是有情的意思
菩提萨埵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也就是平常讲的菩萨,也就是他已经获得了佛法,已经开悟、觉悟了的生命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因为有以智慧来解脱的这样的修证,所以“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心无牵挂也就没有任何的恐惧了
法无定法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
是指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他们同样也是要依照般若波罗蜜多来进行自我修养的修炼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无的意思;
耨多罗:上的意思;
三:平等、正的意思;
藐:等的意思;
菩提:觉悟的意思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合在一起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也是佛教所追求的一个最高觉悟,佛法通过修般若波罗蜜多要达到的就是最高的觉悟。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你与哪个法有缘,就用哪个法来度,所以佛度有缘人,有缘便是跟哪个法门有缘
法无定法,应机便是菩提妙法,关键就是“应机”这两个字。应就是适应、对应,机一个是人的根基,人的根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他走的路也不一样。
机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时机,也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环境下来讲这个法,不同的时机要有变通。
佛法是一个契理契机的教义和理论,也就是既要符合佛法的根本精神,同时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环境
用大乘佛教的话来讲,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两个字:
一个悲,慈悲的悲;
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去除人们的痛苦,慈悲合在一起就是去苦予乐。佛教经典里讲佛法是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就是一种慈悲的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奉献的精神
一个智,智慧的智。
智慧就是让我们能够超越日常生活中对现象世界的认识,能够看清现象世界的本性,这样就能够远离颠倒妄想,超越知识,无有恐怖,无有挂碍。因此智慧就是自己觉悟的同时也帮助别人觉悟。
智慧就是觉悟人生,慈悲就是奉献人生。我们也可以用比较传统的说法来讲,慈悲做人、智慧做事,做到这两点也就体现了佛法的最根本精神。
除一切苦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语就是古时对声音、语言的力量的一种崇拜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这句话就像一句咒语一样给我们无穷的力量,所以称它为“大神咒”,神就是神妙,这种力量是神妙不可测的。
“大明咒”是获得明这样一种智慧的咒语。
“是无上咒”,即最圆满的一个咒语,智慧的咒是最圆满的。
是无等等咒,就是没有能够跟它相匹配的、最圆满的
根据般若波罗蜜多,我们就可以解除一切困难,能够除去一切的痛苦、烦恼。这种力量、功能是真实不虚的、切切实实的,只要我们按照这样一种方法就可以解除所有的烦恼和痛苦
心的力量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为了怕引起误解,不翻译,只把音读标注出来
咒语在印度叫做陀罗尼,是一种秘密的语言,也就是对声音、语言的一种崇拜,所以咒语最好也不要翻译
揭谛
去吧,渡过去吧;
波罗揭谛
波罗是往这个方向的意思,快到那儿去啊
波罗僧揭谛
“僧”是一个量的概念——总、全体、大家,也就是说大家一起向着对面过去
菩提萨婆诃
菩提
觉悟了
萨婆诃
快快地成就
“去啊去啊,大家一起啊,迈向生命的圆满,完成生命的觉悟”
破相显性,转识成智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思想。
佛教就是让我们能够看得破、放得下,最后能够得到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