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编-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编辑于2024-01-31 11:49:57备考一建却总被琐碎的时间考点困扰?工期计算、程序节点、时效规定……零散难记?别急!这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时间考点思维导图,帮你一键梳理全书核心时间脉络!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备考一建却总被琐碎的时间考点困扰?工期计算、程序节点、时效规定……零散难记?别急!这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时间考点思维导图,帮你一键梳理全书核心时间脉络!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3年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的复习重点,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
第三编-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一、采购方采购流程
二、涉及的主要单据与会计记录
1.采购计划 以销售和生产计划为基础,考虑供需关系及市场变化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并经适当的管理层审批后执行。
2.供应商清单 通过文件审核及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认证,将通过认证的供应商信息进行手工或系统(人工或自动化)维护,并及时进行更新。
3.请购单 由生产、仓库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填写,(经批准后)送交采购部门,是申请购买商品、劳务或其他资产的书面凭证。
4.订购单 由采购部门填写,经适当的管理层审核后发送给供应商,是向供应商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书面凭据。
5.验收及入库单 验收单是收到商品时所编制的凭据,列示通过质量检验的、从供应商处收到的商品的种类和数量等内容。 入库单是由仓库管理人员填写的验收合格品入库的凭证。
6.卖方发票 供应商开具的,交给采购方企业以载明发运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应付款金额和付款条件等事项的凭证。
7.应付账款明细账
8.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9.供应商对账单(是供应商对有关交易的陈述) 由供应商编制、用于核对与采购企业往来款项的凭据,通常标明期初余额、本期购买、本期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和期末余额等信息。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一、主要业务活动
(一)制定采购计划
1.基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生产、仓库等部门定期编制采购计划,经部门负责人等适当的管理人员审批后提交采购部门,具体安排商品及服务采购。
2.经审批的采购计划有助于降低存货存在认定、应付账款存在认定和其他费用发生认定相关重大错报风险。
(二)维护供应商清单
1.企业通常对于合作的供应商事先进行资质等审核、将通过审核的供应商信息录入系统,形成完整的供应商清单,并及时对其信息变更进行更新。
2.采购部门只能向通过审核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3.可以为存货存在认定、应付账款存在认定和其他费用发生认定提供审计证据。
(三)请购商品和服务
1.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对所需要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编制请购单。
2.由于企业内不少部门都可以填列请购单,可以按照部门分别设置请购单的连续编号。每张请购单必须经过对这类支出预算负责的主管人员签字批准。 请购单是证明有关采购交易的发生认定的凭据之一,也是采购交易轨迹的起点。
(四)编制订购单
1.采购部门在收到请购单后,只能对经过恰当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
2.订购单应正确填写所需要的商品品名、数量、价格、供应商名称和地址等,预先予以顺序编号并经过被授权的采购人员签名。
3.订购单正联应送交供应商,副联则送至企业的验收部门、财务部门和编制请购单的部门。
4.随后,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检查订购单的处理,以确定是否确实收到商品并正确入账。 订购单有助于降低采购交易发生认定、完整性认定及准确性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
(五)验收商品
1.验收部门首先应比较所收商品与订购单上的要求是否相符,然后再盘点商品并检查商品有无损坏。
2.验收后,对已收货的每张订购单编制一式多联、预先按顺序编号的验收单。
3.验收人员将商品送交仓库或其他请购部门时,应取得经过签字的收据,或要求其在验收单的副联上签收,以确立他们对所采购的资产应负的保管责任。
4.验收人员应将其中的一联验收单送交财务部门。 验收单是支持资产以及与采购有关的负债的存在认定的重要凭据。 定期独立检查验收单的顺序与采购交易的完整性认定有关。
(六)储存商品
1.将已验收商品的保管与采购职责相分离,可减少未经授权的采购和盗用商品的风险。
2.存放商品的仓储区应相对独立,限制无关人员接近。 与商品的存在认定有关。
(七)确认和记录采购交易与负债
1.在记录采购交易前,财务部门需要检查订购单、验收单和供应商发票的一致性,以及供应商发票的计算是否正确。在检查无误后,会计人员编制转账凭证/付款凭证,经会计主管审核后据以登记相关账簿。如果月末尚未收到供应商发票,财务部门需根据验收单和订购单暂估相关的负债。
2.与“存在”“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和“准确性、计价和分摊”等认定有关。
(八)办理付款 以支票结算方式为例,编制和签发支票的有关控制包括:
1.由被授权的财务部门的人员负责签发支票。
2.被授权签发支票的人员应确定每张支票后附有已经适当批准的未付款凭单,并确定支票收款人姓名和金额与凭单内容一致。
3.支票一经签发就应在其凭单和支持性凭证上用加盖印戳或打洞等方式将其注销,以免重复付款。
4.不得签发无记名甚至空白的支票。
5.支票应预先顺序编号,保证支出支票存根的完整性和作废支票处理的恰当性。
6.应确保只有被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近未经使用的空白支票。
(九)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
1.会计主管应独立检查记入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应付账款明细账的金额的一致性,以及与支票汇总记录的一致性。
2.通过定期比较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日期与支票副本的日期,独立检查入账的及时性。
3.独立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十)与供应商定期对账
通过定期向供应商寄发对账单,就应付账款、预付款项等进行核对,能够及时发现双方存在的差异,对差异进行调查,如有必要作出相应调整。
二、相关内部控制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一、相关交易类别和账户余额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1.没有完整记录负债的风险
(1)在承受反映较高盈利水平和营运资本的压力下(如为满足业绩考核要求、从银行获得资金或吸引潜在投资者),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可能试图低估应付账款等负债。
(2)重大错报风险常常集中体现在遗漏交易,例如,未记录已收取货物但尚未收到发票的与采购相关的负债,或未记录尚未付款的已经购买的服务支出,这将对“完整性”等认定产生影响。
2.多计或少计费用支出的风险
例如,通过多计或少计准备把损益控制在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希望的程度,或是管理层把私人费用计入企业费用。
3.费用支出记录不准确的风险
例如,被审计单位以复杂的交易安排购买一定期间的多种服务,管理层对于涉及的服务收益与付款安排所涉及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可能导致费用支出分配或计提的错误。
4.不正确地记录外币交易
当被审计单位进口用于出售的商品时,可能由于采用不恰当的外币汇率而导致该项采购的记录出现差错。此外,还存在未能将诸如运费、保险费和关税等与存货相关的进口费用进行正确分摊的风险。
5.存在未记录的权利和义务
这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分类错误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不正确或披露不充分。
二、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举个栗子】某被审计单位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务,部分原材料系向农户个人采购。
三、根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四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一、以风险为起点的控制测试
1.
2.
二、对选择拟测试的控制和测试方法的考虑 实务中,并不需要对该流程中的所有控制进行测试,而是应该针对识别的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选择足以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关键控制进行控制测试。
第五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一、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一)
(二)获取应付账款明细表 获取应付账款明细表,并执行以下工作: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付账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3.分析出现借方余额的项目,查明原因,必要时,建议作重分类调整;
4.结合其他往来项目(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的明细余额进行检查。例如有无针对同一交易在应付账款和预付款项同时记账的情况、异常余额或与购货无关的其他款项(如关联方账户或雇员账户)。
(三)对应付账款实施函证程序 由于采购与付款循环中较为常见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低估应付账款(“完整性”认定,针对完整性认定的函证需要特别设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函证程序时可能需要从非财务部门(如采购部门)获取适当的供应商清单,如本期采购清单、所有现存供应商名录等,从中选取样本进行测试并执行如下程序:
1.向债权人发送询证函。对询证函保持控制,包括确定需要确认或填列的信息、选择适当的被询证者、设计询证函,包括正确填列被询证者的姓名和地址,以及被询证者直接向注册会计师回函的地址等信息,必要时再次向被询证者寄发询证函等。
2.将询证函回函确认的余额与已记录金额相比较,如存在差异,检查支持性文件。评价已记录金额是否适当。
3.对未回函的项目实施替代程序,例如,检查付款单据(如支票存根)、相关的采购单据(如订购单、验收单、发票和合同)或其他适当文件。
4.如果认为回函不可靠,评价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影响。
(四)检查应付账款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1.对本期发生的应付账款增减变动,检查至相关支持性文件,确认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关注其验收单、供应商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合理。
3.获取并检查被审计单位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以及被审计单位编制的差异调节表,确定应付账款金额的准确性。
4.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付款项目,检查银行对账单及有关付款凭证(如银行汇款通知、供应商收据等),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
5.结合存货监盘程序,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存货入库资料(验收报告或入库单),检查相关负债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
(五)寻找未入账负债的测试 获取期后收取、记录或支付的发票明细(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不同,获取支票登记簿/电汇报告/银行对账单以及入账的发票和未入账的发票) 从中选取项目(尽量接近审计报告日)进行测试并实施以下程序:
1.检查支持性文件。如相关的发票、采购合同/申请、收货文件以及接受服务明细,以确定收到商品/接受服务的日期及应在期末之前入账的日期。
2.追踪已选取项目至应付账款明细账、货到票未到的暂估入账和/或预提费用明细表,并关注费用所计入的会计期间。调查并跟进所有已识别的差异。
3.评价费用是否被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并相应确定是否存在期末未入账负债。
(六)检查应付账款长期挂账情况 检查应付账款长期挂账原因并作出记录,对确实无须支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七)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和披露。
二、除折旧/摊销、人工费用以外的一般费用实质性程序
1.获取一般费用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总账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正确。
2.实质性分析程序。
3.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银行对账单或付款凭证中选取项目进行测试,检查支持性文件(如合同或发票),关注发票日期和支付日期,追踪已选取项目至相关费用明细表,检查费用所计入的会计期间,评价费用是否被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4.对本期发生的费用选取样本,检查其支持性文件,确定原始凭证是否齐全,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以及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5.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凭证,实施截止测试,评价费用是否被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6.检查一般费用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