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内向又怎样?!你本来就很棒!
心理咨询师吴冕作品,这本书能帮助内向者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本性,找到内向性格背后的心理需求,发掘内向性格的优势,主动规划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编辑于2024-02-20 10:13:35工作以外的16个小时,不是上班8小时的附庸,下班后也要好好生活。用“具体的当下”去治愈焦虑、内耗、拧巴、拖延、空虚等工作后遗症,获得满足感和身心自由。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史记》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第11篇。这一篇以极为简略地方式,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期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工作以外的16个小时,不是上班8小时的附庸,下班后也要好好生活。用“具体的当下”去治愈焦虑、内耗、拧巴、拖延、空虚等工作后遗症,获得满足感和身心自由。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史记》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第11篇。这一篇以极为简略地方式,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期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2】内向者的人生路线图
25岁至35岁
关键词:婚姻、核心价值
内向者在选择伴侣时,会把精神需求置于物质需求之上。
你应当把最多的时间和最好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在关键能力上不断学习和提升。
35岁至55岁
关键词:陪伴、自我实现
自中年期开始,我们的人生步入下半场。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中年期是一个人关注点和兴趣的转变期。
内心成熟的人拥有一种能力,即便是做很普通、很平凡的事情,也可以从做事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55岁以后
关键词:自我完善、与自己和解
至此,我们走进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老年期。在这个阶段,我们会经常回顾和复盘自己的人生。老年期最重要的人生课题是与自己和解。
当我们放下对一个个外在结果的执念,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局限和不完美时,就真正实现了与自己的和解。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2】内向者的人生路线图
6岁至12岁
关键词:自我价值感、自卑
内向的孩子在这个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在关系方面,比如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甚至与家长的关系。
父母在这个阶段重点做两件事。一是创造充满温暖和爱的家庭环境。二是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相信他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处理好学习问题,不断成长。
12岁至18岁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内向的孩子开始走向成年前最重要的一站:青春期。青春期最重要的人生课题,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18岁至25岁
关键词:亲密感、优势领域
成年早期的主要课题是追求和体验亲密感。在感情上走进了恋爱的季节。
在事业方面,内向者面临从学生到社会人这样一种身份的转变。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这是内向者在这个阶段容易遇到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去试错,换句话说,通过不断尝试,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
先做自己擅长的,再拓展不擅长的领域,不要一上来就做自己不擅长的。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2】内向者的人生路线图
出生至1岁
关键词:安全感、回避型依恋
安全感是一个在生活中经常被讨论到的问题,一个人内心最底层的安全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就是一岁前这个阶段。
刚出生的婴儿非常脆弱,不能自己照顾自己,所以会本能地感受到无助。
1岁至3岁
关键词:自主性、依赖型人格
对内向孩子来说,如果父母尊重接纳他们的“小叛逆”,他们就可以信赖自己的感觉,并围绕自己的感觉构建自我的小世界。
当一个孩子不能相信自己的时候,严重情况下会形成依赖型人格。
3岁至6岁
关键词:主动性、选择性缄默
处理冲突是内向孩子在这个阶段要面临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出现一种选择性缄默的情况。
选择性缄默,指的是孩子在家的时候一切正常,与父母的交流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在其他一些场合,比如幼儿园,或者一些活动场所,就表现得很害羞,非常沉默。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2】内向者的人生路线图
人生是有剧本的
人生剧本
如果把人的一生作为一个周期的话,那么我们的心理发展主要会经历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最核心的发展课题。
第1阶段 出生至1岁
核心课题:信任VS不信任
第2阶段 1岁至3岁
核心课题:自主性VS怀疑和羞怯
第3阶段 3岁至6岁
核心课题:主动性VS内疚
第4阶段 6岁至12岁
核心课题:勤奋VS自卑
第5阶段 12岁至18岁
核心课题:同一性VS角色混乱
第6阶段 18岁至35岁
核心课题:亲密感VS孤独感
第7阶段 35岁至55岁
核心课题:繁殖VS停滞
第7阶段 35岁至55岁
第8阶段 55岁以后
第8阶段 55岁以后
核心课题:自我整合VS失望
出生
关键词:先天因素
内向性格是一个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父母需要做的,是为自己内向的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做自己,并且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展开和体验自己的人生。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1】话少,也可以很厉害
生死疲劳,热爱是解药
要想在职场中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举足轻重的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和实现的,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需要有一颗恒心。
自主性功能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有一种“自主性功能”,那就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它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可以自发驱动人们去探索和行动。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呢?
区分开两个概念:表面的喜欢和真正的喜欢
表面的喜欢
真正的喜欢
源于当下身体上的舒适和不累,比如之前人们常说的钱多、活少、离家近。
源于内心的归属,即使最终没有获得成就上的刺激,但在从事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如何缓解权威恐惧
权威恐惧
就是和自己的上级或领导在一起时会很焦虑,甚至有一点害怕。 首先要有平常心,把领导当普通人看待。 其次,要相信自己。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1】话少,也可以很厉害
处事:成为别人眼中不可替代的人
内向者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觉得自己之所以不被上级重视,是因为自己身上有很多问题和不足。只有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事业发展才能上一个台阶。
核心价值
一项工作能不能做好,不在于你有没有缺点和不足,而在于你有没有过硬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你的优势能力。如果你拥有一些独特的能力: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别人做得一般的,你能做得非常好,那你就是有核心价值的人。
内向者 的优势
有的人做事认真,在细节上很严谨,追求完美
这样的人在一些大型项目工作,以及财务类工作方面会很受欢迎
有的人做事很负责,对领导吩咐的事情,不用监督和催促,都会很自觉地完成,主动性很强
这样的人在团队中让人放心,值得信任
有的人善于思考,对工作中的问题看得更深入,更透彻,也更长远!
是技术类或某些专业领域内的人更为看重的一种能力。
在职场中发现自己存在感不高,不被关注和重视时,不妨多一点耐心,耐得住寂寞。内向者在确定了自己的事业方向的大前提下,沉下心,学会坚持。
@花漾春天
眼神坚定
表达有力
举止从容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1】话少,也可以很厉害
为人:修炼属于你的气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潜意识都是慕强的。你越强大,别人越会追随你。 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最需要修炼的是自己身上的气场。
什么是气场?
它像一个能量场一样,会对我们的心理造成某种影响,比如压迫感、钦佩感,当然也包括亲切感。
气场的展现
一个人的气场是通过其说话时的音调、节奏、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方式表现出来的。
气场强大的人往往谈吐不凡
和人说话时喜欢注视对方的眼睛,眼神专注
在表达的时候非常自信、很少迟疑。
对气场强的人来说,其最核心的心理特征就是充满自信。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核心信念有三种。
我是否有能力?
我是否受欢迎?
我是否有价值?
气场强大的人在这三种信念上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且基于对自己的认可。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1】话少,也可以很厉害
成功的人,大多内向
话少,并不代表话的分量轻。不爱表现,不代表你的光彩一定会被淹没。
内向的人在职场中存在感不高,没有影响力?
部分事实
还有事情的另一面
职场是一个节奏很快、竞争性很强的场合,很多有事业心的人,会抓住一切机会来表现自己,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
话少,并不代表话的分量轻。不爱表现自己,也不代表你的光彩一定会被淹没。
如果你不管是在同事当中,还是在领导面前,不善言谈,或者羞于表现自己的话,就会抬高别人认识和了解你的门槛。
内向的人只是比较安静,并不代表他们在职场上就会默默无闻。牛顿、爱因斯坦、甘地、比尔·盖茨、陈景润等都是性格内向的人。
作为一个内向的人,该从那些地方努力呢?
关系层面:喜欢
喜欢是关系层面的,如果周围的人觉得你这个人不错,就会喜欢你,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做事层面:尊敬
尊敬是做事层面的,如果周围的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有能力,很有资历,做出过很多成就,就会在心底对你产生敬意。
@花漾春天
两种说服路径
中心路径说服
就事论事
围绕事情本身
讲事实,摆道理
外周路径说服
关注有关联的外围
关注有关联的外围
不关注事情本身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0】职场中,学会内向式表达
怎样说服别人
有很多人善于说服和影响别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当我们想说服别人的时候,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说什么。
@花漾春天
克服演讲 恐惧的方法
演讲前做 充分的准备
学会让 自己放松
训练 演讲技巧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0】职场中,学会内向式表达
如何克服演讲焦虑
演讲就是在公众场合发表一些看法,分享一些内容。 在职场中,演讲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它在规模上可大可小。
为什么我们会对演讲这么焦虑呢?
原因很简单,害怕演讲是人的本能。“一想到有那么多眼睛看着自己,心里就慌乱得不行,”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目光压力。 目光的关注,也有锁定目标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强的攻击性,会让人紧张,甚至恐惧。
对要讲的内容做了充分的准备,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内心的恐惧。
越放松,状态就会越好; 越紧张,就很容易出错。
通过读书、上在线课程等方式,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比如眼神接触、语音语调、姿势体态等。
@花漾春天
语言表达框架
传达信息
信息要点
有条理
要清晰
要简洁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0】职场中,学会内向式表达
好的表达,需要框架
在职场沟通中,表达的时候最需要考虑的是:精简 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全面的信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销售人员向上级汇报
经理,昨天跟某客户沟通过了,他对咱们的产品很感兴趣,但是要合作的话需要满足他三个条件: 第一,关于货款,先付70%,收到货后再付尾款; 第二,下订单后保证一周内到货; 第三,保证产品质量,否则担负20%的违约金。经理,您觉得怎么样?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10】职场中,学会内向式表达
为什么越踏实的人越容易被忽视
工作中,内向者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自己做事很认真,也很踏实,周围的同事和领导也都认可这一点,但就是得不到重视,在职位上迟迟无法晋升。
认认真真做事,更喜欢用做事来展现自己;
不会去刻意宣扬自己做出的业绩;
不管领导安排什么工作,都会认真去执行;
很少与人争论,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内向者的优点与不足
很少与人沟通,不了解别人的想法和关切点;
很少向领导和同事表达自己的想法;
被动地希望别人看见自己的付出;
不会主动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这里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环节,就是被看见。
认知吝啬者
定义
我们在看待别人的时候很难做到全面深入了解。通常会“偷懒”,凭经验和当下的感觉简单快速地做出判断。
后果
假如你不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别人就会按照他们的一贯倾向去理解你,这样的话误解就很容易发生。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9】如何度过人生中那些难熬的时光
不开心时,内向者能治愈自己的43件小事
1.一个人,找个安静的地方发呆,放空自己。 2.躲进自己的房间,关掉手机,关上窗帘,睡觉,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3.抱着被子哭一会儿。4.戴上耳机,单曲循环听一首最想听的歌。 5.一人偷偷地喝酒:轻微不开心,就喝啤酒;超级不开心,就喝白酒。切记,别喝醉。 6.洗澡,把附着在身上的各种不开心都洗掉。7.“撸猫”,或者“撸狗”。 8.左右互搏术: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劝自己,或者自己骂自己。 9.在家打扫卫生,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干净,把所有没用的东西都丢掉。 10.窝在沙发上,看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11.熬夜,随便干点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干,忽略时间的存在。 12.写日记,把自己的心情写下来。13.改自己社交账号的头像。 14.去理发馆剪头发,体验那些“烦恼丝们”从头上纷纷落下的感觉。 15.一个人出去散步,漫无目的地走。16.去海边走走,坐在沙滩上吹风。 17.一个人去吃火锅,点一桌子的菜,一直吃到撑。 18.站在夜晚天桥上,看城市的车水马龙,万家灯火。 19.去健身房健身,累到要虚脱。 20.坐在窗台上,听雨落在树木和草地上的声音。 21.一个人去游泳,幻想自己是一条鱼。 22.买很多好吃的,用甜食填充自己的心灵。 23.随便上一辆公交车,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在城市中间游走。 24.逛菜市场,用市井气息疗愈自己。 25.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一个从来没去过的陌生城市,住一晚再回来。 26.拼命工作,不给自己不开心的时间。27.和家里的椅子、水杯等对话。 28.在微博上写下自己的心情,一分钟后再删掉。29.朋友圈设置成仅三天可见。 30.回忆之前做过的错事,然后对自己说,这是自己应得的。 31.思考生活和人生的意义,让不开心变得有学术价值。 32.给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写信,告诉他们自己现在很不开心。33.打游戏,尤其是枪战类的游戏。34.有条件的话,去伦敦的广场喂鸽子,去纽约的广场看雪景。 35.看书,投入另一个世界中,忘记烦恼,忘记自己。36.和家里的智能机器人聊天。 37.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告诉自己,这些不开心只是大脑的幻觉。 38.翻家里的旧物。以前写过的日记,朋友之间的卡片,有时候也具有奇怪的治愈能力。39.做一件平时不敢做的、出格的事。40.看喜欢人的照片或者他的社交账号的动态,从中获取能量。41.做冥想,观照自己的内心。42.在网上买一束花,送给自己。 43.对自己说:“就算内心再兵荒马乱,也要从容不迫。”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9】如何度过人生中那些难熬的时光
生活很“渣”,没有人可以避免它的“出轨”
时间是往前走的,但生活未必。
我们总以为
成年人的生活也会像学生时代一样,过了一年级,就是二年级,过了初中,就是高中,有一个固定的节奏
有一个统一的时间线,到了什么样的年龄就会过上符合这个年龄阶段调性的生活。
会打乱我们的人生步伐,让我们预想的生活“出轨”
让我们焦虑恐慌:自己是不是要被生活抛弃了?
总有一些意外
我们总觉得,不该这样啊,是不是自己的生活打开方式不对?
你
不是一种对立状态,而是陪伴状态
世界
生活有它自己的节奏:这个节奏既不是快跑的节奏,也不是马拉松的节奏,而是一种自定义的节奏。
如果一段时间你的好胜心很强,喜欢那种刺激的超越感,那这就是当下属于你的节奏。
如果一段时间你累了,想不管不顾地躺平,想一个人待在原地静静,那么这也是当下属于你的节奏。
时机到了,可能别人的一句话就能点醒你;时机未到,你再挣扎也没有用。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9】如何度过人生中那些难熬的时光
情感创伤:如何放下一个很喜欢的人
感情中,不仅有爱与被爱,还有伤害和被伤害。
代偿转移法
意思是如果一件事让你感到太痛苦,无法承受,就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通过关注其他事情来缓解内心的压力。
思维反刍
就是反复回想过去发生的事,别人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以及这些细节背后的各种可能性。
受害者情结
这样考虑问题的人,容易陷入受害者情结中。所谓受害者情结,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把自己认定是受害者,都是别人的问题,是他们的一些话或一些做法让自己受到伤害,导致自己很痛苦。
怎么做才能从感情的创伤中更快地走出来呢?
找到最困扰你的那个原因
觉察一下自己困在感情创伤中走不出来,到底是因为什么?
两种方法
调整自己的归因方式
内向的人特别喜欢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
要提醒自己:这不是你的错,错的只是感情本身而已。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9】如何度过人生中那些难熬的时光
创伤是人生标配
不管是谁,总会遇到一些问题,经历一些挫折,感受到生活残酷的一面。
如何应对生活里的各种创伤,就成为我们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面对生活的困境,有的人被打倒,有的人则被激发出无穷的斗志,凭借自己的意志走出人生的低估。
心理学认为,这主要是人们心理弹性的不同导致的。
所谓心理弹性,指的是当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伤痛和困境时,能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和消化的一种适应能力。
情绪创伤: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
和信任的朋友聊聊
人都是有局限性的,没有人可以无所不能,独自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麻烦。
通过运动等方式,释放积压的负能量。
经常跑步的人在运动的时候会体会到一种愉悦感。
写日记或日志
将自己的心声写下来,自我分析,是最快的治愈之道。
@花漾春天
伯纳德·默斯坦 亲密关系理论
刺激
伴侣刚开始 接触时
彼此的吸引力 主要建立在 “刺激”信息基础上
包括年龄、长相 财富、是否主动 风趣等特征
价值观
关系稳定后 会逐渐进入 价值观阶段
两人对生活中 重要的事情的 看法、态度
是否相同等 看得越来越重要
角色理论
更关注日常 相处时的感受 及好的感受的 可持续性
越来越注重 自我的存在感
到平淡“长相守” 彼此都会重新 找回自我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8】长久的感情,是陪伴出来的
少反思自己敏感,多想想是谁在背后逼你发疯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都是有攻击性的。 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主动攻击
直来直去,心里有了不痛快就会立马发泄出来
如狂风暴雨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
一位男士陪女朋友逛街,每当女友试了一件衣服或鞋子,询问他的意见时,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挺好的,你自己定吧!”
严格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
冷战
又叫冷暴力,它的特征是没有语言和情感上的沟通
尽可能地将双方的互动降低到最低限度
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这些问题呢?
重新看待感情中的伤害
保持坦诚
当冲突不可避免时,直面它,允许它发生也不失为一种应对方式。
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
就事论事,而不是针对两个人的关系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7】安静,是一种独特的异性魅力
不管别人觉得你好不好,都先把自己变好
内向者被动,不会主动表现自己,不懂得感情中的种种套路 怎样才能遇到真爱呢?
内向者
就是无为而治,做最好的自己
不需要刻意地去模仿,去改变自己!
不用逼着自己改变性格,只要顺其自然
按照你自己舒服的状态去和异性交往就好
别再总是苛责自己,挑自己的毛病
让你喜欢的人快速爱上你的小技巧
嘴巴不够甜,可以尝试一些非言语的方法。
想征服一个人的心 先要征服其身体
所谓征服身体,指的是让对方心跳加快。
吊桥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效应——吊桥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当一对男女走过一个摇摇晃晃的吊桥时,彼此之间的好感会得到很大提升。
刺激活动体验的过程中会让人心跳加速,从而不知不觉间将身体上的心动转换成心理上的心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8】长久的感情,是陪伴出来的
大多数情感内耗都是由于期待过高
感情中,我们对一个人失望,有时候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而是对方没有按照我们期望的那种方式对待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
透明度错觉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意思是人们会误以为彼此之间是透明的,从而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心想法和感受的了解程度,放在亲密关系中就是: 爱我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我只需要一个眼神,你就应该秒懂。
爱人之间心有灵犀,这种现象不新鲜。如果要时刻都达到这种默契,就是脱离现实的、过高的期待。
高期待不合理,但越亲密的关系中,这种高期待越泛滥。因为,高期待的背后是高浓度的爱。
“追逐-逃避”沟通模式
有些夫妻在相处时,一方总是追着对方不停地提要求,没有被满足时就不停地指责和抱怨,而另一方则不停地逃避,或者像一面沉默冰冷的墙壁一样,通过拒绝回应的方式来回应对方。
“追逐-逃避”沟通模式对两个人的感情伤害极大。
这种互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两个人的感情就会陷入“僵尸”情感中
要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在期待和现实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要对对方保持一定程度的高期待
要接纳对方的平凡和力有不逮
@花漾春天
内向者 独特的 吸引力
情绪稳定
善于倾听
待人真诚
内在性感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7】安静,是一种独特的异性魅力
你比自己想象的要迷人
很多内向者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魅力:“我这么内向,谁会喜欢我呢?”
外向者
热情:一见面就对你嘘寒问暖
爱笑:身上有快乐的能量
才华: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特质外向者会很自然地呈现和流露出来。
对一个安静的内向者来说,主动展现自己是一件有点困难的事情。 内向者要明白:你只是不容易被不熟悉的人很快喜欢,而不是不被喜欢。
情绪稳定:钝感力 内向者脾气温和,遇到事情通常能冷静应对,很少会无缘无故地发火,情绪稳定性比较高。
善于倾听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内向者如果能够清晰自己的定位,做一个树洞式的伙伴,就可以扬长避短。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内向的人不是没有魅力,只不过他们总是隐藏自己,不轻易展现自己身上的光芒。
最高级的情商 内向者要守护好自己的真诚。人们会轻易忘记一个喧闹的人,但很难忘记一个真诚的人。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8】长久的感情,是陪伴出来的
越是相爱的人越容易吵架
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彼此之间的差异。
一个喜欢热闹
一个做事很认真
一个多愁善感 浪漫爱幻想
一个则喜欢安静
一个则神经大条
一个是直性子 习惯了有话直说
心理现实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世界的体验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心理现实。
客观上世界是什么样是一回事,但人们内心感受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则是另外一回事。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多一点了解,少一点评判
不强求解决
如果对方有些言行举止和我们不一样,或者看不惯,先别急着去评判,别急于认定对方错了。
不是所有的问题我们都有能力解决,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去解决。
先去了解一下行为背后的成因。比如,把“对方为什么不改变”这个问题,换成“他为什么习惯如此“
真正好的感情,不是改造对方,消除对方身上的问题,而是求同存异。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7】安静,是一种独特的异性魅力
不要把你喜欢的人想得太好
内向者在感情初期两种心理倾向
把喜欢的人想得太好
面对喜欢的人,内向者容易把对方想象得很完美,完美得像神一样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把自己想得太差
喜欢的人,永远是光彩照人;看自己,永远是各种不满意。
积极错觉
心理学上把这种倾向称之为积极错觉。积极错觉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构建善意和大度的认知,突出他们的美德而缩小他们的缺陷。
在积极错觉的加持下,我们的头脑中会形成一个理想伴侣的形象。
冒充者综合征
明明很好,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明明不差,总觉得自己很差,这种自我认知上的反差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冒充者综合征。
扭转这两种倾向
不要把你喜欢的人想得太好
如果你自己不完美,也应该想到,你喜欢的那个人也不完美。
不完美也很美
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完美,不完美也很美。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8】长久的感情,是陪伴出来的
哪有那么多人生如初见,最难得是多年后仍相看两不厌
就像买衣服,买时你更在意它好不好看,一旦买回去之后,决定你的评价和满意度的,则是穿起来是否舒服,以及能穿多久等另外一些层面的感受了。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7】安静,是一种独特的异性魅力
我喜欢你,但我不敢爱你
很多内向者在感情中的一个典型特征:隐藏情感,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隐藏情感
这样的人,身心往往是撕裂、背离的。他们内心越向往的,外在的身体上可能会越抗拒。
内心:我好想啊!
身体:你不可以!
内心:我好喜欢这个人
身体:你不可以表现出来
结果是,他们的身体像具有魔力的封印一样,牢牢地锁住了内心的冲动。
感情中的自我状态不同
外向者
VS
内向者
外向者更自我。他们说“我喜欢你”的时候——
内向者则相反,在感情中,他们更在乎“你”
潜意识中暗含了这样一种排序:我喜欢>你喜欢。
潜意识中也暗含了这样一种排序:你喜欢>我喜欢。
内向者认为:“相对于我的感受,我更在乎你对我的态度,如果你不喜欢我,那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徒劳和没有意义的。”
没有人会拒绝爱,害怕自己喜欢的那个人,一点也不喜欢自己。如果不能百分百地确定对方也对自己有好感,内向者很难表明自己的心意。
@花漾春天
每个人都有一条心理边界
它将我们与外界区分开来
确保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6】关系中,和谁 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成年人的分寸感,是一种点到为止的默契
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这个概念由心理学家埃内斯特·哈曼特提出,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
好的边界意识可以帮助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安全与舒适的预期和需求。
内向者在面对热情、强势,或善于操纵他人的人时,往往很难守护好自己的边界。
当你不想做一件事,不想与一个人交往时,直接拒绝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拒绝话术
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别人借钱,可以喧宾夺主,主动出击 拒绝话术:我也想帮你,但最近手里比较紧,也没有钱,本来还准备过几天向你借钱呢。
适当自谦,指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胜任。 拒绝话术:这个我真不行!/不行你问问××吧,真抱歉,我不会做啊!
如何与讨厌的人相处
做一个“恶人”
身心分离法
提升自我法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6】关系中,和谁 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别让无底线的信任毁了你的生活
必须强迫症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曾提到过一个概念:必须强迫症。它的含义是,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有一种应该式的陈述: 我应该做这个; 我应该信任别人。
内向者的内心 是天真而纯粹的
所以更容易患上 “信任强迫症”
内向者行为处事的方式 就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信任 强迫症
即认为信任是人际交往中一种美好的品质
自己不去信任他人的话,自己就是一个坏人
觉得信任他人是对的,即便被辜负也要坚持。
如果你和一个人在一起经常性地感到内疚,并且找不到自己明显的过错,那就意味着你很可能被“PUA”了。
现实的世界是复杂的,一定要意识到这种复杂性。
赢得你的信任也是需要门槛的。
要建立起一种平等的、良性互动的关系
设立 信任门槛
信任是一件好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片面。
人际关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互惠。
排除“妖魔鬼怪”,信任和善良才能换来好结果。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6】关系中,和谁 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任何消耗你的人,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控制型的人
当成自己人,但前提是一切都要听我的
与控制型的人交往的初期,你会感觉特别舒服。
交往久了,会发现问题:你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这种关系中待久了,会越来越压抑,甚至是窒息
如果你是一个很独立,想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出自我的人,那么,最好对控制型的人敬而远之,他们再热情、再优秀也不是你的“菜”。
很善于用各种手段制造“错误内疚”
好让别人觉得亏欠了他/她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总是在付出,总是在牺牲的人
制造内疚感的人
如果你和一个人在一起经常性地感到内疚,并且找不到自己明显的过错,那就意味着你很可能被“PUA”了。
习惯性抱怨的人
只是想吐槽和发牢骚,宣泄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
一直抱怨,不反思自己,简单地将问题归到他人身上
认为都是别人的错,都是别人的责任
如果你和一个人在一起经常性地感到内疚,并且找不到自己明显的过错,那就意味着你很可能被“PUA”了。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6】关系中,和谁 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社交中可以被动,选择朋友要主动
外向者
注重交往的数量,喜欢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往
遵循的交友原则是多多益善
为了实现自我的想法和意志
喜欢掌控和驾驭各种关系
很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
内向者
注重交往的质量,只和少数保持长久而亲密的关系
遵循的交友原则是少而精
亲密关系中,知道该和谁交往
容易陷入“自我瘫痪状态”
自我瘫痪状态
指的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很清醒
想要什么
喜欢什么
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都有很清晰的想法
只要一与人相处,就如同被下了“迷魂药”
别人说什么都觉得可以
做什么都觉得没问题
没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只能被动地顺应他人
内向者可以被动社交,但一定要主动选择和谁交往,不和谁交往
要做有意识的筛选
懂得该让谁走进自己的世界
该把谁拒之门外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5】你不必讨人喜欢,你需要的是被讨厌的勇气
冲突是常态,有些事不是让路就能解决的
一个人内心的成熟,是从敢于直面冲突开始的
接纳冲突的存在
这个世界很复杂 复杂必然带来矛盾
矛盾带来冲突 冲突带来痛苦
一件事你接纳它 你的心态就会好很多
直面的两层含义
解决冲突,尤其外在冲突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但你要想办法去化解
当冲突被多一些化解时 我们的内心也会多一些和解
不断积累的能量 就是我们遇到新问题时的底气
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内心的冲突也会是永远存在的
以和为贵,还是正面硬刚
克制自己和直面冲突,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有自身的价值
克制自我的应对方式更文明,直面冲突更勇敢。
遇到很重要的事情,或者遇到很重要的人时,尽量谨慎一点,处理时要有耐心一点,就不容易犯大错,或者避免遭受大的损失。
两种方式的价值
如对方确实咄咄逼人,很不讲道理,或者侵犯了你的底线
这种情况下就要勇敢一点,该硬气就硬气。
遇到的具体问题不同,解决的最优方案也是不同的。
@花漾春天
目标 发脾气 内在的声音
根据自己的目标 来灵活处理冲突
工作,生活有目标
目标体现人生愿景
需要坚持的原则
展现强硬的一面
灵活处理 掌控冲突
敢于发脾气
相对于完美的人
人们更喜欢 一个有个性的人
不会轻易伤害别人
也不一味顺从别人
面对别人的伤害 敢于展现攻击性
改变自己内在的声音 并去实践它
把消极的内在声音 改换成积极的暗示
我要是不说出来 怎么知道对方 同意不同意呢?
结果没有我想的 那么糟, 我可以去试一试
敢于维护 自己的正当利益
i学会坚决地拒绝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5】你不必讨人喜欢,你需要的是被讨厌的勇气
你要学会表达愤怒,当然也可以选择愤怒地表达
面对关系中的冲突,内向的人该怎样应对呢?
最重要的,还是去经历,去体验,去尝试!
@花漾春天
自我苛责 心理适应机制
逃避并不可耻
你对别人再好,冲突也不可避免
讨好并不能换来好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5】你不必讨人喜欢,你需要的是被讨厌的勇气
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不讨好任一种冷漠
逃避 并不可耻
你对别人再好 冲突也不可避免
有的人很善良,希望和周围的人都能处好关系,有这种追求的人,很怕和别人发生冲突。
冲突往往跟双方看重的事情有关系;因为行为习惯不同,一方对另一方做事方式看不惯导致的冲突。
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斥这些自我苛责的声音时,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脆弱。
从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视角差异也很容易引起沟通中的冲突。
讨好并不能换来好
讨好的出发点虽然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你讨来的可能不是好,反而是轻视,甚至是厌烦。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5】你不必讨人喜欢,你需要的是被讨厌的勇气
冲突恐惧症
冲突是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不管是家人之间,朋友之间,还是同事之间,只要与人交往,就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矛盾,进而发生冲突。
人际间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的
愤怒
难受
敌意
仇恨
痛苦
暴力
内向者面对冲突时的两种防御策略
逃避
和别人有不一致或利益冲突时,习惯性地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讨好
预防性的讨好
内向者不善于处理关系,不会轻易伤害别人
冲突时的讨好
只要和别人的想法不一致,就马上缴械投降
@花漾春天
顺其自然
聊天而已
冷场也没关系
想说时就多说几句
不再把聊天当任务
不想说时候就闭嘴
不绞尽脑汁想话题
说不好没关系
心情不错,就多聊聊
别人能听懂就行
没意思,就少说些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4】你不会聊天,不是因为嘴笨
冷场也没关系
正向沟通:一个情商很高的说话技巧
尊重和自己交往的人
照顾别人的情绪
找到共识
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认真倾听,并及时回应对方。
沟通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信息的交流;另一层是情感的连接。
对错很难去判断,相对于是非对错,更重要的是找到共识。
要注意身体语言,比如通过注视着对方,或者点头回应等方式也可以显示出对对方的重视。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谁碰到这样的事也会不好受。”这样的回应就是在照顾别人的情绪。
遇到冲突,尤其是事情比较复杂,也不好分对错的时候,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结。
@花漾春天
积极回应
容易把天聊死 是习惯用一问一答式的模式
不主动 聊想法
问一句 答一句
不问了 就沉默
不观察 不询问
好的交流沟通 是你来我往的交流和分享
鼓励对 方描述
多用 发生了 什么? 然后呢?
激发聊 天兴趣
懂得积 极回应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4】你不会聊天,不是因为嘴笨
我不说话,是因为我更愿意听你说
聊天不仅仅是主动表达,如何去回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善于倾听
倾听时,内向者需要把握好“50%原则”
可以提醒自己,和别人聊天时听的时间不能超过50%
这样就可以有意识地促使自己多说一些。
50%不是硬性的标准,是一个方向,提醒改变,但不要过度。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4】你不会聊天,不是因为嘴笨
主动式聊天:说你所喜欢的
聊一些轻松的话题
关键词 寒暄、兴趣
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寒暄是套话吗?多数情况下是的。但人们需要它。
人们常说,内向者不善言辞。其实这句话不准确。
你是哪里人? 你在哪里上的学? 你喜欢什么好吃的? 你今天的衣服/发型怎么样?
内向者并不是不喜欢说话,只不过很多时候觉得别人聊的内容不能打动自己,没有想说的欲望。内向者也会滔滔不绝地谈论。
人们聊这些,可能与要聊的正事无关,却与聊天的人密切相关。
因为害怕冷场,或者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会有一种讨好倾向
在聊正事前如果能闲聊几句,就会让人感觉更放松,彼此的心理距离更近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不如优先照顾一下自己的需求,先取悦自己,再取悦他人。
如果一个人不管和谁说话,都表现出一本正经谈事情的状态,这会让别人有一种硬邦邦的感觉。
聊天的时候可以看看哪些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先释放和满足自己的表达欲。
适当地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拉近一下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是有价值的。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3】慢热的人,更懂得什么才是沸腾
慢热能帮我抵挡所有的不真诚
内向者 大脑回路长,遇到事情时反应会稍慢一点。
脑回路不同
外向者 大脑回路短,遇到事情时反应会更快一点
慢,是因为对不了解的人没有安全感。
内向者的交友门槛很高,他们的原则是少而精
当对一个人不够了解时,内向者通常会感到没有安全感
内向者在人际交往中的冷,多数情况下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别人,而只是存在不想被伤害的自保心理。
关键词 脑回路长、安全感
内向者要对一个人热起来,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深入了解并喜欢上这个人。
内向者本身的社交欲望不强,在人际关系中也没有强烈的掌控欲
内向者在人际交往中,更喜欢忠于自己的内心。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有感觉就是有感觉,没感觉就是没感觉,内向者不愿意用套路去换取一些所谓的熟悉感。当一个人用佛系、随缘的态度来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时,慢热也就不可避免了。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3】慢热的人,更懂得什么才是沸腾
与慢热的人,请深交
浅层关系
指的是陌生人之间,或认识但不熟悉的人之间的关系。身处在浅层关系中时,内向者最难受。
通常存在于关系密切的家人之间、好朋友之间、长期的合作伙伴之间。
深层关系
在深层关系中,慢热的人相对更受欢迎
这种关系里的人,彼此都很了解,表达能力就不再是对一个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相处得久了,人们会发现,原来慢热的人,也许更真诚,做起事情来更靠谱。
靠谱、能为他人着想的人,路会越走越宽;虚假、只会为自己考虑的人,路会越走越窄。
和内向者交往的时间越久,就越能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一面,从而更加地认可和信任。
内向者慢热,但也慢冷。对慢热的人来说,时间是你的朋友。
@花漾春天
关键词:节奏
心态上:接纳自己的慢
行为上:做真实的自己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3】慢热的人,更懂得什么才是沸腾
好的关系,慢一点也没关系
人与人交往是有一定节奏的,需要时间的沉淀。
你平时是什么样子,就表现出什么样子。
如你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慢,在反应上属于“迟钝型”的人,就不要着急。
没有必要因为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故意打造一个并不真实的完美人设。
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适应新的生活,不管是快还是慢,都不存在绝对的好和坏。
坦然地做自己就好,真正好的关系,慢一点也没有关系。时间是检验两个人关系最好的试金石。
快速融入新环境的2个方法
举个例子,如果一名大一新生发现专业课程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起来得心应手,那么就可以更快地建立自信心和掌控感,从而更容易投入新的生活环境中。
找到自己 喜欢做的事情
找一个外 向的人做朋友
一个内向者快速融入新环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被一个外向的朋友‘领养’。一个非常外向的人,因为她的开朗和热情,能让内向者的陌生感被冲淡不少。
@花漾春天
浮动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深层关系
浅层关系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4】你不会聊天,不是因为嘴笨
为什么我总是不知道说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话少是内向者 独特的表达方式
内向者在表达时追求准确,并希望言之有物
说话前需要反复思考,希望想清楚了再去说
喜欢直奔主题,事情说完,聊天也就结束了
观察和寻找,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目标
内向者
一旦找到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人和事,内向者就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热情投注在其中,从而呈现出与平时截然不同的样子。
聊天有没有话题与注意力的方向有关
内向者喜欢独自思考问题,与他人交往的意愿不强,因而和别人沟通的次数和频率相对于外向者来说,会有很大的减少和降低。
内向者不管与谁交往,眼中看到的更多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这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从外界输入的信息很少,因此可供输出的也不多。
内向者
我应该说什么?
我刚才那句话是不是不合适?
我的表现是不是很差?
为什么我总是不知道说什么?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3】慢热的人,更懂得什么才是沸腾
我不是冷漠,我只是慢热
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是一种优先效应。
优先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会对初次接触到的信息更敏感,留下更深刻的印记。
外向者与内向者给人两种不同的反馈
一个人刚一见面就很热情,嘘寒问暖,让你如沐春风,你就会觉得这个人不错,心生好感。
一个人初次见面时面无表情,话也很少,你就会觉得这个人不好接触,从而产生距离感。
从“0”到“1”建立一段新的关系时
外向者
内向者
结识一个新朋友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往往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慢热在人际交往中真的是一个问题吗?
内向者在适应陌生人及陌生环境时会慢热一些。
当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慢热时,人们会产生一些偏见性观念,比如觉得这个人不好相处等等。
慢热在人际交往中真的是一个问题吗?——只是慢而已,但不冷漠
@花漾春天
内向者的核心痛点
和不熟悉的人相处时 总是很拘谨
害怕在人多的场合演讲 容易紧张、脸红、心跳加快
不太会和别人聊天 不知道如何表达,容易语塞
聚会时总插不上话 感觉和别人格格不入
与人相处时 脑海中经常充斥着 “如果式”的声音
如果他不理我,怎么办?
如果他不喜欢我,怎么办?
如果他不在乎我,怎么办?
尽责性 自我觉察 亲和力
有责任心,行为靠谱
善于自我觉察
亲和力强
内向者的朋友圈比较窄,但只要他们保持自己独有的亲和力,等有一天他们想和他人接触、想与他人深入交往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件事并不难。
内向者的 社交印象
慢热,见陌生人会紧张
小透明,没有存在感
不喜欢复杂人际关系
安静、内敛,有距离感
外向者的 社交印象
可以迅速拉近关系
口才好,善于表达
情商高,懂人情世故
热情开朗,充满活力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2】社交能力的关键,在于心态
不合理认知1:我需要像外向者那样社交
绝大多数人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
每一个人的社交表现都是围绕着自己独特的社交需求来展开的。
外向者需借助他人释放情绪
人际交往则只是生活的附属品
外向者需借助他人进行思考
习惯独自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外向者需借助他人来获得价值感
内向者的社交需求并不高
内向者要
接纳自己的有限性
按自己节奏方式去与人交往
不再逼着自己去做那些你本不擅长的事
@花漾春天
内向的人外表木讷、迟钝,但内心很敏感,有强大的自我觉察力。自我觉察是一种很高的智慧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2】社交能力的关键,在于心态
心态不对,会再多的社交技能也是白费
社交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心态。向者要想在社交方面应对自如,首先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而调整自己心态的关键,是改变我们头脑中隐藏的一些不合理认知。
缓解身体焦虑的3个小方法
深呼吸法
肌肉放松法
冥想法
你可以闭上眼睛,用鼻子慢慢吸气,让气体慢慢充满你的腹腔,然后慢慢用嘴吐气。用这种方式和节奏多呼吸几次,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慢慢恢复平静。
握紧拳头,然后松开;先收缩手臂的肌肉,然后放松;收缩肩膀的肌肉,然后放松;依次类推,脖子、臀部、大腿、脚部都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
冥想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力,让我们专注于当下,这样既不会沉湎于过去又不会忧虑未来,从而有利于我们的身心获得宁静。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2】社交能力的关键,在于心态
不合理认知3:我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这些“如果式”的想法多了,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压力巨大。
这个世界很复杂,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们,不是所有人都能跟我们聊得来。
总会有人不喜欢我们,也不要过于担心。这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
给自己预留一些“不受欢迎的名额”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避免那些理想化的念头,不要觉得自己可以赢得所有人的喜欢,不要觉得自己必须赢得所有人的喜欢。
好感的1:2:7法则
遇到十个人
其中必然有1个人不喜欢你,甚至讨厌你
有2个人会毫不犹豫地喜欢你,支持你
7个人保持中立,既不讨厌你,也谈不上喜欢你
当你接纳并允许一些人不喜欢你、不欢迎你时,这些人的出现也就不会给你造成太大的伤害和影响了。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2】社交能力的关键,在于心态
不合理认知2:我不能犯错
内向者在社交中的一个心理包袱是害怕犯错
评价自己
细节没做好=我这个人不好 事情没做好=我这个人不好
人会变得习得性无助,害怕与人接触
关键词 社死
关键是要意识到 你是可以犯错的
这种心态甚至会 发展成社交恐惧
犯错或出问题是生活的常态 后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用鼓励型思维对待
想法1
转换成
想法2
这次我又搞砸了我真是个白痴
原来这样说话是不恰当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更好
错误的是告诉我们在某些地方出现了问题
是提醒我们,某些事情可能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现实生活中,重要的不是你犯了多少错,而是不要停下尝试的脚步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1】内向人格画像
内向性格的隐藏优势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改变自己的本性,而是应当找到真正适合你的人生节奏,把自己本来就具有的潜能和优势挖掘出来。
内向的人天然地觉得,自己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自己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对于说过的话,他们一定会信守诺言,言出必行
靠谱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资源
对内向者来说,请一定要珍惜爱护自己的羽毛,它将来一定会成就你。
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利用好自己本来就具有的优势。
@花漾春天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1】内向人格画像
乙酰胆碱式的人生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区分外向和内向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心理能量的指向。内向者的心理能量指向内在的心理世界。
外向者对多巴胺的敏感度较低
需借助大量外部刺激帮助大脑分泌多巴胺
巴胺的敏感度
内向者对多巴胺的敏感度比较高
少量的刺激,他们就能够感受到愉悦和兴奋
生理特点的差异
外向者的大脑血流通路比较短
外向者主要依赖的神经递质是多巴胺
大脑通路与乙酰胆碱
内向者的大脑血流通路更复杂、更长
内向者主要依赖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
性格只有不同,没有好坏之分
外向者的人生是多巴胺式的
VS
内向者的人生是乙酰胆碱式的
对外部刺激反应快,行动力强
外部刺激反应会慢,深度思考
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
深思熟虑后,才会表达、行动
简单思考+快速行动
深度思考+谨慎行动
@花漾春天
内向者 最典型的 心理状态
我就想 一个人待着
典型的低 社交欲望者
感兴趣的 是自我的想法 和感受
内心的觉察 和思考让他们 获得满足感
社交是要有的 但只要一点点
社交是要有的 但只要一点点
在心理世界可以尽情做自己
沉浸内心世界更具有创造力
沉浸在内心世界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1】内向人格画像
心理能量的指向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区分外向和内向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心理能量的指向。内向者的心理能量指向内在的心理世界。
内向者和外向者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并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外向者
VS
内向者
有很明显的现实性
有很明显的非现实性
@花漾春天
《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内向者的人生路线图
书籍信息:《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吴冕,人民邮电出版社
【01】内向人格画像
龙猫属性的人
他们平时话不多 总是沉默寡言
他们与人相处的时候 会本能地保持一种距离感
他们对朋友的 认定门槛很高
关键词 距离感、长情
他们交朋友 是冲着一辈子去的
很多人的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但们的不会。
关系中 他们是最专一、最长情的人
内向性格密码:低社交欲望、非现实性
话少,经常沉默
周末喜欢“宅”在家里,而不是出去聚会
聊天时,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而不是一个主动的表达者
没有把握的话不说,没有把握的事不做
内心敏感,情感丰富
慢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一种新环境,或者适应一个新认识的人
@花漾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