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角谷的藏书架》:100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
英文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普利策评论奖得主、《纽约时报》前首席书评人角谷美智子首部书评集,精选100本她认为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书单。
编辑于2024-01-23 10:36:57工作以外的16个小时,不是上班8小时的附庸,下班后也要好好生活。用“具体的当下”去治愈焦虑、内耗、拧巴、拖延、空虚等工作后遗症,获得满足感和身心自由。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史记》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第11篇。这一篇以极为简略地方式,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期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工作以外的16个小时,不是上班8小时的附庸,下班后也要好好生活。用“具体的当下”去治愈焦虑、内耗、拧巴、拖延、空虚等工作后遗症,获得满足感和身心自由。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史记》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第11篇。这一篇以极为简略地方式,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期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在《恐怖的解剖》一书中,苏凡详细地描述了“基地”组织的官僚运作,以及奥萨马·本·拉登对微观管理的偏好(“请把所有可能被任命为高级行政人员的弟兄的简历发给我”)。
茨威格指出,即使在希特勒掌权后,许多人仍不愿放弃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日常活动和习惯,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保持一种否认的状态。
他和他的朋友们会在咖啡馆里消磨好几个小时,谈论艺术、理念和个人关心的话题:“我们热衷于争做第一个发现那些最近、最新、最离谱、最不寻常之事的人。”
在这本书出版超过3/4世纪之后,它读起来就像一个言犹在耳的警示:文明是多么脆弱,“理性的统治”会多么迅速地让位于“狂热野蛮的胜利”。在战后自由民主秩序削弱的背景下,这是一个非常适时的警示寓言。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是他谱写的一曲挽歌,以纪念他青年时代在世纪末的维也纳遭遇的那个失落的世界。书中令人不安地讲述了一战期间欧洲大陆的惨状,经历了短暂的和平之后,希特勒灾难性地崛起,欧洲大陆再次陷入二战。
《昨日的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 (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识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一曲挽歌
文明是多么脆弱
茨威格年轻时
一种否认的状态
内容梗概
《昨日的世界》是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创作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写于1939年至1941年间,是茨威格在临终前被迫流亡的日子里完成的。在茨威格离世以后,于1942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版。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怀特黑德并未在作品中强调与当下社会的相似之处,他没必要这么做。这部内容极度悲惨的小说也能为当下黑人和移民遭受的种种不公提供背景依据,但只能从福克纳所说的角度来理解。
表达了奴隶制造成的情感伤害:恐惧、屈辱、失去尊严和控制权。他还讲述了庄园里残酷的日常,科拉被轮奸、鞭打(伤口浇上胡椒水以加剧痛苦)是家常便饭。女奴被九尾鞭打到皮开肉绽。活人和死尸在柴火堆中熊熊燃烧。
小说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这部强有力甚至带有幻想色彩的小说让读者全然理解了奴隶制给人类造成的惨烈后果。小说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联邦写作计划[插图],它对奴隶制进行了令人不寒而栗的细节描写。
《地下铁道》中,科尔森·怀特黑德将这个由秘密路径和安全屋组成的隐蔽的19世纪道路网——它由黑人和白人民权活动家们运作,帮助奴隶逃离南方——变成了一列真正的火车,一条一路向北、通往自由的铁道网络。
《地下铁道》
作者简介
【科尔森·怀特黑德】 (Colson Whitehead,1969— ),生于纽约,在上东区长大,童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过麦克阿瑟天才奖、古根海姆奖及怀丁作家奖。 他写过六部小说,两部非虚构作品。凭借《地下铁道》成为二十一世纪唯一凭借同一部小说擒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小说家
令人痛心的小说
奴隶制的惨烈后果
奴隶制的情感伤害
引发共鸣
内容梗概
《地下铁道》记录了年轻女奴科拉的一生,她从出生地佐治亚庄园逃跑,不畏艰险地追求自由,穿过沼泽的黑水和森林的幽暗,搭乘秘密的地下铁道,一路向北,投奔自由。就像她母亲梅布尔当年所做的一样。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我所有的奋斗,”她写道,“我多年来的学习,一直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这样一种特权:见证和体验超越父亲所给予我的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理构建我自己的思想。父亲想从我身上驱逐的不是恶魔,而是我自己。“
韦斯特弗以直截了当、实事求是的口吻讲述了她的童年故事。她也同样谨慎地讲述了她从上大学前从未受过任何教育,到最终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的惊人飞跃。对她而言,写这本书似乎是一种了解她人生之路的过程。
她的父亲是一名激进的生存主义者,他认为“公立学校是政府的诡计,目的是让孩子远离上帝”;他囤积了枪支弹药和罐头食品,让他的家人准备好与联邦政府及他所谓“可憎的日子”决战;他不相信医生或医院。
韦斯特弗在爱达荷州的乡村长大,是家里七个孩子中最小的,小时候从未上过学。她通过钻研《圣经》《摩尔门经》以及约瑟夫·史密斯和杨百翰的演讲来学习阅读和写作。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者简介
【塔拉·韦斯特弗】 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韦斯特弗
父亲
她的童年故事
她所有的奋斗
内容梗概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塔拉·韦斯特弗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性非凡的自我发现之旅,证明了书籍和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斯塔克的故事实际上是以他的政治顾问杰克·伯登的故事为框架的。在小说中,伯登经历了疏离、不愿为“老板”做任何事的阶段,转而开始接受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沃伦笔下的主人公威利·斯塔克,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一个带着理想主义动机和渴求权力的野心开启职业生涯的政治家。他将自己的诡计、霸凌和勒索合理化,认为这些手段是为了帮助改善穷人和被剥削者的生活。
蛋头先生是谁呢?对于这个英语课上老生常谈的问题,可以从沃伦对自己新颖构思的评论中找到答案——小说主人公代表着“民主可能招致的那种厄运”。
罗伯特·佩恩·沃伦关于权力和道德的经典寓言《国王的人马》的书名来自一首儿歌:“蛋头先生墙上坐/蛋头先生跌下墙/国王所有的马儿和士兵/都难把他拼回去。”
《国王的人马》
作者简介
【罗伯特·佩恩·沃伦】 (Robort Penn Warren ,1905—)美国作家,文艺批评家。从1935年起,他和其他人共同创办了《南方评论》杂志,吸引了一批文人,形成了现代美国最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新批评派。1986年,被选为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沃伦是以诗歌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的。
书名来源
蛋头先生
威利·斯塔克
斯塔克的故事
内容梗概
《国王的人马》曾获普利策奖,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长休伊·斯的生平为基础,描写主人公威利·斯塔克,一个农家子弟,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怀着改革政治,造福于民的美好愿望,一步步走上州长的位子。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他捕捉了音乐家罗伯特·普兰特所说的当代美国生活中无数“深刻而无意义”的一面——在当代美国,现实本身已经有了超现实的感觉。
《无尽的玩笑》在问世近25年后,已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籍之一。它的影响已渗入我们的文化,在21世纪,它表现的反乌托邦图景更是前所未有的适时。
这是一份庞大、迷幻的纲要:包括奇闻轶事、怪胎、刻意的脚注,以及成倍增长的笑话、独白和题外话。这部小说不仅标志着华莱士积极采用了他本人热情饶舌的语言风格,也挑战了我们对叙事传统——关于开头、结尾和终止——的先入之见。
作为驾驭文字的魔法师,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能以热情、幽默和活力书写一切——他可以谈论网球、政治或龙虾,也可以描写戒毒的惨状或英语语法的错综复杂,还可以讲述在豪华游轮上生活的小笑话,或是当人们不忙于排解自我时面对的可怕的存在主义问题。
《无尽的玩笑》
作者简介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David Foster Wallace, 1962—2008)美国作家,出生于纽约州伊萨卡市,在中西部地区长大。1996年出版《无尽的玩笑》,上市一个月内即加印6次,至今畅销不衰。2011年,遗作《苍白的国王》由其家人和编辑整理出版,入围普利策奖。
热情、幽默和活力
《无尽的玩笑》
影响深远
美国的喧嚣和疯狂
内容梗概
在书中,华莱士设想了美国荒诞的未来——成群的野仓鼠游荡在这片土地上——同时记录了荒诞对人们的侵袭:在这个国家,广告铺天盖地,人们娱乐至上、醉生梦死。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沃尔科特的诗歌具有天生的节奏感和炫目的意象(提醒一下,沃尔科特同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水彩画家),有一种令读者耳目一新的力量。
沃尔科特出生在西印度群岛,拥有英国、荷兰和非洲血统,他长成了一个游走在不同文化边缘的“分裂的孩子”,在多种传承之下,他锻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诗意风格,创作了大量作品,以其画面的直接性、历史的复杂性和惊人的音乐之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这些诗中,对自然的描述充满了画面感(“月亮整夜徘徊在树叶间”,雨水打在树叶上“像水银一样四分五裂”,群星闪耀就像“被困在糖浆里的萤火虫”),结合文学引言和历史政治上的沉思,创造新世界令人惊叹的神话。
德里克·沃尔科特在《纵帆船“飞翔号”》中写道:“我没有家乡,只有想象。”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这位诺贝尔奖得主贯穿整个创作生涯的主旋律。
王洋的立体化叙述时而大胆,时而诗意,时而急切,时而凄婉,在时间线上来回跳转,为我们呈现了叙述者及家人的生活快照。
他感情丰沛的处女作《大地上我们一闪而过的荣光》也着眼于越战导致的情感创伤。它同样是对身份问题毫无保留的反思。
他的很多诗歌都聚焦于越战以及他的家人克服战争记忆的努力。在2016年出版的诗集《伤痕累累的夜空》中,王洋用语言的魔力唤醒并保存了家人的记忆,将“骨头化作奏鸣曲”,并通过生花妙笔,让他们“从湮灭中回归”。
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王洋由外祖母和母亲抚养长大,她俩都大字不识。母亲依靠在一家美甲沙龙的工作养家糊口。由于外祖母在越战期间嫁给了一位美国军人,他在一首诗中表达了对这场战争的讽刺:“没有轰炸,就没有家庭,也就不会有我。”
《德里克·沃尔科特诗集:1948—2013》
作者简介
【德里克·沃尔科特】 (1930-2017),圣卢西亚诗人,戏剧家,散文家,画家。沃尔科特是现当代英语诗坛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1988年获女王诗歌金章,1990年获W.H.史密斯文学奖,199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创作生涯的主旋律
节奏感和炫目意象
诗意风格
耳目一新的力量
内容梗概
沃尔科特在1992年的诺贝尔奖致辞中说,诗歌“同时列举了过去和现在时态的动词变化”。他还深受莎士比亚、霍普金斯和济慈,以及荷马、维吉尔、但丁的影响。他最具活力的诗仍然植根于加勒比历史的细节,以及伴随他成长的大海的温度、光线和声音。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大地上我们一闪而过的荣光》
作者简介
【王洋(王鸥行)】 越南裔美籍诗人、作家。1988年出生于越南胡志明市(旧称西贡),两岁时随母亲搬到美国。他的诗歌、散文作品常发表于《纽约客》《纽约时报》等刊物。2016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Night Sky with Exit Wounds荣获怀丁奖和艾略特奖。2019年,他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
外祖母和母亲
诗歌
越战的情感创伤
立体化叙述
内容梗概
我和母亲、外祖母因战事而逃离到美国。我正以人子的身份给母亲写信。我有好多话想对她讲。回忆往事,还有那个未说出口的秘密。因为我不想在还没说出自己是谁的时候就被抹去。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在信中,他写了自己学习借鉴的艺术家(伦勃朗、米勒、点彩派[插图]画家和日本版画家),以及他喜欢的作家(如莎士比亚、左拉、狄更斯、乔治·艾略特)。
这些信件读起来就像一本未经编辑的日记,几乎是凡·高绘画、阅读、观察和思考的意识流倾诉。他的文字具有极强的即时性,记录下自己的孤独、沮丧和对意义无休止的追寻。
凡·高醉心于书籍,是一位极具天赋的作家,他在数百封信里记录了自己的创作过程,有时还记录了某些画作的起源,其中包括写给弟弟提奥的650多封信,提奥是他创作、情感和经济支持的来源之一。
人们可以一眼认出他的画作:他在法国南部居住的日子里,炽热的阳光充满了画布,荧光闪闪的群星在夜空中旋转,一丛光彩夺目的鸢尾花点亮了花园,一群乌鸦在暴风雨的天空下飞过一大片金色的麦田。
《凡·高书信全集》
作者简介
【文森特·凡·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当年他才37岁。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
一眼认出他的画作
凡·高醉心于书籍
意识流倾诉
借鉴的艺术家
内容梗概
在世界艺术领域,没有一位艺术家像文森特·凡·高那样,牵动着全世界观者的目光。凡·高那些闪耀炽热光芒的艺术作品交织着他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魔戒被摧毁,索伦被打败,夏尔恢复了和平,但谁也不能保证黑暗时代不会有再临中土世界的一天。弗罗多也无法轻易回到他从前在夏尔的生活。
托尔金创造了一个拥有自己的历史、地理、语言和文化的世界。这是一部为了世界的光明未来,誓死抵抗黑暗的伟大史诗。
托尔金是中古英语和盎格鲁-撒克逊语方面的权威,《魔戒》融汇了圣杯传说《贝奥武夫》以及托尔金在一战期间身为一名士兵的亲身经历。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神话模板范例,约瑟夫·坎贝尔将之称为“英雄之旅”。
在20世纪60年代末,托尔金的小说似乎是学校里的酷小孩及其哥哥姐姐们读的书。当时的《魔戒》故事就像是几十年后的“哈利·波特”系列。孩子们给宠物起名叫弗罗多和甘道夫,并争论索伦是不是希特勒的替身,魔戒的破坏力是不是对原子弹的隐喻。
《魔戒》
作者简介
【J.R.R.托尔金】 英国文豪,天才的语言学家,生于1892年1月3日,1925年开始担任牛津大学教授。他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中洲世界史诗,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霍比特人》和《魔戒》。这两部巨作被誉为当代奇幻作品的鼻祖。1972年3 月28日,托尔金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大英帝国指挥官勋章。
20世纪60年代末
英雄之旅
托尔金的世界
它的结局
内容梗概
至尊魔戒,拥有统御众戒、奴役世界的力量,黑暗魔君索隆苦觅已久。为了守护家园,魔戒继承人弗罗多毅然离开宁谧淳朴的夏尔,踏上前途未卜的旅途。与他同行的是睿智的巫师、勇敢的人类、美善的精灵、坚毅的矮人和热爱和平的霍比特人。征途见证了勇气与友谊。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无数预言中——许多预言都具有惊人的预见性——在未来,有两大民族“好像受到天意的密令指派,终有一天要各主宰世界一半的命运”。
针对美国人在这片大陆上犯下的两种原罪,托克维尔言辞犀利:以“政府的暴政”为靠山,“移居者的贪婪”导致了美洲土著部落的迁移和灭绝;奴隶制则导致了“足以证明人类法律已经完全扭曲的前所未有的暴行”。
通过骑马、乘坐独木舟和汽船穿越17个州,采访了各种各样的美国人。托克维尔,写下了一本相当清晰敏锐的书,其中对于美国人心理,以及民主作为一种执政形式固有的契机和风险的诊断分析,体现了作者高瞻远瞩的洞察力。
1831年,一位年方25岁,名叫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的法国贵族和他的朋友古斯塔夫·德·博蒙启航前往美国,想要一睹俘虏他们想象力的新兴民主国家之面貌。通过长达九个月的公路旅行,托克维尔的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诞生了。
《论美国的民主》
作者简介
【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1805—1859),是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论美国的民主》是其代表作,被认为是社会学早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书的诞生
高瞻远瞩的洞察力
托克维尔言辞犀利
书中的无数预言
内容梗概
托克维尔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出发,探索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托克维尔却以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阐述了民主的是非利弊,将美国的社会状况、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等与以英法为代表 的西欧国家进行对比,探讨了如何以美国为参照,从本国现状出发,建成民主制度。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一个有趣叛逆且精于世故的孩子,辗转成长于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乌克兰,他对于西奥而言,就像《雾都孤儿》中的“机灵鬼”之于奥利弗一样。狡猾的鲍里斯是个令人难忘的人物。
和《远大前程》一样,《金翅雀》讲述的是一个孤儿和一位神秘恩人的道德和情感教育。故事的开端是一场把13岁的西奥·德克尔的生活一分为二的事故,西奥的母亲在爆炸中丧生。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塔特作为小说家的成长和影响力。《金翅雀》的主旋律——不幸、死亡以及日常生活的脆弱——都是她以前处理过的题材。她既能应对19世纪小说大师们提出的重大哲学问题,也能处理很多当代作家描绘的内心挣扎。
《金翅雀》的书名来源于17世纪荷兰艺术家卡尔·法布里蒂乌斯创作的一幅关于一只小鸟的迷人画作,但是书中的人物角色和戏剧性情节无疑出自一位吸收了查尔斯·狄更斯小说精华的作者之手,她不可思议地将其融入了一本穷极想象之所能的“后9·11时代”小说。
《金翅雀》
作者简介
【唐娜·塔特】 唐娜·塔特(Donna Tartt),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校园秘史》、《小朋友》等。
书名来源
主旋律
《远大前程》
朋友鲍里斯
内容梗概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发生爆炸,男孩西奥的母亲丧命,十三岁的西奥奇迹般幸存。但由于父亲早已遗弃他们母子,西奥只能寄住在有钱的同学家。但他意外拥有了博物馆的名画《金翅雀》。这幅画是他在回忆起母亲时的唯一慰藉,将他带进了幽深黑暗的艺术世界……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正如史蒂文斯的传记作者琼·理查森指出的那样,史蒂文斯作为诗人和保险公司高管的双重生活使他既实现了自己年轻时获得文学成就的梦想,又满足了他父亲古板的期望。
在他许多最著名的诗歌中,史蒂文斯一次又一次地回归现实与人类想象、客观世界与被感知和艺术改变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我把一只坛子置于田纳西,”他在最著名的一首诗中写道。
他会在脑海里创作诗句。史蒂文斯每周7天都穿灰色西装,在保险业被称为“担保理赔主任”,但在诗歌中,他呈现了一系列滑稽的人物:小丑、花花公子和纨绔子弟,彼得昆和喜剧演员克里斯宾角色。
他一边步行,一边在脑海里创作着闪烁的、音乐般的诗句——这些诗为他赢得了“美国最杰出诗人之一”的盛誉。有一种说法是,他喜欢根据自己的脚步节奏来给单词计时,当他被音韵或诗句卡住时,会暂停或后退一步。
《理智尽头的棕榈树:诗选及剧本一部》
作者简介
【华莱士·史蒂文斯】 (1879—1955),一生视写作为纯私人兴趣,史蒂文斯在哈特福德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工作了近40年,并任该公司副总裁。史蒂文斯是美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麦克阿瑟奖等的获得者,被评论家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美国神话的一个重要部分”。"
最杰出诗人之一
诗歌特点
世界之间的关系
双重生活
内容梗概
一个关于著名作家写作习惯的故事,讲华莱士·史蒂文斯的。史蒂文斯是个传奇诗人,恰恰因为他作为一个“人” 太不传奇:家室完整,平安且富足地在保险公司副董事长的位子上工作了20年。其诗在晚年(70岁左右)结出最奇异的果子,以至于生前来不及被人理解。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索托马约尔法官的文字显示她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她指出,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循环周期。她会用惊人的努力来弥补。她说,自己从母亲那里学会“加倍的努力能克服信心的不足”。
年轻的索托马约尔一直保持着自律和坚毅。她自力更生的坚忍性格一部分源自她控制自身糖尿病的经历;另一个原因是,父亲的酗酒和母亲对此愤怒的反应让她从幼年起就意识到生活的无常。
《我挚爱的世界》证明了索托马约尔法官对于叙事技巧的熟练驾驭。她描述了自己成长的切身感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布朗克斯区,人们要绕着楼梯井走,人行道上随处可见乱丢的止血带和玻璃纸包装袋。
是那些细节让一个故事变得真实。索托马约尔学会了问一些宽泛的问题,以便引出一些具有强烈感官关联的细节:颜色、声音和气味,这些都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画面,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讲述阿吉和萨马德家族发生的一系列日益怪诞的事件时,史密斯缓缓揭开了人物的虚荣浮华和自我蒙蔽,同时展现了一代人如何反抗另一代人,更反映了移民和他们的子女如何努力接受自己的双重身份和双重继承。
史密斯笔下的人物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应对周围的社会变迁。她笔下的主人公阿吉娶了一个年轻的牙买加女人克拉拉,以善意的幽默应对一切变化和混乱。他想知道人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相处,好好生活,和和美美的”。
讲述了两个二战老兵的不幸遭遇——谦逊的英国人阿吉·琼斯和他最好的朋友,一个孟加拉穆斯林萨马德·伊克巴尔——以及他们不断扩展而又难以维系的家庭故事。史密斯饱含同理心,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
《白牙》既有查尔斯·狄更斯小说的人文关怀和喜剧生命力,又有像萨尔曼·拉什迪作品一样对流亡和移民主题的痴迷。史密斯不但具备与生俱来的叙事才能,而且拥有完全独创的文风——世故而又学术,大胆而又冷静。
《我挚爱的世界》
作者简介
【索尼娅·索托马约尔】 (Sonia Sotomayor,1954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2009年5月26日,索托马约尔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同年8月8日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拉美裔最高法院法官。
作为检察官
叙事技巧的熟练
自律和坚毅
非常有自知之明
内容梗概
《我挚爱的世界》是索尼娅·索托马约尔的回忆录,这是一本关于身份认同和成长的回忆录,一个关于凭借非凡意志和奉献精神实现的美国梦。索托马约尔法官通过坦率而引人共鸣的行文,以诚挚、反思的态度回顾了她身为纽约的波多黎各后裔度过的童年和接受的教育,以及作为一个律师的岁月。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白牙》
作者简介
【扎迪·史密斯】 扎迪•史密斯1975年生于英国伦敦西北区,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2000年,她凭借处女作《白牙》震惊文坛。2003年,她被权威文学杂志《格兰塔》选为“20位最佳青年作家”之一。
独创的文风
《白牙》的故事
应对社会变迁
双重身份
内容梗概
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当代西方世界。从表面上看,《白牙》讲述了两个二战老兵的不幸遭遇——谦逊的英国人阿吉·琼斯和他最好的朋友,一个孟加拉穆斯林萨马德·伊克巴尔——以及他们不断扩展而又难以维系的家庭故事。从更广层面来说,也讲述了一个关于移民、流放和英国殖民主义后遗症的故事。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在《小失败》中,施特恩加特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为了适应在儿时视为“敌人”的国家中生活而做出的笨拙努力,令人忍俊不禁。与此同时,他深刻表达了他的父母为在美国开创新生活而付出的艰辛。
施特恩加特解释说,这本回忆录的书名来自他母亲给他取的一个绰号“小失败”。之所以叫他“小失败”,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史岱文森高中的成绩不够好,没能进入常春藤盟校,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作家并不是他父母为他预想的职业。
如同他精彩的小说《爱在长生不老时》一样,这本回忆录显示了他对人生荒诞性的高度敏锐,无论是在单调的苏联还是在错综复杂、五光十色的美国世界。
施特恩加特7岁时,他的父母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两个绿色麻袋和三个橙色手提箱里,举家从列宁格勒迁往纽约皇后区。
《小失败》
作者简介
【加里·施特恩加特】 一九七二年出身于列宁格勒(现彼得堡)的犹太家庭,七岁移居美国。著有长篇《俄罗斯社交新丁手册》和《荒谬斯坦》,后者曾被列入《纽约时报》和《时代》“年度十大最佳图书”。施特恩加特被英国《格兰塔》杂志评为“美国最杰出的青年小说家”。《纽约客》将他列入“四十岁以下二十位最佳作家”。
童年经历
人生荒诞性的高度敏锐
《小失败》 (2014)
回忆录的书名
为生活而做出的笨拙努力
内容梗概
《小失败》是回忆录。它温柔动人又玩世不恭,言辞真诚又观察入微,讲述了作者作为移民在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的成长过程,证明了作者强大的叙事才能和对语言的热爱。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由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为科学家、工程师和各类创作者添加了注解”,重点强调了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对被他带到世界上的生物的忽视。
雪莱在书中并非攻击所有的科学,她是在抨击不顾后果地追求科学创新的行为。维克多不但犯了妄自尊大的错误,同时也是一个疏忽大意的家长,对于自己亲手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生物,他缺乏同理心,任由它陷入悲惨孤独的生活。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深深植根于玛丽·雪莱自己的生活经历,从她身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和威廉·戈德温之女的公开身份,到激进的政治和哲学观念,再到她自己因为一系列的个人悲剧。
在出版两个世纪之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科幻小说和现代恐怖小说的基石之一。它激发了当代无数关于科学狂妄和技术失控的故事,比如《侏罗纪公园》和《终结者》系列。
《弗兰肯斯坦》
作者简介
【玛丽·雪莱】 玛丽•雪莱(1797—1851)英国著名小说家,以《弗兰肯斯坦》闻名于世,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哲学家,母亲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玛丽•雪莱后与浪漫主义诗人珀西•雪莱私奔。创作《弗兰肯斯坦》时年仅十九岁。
科幻小说基石之一
小说的主题
并非攻击所有科学
麻省理工注解版
内容梗概
小说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名疯狂痴迷于科学实验的学生,力图用人工创造出生命,在实验室里制造了一个模样奇丑无比的怪物。怪物因无法融入人类族群而生愤懑,誓死报复其缔造者。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莎士比亚戏剧历久弥新的魅力之一在于,演员们将自身经历注入表演中,不断完善和改造他的戏剧作品。他为其他演员提供了无数种方式来代入他的角色、讲述他的故事。
它们的魅力无穷无尽,层层递进又错综复杂,语言简单却如此震撼人心,以至于你可以阅读一遍又一遍。他的戏剧让我们联想到人类想象力的奇迹,它打破了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莎士比亚已成为我们吸入的文学气息的一部分。好莱坞浪漫喜剧的结构、小说和电视节目中意识流旁白的使用,甚至那些已被收录进常用语言的表达,都可以追溯至莎士比亚。正如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一个人物所说,“一个人无缘无故地”就会熟悉莎士比亚的作品了。
在去世四个世纪后,莎士比亚仍然是当世无双的作家——他的作品跨越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以不同的语言在世界各地被演绎着。他塑造了作家和思想家们的写作风格和想象力,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麦尔维尔,到林肯总统和奥巴马总统,再到克尔凯郭尔、尼采、弗洛伊德、波德莱尔、布莱希特和贝克特。
威廉莎士比亚戏剧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杰出剧作家、诗人,著有近40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其他诗作,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当世无双的作家
文学气息的一部分
莎士比亚戏剧
历久弥新的魅力
内容梗概
对于莎士比亚戏剧中描绘的不断变迁和失落的世界,当代读者也会感到异常熟悉。他的政治戏剧敏锐地审视了暴政和政治背叛的动态,在当今这个独裁统治在全球范围抬头、民主日益衰退的时代引起了共鸣。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苏斯博士的作品
作者简介
【苏斯】 二十世纪最卓越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一生创作48种精彩绘本,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和盲文,全球销量逾2.5亿册,曾获美国图画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大奖和普利策特殊贡献奖,两次获奥斯卡金像奖和艾美奖。
《霍顿听见了呼呼的声音》
《绿鸡蛋和火腿》
《戴高帽子的猫》
《绒毛树》
内容梗概
什么是你翻开的第一本书?是它教你学会了阅读。教你爱上一页页的文字,让阅读成为你生活必需的支柱。对我来说,它是苏斯博士——他能写擅画,风格统一,他创作的动物真实又滑稽,让我们一边读一边笑嘻嘻。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麦克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既释放了自我,又驯服了内心的情绪,它呼应了桑达克自己的发现,他已经意识到想象力是一种天赋,能使他把自身的恐惧转变为不可磨灭的美丽艺术。
桑达克使用连续三页绚丽多彩的跨页画面,为我们展现了随后庆祝活动的奇异场景——画面动感十足,生气勃勃,当麦克斯和野兽们在苍白的月光下跳跃嬉戏时,我们几乎可以透过画面听到音乐声。
一个穿着白狼套装的爱恶作剧的男孩前往野兽居住的地方——体现了桑达克永恒的主题。书中迷人的、如今成为标志性的绘画描绘了孩子们驾轻就熟地穿越现实和幻想的能力。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用幻想来面对和控制愤怒、沮丧的可怕情绪。
桑达克他的作品以罕见的创造力、真诚和幽默呈现了这些真理,既抓住了童年的欢愉,也抓住了儿童面对奇迹时无拘无束的能力及它的阴暗面——对被遗弃或失去的恐惧以及在一个难以掌控和理解的混乱世界里的脆弱。
《野兽国》
作者简介
【莫里斯·桑达克】 桑达克于1964年以《野兽国》一书获凯迪克金奖;1970年获安徒生插画奖;为表彰他的整体创作,198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其罗兰英格斯怀尔德奖;1996年获美国国家荣誉艺术奖章;2003年荣获国际林格伦儿童文学奖。
童年的欢愉
麦克斯的故事
野兽狂欢
想象力
内容梗概
以简单诗意的语言讲述了调皮男孩迈克斯的故事:他与妈妈大闹了一场,没吃晚饭就被关进了自己的房间。就像孤身一人的奥德修斯,迈克斯旋即开始了远航:一波波的海浪为迈克斯带来一艘小船,他驾着小船出发,过了晚上,到了白天,过了一周有一周,过了几乎一整年,终于来到野兽国。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奥利弗·萨克斯作品
作者简介
【奥利弗·萨克斯】 (Oliver Sacks,1933年— ),经验丰富的神经病学专家,具有诗人气质的科学家,在医学和文学领域均享有盛誉。《纽约时报》誉为“医学桂冠诗人”。
《错把妻子当帽子》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
在这些书中,他对于病人的描写是如此出人意料而又引人共鸣,读起来就像博尔赫斯或卡尔维诺笔下的故事。
萨克斯笔下的这些人物并非因疾病而身心严重受损的病人,而是如契诃夫或威廉·特雷弗笔下的人物一样,是遭遇道德、精神以及心理困境的生命个体。
他关心神经失调对他们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以及想象图景的影响。
他的案例研究变成了文学故事,突显的不是病人经历的边缘性,而是他们在面对意外和灾难时共同的努力。
作品记录了这些人付出的代价和常年经受的精神孤寂,同时也强调了他们的适应能力以及坚持身份认同感和能动性的能力。
萨克斯通过讲述这些患者的故事,阐释了人类心智的复杂性,同时也主张开创一种更为人道的新型医学,可以将人的生理、心理状态与人的想象和心灵状态相结合。
内容梗概
《错把妻子当帽子》诉说了24个神经失序患者神奇的遭遇和经历。这两本书赞颂了生命的对称性以及在科学和艺术、自然界之美和人类想象力的魅力之间奇异美妙的互联性。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萨尔曼·拉什迪作品
作者简介
【萨尔曼·拉什迪】 (1947- ),英国著名作家。生于印度孟买一个穆斯林家庭,在英国接受教育。1975年第一部小说出版,第二部《午夜之子》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他的一系列作品深入探讨了历史和哲学问题,被称为“后殖民文学教父”。
《午夜之子》
在《午夜之子》中,印度的命运体现在印度独立后第一个小时内出生的一千零一个孩子的生命上,他们的命运将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纠缠在一起”。
这些孩子都拥有神奇的特异功能,有的能穿越时间,有的能预见未来,但他们最终都会耗尽希望。
萨里姆和湿婆会成为宿敌,他们激烈的对抗将逐渐瓦解其他“午夜之子”的希望。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
“摩尔人”是一个私生子,他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导致他生长的速度是常人的两倍。
他成了印度困境的象征人物——一个国家被迫过快成长的困境,“没有时间进行合理规划”,没有时间吸取经验教训,“没有时间反思”。
本书结尾,经历了一连串谋杀、争斗、谴责、阴谋和灾难之后,一如满目疮痍的孟买。
内容梗概
《午夜之子》《摩尔人的最后叹息》都是有关印度独立以来印度历史的超现实寓言——印度的灿烂前景随着总理英迪拉·甘地1975年实施的紧急应对措施而逐渐破灭,早期的多元主义梦想被宗派暴力和政治腐败所取代。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她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凸显了少年小说和奇幻题材的文化力量,把千禧一代变成了一代热心的读者,并改变了影迷群体的动态。她的作品组成了一部文学史上的终极成长小说,反映出我们身处的尘世猛然陷入21世纪的动荡。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学和大荧幕史诗巨作——从古希腊和挪威神话到托尔金、C.S.刘易斯以及《星球大战》;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到T.H.怀特的《永恒之王》以及《蜘蛛侠》的漫画和电影。
罗琳在采用倒叙手法使时光倒流的同时,又通过设置一系列挑战和考验,让哈利的故事不断向前推进。事实上,哈利日益增长的情感智慧植根于他对过去的理解,包括他自己的家庭、霍格沃茨和古老的魔法世界。
罗琳用十年的时间写了七部“哈利·波特”小说,创造了一个天衣无缝、充满想象的虚构世界,就像奥兹国、纳尼亚王国或中土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有着独一无二的规则、传统和历史。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
作者简介
【J.K.罗琳】 (J.K.Rowling,1965- ),英国女作家,二十四岁那年,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念头。七年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之后她陆续完成了该系列的创作,在全球刮起一股股“哈利·波特”飓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规模宏大的“哈利·波特”阅读狂潮。
哈利·波特
魔法世界
植根于传统文学
终极成长小说
内容梗概
哈利在那个世界里经历了每个普通青少年都会遇到的挫折和挑战,罗琳用无穷无尽、别出心裁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魔法王国。在这里,猫头鹰会送信,画作会自己说话,邪恶的伏地魔的回归威胁着自由世界的未来。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西摩·勒沃夫的女儿梅丽她象征了美国个人主义的阴暗面,罗斯称之为“土生土长的美国疯狂”的“愤怒、暴力和绝望”。
主人公西摩·勒沃夫,他代表了爱默生式自立的乐观主义风格,其基础是努力工作和进步的信念。作为一个年轻人,西摩似乎是全美最出挑的男孩:认真、健壮、可靠。
《美国牧歌》的横空出世以惊人的气魄冲破了这一限制。它探索个人与政治之间的交集,将困扰罗斯笔下众多角色的“代际斗争”变成了一个关于美国历史上两种相互矛盾的推动力的寓言:努力工作和进步的信念与美国个人主义的阴暗面。
在1961年的一篇文章中,罗斯认为,美国人的生活变得如此怪异和超现实,以至于它不再是小说家可以驾驭的主题,新闻头条的真实事件已经超越了小说家的想象,驱使像他这样的作家放弃“我们这个时代更宏大的社会和政治现象”,转而关注更可知的自我世界。
《美国牧歌》
作者简介
【菲利普·罗斯】 (1933-2018)1997年,菲利普·罗斯凭借《美国牧歌》摘得普利策文学奖。1998年,罗斯在白宫受颁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2年,他又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虚构类作品金奖。罗斯是W.H.史密斯文学奖设立四十六年以来首位两度获奖的作家。
1961年!
个人与政治之间
西摩·勒沃夫
女儿梅丽
内容梗概
《美国牧歌》透过一个家庭的痛苦,审视了从二战到越战期间、从20世纪50年代的自鸣得意到60至80年代的混乱困惑的几十年里,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管家》一书丝毫没有说教意味。它既是一卷描绘破碎家庭的温和动人的画卷,又是一首抒情的散文诗。
从某种程度上说,《管家》是对爱默生在《论自立》中探讨的中心思想的戏剧化改编。
外祖母把露丝和妹妹露西尔照料得很好,但外祖母去世后,她们就被移交给了其他亲戚,亲戚们并不想抚养两个孤儿,他们不知用什么方法说服了神秘的姨妈西尔维搬回指骨镇。姐妹俩最初担心西尔维会像她们的母亲一样抛弃她们,但渐渐地,妹妹露西尔也开始讨厌西尔维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她说她想和其他人一样过正常人的生活。
她正在回顾自己在指骨镇上度过的少女时代——这个人物很像《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斯库特。露丝的母亲海伦把她和妹妹送到外祖母家,然后开着朋友的福特车冲下悬崖,坠入了爱达荷州偏僻的湖底。正是同一个湖,几年前刚夺去了她们父亲和很多人的生命,当时他们乘坐的火车车头不明原因地从当地的桥上滑落,把其余的车厢拖进了湖水里。
《管家》
作者简介
【玛丽莲·罗宾逊】 (Marilynne Robinson,1943—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在爱达荷州的科达伦镇。写过四本小说和五本非虚构作品。处女作《管家》1980年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获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并入围普利策文学奖,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经典。
叙述者:露丝
之后的五年里
爱默生《论自立》
没有说教意味
内容梗概
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失落和人生无常的故事,令人难以释怀。露丝和露西尔是一对孤女,照顾她们的人不断来去,而她们则期待在外婆和姨妈西尔维身上感受完整的母亲。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关于工作和职业的书籍
作者简介
【贾德·阿帕图】步入21 世纪后,好莱坞喜剧属于贾德·阿帕图。 【亚当·施特尔茨】英国《自然》杂志十大科学人物之一 【威廉·帕特里】《生命科学》现任总编辑,曾执笔多位名人的回忆录。 【詹姆斯·里班克斯】英格兰北部湖区放牧人,他的家族在当地的自有农场已有600余年历史。 【亨利·马什】有30多年的丰富从医经验。1987年受邀担任英国古老的公立医学院——圣乔治医学院的神经外科高级顾问。
《疯狂:关于生活和喜剧的对话》
从记事起,贾德·阿帕图就是个喜剧狂。从小到大,他都会在《电视指南》里把喜剧演员的名字圈起来,这样他就不会错过他们在脱口秀上的每一次露面。
《疯狂到位:高风险情境下团队如何协作与创新》
NASA团队“好奇号”着陆工作的负责人、工程师亚当·施特尔茨讲述了完成这一非凡壮举的过程,让我们得以了解团队成员拥有的技术知识和即时技能。
这本书写给每一位希望拥有创新团队的领导者,也写给每一个想要把内心疯狂化为神奇的普通人。
《放牧人生:湖区故事》
詹姆斯•里班克斯以隽永清新的文笔,带领读者体会牧羊人的一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田园生活记录,这种生活深深扎根于我们大多数人已失去的土地。
这是一个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坚守传统和根源的故事;是对一个转瞬即逝的年代的归属。
《医生的抉择:关于生死、疾病与医疗,你必须知道的真相》
英国最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之一亨利·马什把自己的职业比作拆弹工作,“但他们所需要的勇气和后者属于不同类型,因为是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而非医生。”
尽管马什多次谈到医生必须学会超然冷漠,但全书印证了他是多么在意自己的患者。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毕加索曾认为,他的作品就像他的生活日记。在这本传记中,理查德森专业地翻译了这本日记,展示了这位大艺术家。
理查德森是毕加索在法国南部的朋友和邻居。在第一卷中,理查德森详细描述了这位艺术家的家庭和他早熟的童年。
谈及自己不拘一格、千变万化的风格时,毕加索对情人弗朗索瓦丝·吉洛特说:“当然,如果你注意到他作品中模特的不同身形、尺码和肤色,你就能理解他的困惑。他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无怪乎他的风格如此模糊,就像上帝的风格。他根本没有固定的风格,只是不停地尝试新事物,跟雕刻家一模一样。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通称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陶艺家、舞台设计师及作家,和乔治·布拉克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者,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作逾两万件。毕加索是少数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
《毕加索传》(卷一~卷三)
作者简介
【约翰·理查德森】 著名的传记作家,牛津大学美术系的斯莱德教授,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以及Vanity Fair的专栏作家。 作品:《毕加索传:1881-1906 (卷一)》 《毕加索传:1907-1916(卷二)》《毕加索传:1917-1932(卷三)》
巴勃罗·毕加索
千变万化
约翰·理查德森
生活日记
内容梗概
作为毕加索的密友,理查德森不仅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包括毕加索的日记、毕加索的论文,毕加索工作室也前所未有地对他开放,以及毕加索本人对关键事件的评论,而且还得到了毕加索的遗孀杰奎琳的帮助。他将严谨的治学和精彩的叙事诉求出色地结合在一起,得出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这本激动人心的回忆录的诸多成就之一是,理查兹找到了一种向读者传送自己音乐热情的方式,并让我们感受到将一代又一代音乐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滚吧,生活》不仅仅是一本揭露娱乐界的回忆录,同时也是一幅摇滚鼎盛时代高清的速画像,是一份来自反主流文化旋涡深处的原始报告,它讲述了摇滚音乐如海啸一般席卷英美两国的过程。
理查兹的行文风格就像他的吉他演奏:激烈,粗犷,独树一帜,哀婉动人又直抒胸臆。正如滚石乐队完善了一种包罗万象的标志性声线(从狂暴的酒神颂歌到关于爱、时间和失落的忧郁民谣)。
对于众多滚石乐队的粉丝来说,基思·理查兹不仅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摇滚乐队的灵魂人物,也是反叛的化身:亡命之徒,海盗,另类诗人,灵魂幸存者和罪犯头目,“遍体鳞伤”的法外之徒,这个星球上最酷的家伙。
作为小说家,品钦一切标志性的天赋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充分展示,包括他对冗长杂乱情节的偏爱,对古怪的狄更斯式名字的喜好,以及他身为小说家旁搜博采的才能,他以前从未创造过像梅森和迪克逊那样情感深刻的人物。
品钦最爱的主题交织贯穿了全书,最为显著的是秩序与混乱、命运与自由选择、偏执妄想与虚无主义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否存在牵强的阴谋论来解释宇宙的复杂性,还是说,一切只是随机的?
梅森和迪克逊是现实生活中的英国测绘员,他们绘制了革命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之间的边界线——分隔美国的南方和北方。梅森是一个忧郁的人,而迪克逊喜爱交际:热衷花天酒地、寻欢作乐。
一本近800页的兄弟情小说,写的是18世纪两位测绘员的故事。然而,托马斯·品钦在《梅森和迪克逊》中,把这个前提变成了他写作生涯中最动人、最沉浸式的小说,表达了对美国历史及其代价和不满的极具创新的思考。
《滚吧,生活》
作者简介
【基思•理查兹 / 詹姆斯•福克斯】 基思•理查兹,英国音乐人、吉他手、歌手、词曲作者、唱片制作人,滚石乐队的建队元老、主心骨。被《滚石》杂志誉为“摇滚界最伟大的个人即兴重复乐段创作人”,在“世界最佳吉他手”中位列第4。 詹姆斯•福克斯,英国记者、作家,著有《欲望城》等作品。基思•理查兹的好友,与其相处“千百个小时”。为本书搜集资料、做访谈等共历时5年。
基思·理查兹
行文风格
摇滚鼎盛时代画像
传送自己音乐
内容梗概
滚石乐队吉他手、建队元老基思•理查兹自传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梅森和迪克逊》
作者简介
【托马斯·品钦】 (Thomas Ruggles Pynchon, Jr.,1937——),全名托马斯·鲁格斯·品钦。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曾获得福克纳文学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是当代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兄弟情小说
现实的英国测绘员
品钦最爱的主题
标志性的天赋
内容梗概
背景是独立战争前的美洲殖民地,以英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森和勘探员杰罗米·迪克逊勘察并划定梅森-迪克逊线(宾夕法尼亚州与马里兰州分界线和美国革命前南北分界线)的经历为线索,探讨立国前后在国民性问题上种族、阶级和派系纷争的历史根源及其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流变,揭示革命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索伦·克尔凯郭尔,其次是加缪和萨特的思想,都渗透到了《看电影的人》以及珀西后来的小说《最后的绅士》和《兰斯洛特》中。比克本人也用了很多哲学术语来解释他寻找自我的努力量。
在回忆起他在战争期间的一次顿悟后,比克决定开始“寻找”。他到底在寻找什么,小说里并没有明确指明——也许是目标,也许是自我认知或信仰——但他知道,人类存在的意义肯定不止工作和消遣。
沃克·珀西笔下的主人公比克·保林有一种苦恼,那些天性羞涩、备受呵护或迷失自我的人,以及那些在成长过程中花大量时间看电影或读书的人,都会立刻产生同感:比克通过电影间接了解的故事往往比他自己的经历更真实、更生动。
比克出身于南方贵族家庭,是一名朝鲜战争退伍军人。他在新奥尔良郊外的一个中产阶级居住区过着完美的生活,职业是股票债券经纪人。他29岁,魅力四射,机灵幽默;他有很多女朋友,开一辆红色“名爵”,会去墨西哥湾海岸过周末。
《看电影的人》
作者简介
【沃克·珀西】 (1916-1990),美国著名作家,1916年出生于阿拉巴马州。沃克·珀西的作品以充满思辩色彩而著称。《看电影的人》作为沃克哲学性小说的处女作,刚刚出版即好评如潮,此书曾荣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且自1961年首次出版以来从未停止过加印。
主人公比克·保林
有一种苦恼
比克开始“寻找”
思想的渗透
内容梗概
比克·保林是一个小股票债券经纪人。他在新奥尔郊区过着平静的生活,热衷于看电影,与女秘书谈情说爱。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所要追寻的是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将使他一生都在对抗时光的流逝。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在《1984》出版70年后,特朗普总统及其拥趸的言论听上去像是对奥威尔经典著作的摘抄。“你看到的和正在读的,”特朗普宣称,“并不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他的律师鲁迪·朱利亚尼说过这句令人不寒而栗的话:“真相不是真相。”
1944年的一封信中,奥威尔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写这本小说:担心“人们普遍对民主的衰落漠不关心”,担心民族主义运动“会使他们聚集在某个超人领袖周围”,“采用‘只要目的正确,就可以不择手段’的理论”。
在特朗普总统任期的前三年,许多读者还注意到《1984》中其他不祥的相似之处:为了分裂大众,厚颜无耻地煽动恐惧和怨怼;蓄意篡改历史和时事,同时抨击主流媒体为“假新闻”;以及对科学和循证论证的边缘化。
这本反乌托邦小说——它讲述的是在一个极权主义国家,独裁者“老大哥”利用谎言、宣传和播撒仇恨来执行党的绝对统治——令人不寒而栗地反映了一个日益充斥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称之为奥威尔式“危险信号”的政治场景。
《1984》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 (1903-1950), 英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动物农场》、《1984》等。1949年,《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作品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1950年,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反乌托邦小说
两分钟仇恨”仪式
什么要写这本小说
真相不是真相
内容梗概
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褪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他加入了一个名为“南方月亮”的鼓乐队,但他不知道如何应对自己混血儿的身份:“你来自一个不断掠夺他人的民族。同时又来自一个被掠夺的民族。你两者都是,又两者都不是。”
奥维尔·红羽毛——在母亲自杀后,由姑婆抚养长大——在网上了解了关于“身为一个印第安人”的大部分知识,“用谷歌搜索诸如‘身为一个真正的印第安人意味着什么’之类的东西”。
奥兰治的文字犀利而热烈,他在12个不同视角之间来回切换,带我们认识了一群生活在奥克兰(或出生于奥克兰)的人物,他们相互关联的生活将会在奥克兰体育馆举行的帕瓦仪式上发生碰撞。这些人试图弄清自己是谁,属于哪里,甚至如何称呼自己。
书名来自格特鲁德·斯泰因评价加州奥克兰的名言:“那儿是个空无一物的地方。斯泰因发现自己童年记忆中的奥克兰已消失不见,是对美国各地原住民遭遇的一种隐喻:他们祖传的土地被窃取、出售、开发,铺满了“玻璃、混凝土、电线和钢铁”。
《那儿,那儿》
作者简介
【汤米·奥兰治】 俄克拉荷马州夏安族和阿拉帕霍部落的一员,获得美国印第安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凭借处女作《There There》荣获2019年海明威奖。
There There
文字犀利而热烈
奥维尔·红羽毛
托马斯·弗兰克
内容梗概
汤米·奥兰治创作了一部交响乐般的小说——关于身份认同和家的含义,关于家人、回忆和叙事的力量。这部小说一扫多年来美国文化持续宣扬的一切对印第安人生活的刻板印象。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巴拉克·奥巴马作品
关于奥巴马
【巴拉克·奥巴马】 45岁的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灿烂的笑容更虏获许多民众的心。与过去有意竞选总统的黑人前辈相比,奥巴马是首位在初选前民调获得全国性支持的明日之星,打败200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我父亲的梦想》
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为接纳自己复杂的种族身份付出的努力。
他的父亲是肯尼亚人(父亲在他蹒跚学步时就离开了他们),母亲则来自堪萨斯州。
作者试图在这个故事中追寻自己的家族渊源,在这个过程中,他把自己塑造成追寻父亲的忒勒玛科斯和寻找家园的奥德修斯。
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在夏威夷和外祖父母一起度过了他的性格形成时期,竭力解决他的信仰和归属等基本问题。
《我们自己就是我们寻求的改变:奥巴马演讲集》
与林肯和马丁·路德·金一样,奥巴马有着长远的历史眼光;
他认为美国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国家”,一个因奴隶制原罪而伤痕累累的国家,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无私奉献,美国一定能摈弃过去。
他在演讲中提醒我们美国自奴隶制和种族隔离的时代一路走来的历程,为创建一个更完美的联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内容梗概
自林肯以来,还没有哪一位总统像奥巴马那样,如此有力地运用自己身为作家的口才来激励、说服他人,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愿景。他最令人难忘的演讲是透过历史的视角来加强和明确某个时机的意义。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他很早就发现,语言是伪装自己差异的一种方式。他的母亲懂科萨语、祖鲁语、德语、南非语和索托语,并利用她的知识闯荡世界。作为一个天赋异禀的模仿者,特雷弗成了“变色龙”,利用语言获得了学校和街道的认可。
《天生有罪》不仅讲述了作者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可怕的成长历程,同时也是一封写给伟大母亲的动人情书。作者的母亲从小和14个兄弟姐妹一起住在棚屋里,但她决心不让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交着她所谓的“黑人债”长大成人。
诺亚的母亲是科萨人,父亲是瑞士裔德国人。诺亚回忆说:“我唯一能和父亲相处的时间都是在室内。”“一旦我们出门,他就得到马路对面走。”作为一个浅肤色的孩子,被人看到和母亲在一起也很危险。
他的自传时而痛苦,时而悲伤,时而妙趣横生,通过家庭的视角呈现了南非近代史令人不安的一面——南非制度化的种族隔离和白人统治下日常生活的残酷,以及在20世纪90年代南非突然进入的后种族隔离时期。
《天生有罪:特雷弗·诺亚的变色人生》
作者简介
【特雷弗·诺亚】 1984 年2 月20 日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曾担任电视台、广播电台主持人和脱口秀演员,声名鹊起之后于2014 年底赴美国发展,担任美国“喜剧中心”电视台著名脱口秀节目《每日秀》的主持人。
家庭的视角
半白人,半黑人
天赋异禀的模仿者
伟大的母亲
内容梗概
2016年出版的扣人心弦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中收集的故事,时而幽默,时而惊险,时而感人,但无一例外都彰显了诺亚惊人的喜剧天赋,以及一位母亲无条件的、无止境的、无与伦比的爱。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奈保尔的第四本书,是他的代表作。这时疏离感尚未演变成愤世嫉俗和居高临下,奈保尔将他的父亲和自己在特立尼达的童年经历稍加改编,笔触中既有同情又有滑稽的冷漠。
奈保尔的部分后期作品写的是他所谓“不完整的世界”,这些作品被他对表现对象的鄙夷所扭曲——他对于人性尖刻、厌世的观点,以及他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愚昧、迷信和被动的抨击和指责。
奈保尔对这些问题的痴迷源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在特立尼达长大,祖父是一个来自印度的包身工。从幼时起,他就决心逃离乡村,成为一名作家。他获得奖学金远赴牛津大学就读,在伦敦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奈保尔的小说和非小说类作品所触及的主题引发了21世纪众多最具批判性和争议性的辩论:发展中国家和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殖民压迫和后殖民主义混乱导致的持续负面影响,传统和现代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关系……
纳菲西将其解读为关于“一个人的生命被另一个人没收”的令人不安的故事。她的学生们与这位俄罗斯流亡者的作品主题产生了更深的共鸣,她们理解和认同他的作品——一种对生活的变幻莫测的共鸣。
她的学生们很快就和纳博科夫的作品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尤其是《斩首之邀》,文中孤独而爱幻想的男主角独具创见的个性使他在一个“整齐划一不仅是常态,也是法则”的社会中格格不入。
她的读书会成员有着各不相同的政治和宗教观念,最初她们羞于分享自己的观点。但渐渐她们把每周的聚会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庇护所,一个她们可以分享彼此信念的地方,她们可以根据正在阅读的书籍来探讨一些话题。
纳菲西曾在几所伊朗的大学教文学,在1997年离开伊朗前往美国之前,她在德黑兰的家中为她以前的一些女学生成立了一个读书会。即使在学校里,她和她的许多女学生也因为未戴面纱或佩戴不当,以及学习颓废的西方国家课文而遭到攻击。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作者简介
【V. S. 奈保尔】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米格尔街》《斯通先生与骑士伙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自由国度》《大河湾》、“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
批判性和争议性
自己的人生经历
不完整的世界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内容梗概
毕司沃斯先生童年时,父亲意外淹死,家里被迫卖掉唯一的房子,全家人各奔东西,他只能寄人篱下。一次又一次白眼和侮辱中,他只有一个梦想:有一栋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以阅读来记忆》
作者简介
【阿扎尔·纳菲西】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客座教授、对外政策研究院的对话研究项目负责人。曾在伊朗的德黑兰大学、自由伊斯兰大学以及阿拉美塔巴塔拜大学教授西方文学。1981年因拒戴头巾,被逐出德黑兰大学。1997年,从伊朗到美国。
离开伊朗前
读书会成员
与纳博科夫的联系
《洛丽塔》
内容梗概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是一部动人的回忆录,讲述了毛拉统治下的伊朗生活。它还是一个书友会的成立史,这个书友会对纳菲西和她的学生而言有着改变人生的意义——令他们了解小说如何使人逃避意识形态,以及收获对个人表达的颠覆性认同。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一组相互间有系统联系的个人回忆文集,时间跨越三十七个年头(1903年8月-1940年5月),是纳博科夫本人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古往今来以时间和记忆为主题的作品中,为数不多的非常奇特而优秀的一本。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作品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 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1977年7月2日病逝。
《所罗门之歌》
《说吧,记忆:自传追述》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对于生活和艺术接合的执着,对于记忆和时间运作方式的关注,以及对于棋类游戏的喜爱——所有这一切在这本书中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变幻莫测的故事:犀利的寓言故事、怪人怪象、诡秘的后现代主义谜团。
如果说这些故事为纳博科夫赢得了冷酷无情的名声,那么这些故事中也有一抹发自内心的忧郁,这根植于他长期流亡的经历,以及他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敏锐意识。
内容梗概
身为作家,纳博科夫的无数天赋在这部光彩夺目的故事集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他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富有音乐韵律的语言,对于细节和精度的热爱,以及通过画面直观性和神乎其技的精湛手法唤起一个场景、一段记忆、一种感觉或情绪的能力。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托妮·莫里森作品
作者简介
【托妮・莫里森】 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黑人家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宠儿》和《爵土乐》等。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所罗门之歌》
《宠儿》
作品以“黑人会飞”这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故事的主线和象征的核心,塑造了以奶娃为代表的黑人主人公形象,讲述了他与父母间新老两代的冲突,与母亲、姐姐之间男尊女卑的冲突,以及在南行中发生的北方城市黑人与南方乡镇黑人之间的冲突等。
黑人女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庄园逃到自由州俄亥俄,奴隶主一路循踪追来。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命运,塞丝决然杀了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十八年后,“宠儿”还魂,她不但加倍向母亲索取爱,还纠缠和引诱保罗,甚至不择手段地要摧毁母亲的生活。
就像在福克纳的作品中一样,莫里森笔下的人物永远不会忘记过去;对他们而言,过去甚至还没有成为过去。
内容梗概
在莫里森的书中,离奇怪诞的事件层出不穷:有鬼魂和巫毒娃娃,认为自己会飞的人们,天花板上挂着的一袋袋骨头。对莫里森笔下的人物而言,这些奇闻异事可谓见怪不怪。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最令人难忘的是,摩尔令我们对她笔下人物的内心有了真实而忧伤的初步认识,她描绘了他们的恐惧、失望和隐匿的渴求,以及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的跌宕起伏和命运的狰狞面目时仍坚守梦想的努力。
她在20岁时回顾过往。塔西在中西部的一个小农场长大,从未坐过出租车或飞机,她觉得自己迷失了方向,缺乏和朋友们一样的野心(“结婚,生孩子,读法学院”),也缺乏支撑计划的内驱力。
小说有时很有趣,但它本质上关注的是疏忽导致的后果——无暇顾及所爱的人或没有为之而奋斗,以及随机发生的意外事件,就像“9·11”事件一样,可以突然摧毁或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小说描绘了一幅不朽的画像:在9·11事件发生后的一年里,一个年轻女孩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长大、成熟,开始进入失落和悲伤的成人世界。小说同样以恰到好处的情感精确度探索了爱的承诺与不足,以及家中最受宠爱的孩子也会有的孤独感。
《门在楼梯口》
作者简介
【洛丽·摩尔】 1957年生于纽约州,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创意写作系,1983年凭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自助》奠定其在美国文坛的声誉。 主要作品:《就像生活》《美国鸟人》《字谜游戏》《你也很丑》等
一幅不朽的画像
意外事件的影响
叙述者:塔西
真实而忧伤
内容梗概
《门在楼梯上》是洛丽·摩尔于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透过女主人公塔西·柯尔津的眼睛,叙述了她二十岁这一年的遭遇,反映了青春的迷茫、困顿和躁动。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尽管《白鲸》这部小说渗入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但它已成为美国文学无限可能的缩影。这部小说影响了很多迥然不同的作家。一旦你读过或重温《白鲸》,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大白鲸和它无情追捕者的身影无处不在。
该小说仍以麦尔维尔年轻时身为水手亲身观察到的航海技能的内心细节为基础。鲸的意象可谓包罗万象,从象征着大自然不可驯服之力量的“海洋中最大的怪物”,到人类可以把自身黑暗想象投射到它身上的大型白色哺乳动物。
《白鲸》是对世间的善与恶、秩序与混乱、陆地与大海的两极分化的探索;是对超验主义者乐观情绪的挑战;它也是一个关于美国社会阶层和种族的寓言,因为这个国家即将一头栽进内战。
一旦开始阅读,许多人会发现,它其实是一本奇特而不可思议的书——它对于客观世界迷幻、广博的描述可谓全面的创新,同时语言糅合了《圣经》、莎士比亚和奇妙的俚语风格,使人沉醉其中。
《白鲸》
作者简介
【赫尔曼·麦尔维尔】 (Herman Melville, 1819 -1891),19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代表作《白鲸》被毛姆列入“世界文学十大最佳小说”。早年在捕鲸船上当过水手,这深刻影响了他日后的写作。生前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过世后三十年声名鹊起。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奇特而不可思议
两极分化的探索
鲸的意象
集体无意识
内容梗概
小说叙事者以实玛利厌倦陆地的生活,登上裴廓德号捕鲸船当水手。船长亚哈在之前的一次航程中被白鲸咬去半截腿,他此次出航矢志要找到白鲸报仇雪恨。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赎罪》采用了麦克尤恩在早期作品中业已炉火纯青、熠熠生辉的叙事手法,并驾驭它们打开一个更广阔的悲剧视野。《赎罪》还将他永恒的主题编排成一曲交响乐,既动人心弦又令人折服。
小说在追溯布里奥妮的谎言给塔利斯家族带来的后果的同时,还从罗比的视角对1940年盟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进行了惊人的描述。这一系列描写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宏大的场景,以惊心动魄的真实感捕捉了战争的平庸和惨烈。
这部小说——按照设定,是书中角色之一写下了这部小说——对于臆想的危害以及现实与艺术之间的鸿沟,呈现出深刻的反思。书中大量的典故将故事置于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学矩阵中。
《赎罪》既是一个爱情故事,也是一个战争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想象的破坏力的故事。它也是一部堪称一绝的力作——一部读者每一次阅读都既能产生共鸣,又能发现细微不同感受的小说。
《赎罪》
作者简介
【伊恩·麦克尤恩】 一九七五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大奖。
堪称一绝的力作
呈现出深刻的反思
惊心动魄的真实
动人心弦令人折服
内容梗概
小说围绕着一个名叫布里奥妮·塔利斯的13岁女孩的可怕谎言展开——谎言的动机则出于嫉妒、怨恨和哗众取宠的心理,以及对于成人世界的运转方式恣意妄为的幼稚想法。布里奥妮的不实指控将她姐姐的情人罗比送进了监狱,粉碎了这个家庭循规蹈矩的中上阶层生活。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统治着这场恐怖的是霍尔顿法官,他是一个体型巨大、肤色苍白的怪物,喜欢发表虚无主义演说,赤身裸体地跳舞——他是撒旦的化身,声称自己永不眠、永不死。法官绝对能跻身文学史上最可怕的恶人之一。
全书为主人公“少年”的经历,十几岁的他加入美国军事队伍,前往墨西哥,不久就遭到了印第安人的致命打击。后来他偶然加入了由罪犯、老兵和印第安人组成的赏金猎人队伍,这个队伍中指点生死的是霍尔顿法官。
麦卡锡的《血色子午线》既富有歌剧色彩,又颇具福克纳之风。他记载了无数人的死亡,其中一部分像“大木偶剧院”[插图]的风格,一部分像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戏剧,还有一部分则像《权力的游戏》。其他场景也有着令人难忘的电影效果。
这个故事从始至终充斥着暴力和血腥,代表了作者霍布斯式世界观最残酷、最原始的升华。这部小说揭露了以“天定命运论”为核心的黑暗帝国主义——“天定命运论”为美国西进运动[插图]的领土扩张以及随后的海外探险提供了依据和借口。
洛佩兹向我们展示,第一眼看上去朴素、单调的景观,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
在洛佩兹看来,北极不仅存在于数理地理学中,也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未知领域。他的叙述在哲学和科学、隐喻和具象之间循环往复。
今天,随着气候变化的加速,北极本身也成了人类狂妄自大的牺牲品。最新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并经受着棘手的恶性循环:冰雪反射阳光,同时公开水域吸收阳光,融化过程导致气温进一步上升,从而引发进一步的消融。它们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一系列后果,包括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度增加和更极端的天气。
巴里·洛佩兹1986年的著作《北极梦》在今天看来既是一部荒野描写的经典之作,也是一曲献给不断消逝的世界的挽歌。借助地质学家、探险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工作,外加各种神话和一些因纽特传说,洛佩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方的印象主义画面,传达了他在四五年的旅途中所体验到的惊奇和敬畏。
《血色子午线》
作者简介
【科马克·麦卡锡】 (Cormac McCarthy,1933 - )美国当代小说家,剧作家,已著有10部长篇小说及其他短篇作品和剧作。先后斩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美国文学界主流奖项,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
充斥着暴力和血腥
颇具福克纳之风
“少年”的经历
霍尔顿法官
内容梗概
《血色子午线》一定程度上基于1849年至1850年发生在美国西南部的历史事件,讲述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头皮猎人队伍的故事。他们大肆屠杀阿帕契人和墨西哥人来赢取赏金。种族主义、残忍、贪婪和嗜血驱使着他们。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北极梦:对遥远北方的想象与渴望》
作者简介
【巴里·洛佩兹】 Barry Lopez (1945- ),散文家、短篇小说家,共著有6部散文作品和10部虚构作品,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文学作家之一,是“当代从伦理角度重估人类生态行为的主要代言人”。获奖无数: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图书评论协会提名奖、美国文学与 艺术学院颁发的文学奖、约翰·巴勒斯奖章等。
献给消逝的世界
人类狂妄的牺牲品
未知领域
复杂的生态系统
内容梗概
本书是有关北极题材的生态文学经典。在五年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洛佩兹为我们揭开了地球之巅的神秘面纱,用科学的严谨与诗意的表达,描述了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关于亚伯拉罕·林肯的书籍
关于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林肯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任期间主导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
《林肯演说和著作》
《林肯在葛底斯堡》
《林肯:一位作家的传记》一书中,弗莱德·卡普兰探讨了莎士比亚和《圣经》在塑造青年时期林肯的情感上起到了多么关键的作用。据卡普兰观察,在林肯的一生中,莎士比亚一直是首要的试金石,塑造了他对变幻莫测的无序世界中人类困境的几近存在主义的观点,而《伊索寓言》则激发了他把讲故事作为自身示例和道德论证的手段。
在《林肯之剑:总统职位和语言的力量》一书中,道格拉斯·L.威尔逊认为,写作对总统来说像是一个避难所,是一个“将知识分子从办公室的混乱和困惑中解脱出来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厘清冲突的选项,用语言组织他的思想”。威尔逊说,林肯“习惯在纸片上记下他灵光一现的想法”。
《林肯:一位作家的传记》
《林肯之剑:总统职位和语言的力量》
内容梗概
盖瑞·威尔斯1992年的著作《林肯在葛底斯堡》中精辟的解释,这位第16任总统正在用他的演讲进行“国家的新建”,回顾了《独立宣言》对人人平等和自由的承诺。林肯能用他的话语号召这个国家实现它的理想,这种能力植根于他的双重天赋:他对语言和叙述有种诗意的热爱,这得益于他从小就如饥似渴地阅读,以及他身为律师善于说服他人的艺术和技巧。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那里的人们过着一成不变、唯命是从的生活。如果说IT构成的威胁是对盲目崇拜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危险性发出的可怕警告,那么卡玛卓兹星则代表了一种反乌托邦的墨守成规的世界,它一部分体现在资本主义的群体盲思之上。
卡玛卓兹星人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全无惊喜、创造力和选择权。她敦促他们认识到自由的价值,还将生活比作一首十四行诗:“你被赋予了它的形式,但你要自己把它写完。你的人生,由你自己掌控。”
梅格和她5岁的天才弟弟查尔斯·华莱士,还有她的同学卡尔文·奥基夫,在三位分别被称作“啥夫人”“哪夫人”和“谁夫人”的超自然生物的帮助下穿越时空。他们的任务是营救她被禁在遥远的卡玛卓兹星的父亲。
女主人公梅格·莫瑞是个处境尴尬的孩子,总感觉自己像局外人,因为她爸爸是一个科学家。梅格并非20世纪60年代科幻小说的理想女主角——她是个戴眼镜的书呆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同时,也困扰于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时间的皱纹》
作者简介
【马德琳·英格 / 麦德琳·兰歌】 主题鲜明是马德琳·英格的一贯风格……这本风格独特的书,激发了我们对爱的思索、人文主义的关怀以及对快乐生活的展望。
梅格·莫瑞
查尔斯·华莱士
卡玛卓兹星
人生要自己掌控
内容梗概
和“哈利·波特”系列一样,《时间的皱纹》一书的主角也是勇敢的孩子们,他们引领了对抗世界邪恶势力的斗争。主人公认识到爱的力量,拯救了家庭成员的生命。在很多方面,梅格·莫瑞可以说是赫敏、《饥饿游戏》里的凯特尼斯,以及《分歧者》里的特丽丝等精力充沛、足智多谋的女主角的前辈。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虚拟现实既是一场科技探险,也是一场文化盛宴。在这本书中用21个章节和3个附录,为VR总结出52种定义,其中不乏技术、哲学、社会学,甚至诗意的探讨。他向我们展示了VR如何更新与拓展了我们对人类本身的理解,在大脑和身体如何与世界连接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足够的理由,无限欣喜地拥抱互联网。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互联网那些不完美的设计却是某种潜在的威胁……为什么如此多的暴民在社交网站上争吵不休,很多骂人的脏话我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可能从来不会使用,但在匿名网络环境中却漫天飞舞?
杰伦·拉尼尔作品
作者简介
【杰伦·拉尼尔】 “虚拟现实之父”、硅谷技术先锋,同时他也是作曲家和视觉艺术家,现于微软研究院担任跨学科科学家。他在1984年创办的VR公司VPL,创造出了世界上首台消费级VR设备、虚拟化身,以及多人虚拟世界的体验。
《你不是个玩意儿》
《虚拟现实》
内容梗概
《你不是个玩意儿》和《万象的新开端》等充满争议的著作中,拉尼尔为“新的数字人文主义”提供有力论据的同时,也详述了这种观点,认为人的个性比“蜂巢思维”更重要。他提醒我们,免费互联网内容的经济效益使广告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也迫使内容创造者——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和记者——难以谋生。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甘古利家的儿子果戈理起初试图远离自己的印度本源:他不和其他印裔美国学生一起出去玩,也不像他的父母和父母的朋友那样视印度为家乡,相反,和他的美国朋友一样,印度在他眼里就只是印度。
生动入微的细节展现了日常生活的质感,同样精准的情感细节揭示了她笔下人物的心理状态。甘古利一家搬到波士顿郊区的新房子时,拉希莉写道:“他们的车库和所有别的车库一样,里面堆放着铲子、园林剪和雪橇。
艾修克·甘古利的新娘阿西玛却害怕在一个“没有亲人,知之甚少”的国家抚养孩子。他们的两个孩子渴望融入朋友圈,却发现自己时常穿梭于美国文化和孟加拉国文化之间,穿梭于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之间。
这是一个关于错失的联系、流放和归属的契诃夫式故事,描绘了一幅难以磨灭的甘古利家族成员画像,展现了他们对美国截然不同的态度。当艾修克·甘古利迫不及待地前往波士顿攻读工程学博士学位时。
《同名人》
作者简介
【裘帕·拉希莉】 美国作家,以处女作《解说疾病的人》获得2000年度的普利策文学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获奖者。 主要作品:《不适之地》《低地》《我在何处》《另行言之》《书之衣》
艾修克·甘古利
阿西玛
细节慧眼如炬
儿子果戈理
内容梗概
小说讲述了在美国出生的印裔男孩果戈理童年、少年直到青年的人生经历。 果戈理的父亲名叫艾修克,艾修克年轻时遭遇一场火车脱轨事故,因为 一本《果戈理小说集》而幸免于难。为此,当他的儿子在美国出生时,他给儿子起名“果戈理”。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科尔伯特写道,事实上,通过干扰地球上维持生命的体系,“我们正在把自己的生存置于危险之中”。或者,正如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家保罗·埃尔利希所言:“当人类将其他物种推向灭绝之时,也无异于锯断了自己栖身的树枝。”
与末次冰期结束时相比,地球如今的变暖速度至少快了十倍。据估计,1/3的造礁珊瑚、1/3的淡水软体动物、1/3的鲨鱼和鳐鱼、1/4的哺乳动物、1/5的爬行动物和1/6的鸟类正在走向灭绝。
最具毁灭性的是我们对大气层造成的破坏。大肆燃烧化石燃料、乱砍滥伐森林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了8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导致地球快速变暖的元凶。这些变化转而引发了日益严重的飓风、洪水、干旱、野火和酸化海洋。
人类把入侵物种引进生态平衡已被大肆破坏的地方。我们在河流上筑坝、毁坏景观、破坏生物的自然栖息地,阻碍了它们的迁徙。我们还猎杀动物和鸟类——从候鸽到大海雀,再到塔斯马尼亚虎,它们都已灭绝。
《第三帝国的语言》的研究报告,阐述了纳粹的言语“有如微小剂量的砷”,从内部毒害和颠覆德国文化。让“语言服务于他们可怕的体制”,是第三帝国用来“作为其最强大的、最公开的、也是最隐秘的宣传手段”。
克莱普勒剖析了纳粹的谎言、夸张和充满仇恨的修辞,他们用奥威尔笔下的方式毒害了这门语言。克莱普勒写道:“如果有人长时间地言说狂热,以为这就是英勇和道德,最终他就会真的相信……”
克莱普勒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描述纳粹对数字和最高级的痴迷;纳粹本身的许多数字(包括歼灭的敌兵、俘虏的囚犯、集会广播的观众人数)都被夸大了,达到了克莱普勒所说的“童话故事中才会出现的数量级”。
这本书令人痛心地描述了纳粹主义是如何通过习语、常用语和句型“渗透到人民的肉体和血液之中”,以及“它通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将这些用语和句型强加给了大众,令人不知不觉间机械地接受下来”。
《大灭绝时代》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 美国知名记者、优秀科普作家,《纽约客》环境观察员和评论员。她的写作兼顾科学的严密性与辛辣的幽默感,以观察深刻、逻辑清晰、行文生动著称。2014年新作《大灭绝时代》在欧美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受媒体与学界一致好评,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堪与《寂静的春天》相提并论的重要著作。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科尔伯特的观察
最具毁灭性的
毁灭自己
内容梗概
科尔伯特的文字兼具紧迫感和权威性,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第三帝国的语言》
作者简介
【维克多·克莱普勒】 (Victor Klemperer,1881—1960),出生于瓦尔特河畔的琅茨贝尔格,在布隆贝尔格和柏林长大,1920—1935年任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罗曼语文学教授,1935年因其犹太出身被 解聘。1945年后恢复了德累斯顿教职。此后在格莱弗斯瓦尔德、哈勒以及柏林任教授。
描述了纳粹主义
描述纳粹数字痴迷
剖析了纳粹的谎言
阐述了纳粹的言语
内容梗概
克莱普勒给自己最“艰难”的作品命名为《第三帝国的语言》,它令这位学贯罗曼学、日耳曼学和比较文学的作家声名远播,跨越了欧洲大陆。不仅因其是第一本对“第三帝国语言”的深刻评析,也不仅因作者所表现出的语言天赋,更因为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人道主义的文献。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勇兰的故事是隐晦而矛盾的,汤亭亭一边试图理清她的家族史,一边运用她的想象去理解她母亲和姑姑的经历。她还尝试将自己“地道美国人”的生活置于成长的生活环境和神话故事背景下。最终呈现的就如勇兰的故事一样,紧张激烈、怪诞离奇而又热血澎湃。
勇兰告诫她,按传统,女人就是妻子或佣人,她讲了一个关于她的小姑子通奸还给别的男人生下孩子的可怕故事:左邻右舍的看不起她,诅咒她,最终她抱着婴儿跳井身亡。
汤亭亭最喜欢的故事之一是花木兰的故事。花木兰是一位英勇的女性,她在山里受训多年,修习“白虎”和“巨龙”的武功,以便替父从军,为被围困的村庄报仇雪恨。她就像《卧虎藏龙》中身手矫健的侠客,是一名争强好胜、光彩夺目的勇士。
汤亭亭的母亲勇兰是一位性格刚烈、超乎常人的母亲,她“能言善辩”,是个有力的故事讲述者。同时也咄咄逼人,勇兰斥责女儿“唧唧呱呱,说话像个鸭子、不听话、邋里邋遢”。
《女勇士:一个生活在群鬼中的女孩的回忆录》
作者简介
【汤婷婷】 美国华裔女作家,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祖籍广东新会,《女勇士》获197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金山华人》获198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汤婷婷凭借在文学领域的成绩,于2003年获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于2008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杰出文学贡献奖。
能言善辩的母亲
震惊的性别歧视
花木兰的故事
隐晦而矛盾
内容梗概
《女勇士》以诗意和炽热的行文勾勒出她的中国家庭昔日的“鬼怪”。这本书融合了民间故事和家庭传说、记忆和梦想,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两种文化中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文化的滋味,以及在母亲关于女性在社会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的极度矛盾的教导下长大的心境。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最重要的一点:“多读,多写。”他说,定期阅读“可以让你不断了解前人做过什么,还有什么没做,什么是陈词滥调,什么是推陈出新,什么才是言之有物,什么是灵气全无”。
他认为要找个有一扇门的写作场所(但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定好每天写作的目标,整天都待在里面,直到这个目标实现。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这使他能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一本书的初稿,速度堪称惊人。
故事情境比情节要点更重要。斯蒂芬·金写道,在自己写的很多书中,他想“把一群人物(也许是两个,也许只是一个)置于某种困境中,然后旁观他们如何竭力脱身”。
在斯蒂芬·金看来,作家的工作不是找到好点子,“而是在它们出现时能够认出它们来”。有时,这意味着利用一段新闻故事来制造引人入胜的前提;有时,这意味着糅合两个毫不相关的主题。
《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
作者简介
【斯蒂芬·金】 当今世界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小说家之一。1947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惊悚小说大师”。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历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中,其作品总是名列榜首,居高不下,版税均逾千万美金之巨。
不是找到好点子
故事情境更重要
多读,多写
不要等着灵感
内容梗概
一半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恐怖小说之王的人生回忆录,一半是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文学大师的创作经验谈兼写作大师班。手把手教有志于写作的文学青年要备好哪些必要的装备,如何像发掘一架恐龙化石一般将一个好故事发展成型,如何“关门写作,开门改稿”,甚而至于少用被动语态、“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等等谆谆教导。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通过将论点置于历史连续体中,马丁·路德·金为它们增添了传统权威和关联价值。对他的一些观众而言,马丁·路德·金对美国梦的表达唤醒了对这些诗句有意或无意的记忆。
他逐渐发展出一种潜能,能够整合不同的想法和主题,并将它们化为己用——这一天赋使他能在众多不同听众面前演说,同时他会采纳一些乍一听十分激进的想法,并使它们变得平易近人且容易接受。
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我们可以发现马丁·路德·金对莎士比亚作品和一些流行歌曲的模仿痕迹。类似这样的引用扩大了演讲的广度和深度,使听众获得了与自身经历产生共鸣的试金石。
马丁·路德·金的一生,证明了个人的力量能使历史的轨迹沿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在他去世半个多世纪后,他的演讲和著作不仅是美国民权运动史上的重要文献,还持续激发了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变革。
《希望的嘱托:马丁路德金核心著作与演讲》
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非裔美国人,美国牧师、社会活动家、民权主义者,美国民权运动领袖。1963年觐见了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演讲和著作
我有一个梦想
整合想法和主题
将论点置于历史
内容梗概
马丁·路德·金的一生,证明了个人的力量能使历史的轨迹沿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在他去世半个多世纪后,他的演讲和著作不仅是美国民权运动史上的重要文献,还持续激发了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变革。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7岁时,卡尔在学校被一名男孩强暴,后来又被一名保姆性骚扰。当她姐姐在一次骑马事故中摔断锁骨时,甚至没人愿意带她去看医生。每当她母亲开始酗酒,卡尔就会藏起她的车钥匙,不让她开车上路,或者假装在打电话,以防她辱骂邻居。
卡尔的母亲,在得克萨斯州西部的尘暴区长大,15岁时结了婚,搬到了五光十色的纽约,在那里上了艺术学校。后来她又结了六次婚,回到得州后,她越来越沉溺于饮酒以及幻想她失去的纽约生活。她如饥似渴地阅读萨特和马克思的书,听歌剧和爵士乐时会哭泣。
卡尔拥有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有趣,真实,毫不留情,一半是酷酷的得州女孩,一半是抒情诗人。她在字里行间描绘了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全家福。
11岁时,玛丽·卡尔在日记中写道,她长大后要“写一半诗歌,一半自传”。她最后也确实做到了。无论是韵文还是散文,她的文字朴实、坦诚,观察精准,赋予读者力量
《骗子俱乐部》
作者简介
【玛丽·卡尔】 (Mary Karr)是三部获奖畅销回忆录的作者,这三本书分别是:《骗子俱乐部》(The Liars' Club),入围国家图书批评界奖终选名单;《樱桃》(Cherry),被全国范围的图书评论推选为“优秀读物”;以及《重生之光》(Lit),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
半诗歌,半自传
个人风格明显
查理·玛丽·摩尔
暴力和疏忽行为
内容梗概
《骗子俱乐部》是一段情感激烈又充满爱意的回忆,在纸上重温过去的同时,也是对过去进行救赎。书籍出版后一鸣惊人,她继承了父亲讲故事的非凡才华,以及吸引读者注意力的能力。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她描绘了发现新物种时的兴奋之情——未知或未经证实过的新物种,以及进行研究和实验等科研日常工作时的枯燥乏味:长年累月的观察等待和收集数据,夜以继日,周而复始,迂回曲折,这些工作都是倚仗运气,大多是徒劳无功的。
她描写了在炽热的沙漠阳光下,一株仙人掌年复一年静待降雨的神奇能力:它抛弃了“自己的根系,防止干旱的土壤反吸走自身的水分”,随后它开始缩小,直到它的刺“形成一层密集、危险的‘皮毛’,以保护变身后没有根须的硬球”。
她描写了植物在美国中西部生长的声音:“甜玉米长得最快时,一天能蹿高一英寸,如果你在一个静谧的八月天站到一片玉米地的中央,就能不断地听见此起彼伏的‘沙沙’轻语。”
洁伦是一位地球生物学教授,她描述了植物的奇异之处:这些“发明于四亿多年前”的机器能从无机物中制造糖分——这些奇妙的机器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实验室女孩》
作者简介
【霍普·洁伦】 (Hope Jahren)于1996年从加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开始独立从事地球生物学研究。她曾三获富布赖特奖;另外还先后斩获两枚地球科学领域的青年研究者奖章,到目前为止,仅有四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她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植物的奇异之处
植物生长的声音
静待降雨的能力
兴奋之情
内容梗概
《实验室女孩》既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记录了霍普在科研经历中的发现;同时也展示了一位天才教师通往植物秘密生活的路线图。这本书对植物学的影响不亚于奥利弗·萨克斯的论文对神经学的影响,也不亚于斯蒂芬·杰·古尔德的著作对古生物学的影响。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有关战争的后果和帝国主义的影响等更有争议的话题,也植根于荷马的经典作品中。——奥德修斯抵达了巨人的海岛,闯进了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栖身的山洞,设计刺瞎了他的眼睛——这可以视为一种对希腊人剥削非希腊人行为的辩护。
《奥德赛》中认识的这位“诡计多端”的战争英雄总有令人头疼的一面——自私自利、控制欲强、表里不一。《奥德赛》的文字本身将这位存在争议的主人公刻画得“惊人地清晰”。
傲慢的危险性、身份的多样性、命运与自由意志之间的争夺、父子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奥德赛》永恒的主题。有关战争的后果和帝国主义的影响等更有争议的话题,也植根于荷马的经典作品中。
《奥德赛》一直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原始文本之一,它持续以潜移默化的重要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叙事。《奥德赛》也为一大批文学作品提供了范本,包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德里克·沃尔科特的《奥麦罗斯》和查尔斯·弗雷泽的《冷山》。
《奥德赛》
作者简介
【荷马】 荷马(约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相传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他所作,统称“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最早的传世文学作品,已成为西方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原始文本之一
永恒的主题
“诡计多端”
争议的话题
内容梗概
以特洛亚战争传说为题材的“系列史诗”中惟一一部传世的“返乡史诗”。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亚城之后,率领自己的军队渡海回国。途中遭遇艰难险阻,历经十年飘泊,随行同伴全部遇难,只有他在女神雅典娜的佑助下,坚韧不拔地孤身一人回到久别的故乡。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霍夫施塔特的这番话惊人地预言了茶党运动和被唐纳德·特朗普煽动利用的民粹主义、反移民本土主义的诞生。技术、全球化和人口结构变化造成了快速社会变革,伴随着由此导致的混乱等助长了一种新的被驱逐感和怨恨情绪。
霍夫施塔特认为,“偏执风格”的早期例子,如反天主教运动,往往采取防御姿态——抵御已感知的“对已然确立的生活方式的威胁”。相比之下,他写道,他们感到“美国的传统美德已经被国际主义者和知识分子蚕食殆尽”。
霍夫施塔特将“偏执风格”定义为一种以“极度夸张、怀疑和阴谋论幻想”为特征的态度,并聚焦在对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的感知威胁上。其言论带有末世感,观点极端。
霍夫施塔特将“偏执风格”定义为一种以“极度夸张、怀疑和阴谋论幻想”为特征的态度,并聚焦在对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的感知威胁上。其言论带有末世感,观点极端。
《美国政治中的偏执风格》
作者简介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美国历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史教授,专注于美国政治、文化史。著有《改革时代:美国的新崛起》《美国的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等作品。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
“偏执风格”
非新现象
早期例子
茶党运动
内容梗概
在霍夫施塔特的经典著作中还有个令人振奋的观点:据他观察,具有“偏执风格”的运动倾向于“以连续、间断的波浪形式出现”,逐渐上升并达到顶峰,但随后又会消退(至少在下一个轮回到来之前)。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海饼干”不是一匹普通的马:它有多达4000万粉丝守在收音机前收听它每周的比赛实况。据报道,1938年它占据的报纸头条超过了罗斯福、希特勒或墨索里尼。
“海饼干”于1940年退役后,数以万计的粉丝前往旧金山以北150英里的霍华德农场看望它。在那里,“海饼干”长胖了,成了一百多只小马驹的父亲,而且“幸福快乐”。
希伦布兰德对“海饼干”的人类伙伴的描写也同样出色。书中有它的驯马师汤姆·史密斯,他曾是一名野马牧马人;它的主人查尔斯·霍华德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汽车销售大亨。
“海饼干”的出场是失败者的缩影——它是一匹身材矮小、腿又短又粗、长期有体重问题的马,有着友好的大型犬一样随和的性情——却最终轻松击败了毛发光滑、容易兴奋的三冠王“战将”。
《奔腾年代》
作者简介
【劳拉·希伦布兰德】 出生于1967年。19岁时,她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不得不中途退学,并在虚弱得无法出门的情况下断断续续地坚持阅读与写作。《奔腾年代》令希伦布兰德一跃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两度问鼎美国鞍马赛事新闻界最高奖项“日蚀奖”。
一匹矮小的马
人类伙伴
幸福快乐
一本关于马的书
内容梗概
希伦布兰德通过“海饼干”的故事,敏锐地刻画了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逃避现实的生活状态,以及迅速兴起的大众媒体营销明星的风气——这段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当今时代。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他是一个“导游,也是一名编辑,帮助病人把他们的故事串连起来,帮助他们理解他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学家,意味着每天要“与另一个人单独相处,思考——努力活在当下”。
在书中,格罗斯对他的病人充满同理心,会在倾听他们自身的担忧时,温和地鼓励他们认识生活的模式。
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一点是,改变只能发生在此时此地。格罗斯补充说,这很重要,因为试图改变过去只会让我们感到无助和沮丧。
格罗斯引用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话:“如果你把悲伤写成故事,或以故事形式讲述出来,那么一切悲伤皆可承受。”他接着说,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生活。
格罗斯令人信服地描述了精神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引导我们与他的病人产生共鸣,体会他们的失落和遗憾,从而惊叹于人类思想的错综复杂。
技术——数据、信息、误报、算法——如何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们对自身的理解,数据检索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我们的历史感并创造怀旧和失落感,以及科学为人类打开新视野的同时,如何提醒人类终有一死的命运和注定的局限性。
我们从书中得知,“大奖”这个词是指一种毁灭了80%人口的进程缓慢的末日天灾:“不是彗星撞击,也不能称之为核战争。只是其他一些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的原因:干旱、水资源短缺、作物歉收……所有顶级捕食者都消失了
吉布森的第二个未来将我们带到了22世纪早期一个人烟稀少、“中了大奖后”的伦敦。这是一个由盗贼统治的城邦,它掌握在大企业家、新君主主义者和寡头手上,电视真人秀与政治融为一体。
《边缘世界》的第一个未来把我们带到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在那里,除了制毒和数字盗版,几乎没什么工作机会,大卖场和沿公路商业区占据了所有视线,监控和国土安全部无处不在。
《咨询室的秘密:倾听你的人生故事》
作者简介
【斯蒂芬·格罗斯 (Stephen Grosz)】 在过去的25年中,他一直在从事心理分析师的工作,同时,他也在精神分析学会教授临床技术,在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精神分析论。他的事迹见于《金融时报周末杂志》和《格兰塔》。《咨询室的秘密》是他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就的一本新书。
人类思想错综复杂
理解自己的生活
改变发生在此刻
充满同理心
内容梗概
详述了咨询室里发生的动人故事,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些散落在只言片语间的智慧。对于不了解心理咨询过程的人来说,读这本书能给他们一种全新的体验。作者巧妙地绘制了心理分析师的自画像,向读者展示了咨询室里所发生的一切。相信无论是需要咨询,还是提供咨询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示。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边缘世界》
作者简介
【威廉.吉布森】 威廉·吉布森不仅在1982年创造了“赛博空间”这个词,而且在他1984年的处女作《神经漫游者》中,还预示了互联网及其将对我们思考和联系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更拿下科幻文学界三大奖: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K·迪克奖,创下至今无人打破的记录,更畅销六百多万冊。
第一个未来
第二个未来
“大奖”
数据、信息、算法
内容梗概
小说《边缘世界》同样展现了不可思议的洞察力,威廉.吉布森描绘了两个令人真切感觉到不祥的未来。这是吉布森的众多才能之一:他能够想象出复杂的世界,这些世界既是通往未来的预言之窗,也是映射出我们当今时代的可怕镜子。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格特纳向我们介绍了贝尔实验室非凡成就背后的那些科学家,将他们激动人心的发明创造通俗易懂地介绍给了广大读者。格特纳还指出,也正是贝尔实验室的成功为它日后走向衰亡埋下了隐患。
科学家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是信息通信理论的奠基人,他的理论彻底改变了关于通信的思维。实验室的其他研究员则帮助打破物理学、化学和数学之间的界线,重新定义了新型工业生产过程,比如质量控制体系。
贝尔实验室是许多科技创新的幕后功臣。这些革新定义了人类的现代生活,包括晶体管、激光、硅太阳能电池和UNIX操作系统。贝尔实验室还开发了首颗通信卫星、首个移动电话系统以及首个光纤电缆系统。
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的几十年间,贝尔实验室作为AT&T[插图]的研发部门,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科研机构。正如乔恩·格特纳在其新书《创意工场》中所表述的那样,贝尔实验室为世界创造了未来。
《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
作者简介
【乔恩·格特纳】 乔恩·格特纳,在新泽西州伯克利海茨长大,那里距离贝尔实验室只有几百码远。2004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纽约时报杂志》撰稿人,目前是《快公司》杂志的编辑,跟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居住在新泽西州。
贝尔实验室
幕后功臣
奠基人
现代主义创新
内容梗概
本书中,乔恩·格特纳对20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发明进行了追根溯源。文中描绘了数位对当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做出过决定性贡献的科学家。同时,本书也赞誉了贝尔实验室那些宽敞且与世隔绝的工作场所,因为天才们可以在那里进行各种尝试,无须担心复杂的人际关系、股民利益或公司收益。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它融合了福克纳和乔伊斯的现代主义创新,激励了新一代的作家们,它还是一本“奇迹和魔法”之书,写实和幻境之书,它超越了语言和文化,证明了人类想象力的惊人力量。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核心不是政治,而是时间、记忆和爱。民族和家庭的历史如何自我循环,过去的时光如何塑造现在,激情如何改变生活轨迹。
就加西亚·马尔克斯而言,他对奇幻故事的迷恋不仅源于他的家乡哥伦比亚的内战和政治动荡,也源于他自己的童年和家族史。他成长的偏远小镇阿拉卡塔卡便是小说中马孔多的原型。
作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小说中以无穷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技巧创造了奇迹。他坚信超凡与世俗、习以为常与异想天开之间有一层渗透膜,这部小说就是这一信念的佐证。
《百年孤独》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的文学标杆”,影响滋养了几代中文作家。 主要作品:《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无穷的想象力
丰富的技巧
作品核心不是政治
现代主义创新
内容梗概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辛纳特拉的最大天赋在于他娓娓道来的叙事才华,以及将自己最深的情感融入艺术的能力,宛如与生俱来的演技派。
辛纳特拉从未撰写过回忆录,但他录制的数百首歌曲中蕴藏着他最好的自我:童年时的孤独、年轻时的爱情与成功带来的意气风发,以及与艾娃·加德纳结束婚姻时的心碎。
他是最早的青少年偶像,也是新时代名人的先驱。一位作家写道,下雪时,“女孩们争抢他的脚印,有些人甚至把脚印带回家放进冰箱里保存”。
他是个有着邦德式处世能力的硬汉,却柔情款款地唱着寂寞和渴望。他是一名顶尖的拉斯维加斯表演者,比世界上任何歌手都更能坚定有力地表达人类存在的孤独。
《辛纳特拉!这首歌就是你:一位歌手的艺术》
作者简介
【关于辛纳特拉】 他的歌声——被称为“金嗓子”——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穿越爱情、浪漫和心碎的礁滩。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声音,连接了二战到20世纪末期的几十年,这也是数百万人从收音机、自动点唱机和高保真音响中收听并随之起舞的声音。
硬汉柔情
少年偶像
《辛纳特拉!这首歌就是你:一位歌手的艺术》
他最好的自我
天赋:叙事才华
内容梗概
对于渴望更多了解辛纳特拉的音乐没有比威尔·弗莱德沃德的《辛纳特拉!这首歌就是你》更棒的书了。书中关于辛纳特拉与内尔森·里德尔合作的部分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珠联璧合,双方都推动“对方达到了个人前所未有的高度”。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写书和建造金字塔一样,”福楼拜在一封信中写道,“需要预先拟定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然后花费气力、时间和汗水,将石头一块又一块地堆砌上去。
福楼拜的信中充满了他对文学、哲学和创造力的思考,也有很多关于他心情和健康的自恋话题(32岁时,他说“我正在变老:牙齿掉光了,很快就秃顶了”)。
福楼拜常用动物的比喻来表达他在写作上的努力。他声称自己“像骡子一样工作了15年”只为写出一本好书;当他大声朗读自己的句子时,他会“像大猩猩一样”吼叫……
福楼拜的“非人格化”艺术原则是众所周知的:“作家在作品中应该像上帝在宇宙中一样,到处存在又无处可见。”然而,与福楼拜精心雕琢地展现了自己朴素美学理论的小说相比,他的书信就像21世纪的博主写的东西。
《福楼拜书信集》
作者简介
【关于福楼拜】 福楼拜从小就决意要成为一名作家:十岁之前,他已经构思出30出不同的剧本;少年时代,他写了一个关于撒旦的雄心勃勃的故事;青年时期,他在克鲁瓦塞乡下的父母家过着隐士般的生活,每天写作(或为写作而苦恼)长达18个小时。
“非人格化”艺术原则
写作上的努力
《福楼拜书信集,1830—1857》 (1980)
信中充满了思考
关于写书
内容梗概
他确实经常给她写信,洋洋洒洒,这些信成了《包法利夫人》创作研究的绝佳资料——他如何设想这部小说,他如何研究这部小说,他如何试着想象自己进入小说中人物的生活,他如何辛苦地修改和重写。仅凭这一点,福楼拜的书信——由学者弗朗西斯·斯蒂穆勒专门编译——就足以成为作家和书迷们津津乐道的读物。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弗兰纳根所述的古尔德的故事与昂利·沙利叶在《巴比龙》中关于自己被囚禁在魔鬼岛战俘营的著名记述一样悲惨,也与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笔下莫比乌斯带式的故事一样具有独创性。
他讲述了自己早期在英国和美国的冒险经历,声称曾和一个名叫奥杜邦的人一起学习绘画。在随心所欲、语无伦次的叙述中,他回忆起自己如何“东游西荡,起初是为了寻找黄金和荣耀,后来是为了寻求对自己人生的解释”,以及作为一个萨拉岛上的囚犯,他是如何决定将自己重塑为一名艺术家的。
弗兰纳根笔下的古尔德被描述为一个“慢性子、绿眼睛、豁牙露齿、蓬头垢面”的罪犯,正在臭气熏天的牢房里等待处决,只要潮水一来,牢房里每天都灌满了水。
这部光彩夺目、变幻莫测的小说展开了一系列哲学思考,从艺术、自然和历史到人类的苦难和超然,从英国殖民主义和启蒙时代的狂妄自大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到对澳大利亚原住民进行种族灭绝屠杀的“可憎时代”,范围之广令人眼花缭乱。
《古尔德的鱼书:12种鱼的小说》
作者简介
【理查德·弗兰纳根】 理查德•弗兰纳根1961年出生于塔斯马尼亚岛,是当今澳大利亚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一名记者和制片人。2001年,弗拉纳根依据画家威廉•古尔德的经历写出了《古尔德的钓鱼书》,夺得2002年英联邦作家奖。
哲学思考
古尔德
具有独创性
艺术家
内容梗概
《古尔德的鱼书》是一本关于鱼的小说。19世纪有个小偷兼骗子名叫威廉·布埃鲁·古尔德。在萨拉岛上臭名昭著的塔斯马尼亚监狱服刑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鱼类画作。弗兰纳根的小说通过他的自述,为我们描绘了罪犯流放地痛苦不堪的生活,在那里,几乎所有人的结局都十分悲惨。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菲茨杰拉德把他对逝去青春的怀念与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的繁华盛景因大萧条而戛然而止时所经历的幻灭和绝望融为一体。
菲茨杰拉德写道:“他(盖茨比)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之外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之中不知什么地方了,那里合众国的黑黝黝的田野在夜色中向前伸展。”
它的文风炙热而富有绘画色彩,精准又引人入胜地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但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幻想破灭的故事——尼克和盖茨比的幻想化为泡影,继而预示了菲茨杰拉德后来在他的自传散文集《崩溃》中记录的那种情绪衰竭感。
这部薄薄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首华美的散文诗,讲述了“新世界里一片清新翠绿的土地”曾在移民心中激起的惊奇感;它也是一幅惊人的画卷,描绘了这个梦想如何被贪婪和堕落玷污,难以辨别什么是“那盏绿灯,那极乐的未来”,什么是成功人士华而不实的装饰品和转瞬即逝的财富。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简介
【F.S.菲茨杰拉德】 (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美国小说家。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美国梦的希望失落
爵士时代的挽歌
内容梗概
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唯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他心爱的黛西。然而,比的现实容不下飘渺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戴斯特·费尔金斯在《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从喀布尔到巴格达的战地报道》一书中,以他为《纽约时报》撰写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相关的新闻报道为基础,用非凡的文笔和洞察力记录了战争。
《纽约客》特约撰稿人劳伦斯·赖特的《巨塔杀机》以500多篇采访为基础,将“9·11”悲剧事件置于更大的政治和文化框架下,以尖锐的视角对其进行审视。
关于“911”事件和反恐战争的书
作者简介
【劳伦斯·赖特】《纽约客》杂志的正式撰稿人,也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安全中心的会员。著有5部非小说类作品——《城市孩子,乡村夏天》、《在新世界》、《圣人与罪人》、《回忆撒旦》,《双胞胎》 【戴斯特·费尔金斯】被美国新闻界誉为“这个世代最重要的战地记者”,自1998年起持续报导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事;2010年加入《纽约时报》,持续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进行采访报导。
《巨塔杀机》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恐怖的解剖:从本拉登之死到IS的崛起》
内容梗概
自“9·11”事件发生以来,有关反恐战争的书层出不穷——关于“基地”组织和ISIS,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还有这些战争对士兵、平民、美国以及中东地区造成的后果。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这些士兵发现自己驻扎在巴格达边缘的一个危险区。他们身处一个名为“鲁斯塔米亚前进作战基地”的荒凉之地,一个“脏兮兮”的地方,附近的街道被命名为冥王星路、女尸路和捕食者路等,而捕食者路上“经常埋着炸弹”。
还记录了他们的家庭为重返正常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或者,考虑到他们难以摆脱的身心创伤,用一位退伍军人妻子的话来说更准确,他们只是在努力帮助士兵们“对未来唤起合理的期待”。
芬克尔精准捕捉了人与人之间的同志情谊,并讲述了士兵们回国后向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官僚机构寻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治疗而遇到的困难。
芬克尔向我们介绍的人物之一是营长——中尉拉尔夫·考兹拉里奇——他是一个冷酷的乐观主义者,相信他的士兵将会是赢得战争的“关键”,被他的士兵称作“迷失的考兹”。
我们会在书中认识这些平均年龄19岁的年轻士兵,他们背着60多磅重的盔甲和武器进行日常巡逻,开车行驶在布满简易爆炸装置的道路上,在可能隐藏狙击手和饵雷的建筑物中搜寻叛乱分子。
大卫·芬克尔作品
作者简介
【大卫·芬克尔】 大卫·芬克尔著有《坦克车外》,描写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的「增兵计划」,获选为《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芬克尔担任《华盛顿邮报》的编辑与作家。 2006年获得普利策奖,2012年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奖助金。
《感谢您为国效力》
《英勇的战士》
内容梗概
这两本书录了来自2-16步兵营的士兵在伊拉克度过的煎熬岁月以及艰辛的返乡之旅。这些士兵的坦率和流利的口才撑起了这本书,他们向读者展示了入侵伊拉克这一决定以及战争的“毁灭性开端”对他们造成的影响。芬克尔的书捕捉了震撼心灵的战争体验——担忧、期待、暴力、恐惧,以及士兵们目睹人性真相的偶然时刻,日复一日,分分秒秒。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那不勒斯四部曲
作者简介
【埃莱娜·费兰特】 目前意大利最受欢迎也最神秘的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是一个笔名,其真实身份至今是谜。2011年至2014年,埃莱娜·费兰特以每年一本的频率出版《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这四部情节相关的小说,被称为“那不勒斯四部曲”。它们以史诗般的体例,描述了两个在那不勒斯穷困社区出生的女孩持续半个世纪的友谊。
《我的天才女友》
《新名字的故事》
《离开的,留下的》
《失踪的孩子》
内容梗概
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它创造了一幅关于两个女人不可磨灭的画像,她们既是最好的朋友又是死对头,会为彼此的文学抱负加油打气,也会为获得认可而彼此嫉妒竞争。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全书充满了黑色喜剧精神,书中的角色也认识到他们这趟旅程的荒诞,经历了洪水和火灾,他们一路拖着艾迪腐烂的尸体回家,尽管在情感上与她关系紧张,然而出于忠诚和奉献精神,他们仍不屈不挠。
福克纳的拼贴式叙事强调了记忆的主观性、知识的局限性和理解他人观点的困难性。通过艾迪的四个儿子、怀孕的女儿、沉闷的丈夫和各色朋友的意识流独白,我们看到他们难以和彼此产生共鸣。
本书出版之时,其分散结构被认为具有很高的实验性:一是福克纳接触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和詹姆斯·乔伊斯开创的意识流技巧,二是如一些学者猜测的,福克纳在1925年欧洲旅行期间迷恋上了惊鸿一瞥的立体主义艺术。
小说中有十五位叙述者,在本德伦家族不同成员和邻居的角度之间切换,他们准备遵照她把遗体安葬在娘家的请求,带着她的棺材踏上跨越密西西比乡下四十英里的艰难旅程——这段旅程本身成了人生之路的一个隐喻。
《我弥留之际》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文学史上*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十五位叙述者
分散结构
拼贴式叙事
黑色喜剧精神
内容梗概
小说以一个女人——艾迪·本德伦为轴心。她有一段痛苦的内心独白,讲述了生存的孤独和空虚,以及在描绘为人妻母经历时的难以言表。她说,她现在明白了父亲所说的“活着就是为长久的安眠做准备”的含义,她还声称明白了“词语是没有用的;人们想要说话表达的时候,那些词语就失去了本意”。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令人沮丧:大学校长布莱索博士依靠迎合取悦白人捐助者掌权,称“为了保全我的地位,我不惜让国内所有的黑人一个早上都在树上吊死”。
那是一段噩梦般的旅程:叙述者最后二十多年的生活遭遇了一连串的背叛。作为一个小镇高中生,他一直被教导要保持谦卑的美德。
时而现实主义,时而寓言风格,时而极端超现实主义,《看不见的人》既是对美国种族和多元文化遗产富有远见的深思,又是一部充满活力的现代主义成长小说,它用卡夫卡式的叙述书写了叙述者从懵懂无知到成熟觉醒、从被动到主动、从轻信到理解的旅程。
在美国,“看不见的”是对黑人的一种隐喻:被忽视、被迫害、被贬低,受制于不同的正义标准,并被贴上粗暴的种族偏见标签。埃里森认为,“看不见的”是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的一种生存状态,我们试图摆脱他人的期望和假设,把自己定义为独立个体。
《看不见的人》
作者简介
【拉尔夫•艾里森】 (Ralph Ellison,1913年—1994年)是一位非洲裔美国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学者。1953年,他的处女作《看不见的人》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艾里森受到美国文学界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64年被任命为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教授。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包括巴德学院、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1969年,他获得美国自由勋章,1985年获得国家艺术奖章。
“看不见的”
风格多样
人物故事
人物境遇
内容梗概
《看不见的人》诞生于一九五二年,那是美国社会大变革的前夕。小说描写了一个黑人青年在充斥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社会里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他成长于南方的黑人社区,在中学毕业时由于出色的演讲被推荐到一所黑人大学读书。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1796年,也就是乔治·华盛顿第二任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时发表的《告别演说》(可在网上找到),是美国建国初期的另一份不可或缺的文件,与《联邦党人文集》中阐述的许多主题遥相呼应。
《联邦党人文集》被公认为仅次于《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独立宣言》和《权利法案》的重要文献。在今天阅读它们依然十分必要,因为开国元勋们所创立的、作为我们民主之基石的体系正日益受到威胁。
美国民主制度的奠基者
作者简介
【汉密尔顿 / 杰伊 / 麦迪逊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其中,汉密尔顿为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美国宪法起草人之一以及首任财政部长;杰伊为美国首任司法部长及纽约州长;麦迪逊,在制宪会议中有“宪法制定人”之称,为美国第四任总统。
《联邦党人文集》
《乔治华盛顿告别演说》
内容梗概
汉密尔顿、詹姆斯·麦迪逊和约翰·杰伊,分别于1787年和1788年撰写了85篇文章,以推动新宪法通过。大多数普通读者不会想要阅读这本书中所有的论文,但以下几篇是个很好的开端:汉密尔顿的引言(第1篇);麦迪逊关于危险的“派系”政治的论文(第10篇)和关于政府建立制衡体系的章节(第51篇)。同样适时和有针对性的是麦迪逊关于政府三权分立的论文详述(第47—49篇),汉密尔顿关于制约总统权力(第69篇)和独立司法的重要性的章节(第78篇)。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埃利斯在2018年出版的《美国对话》一书中写道,建国时期产生的“大爆炸创造了我们政治宇宙中的所有行星和轨道,从而为至今仍在争论的、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了制度框架”。埃利斯提醒我们,美国独立战争成功的可能性是多么的渺茫。环境因素和运气在美国领导人的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常常走一步看一步,在深渊边缘摇摇欲坠。
约瑟夫·J. 埃利斯作品
作者简介
【约瑟夫•J.埃利斯】 著有多部美国历史著作,包括《激情满怀的圣人:约翰•亚当斯的品性和遗产》和《美国的斯芬克斯:托马斯•杰斐逊的品性》,这本书赢得了1997年国家图书奖。
《奠基者》
《美国创世纪》
《革命之夏》
《美国对话》
内容梗概
在多部作品中,埃利斯带我们走进美国建国时期的生活,他生动地讲述了革命战争期间的关键事件以及制宪会议的进展,简要地分析了草创阶段的观点、理念和偏见。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艾略特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种个人对生活的怨怼的纾解”,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他在与悲惨的婚姻和精神崩溃做斗争时的心理状态。正如卡夫卡的作品植根于他与专横的父亲之间的关系,并为现代生活和政治带来持久的隐喻,艾略特的《荒原》也反映了世界更大的动态。
在出版近一个世纪后,T.S.艾略特的《荒原》成为现代主义的中流砥柱之一。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同样出版于1922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一样,这部诗体现了埃兹拉·庞德对于艺术家们“不断创新”的劝诫。
描绘了一个旧规则和定论已经消失的世界:一个“枯死的树没有遮阴”的精神荒漠,孤独的人们麻木地穿过“虚无之城”。
这些作品中蕴含的交错跳剪的活力,对支离破碎片段的拼贴手法、对语句失调和间断的兼收并蓄,以及面向传统布局和平铺直叙的挑战。
无论是摸索着长大成人的青少年,还是漫游世界的年轻准艺术家,或是目睹死亡像冰山一样渐渐逼近的老人,他们都感觉自己像局外人。
通过自如地穿梭于现在和过去,她展示了记忆和旧事如何影响当前的决定,时间——日常生活中无情的滴答声——如何限制和解放我们。
在《你的鸭子就是我的鸭子》中,艾森伯格写道,最近的新闻常常像“童话里的神奇物质”,生产着“从最底层的恶开始,源源不断滋生的可怕”……
一场意外,一场疾病,一段感情的突然结束,或是对现实的期望突然破灭——这些不可预见的发展让这些人高度意识到生活的不稳定性,认识到好事、坏事,哪怕仅仅是令人惊讶的事,全都随时可能发生。
《荒原》
作者简介
【T.S.艾略特】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美国/英国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其作品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1948年,60岁的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交错跳剪的活力
荒原
不断创新的劝诫
对生活怨怼的纾解
内容梗概
在过去几十年里,《荒原》一诗一直被作为高中和大学的课堂教材。在其创新之处被广泛吸收、模仿和反讽之后,如今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感到普通甚至平庸。我们很难领悟到当它初次出版时看起来有多么激进——它打破旧的韵律规则,用新的语言和技巧来处理那些当时不流行的主题,比如精神异化和城市痼疾。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黛博拉·艾森伯格故事集》
作者简介
【黛博拉·艾森伯格】 美国短篇小说作家,演员和老师。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写作教授。 身为编剧,艾森伯格善于倾听对白,并且能精准探测引人深思的细节。她笔下的短篇故事有着和长篇小说一样广阔的情感起伏,仅仅是寥寥几页,就能使我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她笔下人物的日常生活、他们所处的世界、他们所反抗的家庭或是塑造了他们的家庭。
不可预见的发展
出版的故事集
《黛博拉·艾森伯格故事集》
穿梭于现在和过去
局外人
内容梗概
艾森伯格并没有给笔下的人物故事强行套上整齐划一的形式,而是放任它们有机地成为奇形怪状、不对称的叙事,保留了现实生活中所有令人沮丧的曲折和出人意料的转机。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这是一本关于亲情和韧性的回忆录,感人至深,同时也标志着一位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的年轻作家一鸣惊人的登场。
艾格斯有一种传递强烈情感的卓越能力——无论是喜悦、焦虑还是丧亲之痛。他能把和弟弟玩的飞盘游戏变成对生命的存在主义冥想。看到朋友从昏迷中醒来,他能表达出欣喜若狂的情绪。
他运用丰富的技巧,对其意识流回忆录进行注解,并将常见于理性的、实验性的作品中那类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转变为难以置信但切实有效的工具,来传达他的悲伤和困惑。
这本引人深思的“类似回忆录的东西”证明了他身为作家出众的才能——可以熟练而热情迸发地在自我指涉和真情实感、夸张和真挚之间切换自如。他擅用不同的基调写作,从妙趣横生到发人深省,从轻松幽默到温情脉脉。
《怪才的荒诞与忧伤》
作者简介
【戴夫·艾格斯】 美国新生代重要作家、编辑、出版人。艾格斯的父母在他念大学时相继患病去世,他中止学业,照顾八岁的弟弟。2000年,艾格斯出版回忆录《怪才的荒诞与忧伤》,一炮走红,不仅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冠军宝座,还被《时代周刊》等媒体评为“年度好书”,入围普利策奖。
类似回忆录的东西
传递强烈情感
意识流回忆录
关于亲情和韧性
内容梗概
本书记录了美国小说家戴夫·艾格斯在父母去世后经历的一段艰难时期。 他讲述了父母如何在几周内相继过世,以及自己如何在二十一岁那年成为八岁弟弟塔夫的代理家长。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她的作品在很多方面都预示着回忆录写作将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几十年受到新一代作家的欢迎。
1979年出版,书名来源于“披头士”的同名专辑,对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外的狂热有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花童”到旧金山海特街,再到曼森谋杀案的恐怖,以及狄迪恩在那些动荡不安的日子里切身体会的恐惧和迷茫。
1968年出版的散文集,取名自叶芝的名作《二度圣临》。诗中有这样几句:“万物解体,中心无法维系/只剩下混乱,世间无序。”她写道,这些诗句“不断在她耳中回响,仿佛做了手术植入一样”。
琼狄·迪恩作品
作者简介
【琼·狄迪恩】 美国作家,当代美国文化偶像,公认的嬉皮士年代时代记录者。其写作尤其是非虚构取得了惊人成就:《向伯利恒跋涉》一书成名,由此引领了美国的新新闻主义运动,影响至今,辐射包括好莱坞在内的整个美国文化界。其他代表作有《蓝夜》《奇想之年》等。
《向伯利恒跋涉》
《白色专辑》
内容梗概
在《白色专辑》和《向伯利恒跋涉》中,狄迪恩用自身的忧虑和经历作为美国时代精神的一种索引。在萨克拉门托长大的她写道,从小熟悉的加州如何在一夜之间蜕变为一个新的加州——旧的前沿生活方式被好莱坞的晚宴取代,新世纪音乐[插图]渐渐式微:美国人对自我脱胎换骨的信念陷入了无根和失范的境地。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孩子则沉浸在美国流行文化以及他们在恋爱学习中遇到的青春期挫折中……
父母为了逃离国内的暴力和压迫,在这片遍布商场和郊区的土地上努力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一切都是如此陌生。
对这些角色而言,过去既是一根锚,将他们和珍爱的家庭根基拴在一起;同时也是一股危险的潜流,伺机以伤痛和残存的记忆吞没他们。
迪亚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勾勒出书中的角色如何穿梭于两个世界:鬼魂萦绕的祖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塑造了他们的梦想,也给他们带来了噩梦;以及他们作为多米尼加移民逃往的这片自由和希望(有时也令人失望)的土地——美国(又名新泽西)。
时而妙趣横生,时而令人心碎,这部杰出的处女作感人肺腑又洞悉世态,从对一个二代移民多米尼加书呆子的漫画形象刻画演变为对公共和私人历史以及沉重过往挥之不去的深思。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
作者简介
【朱诺特•迪亚斯】 1968年出生于多米尼加共和国,1974年随父母移民美国。在托尼•莫里森、桑德拉•希斯内罗斯等著名作家的指导下,迪亚斯走上创作之路。2007年他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得到广泛好评,他也因此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美国作家之一。
穿梭于两个世界
沉重过往
伤痛和残存记忆
移民美国的影响
内容梗概
这本书讲了一个普通多米尼加裔美国宅男的回乡遭遇,他在生活中是个胖、丑、自闭的孤独男孩。回乡之旅他觉得他应该可以找到个女朋友,并为此努力。在特鲁希略统治的多米尼加时代,他的外祖父曾是当地名流,在那里,“法律、信仰都不起作用,只有性”这个受到诅咒的家族为了保护女儿免受暴君摧残,家破人亡。事隔多年,美国人奥斯卡回多米尼加度假,在他暴力横行的祖国他爱上了一个妓女并被她的军阀情夫追杀……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德里罗笔下的美国是这样一个地方:阴谋取代宗教成为组织原则,湿冷的“巧合之手”伸进每个人的生活,任何“能想到的规则”一夜之间改变。他描述了科技带来的诱惑及其有能力放大流行文化的荒谬。在这个饱受注意力缺乏症困扰的社会,过量的数据和新闻使人分心和麻木,有能力抢占头条的则是那些炸弹制造者和持枪歹徒。
没有哪一位美国小说家能比唐·德里罗展现我们近代史的超现实主义怪诞更游刃有余了。在小说《球员们》《天秤星座》《毛二世》《白噪音》及其代表作《地下世界》中,德里罗运用令人炫目的写作天赋,制作了一张生动记录美国历史变化的图表,以不可思议的先见之明描述了肆意的暴力和偏执如何潜入集体无意识,以及名人和恐怖分子如何攫取这个国家的想象力。
《地下世界》
作者简介
【唐·德里罗】 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哈罗德•布鲁姆所推崇的“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四位作家之一”。以“代表美国文学最高水准”的创作,赢得了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笔会/索尔•贝娄文学终生成就奖、耶路撒冷奖等十多种重量级文学奖项。
超现实主义怪诞
笔下的美国
交响乐式结构
怪诞而精确的对白
内容梗概
《地下世界》展示了德里罗的惊人才华:他擅长怪诞而精确的人物对白,文风既像理查德·普莱斯[插图],又像大卫·马麦特[插图],还像地铁上无意中听到的对话。他敏锐如雷达,让读者学会洞悉事物;他奔放的文风令人感同身受;他能精准表达经历的实时性,就像放电影一样,让过去和现在、大事和小事在我们脑海里不断循环。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兄弟,我已不久人世》
作者简介
【埃德维奇•丹蒂凯特】 美国小说家。1969年出生于海地,12岁时移居美国,现居纽约布鲁克林。1994年,丹蒂凯特的第一部小说《呼吸,眼睛,记忆》面世,受到很高的评价,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学界发展的基础。26岁时,她已经被评论家们认定是美国最著名的新兴作家之一。
对于美国的立体视觉
移民国家
埃德维奇·丹蒂凯特的作品体现了这种对于美国的立体视觉,同时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她出生的国家的生动画面,以及海地暴力史痛苦的后遗症。
美国一直是一个移民国家,许多在美国历史和美国文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作家和思想家都出生于国外: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雅各布·里斯、索尔·贝娄、艾萨克·阿西莫夫。
《兄弟,我已不久人世》
在她两岁时,父亲离开海地去了纽约。两年后,她的母亲跟随父亲去了美国,给埃德维奇留下了十条她缝制的新裙子,其中多数裙子对小女孩来说都太大了,意味着这些裙子是打算让她在未来几年里穿的。
通过讲述父亲和叔叔的故事,丹蒂凯特让我们对海地人流落异乡的境遇产生了一种亲切感:看到了这种境遇对父母孩子、兄弟姐妹、留下和离开的人产生的影响。
回忆录
父亲和叔叔的故事
内容梗概
《兄弟,我已不久人世》是一本令人难忘的书。它讲述了流亡和亲情的故事,展现了亲情是如何战胜距离和分别、失去和遗弃,并依然令人惊讶地历久弥坚,炽烈无瑕,熠熠生辉。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它反映出权力广泛分布、国家边界重要性降低的现实。在这一调整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对主权采取一种新方法,兼顾义务和权利、保护和责任。
作者爱德华·卢斯立足于对历史上一些相关重大事件的回顾,以自由主义的困境作为切入点,宏观纵览,针贬时弊,展现了当下西方社会的种种复杂境况。
关于外交政策和世界的书
作者简介
【爱德华·卢斯】——《西方自由主义的衰落》 毕业于牛津大学,曾担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部长的演讲撰稿人,英国《金融时报》驻华盛顿首席记者。著有《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崛起与发现》等。 【理查德·哈斯】——《失序时代》 担任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已达14年,是美国政学两界的重要人物。在政界,哈斯曾就任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特别助理、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主任和前国务卿克林·鲍威尔的主要顾问。
《西方自由主义的衰落》
《失序时代》
内容梗概
卢斯认为,经济增长是自由民主最强劲的黏合剂,当经济增长停滞或消失时,局势会突然变得严峻。随着就业和资源竞争日益激烈,那些他称为“被抛下的人”的群体常常为自己的不幸寻找替罪羊,政治逐渐演变成一场零和博弈,达成共识变得越来越困难。哈斯认为,冷战结束后,并没有像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一些人轻率预测的那样,出现一种充满希望的世界新秩序。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克拉克还擅长描绘战争中各国参与者的肖像。比如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他确保英国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应对‘德国的威胁’上”,并意图保护“决策过程不受敌视的审查”。
他以对欧洲历史的熟稔,剖析每一个主要成员国是如何被匆忙卷入战争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决定了它们对其对手(盟友)长期存在偏见和怀疑。
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的背后是一个“域外”恐怖组织,它围绕“对牺牲、死亡和复仇的崇拜”建立,而且,战争之路是由“帝国衰落和强权崛起”的复杂形势动态推动的——这与我们如今身处的格局并无二致。
克拉克的作品有缜密的依据,从浩如烟海的战争信息中进行审慎筛选,关注决策如何达成(而非为何达成),以及通往和平或和解的各条道路是如何被封死的。
书中收录的个人自述、散文和旅行作品中。查特文对一切格格不入的神奇外来事物的敏锐眼光还体现在《我在这里做什么》一书中收录的个人自述、散文和旅行作品中。
他拼贴式的叙述、优雅严谨的行文,以及对风景的描绘——展现的不仅是地球上的一组坐标,也是一个作者想象中的世界——这些特性帮助拓展了旅行写作的边界,并使这一文学类型重焕生机。
布鲁斯·查特文作品
作者简介
【布鲁斯·查特文】 1940年生于英国谢菲尔德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曾是苏富比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之一。1972年起任职于《星期日时报》,之后突然以一封电报宣告,即将出发去展开他人生的新旅程,这本书出版后获得英国“豪森登奖”及美国“佛斯特奖”的青睐。查特文将现实与想象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被《卫报》评论为“本书重新定义了旅行写作”。 主要作品:《乌兹》《歌之版图》《在黑山上》《所为何来》等等。
《巴塔哥尼亚高原上》
《我在这里做什么》
内容梗概
布鲁斯·查特文某篇在他去世后才发表的文章阐述了作家可分为两类:“挖掘者”和“漂泊者”。他认为第一类人包括:“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福楼拜和托尔斯泰;在书桌边放着一套盔甲的左拉;小屋里的爱伦·坡;住在软木装饰房间里的普鲁斯特。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梦游者:1914年,欧洲如何走向“一战”》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英国人,剑桥大学现代欧洲史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曾于2007年荣获英国历史学界殊荣“沃尔夫森历史奖”。他曾因对德国历史研究的突出贡献,被德国政府授予十字勋章。
缜密的依据
VS
熟稔欧洲历史
扣人心弦
擅长描绘肖像
内容梗概
1914年6月28日早晨,当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索菲•霍泰克抵达萨拉热窝火车站时,欧洲还是一派和平的景象。然而,37天之后,这里却燃起了战火。由此引发的战争让1 500万生灵化为枯骨,三大帝国被摧毁,世界历史由此被永远地改变了。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查斯特非常坦诚,几乎每一页都充满反思和自我审视,直击我们内心的隐痛。
幽默的插图遮不住画面后的悲凉,笑谈式的幽默中深潜着无声的感伤。
查斯特同时以讽刺作家和社会人类学家的身份进行创作,但她的作品长期取材于她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经历,表现出自传体的倾向。查斯特对她父母的描述相当细致。
在过去几十年里,她的大部分漫画都出现在《纽约客》杂志上,它们捕捉了当代生活的荒谬之处,以及那些因购物中心和户外活动而倍感紧张的市民的不安、神经质、生存焦虑和自我沉浸式的抱怨。
轻松的笔调难掩内心深处的伤感,细腻的感触直戳我们遮掩的痛点。
讲述我们都会经历的亲情窘境,预演我们都会面临的晚年光景。
《我们能谈点开心的事吗?》
作者简介
【罗兹•查斯特】 罗兹•查斯特,出生于布鲁克林。1978年开始为《纽约客》杂志绘制插画,至今已为《纽约客》绘制了一千多幅插画。查斯特创作、绘制了许多作品,如What I Hate: From A to Z,和她的插画作品集The Party After You Left and Theories of Everything
亲情温暖
VS
人生困境
《纽约客》杂志
作品取材
内容梗概
查斯特将绘画、照片和文字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一幅鲜明的拼贴画来纪念她的父母。本书帮助拓展了所谓“图像小说”的定义,对于自传和紧迫而复杂的故事叙述来说,凸显了该体裁作为一种创新的载体而具有的发展潜力。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鼓励我们去欣赏这些伟大的好莱坞电影的复杂性,以及它们对几个世纪前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冬天的故事》和《皆大欢喜》中开创的喜剧场景和技巧的精彩重塑。
在这些好莱坞喜剧片中,甚至还能看到《仲夏夜之梦》里的那种世外桃源,也就是弗莱所称的“绿色世界”(一个可置日常规则于不顾的地方)。
弗莱呼吁“特别关注传统喜剧结尾要求的‘原谅和忘却’情节的特殊性”,指出,《育婴奇谭》和《金屋藏娇》都明明白白地以大团圆收场,而《春闺风月》和《费城故事》也是象征性的大团圆结局。
从冲突到混乱再到最终和解,这些电影的叙事进程在很多方面都与莎士比亚浪漫喜剧的结构相似。在《追求幸福》中,学者斯坦利·卡维尔用诺思罗普·弗莱[插图]对剧作家作品的著名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追求幸福:好莱坞复婚喜剧》
作者简介
【斯坦利·卡维尔】 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1926—2018)是美国著名的日常语言哲学家之一,在哲学领域主要以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独特解读而闻名,并被视为美国“新维特根斯坦”的代表性人物。
电影的叙事进程
大团圆结局
《追求幸福:好莱坞复婚喜剧》
绿色世界
喜剧场景和技巧
内容梗概
这本书将改变你观看好莱坞浪漫喜剧的方式。它会让你在《费城故事》《女友礼拜五》《淑女伊芙》等令人着迷的神经喜剧[插图]以及《摘金奇缘》等近年的浪漫喜剧中看出莎士比亚戏剧的风格。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卡洛认为,约翰逊必须给这个处于混乱和悲伤之中的国家灌输信心。冷战期间,他需要展现给世界一种延续性。
约翰逊以一个莎士比亚人物的面目崭露头角——他有着宏大的野心,也有着巨大的缺陷:出身贫寒、诡计多端……
卡洛还利用他对约翰逊品性研究的多年积累,来审视他的性情在政界和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
《权力之路》堪称传记的艺术典范,展示了卡洛身为作家的全部才能:他与生俱来的叙述本领,帮助读者感受历史进程的能力,以及将事件合理置于其所处时代背景的天赋。
他潜心研究四十余年撰写的这部大作,翔实记录了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的一生,迄今仍未完结。
罗伯特·A.卡洛曾说过,他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写传记,而是写“政治权力研究”。此话不假,不仅因为他的第一本书就是《权力掮客:罗伯特·摩西斯和纽约的衰败》
《权力之路》
作者简介
【罗伯特·A.卡洛】 美国著名作家,两次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作品成为美国两百多所高等院校必读书。 主要作品:《进阶之梯》《权力掮客:罗伯特·摩西斯和纽约的衰败》等
贝恩斯·约翰逊
《权力之路》
“人文尺度”的谜
一种延续性
内容梗概
随着约翰·F.肯尼迪遇刺,约翰逊骤然入主白宫。本书就从这里开始。这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戏剧化和关键的时刻,卡洛发自内心地剖析了约翰逊在入主白宫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这场瘟疫见证了里厄医生和一群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瘟疫受害者。
个体责任感,外加和他人的团结协作,使里厄医生牢牢坚持两条并不矛盾的真理:时刻保持警惕和乐观的信念。
里厄医生明白,“不能向瘟疫低头”——不能向邪恶妥协,不能向命运屈服。他与瘟疫的受害者产生了共鸣——“分担了同胞们全部的忧患,并且把他们的处境当成自己的处境”。他也明白,“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可能多地挽救生命”。
他描述了瘟疫流行的走向——人们的态度从否认到恐惧,再到坚持抗争——很多当代读者会认为这一点相当逼真。
他的小说详细记录了各色人等对瘟疫突然降临奥兰城的反应,瘟疫就像“从一片蔚蓝的天空中”突然砸到他们头上。
《鼠疫》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局外人》《西西弗神话》《堕落》等
关于瘟疫
里厄医生
个体责任感
奉献精神
内容梗概
阿尔贝·加缪于1947年出版的小说《鼠疫》反响惊人,用加缪自己的话来说,这部小说既是一个关于传染病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纳粹占领法国的寓言,一个“关于任何极权体制的预兆,无论身处何方”。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还有一些故事围绕着两个人物的关系展开:科学家克里斯托弗·科赫和他的长期搭档弗朗西斯·克里克(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一起发现了DNA结构),斯蒂芬妮·佩罗罗和她的儿子RJ。
这些故事是“真实的,正如讲述者记忆中的一样”,而且是现场表演。其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是卡尔·皮列特里的《难以置信的迷雾》。2011年,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海啸袭击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参与者包括著名作家理查德·普莱斯、乔治·普林顿、安妮·普罗克斯和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等,以及各行各业的人——科学家、作家、教师、士兵、牛仔、喜剧演员和发明家,还有无数其他人。
这些故事记录了人类经历的惊人变化和阵痛,以及把我们串联在一起的爱与失、恐惧与善意。有些故事急切而质朴;有些故事含蓄而诙谐;有些故事令人捧腹大笑;有些故事令人肝肠寸断。
《所有奇迹》
作者简介
【凯瑟琳·伯恩斯】
收录45个故事
参与者
《所有奇迹:面对未知的真实故事》
真实故事
围绕着两个人物
内容梗概
讲故事的高手“飞蛾”由作家乔治·道斯·格林创立于1997年,它的名字源自他在佐治亚州圣西蒙斯岛长大的记忆——邻居们会在深夜聚集在朋友家的门廊上,一边讲故事,一边喝着波旁威士忌,而飞蛾通过破损的隔板飞进屋里,围着门廊的灯打转。“飞蛾”后来成为荣获皮博迪奖[插图]的广播节目,并发展为其艺术总监凯瑟琳·伯恩斯所说的“一场现代的讲故事运动”,激励了“全球各地成千上万个节目的诞生,包括塔吉克斯坦、南极洲和阿拉巴马州伯明翰”。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博尔赫斯本人,是一个看似纤弱的腼腆绅士,声称自己无法想象生活在一个没有书的世界里。“我需要书,”他说,“它们是我的一切。”
《巴别图书馆》将宇宙描绘成一个无限的图书馆,包含了过去和现在所有的知识。
《小径分岔的花园》呈现了一种超文本小说,充满了分岔的小径和同时存在的交替未来。
一些故事似乎精准预言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世界,我们将被滚滚而来的数据浪潮和五花八门的可能性淹没。
一些故事则让我们领略各种怪诞诡奇:透明的老虎,能在一碗墨水里变出幻象的巫师
他的一些故事重塑了人们熟悉的小说类型,比如侦探故事,并把它们变成关于时间和因果本质的哲学沉思
《虚构集》在1962年被翻译成英语,书中预示了许多后来被世界各地作家采纳的后现代主义技巧。
布尔斯廷写道,正如“形象”正在取代“理念”一样,“可信度”的概念正在取代“真相”的概念。人们关心的不是某件事是否属实,而是“相信这件事是否方便”。
在互联网崛起的几十年前,布尔斯廷就设想过“无法穿越的虚幻”,随着假新闻、阴谋论和政治宣传在互联网上不断扩散,它会越来越多地环绕在我们周围。
通过讲述假象如何取代认知、广告如何取代内容,《形象》一书对无数作家的作品产生影响,法国理论家鲍德里亚、居伊·德波到社会批评家如尼尔·波兹曼和道格拉斯·洛西科夫。
布尔斯廷描绘的19世纪的马戏团表演者和经纪人P.T.巴纳姆——他经营着纽约一家珍奇博物馆,里面都是一些天花乱坠的骗局,比如美人鱼(其实是把一只猴子的躯干和鱼尾缝在一起)。
《虚构集》
作者简介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翻译家。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 主要作品:《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等
《虚构集》
小径分岔的花园
内容梗概
博尔赫斯笔下奇妙的故事就如同埃舍尔的画作一般,那些令人神往、神秘莫测的场景,随处可见的曲径、镜子和迷宫,萦绕着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感。现实与想象的界限是模糊的,就像作家与读者、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一样。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形象:美国伪事件指南》
作者简介
【丹尼尔·布尔斯廷】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博物学家、普利策奖得主。曾长期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一生著作20余部,被译为30多种语言。在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布尔斯廷涉猎广泛。 主要作品:《殖民地历程》《建国的历程》《民主的历程》
P.T.巴纳姆
讲述假象
无法穿越的虚幻
可信度取代真相
内容梗概
丹尼尔·布尔斯廷于1962年出版的《形象:美国伪事件指南》一书对特朗普时代我们身处的真人秀世界展现了惊人的前瞻。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索尔·贝娄作品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 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1976年索尔·贝娄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认为“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瑞典皇家学会授奖时特别提及他的小说《抓紧时光》,认为是现代典型作品之一。贝娄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奥吉·马奇历险记》
《赫索格》
《真情》
1953年发表的流浪汉小说标志着贝娄找到了自己特有的生动风格。是贝娄的成名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画面广阔、人物众多。
一个人中年危机的精准写照,体现了在一个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不复存在的日益原子化的时代,人类对于意义的探求。
一个伤感的、颇具詹姆斯风格[插图]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想要摆脱他当了一辈子的观察者的角色,让自己沉浸在现实中,然而这努力为时已晚。
内容梗概
索尔·贝娄令人印象最深的小说都在描摹那些试图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的个体。虽然贝娄笔下的主人公大多生活在20世纪中后期,但他们的生存困境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存在。在美国的他们陷入充满灾难、欺诈游戏和廉价娱乐的现实中,奋力在沉浸于“愚蒙地狱”和更为原始的自我领域之间找到平衡。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班克斯不仅给了这些将万妮斯和鲍勃衔接起来的故事一个可怕的必然性,还将它们变成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黑暗故事。
一天,他突然把家搬到了佛罗里达州,很快就和弟弟埃迪,以及从事贩毒的童年伙伴埃弗里做起了生意。
她想象着在美国“一切都会不同”,但却遭到了“蛇头”的百般虐待。
年轻海地女人,一场飓风摧毁了她住的房子,她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和侄子动身前往美国。
30岁时,他拥有了一套破旧的复式公寓,一艘由配套组件装配而成的13英尺长的波士顿捕鲸船,还有一辆破烂不堪的雪佛兰旅行车。
来自新英格兰一个工薪阶层为主的小镇,班克斯将他描述为“一个平平无奇的人,一个正派的好人,一个随处可见的人”。
《大陆漂移》
作者简介
【罗素·班克斯/又译名拉塞尔·班克斯】 Russell Banks,1940—2023,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苦难》(Affliction),《破云者》(Cloud Splitter),《意外的春天》(Sweet Hereafter)等,其主人公通常都是陷入了黑暗困境、充满自毁倾向的普通蓝领阶层,在叙述风格上非常有力量。《摩尔人》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屋顶上的天使》。
鲍勃·杜布瓦
万妮斯
内容梗概
这部史诗般的小说《大陆漂移》早在1985年就出版了,但当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拉开序幕之时,它讲述的“一个美国故事”却极像是发生在当下。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书籍:《角谷的藏书架》
奥登也在人际联系的可能性中寻找希望,在一个被“否定与绝望”包围的世界中寻找“呈现一束坚定的光芒”的冲动。
奥登于1939年移居美国,此后他的诗作逐渐聚焦在对精神和情感的关注上。
1938年,《慕尼黑条约》签署后不久,奥登就在《美术馆》一诗中写道,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多么容易遗忘他人的痛苦,忘却灾难的存在。
奥登写道,无线电波咆哮着“它的警告和谎言”,并指出,即使是住在美丽海滨小镇的人也将很快被“危险的、永不沉睡或死亡的历史洪流”卷走。
《奥登诗选》
作者简介
【W·H·奥登】 W. H. 奥登(1907—1973),英国著名诗人、评论家(由于出生于英国,后来成为美国公民,所以也有人将其列为美国作家),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奥登的作品数量巨大,主题多样,技巧高超,身后亦备受推崇,其独特风格对后辈作家影响深远。
《生日贺词》
《美术馆》
移居美国
人际联系的可能性
内容梗概
奥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关注公众和个人的交集,同时也证明了他有人类学家的天赋——当世界危在旦夕时观察人们的担忧和恐惧。这些诗中笼罩着法西斯的阴霾,大萧条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反映了末日的预言。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使女的故事》中最令人恐惧的情节发生在小说开头。奥芙弗雷德和她外出购物的同伴奥芙格伦经过那面墙——这曾是一所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著名学府的地标,然而,现在它被基列国统治者用来陈列以叛徒罪名被处决的人的尸体。
在基列国,女人被当成“行走的子宫”;非白人居民和异教徒(这里包括犹太人、天主教徒、贵格会信徒、浸礼会教徒,以及任何不认同基列国极端宗教激进主义的人)不是被重新安置,就是遭到流放,或是彻底消失;统治阶级有意用性别、种族和阶级来割裂国家。
通过她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所见所闻,她推断出了一些趋势(比如美国的宗教激进主义运动),回顾了17世纪清教徒“反女性”的偏见。
在创作这本小说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决定,她的小说里不会有任何在全球历史上“未曾发生过的事”,或任何“尚未成形”的技术。
《使女的故事》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为数不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大多数重量级国际文学奖,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猫眼》《别名格雷斯》《盲刺客》
未曾发生过的事
“反女性”的偏见
行走的子宫
最令人恐惧的情节
内容梗概
阿特伍德很清楚,“证言山”是圣经词典对“基列”一词的定义之一。在证明自己的亲身见闻时,奥芙弗雷德留下一段叙述,这是对基列国官方说法的挑战。她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勇敢地反抗政权压制女性的企图。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阿伦特还观察到,极权政府的另一个特征,是对于“常识和私利”的反常蔑视:谎言、虚伪以及对事实的否认推动了这一立场的形成,并被妄自尊大的领导者奉为圭臬。
阿伦特指出,由于极权统治者渴望完全控制,他们倾向于掌控功能高度失调的官僚机构。一流的人才被“疯子和傻瓜”所取代,他们“缺乏智慧和创造力,这一点却是他们忠心的最佳证明”。
据阿伦特观察,极权主义运动的领导人“永远不会承认错误”,而那些狂热的追随者愤世嫉俗,极易上钩,会习惯性地对他们的谎言置之不理。
阿伦特写道,处心积虑地剥夺难民的权利,像携带“致命疾病的病菌”。一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打破,“国家就更难抵制住剥夺所有公民合法地位的诱惑”。
《极权主义的起源》
作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 1906年出身于德国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流亡巴黎,1941年到美国,1951年成为美国公民。 主要作品:《人的状况》、《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
国家废除避难权
永远不会承认错误
渴望完全控制
极权政府的特征
内容梗概
这本书不仅提醒我们极权政府在20世纪犯下的滔天罪行,还敲响了令人不寒而栗的警钟,让我们警觉那些可能助长未来极权主义运动的趋向。强调异化、无归属感和经济不确定性如何使人易受暴君的谎言和阴谋论的影响。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学校教师,牧师觊觎的对象,鼓励主人公追求自己的文学抱负
牧师,暗中窥探一个漂亮女人,又祈求上帝助他脱离诱惑。
镇上的电报员,以诗人的恣意放任,全身心地厌恶人生。
一个孤独的年轻女人,对抛下她远走高飞的男友念念不忘
总在小纸片上草草写下自己的想法,最终又把它们丢掉。
安德森笔下的故事如同爱德华·霍珀的画作,有一种暮气沉沉的情绪。
书中刻画了一群郁郁不得志的普通人形象,在对过往的回顾中他们的梦想渐渐消失。
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离开家乡,登上了往西的火车,踏上生活的冒险之旅。
乔治·威拉德长大成人的故事是贯穿全书的线索。他是当地报社的记者,书中很多人物都十分信任他。
《小城畸人》
作者简介
【舍伍德·安德森】 1876年9月13日出生在中西部俄亥俄州克莱德镇的一个贫寒家庭。为了帮助家里,安德森从小就干过各种各样的活,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过着生意兴隆的商人生活的同时,他也在悄悄地写小说。 主要作品:《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鸡蛋的胜利及其它》《前进的人们》
乔治·威拉德
人物众多
里菲医生
爱丽丝
沃什·威廉姆斯
柯蒂斯·哈特门
凯特·斯威夫特
内容梗概
《小城畸人》描绘了一个小城世界,人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体会孤独,这反映了美国20世纪初期的一些大动态。它预见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城镇,前往大城市及其郊区,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写下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奇迹和普通人的灾难”,以及身为人子和身为人父,分别意味着什么。
“一个说话拖长了声音,穿着丝绒西服和蛇皮纹的靴子”的少年,养成了一种荒谬的“从容漫步”的气质。
马丁·艾米斯暗示他父亲的一些煽动性的政治言论只是“故意惹恼我”的小手段而已,他表达了年少的自己与父亲之间一段有趣亲切的关系。
“我父亲从来不鼓励我写作,从来不邀请我追求那遥不可及的事,”马丁·艾米斯在《经历》中写道。
金斯利·艾米斯在接受采访时,描述自己看不下去儿子的书,说他的政治主张是“危险的、咆哮的废话”。
老艾米斯在1991年出版了一本酸溜溜的回忆录,不仅翻了一连串文坛上的旧账,而且描绘了一个易怒、严苛的乖戾之人,就像他自己的自画像。
《经历:回忆录》
作者简介
【马丁·艾米斯】 马丁·艾米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生于牛津文学世家,著名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与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1974年,艾米斯凭其处女作《雷切尔文件》摘得毛姆文学奖,并被誉为“文学天才”。 主要作品:《金钱:绝命书》《时间箭:罪行的本质》
金斯利·艾米斯
马丁·艾米斯
内容梗概
用小说手法「创作」的先锋性回忆录。如果你父亲是知名小说家,你也从小渴望成为小说家——这样的成长过程是什么感觉?在这本书里,以出色的情感细节重现了昔日时光,凭借敏锐的文学洞察力和持久的爱意,描绘了一段动人的父子关系。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很多都出现在的《穆罕默德·阿里,1942—2016》中。这些照片精准捕捉了拳手何塞·托雷斯形容阿里的“他巨大的魔力”:有一张著名的照片,获胜后的阿里站在索尼·利斯顿轰然倒下的身躯旁;一张是经典的“丛林之战”。
多年来,阿里激发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诞生。诺曼·梅勒对阿里1974年在扎伊尔击败乔治·福尔曼的那场举世震惊的胜利的记述堪称经典;《世界之王》极具感染力地讲述了阿里在美国政治和文化中作为一个变革性人物的出现。
拳王阿里
关于阿里
穆罕默德·阿里不仅用他在拳击场上电光石火般的速度和力量征服了世界,也以他的信念震撼了世界:他决心对抗南部盛行的种族隔离制度,并坚持他拥有创造自己的自由——“我不必成为你想要的。我要成为我想要的。” 阿里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运动员,也是一个敢对强权直言不讳的心怀良知的人,同时还是一名极富魅力的表演者、诗人、哲学家、表演艺术家、政治家、嘻哈先锋,他与惠特曼、罗伯逊、马尔科姆·艾克斯、艾灵顿、卓别林并驾齐驱。
阿里文学
阿里的标志性照片
内容梗概
这是关于阿里的四本书: 《拳王阿里自传》(1975):穆罕默德阿里口述 《拳王阿里读本》(1998):杰拉德艾利 《世界之王:穆罕默德阿里和一位美国英雄的诞生》(1998):大卫瑞姆尼克 《悼念:穆罕默德阿里,1942—2016》(2016):《体育画刊》出品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他出生于饱受战争蹂躏的厄立特里亚[插图],16岁时逃离该国,途经苏丹、意大利和德国来到美国。
他离世后,亚历山大感到他们的房子里弥漫着悲伤。她觉得自己“可以永远等他回来”。
他们出生时间相差不到两个月,他们分别出生在地球的两端。
这本回忆录也在缅怀让两人走到一起的奇特曲折的命运。
他们一起下厨,在共用的笔记本上给对方写俳句,一起听艾哈迈德·贾马尔、兰迪·韦斯顿的歌……
她把他色彩鲜艳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书页上。她描述了他们相遇的过程,记得他们如何坠入爱河。
实际上是一封写给丈夫的情书,留下了一幅盖布雷耶苏斯作为丈夫、父亲和艺术家难以磨灭的肖像。
《那世上的光:回忆录》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亚历山大】 伊丽莎白·亚历山大:诗人、散文家、剧作家、教师,生在纽约,长于华盛顿。她师从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里克·沃尔科特,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学院。 主要作品:《美国的崇高》(普利策奖提名)、《新诗选:渴望光辉》等。
盖布雷耶苏斯
回忆录
内容梗概
关于爱和丧亲之痛的回忆录令人动容。伊丽莎白描述了她在心爱的丈夫去世之后痛彻心扉的情感创伤,以及同她的两个儿子——所罗门和西蒙彼此安慰和引导着走过了暗无天日的悲伤长廊,得以重见天光的故事。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9·11后苛刻的移民政策使两人的计划成为泡影
以非法移民的身份在伦敦,只能找到最卑贱的工作。最终,他回到了家乡拉各斯,成为一名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并结婚生子。
伊菲麦露努力适应美国的生活,她渴望“理解美国的一切”。
描绘了两人未来的蓝图,也许会是在美国,一个奥宾仔心怀敬畏的国家。
两人瞬间产生了化学反应,她发现自己想和奥宾仔呼吸同样的空气。
高中时,她爱上了文学教授的儿子——认真且迷人的奥宾仔。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角谷的藏书架》 100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
《美国佬》
作者简介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 1977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南部城市埃努古,起初在尼日利亚大学学习医药学,后在美国东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学习传媒学和政治学,之后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创意写作的文学硕士学位。 主要作品:《紫木槿》、《半轮黄日》、《绕颈之物》
伊菲麦露
在美国的生活
奥宾仔
回归家乡
内容梗概
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犀利深刻而又趣味盎然的成长故事。它既是一个旧式爱情故事,又展现出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化世界里对种族、阶级、移民和身份认同的敏锐思索。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