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总结了注意的分类、 注意的品质、 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对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的设定,它反映了教育者对于未来人才的主观期望。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 意识与无意识
一、意识的概念及特征
二、无意识现象
(一)无意识行为
(二)对刺激的无意识
(三)盲视
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三)白日梦状态
(四)睡眠状态
(五)催眠状态
第二节 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二)注意的基本特征
1.指向性
2.集中性
(三)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2)无关动作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二、注意的分类
(一)无意注意
1.概念
2.产生无意注意的条件
(1)客观因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2)主观因素-人本身的状态
(二)有意注意
2.产生有意注意的条件
(三)有意后注意
三、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二)注意的稳定性
2.注意的分散与起伏
3.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三)注意的分配
2.注意分配的条件
(四)注意的转移
1.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四、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一)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1.小学生注意有意性的发展
(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2)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2.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2)注意广度的发展
(3)注意分配的发展
(4)注意转移的发展
(二)中学生注意的发展
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2)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3)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三)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明确学习的目的与任务
(2)培养间接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
预先控制
信号控制
提问控制
表扬控制
(4)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5)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四)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