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万古江河》思维导图——第二章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编辑于2024-02-21 23:30:51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总述
中国文明思想体系在此期间有了明确界定
北方的儒家与长江流域的道家,两者相互交流影响,形成了中国型思想的核心
许多有关人生意义与终极关怀的概念
中国文化终于涌现了
由商到周,华夏文明体系逐渐明朗成形
一、进入青铜时代
青铜
时间
人类最早使用铜制品考古遗存
土耳其的恰约尼遗址
中国地区最早青铜器
甘肃东林乡家马家窑时期
B.C3100——B.C2700
中国地区较古老而且较普遍的铜制品遗存
齐家文化的武威皇娘娘台
时间
比西亚两河流域晚一千年
地区
中亚交通路线的东边尽头
永靖大何庄
秦魏家
特质
小型的锋利工具
切割功能胜于石器、骨器
提高杀伤力
质脆易断
不适用于大型破土的农具与砍伐树木
不能提高生产力水平
文化现象
专业的战士
复杂的社群
资源集中、资源分配不均现象
中国传统所谓“三代”,正是国家形成及发展的时期,与青铜文化的出现,有一定相关性
车
时间
出现在中国地区的时间,至今难以确定
商代车辆形制,与西亚、埃及和印度的两轮马车类似
中国地区至今没有见到原始形态的车辆,也没有见到车型演化过程
车是外来事物
在中国文化圈里引发过十分重大且深远的变化,且可能都是经过中亚与内亚草原上的交通路线,间接传递进入
用车的知识与铸造青铜合金制品的知识同时传入中国,两者都于广袤草原上武装族群的移动有关
战争能带来族群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资源的交换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中国文化核心
夏
只有传说,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
中国考古学界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当作夏文化的所在
考古资料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证据
商
时间
B.C17世纪——B.C11世纪
时代划分
先商
分布地区
河北太行山东麓
河南黄河以北卫辉一带
早商
分布地区
十分广阔,涵盖后世所谓“中原”的华北地区
晚商
分布地区
安阳殷墟遗址
年代
B.C13——B.C11世纪,盘庚迁殷以后的历史
时代特色
有了当代的文字记录——卜辞
中国文字有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六项造字原则,大都已见于卜辞文字
卜辞句法,反映其文法已有一致的规律,而且不是自由口语,证明已是成熟文字
从卜辞中显见商王国政权的演化过程
社会性质
以族群为基础的复杂的社会体,有地方和亲缘的局限,并无普世性格
神祗主体
以宗神与山岳、河流崇拜的地方守护神构成
祭祀系统
旧派
对象是谱系严整的先公先王祖妣
新派
杂收诸神,包括各种自然神和大人物,至于祖先神,反而更为收缩,只祭祀大宗及五世以上的先妣
晚上后期出现
意味着商人摆脱了地方及族群的局限性,开始走向普世文化的方向
文字与王权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从史前文化进入历史时代的分界线
周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时间
B.C11世纪
地点
陕西关中
历史地位
不只是朝代递嬗,也是整个文化体系与政治秩序的重新组合,并且从此奠定了中国文化体系的一些基本特色
周人提出“天命”论
统治者的治国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
超越的力量,即上天,对人间秩序有监督和裁判的权利
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突破,这种观点拜托了宗神和族神的局限,转化为具有普世意义的超越力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制度
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庞大的控制网络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的统治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上层文化呈现相当的同质性
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
不同文化人群,构成多元复杂社会,中国经历文化融合过程
异质文化共存,有多元地方色彩
“三代”
作为专有名词,从东周开始出现
专有名词产生原因
周人自居为正统,向古代投射为三个连续朝代
春秋时世不宁,时人遂投射其理想于遥远的过去,缅怀一个已经离去的好时光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B.C771年,西周王室覆亡,平王东迁,号称“东周”。从此时到秦帝国统一,中国地区经历了五百多年的转变期。
春秋
战国
西周覆亡,正如古籍所谓“礼崩乐坏”,意味着一套文化秩序的崩解,对于当代的影响,十分重大
东周只是西周名义上的延续,实际上东周的君权已经不再能控制东方庞大的封建网
“礼崩乐坏”不是形容仪节的失落,也不是政治权威的衰退,而是文化秩序的解体
社会变动重组了原有封建体制的秩序。失势的原有上层阶级分子,就带着原有的文化,沦于社会中下层
孔子
这一阶层不再是统治阶层的一员,却又娴熟贵族文化
这类人士将上层文化,传播与社会中下层
他对封建文化的再阐释,上层文化理想的伦理与道德,获得新的普世意义
春秋战国时代,因为社会上层文化的下达,浸润于社会下层,使得周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相伴而来,又有各地地方性文化露头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天命”观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
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
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
儒家
命、性、仁则是连串在一起的三个观念,构成孔子思想的根本
命
但这部分孔子不愿意多家申论
性
性自命出,命从天降
仁
整个的人性
这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墨子
学说中心思想是“义”
群体的公义要有“兼爱”为支撑的基础
孟子
个人的人性和社会共同具有的公义是统一的
人性本善
不仅要面对从群体公益着想的墨家,还要面对强调个人主体性的杨朱之学
杨朱之学成为了道家的一部分
荀子
儒家学说“教”的部分
培养与教育
人性是空白或者中性的,经过“学”,人才能成为仁人君子
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
阴阳家、五行家
注意人和宇宙力量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信仰
神祗的信仰
融入自然崇拜
成为国家礼仪
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超越性力量的关系
祖灵的崇拜
周代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家思想遭遇五行的观念,五行观念不会早于青铜时代
庄子
老子
进一步肯定个人价值,群体不在他们的关心之列
诸子百家学说不应看作各自独立发展的思想流派,应视为经过长期对话与辩论交织成后世两千年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
在中国文明系统里,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型思想的核心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南方力量的崛起,由楚国立国开始
文化方面
借由文字系统,楚人吸收了北方的典章制度和学术思想
南方的语言,形之于文字。诗歌抒情,多为可吟唱的韵文
制度方面
楚人兴起于“礼崩乐坏”之时,发展了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已稍近于君主政体,而不是封建领主
思想方面
春秋晚期至战国,足以与儒家抗衡的学派都发生在楚国范围内
边缘文化以其自由与活力,反馈于核心主流
礼制方面
不同于北方的刚强拙直,南方艺术大致柔和曲折
综上所述
南方的开发及其融合于北方的文明,使中华文明的内涵更为丰富
南方的文化传统一样源远流长,其生命力强劲,不亚于北方系统
南北交汇的后果,是两套系统的焊接与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编户齐民制度代替封建,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产生动力
战争
国家组织的转变
地方行政系统渐渐取代了封建领主的封邑
中国开始郡县化过程
秦统一中国后,全国设郡县
此后两千年来,中国都设有郡或相当于郡、县二级的地方行政单位
郡县制不同于封建制
1、政令处于中央
2、流官代替了世袭
3、除少数君主家族和封有爵位的家族外,庶民都是国家的百姓,都有相同的身份,即“编户齐民”
百姓不再是隶属于领主封邑田庄的农户,而是有可能拥有生产资源的平民
成文法典陆续出现并公布
过去贵族特权的姓氏,普通百姓也可以采用了
综上所述
百姓从封建束缚中离解为个人,又以个人身份纳入国家组织
齐民是隶属于国家统治机构的百姓,但并不能分享共同体的主权
从战国时代到今天,编户齐民体制变化不多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时间跨度
从商代到战国的一千多年
食物资料
食物
北方
黍稷
粟
粱
也可用来酿酒
豆
南方
稻谷
器皿
礼器
青铜
日常
陶器
衣着
贵族
丝织品
平民
麻与葛的纤维
居室
北方
夯土版筑
南方
木结构加草木涂泥
秦汉的统一,政治上定于一尊,生活方面多元并存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三种文明对比
地理形势
中国文化
北方
黄河流域为主体,晋陕甘黄土高原、黄河中下游的黄土平原与渤海湾沿岸的冲积平原,三者连为一体,虽为山地但不是难以逾越的天险
南方
长江及汉淮,河川湖泊处处有之
不同文化系统经常接触,不断抗衡,成为文化发展的动力,融合为复杂的文化系统
两河流域
北有高山,南有撒哈拉沙漠均难以逾越
向东是波斯湾,可通往古波斯
西北方向地形逐渐升高,是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地
西南方向在地中海与阿拉伯沙漠之间,构成一条走廊通向尼罗河流域的埃及
尼罗河流域埃及
尼罗河谷底两侧是山岭,外面不是沙漠就是山地
两个文明虽有接触,但不像中国南北之间那样密切,不能将不同文化融合为可大可久的文化核心
文字系统
中国文化
只出现一套延续下来的文字系统,这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尼罗河流域埃及
图像文字
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发展过程独立,无融合可能
思想方式
中国文化
中国地区古代文化逐渐形成二元融合的基本观念,迥异于中东两大文明的宇宙观
春秋时代,孔子提出“仁”的观念,将人性与宇宙之间的道,结合为以人间秩序为主轴的思想体系
两河流域
二元对立观念
琐罗亚斯德提出的二元信仰成为后世中东宗教的基本观念
基督教教义中,死亡与复活、上帝的善与魔鬼的恶也未尝不是渊源于此
尼罗河流域埃及
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
在封闭的尼罗河流域可以给予人自信自满,但向外扩张接触异地文化后,这套观念难以自圆其说,使得埃及人失去了信心
结论
中国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在密切接触过程中有同一文字系统为文化发展的载具,遂能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在大突破终于发生后,人间的关怀、二元的动态及互补,成为中国文化系统内主要的思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