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第三节 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
干货来啦!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第三节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的思维导图,归纳了不确定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内容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第一节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思维导图,包含建设项目总投资费用的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增值税计算、设备购置费计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项目组成。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工程建设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以下统称 “新技术”)也不断涌现。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第五节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的思维导图,包含提高价值的途径、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应用中的实施步骤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分析
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原因
所依据的基本数据不足或者统计偏差
预测方法的局限,预测的假设不准确
未来经济形势的变化
技术进步
无法以定量来表示的定型因素的影响
其他外部影响因素
不确定性分析内容
应根据拟实施技术方案的具体情况,分析各种技术方案可能承担不确定性的风险及其承受能力,确定技术方案在经济上的可靠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力争把风险减低到最小限度。
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也称量本利分析,就是将技术方案投产后的产销量作为不确定因素,通过计算技术方案的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据此分析判断不确定性因素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技术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及技术方案承担风险的能力。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则是分析各种不确定因素发生增减变化时,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并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
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技术方案一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品产量影响的成本,即不随产品产量的增减发生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如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以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其他费用等。
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是随技术方案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费和计件工资等。
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
计算式
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可变动成本*产量
销售收入与营业中税金及附加
销售收入
该技术方案的生产销售活动不会明显地影响市场供求状况,产品价格不会随该技术方案的销量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看为一个常数,销售收入与销量呈线性关系。
该技术方案的生产销售活动将明显地影响市场供求状况,随着该技术方案产品销量的增加,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下降,这时销售收入与销量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
营业中税金及附加
式中 S——销售收入 p——单位产品售价 Tu——单位产品营业中税金及附加(当投入产出都按不含税价格时,Tu不包括增值税) Q——销量
量本利模型
假设
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产销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
产销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
只生产单一产品
利润=(售价-税金及附加-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
基本的量本利图
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是技术方案盈利与亏损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被称为盈亏平衡点(BEP),也叫保本点。表明技术方案在此产销量下总收入与总成本相等,既没有利润,也不发生亏损。
产销量(工程量)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
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
生产能力利用率
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是指盈亏平衡点产销量占技术方案正常产销量的比重。
表达式
结果分析
盈亏平衡点反映了技术方案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可看到,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销量就越少,技术方案投产后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敏感性分析的内容
预测技术方案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 敏感性分析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两种。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即假设各个不确定性因素之间互相独立。 为了找出关键的敏感性因素,通常只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确定分析指标
技术方案评价的各种经济效果指标,如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等,都可以作为敏感性分析的指标。 如果主要分析技术方案状态和参数变化对技术方案投资回收快慢的影响,则可选用静态投资回收期作为分析指标。 如果主要分析产品价格波动对技术方案超额净收益的影响,则可选用财务净现值作为分析指标。 如果主要分析投资大小对技术方案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则可选用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
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
分析每个不确定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确定敏感因素
敏感度系数
式中 SAF——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因素F的敏感度系数 ∆F/F——不确定性因素F的变化率(%) ∆A/A——不确定性因素F发生∆F变化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
判断准则
SAF>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同方向变化; SAF<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反方向变化; ∣SAF∣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因素F约敏感; 反之,则不敏感。
优劣
敏感度系数提供了各不确定因素变动率与评价指标变动率之间的比例,但不能直接显示变化后评价指标的值。为了弥补不足,有时需要编制敏感性分析表,列示各因素变动率及相应的评价指标值。 敏感性分析表的缺点是不能连续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此人们又设计了敏感分析图。 每一条直线的斜率反映技术方案技术效果评价指标对该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敏感度越高。一张图可以同时反映多个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技术方案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放心变化的极限值 。超过极限,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将不可行。例如当产品价格下降到某一值时,财务内部收益率将刚好等于基准收益率,此点称为产品价格下降的临界点。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求敏感因素,这可以通过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判断。
选择方案
如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选择,一般应选择敏感程度小、承受风险能力强、可靠性大的技术方案。(对各因素都不敏感优先) 缺点: 1、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它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前提。 2、敏感性分析有其局限性,它主要依靠分析人员凭借主管经验来分析判断,难免存在片面性。 3、敏感性分析在分析某一因素的变动时,并不能说明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动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对于此类问题,还需要借助于概率分析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