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这是一篇关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思维导图,是考研、本科期间风景园林专业基础参考书目,建议收藏。
编辑于2021-07-29 18:35:16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0绪论
研究对象
城市绿地系统概念
一定质和量,绿色有机整体,不同类型、性质、规模,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功能
限维提塑防教
国内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
国外
城市结构优化
田园城市
理论
中心,外围,
核心理念
人与自然,城市和乡村
第一座田园城市
第二座
评价
环城绿带,空间控制,结构优化
环境生物保护
最紧迫的工作
分割的自然空间
麦克哈格著作
以生态保护为目的的绿地规划内容
人类利用功能分区
绿地系统概念
不同功能的组成。城市公园运动
第一个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核心,多种功能绿地系统,网络体系
国内
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钱学森“山水城市”
发展趋势
要素多元化
规划区域化
结构网络化
结构功能统一
森林引进城市
高新技术应用
知识拓展
马尔什-城市公园
玛塔-带形城市
霍华德-田园城市
沙里宁-有机疏散《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佩利-绿带
赖特-广亩城市《消失的城市》
柯布西耶-绿色城市《明日之城市》
城市公园的五方面价值
健康,精神,浪漫,工作,地价
1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分类
功能
生态
空气
吸
吸
吸
杀
增
净
小气候
温度
热岛效应原因
下垫面
通风
二氧化碳
改善途径
下垫面
气流
绿植
湿度
气流
降噪
防灾
火
风
水
放射性
监测
野生动物
使用
休息
休养
观光
文化
景观
道路
边界
中心点
区域特征
标志物
分类
城市绿地概念两个层次
概念
改善,保护,提供,美化
两个层次
建设用地范围内,参与
不属于城市建设用地,有积极作用,绿化好,不参与
分类表
2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城乡规划基本知识
城乡规划基本概念
城乡规划任务
保护修复
促进发展
创造环境
包括
城镇体系、城市、镇、乡、村
城乡规划的层面:城市发展战略、建设控制引导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总体规划纲要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
核心
定性、定量、定位、定界
修建性详细规划
核心
空间形态设计
整体
细部
环境
小品
城乡规划相关术语
城乡规划
政府基本手段
政府为实现目标,对 统筹协调,统一要求
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
政府确定目标,改善环境,调控行为,综合协调 具体安排
维护利益,实现发展,公共政策
规划区
城乡规划管理控制
规划区外、内
政府划定
建成区
已开发,具备设施
城市绿化
栽种植物或利用自然,活动
城市绿地
改善生态,保护环境、提供场地、美化景观
城市绿地系统
绿化用地,整体
园林绿地面积
用作园林和绿化,各种绿地面积综合
绿地率
各类园林绿地总面积
三维绿量
空间体积的量
绿化覆盖面积
垂直投影面积
绿化覆盖率
绿化覆盖面积
公共绿地面积
各类公共绿地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每人平均可拥有
公园服务半径
距离
点状绿地
集中成块
带状绿地
绿色地带,防护林带
楔形绿地·
自然绿地空间
布局形态
环状绿地
绿道或绿带,绿环
城市绿线
各类绿地控制线
城市蓝线
地表水地域界限
城市紫线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
城市黄线
基础设施控制界限
道路红线
道路路幅
建筑红线
靠临街面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密度
基地面积
城市道路网
网络结构
城市道路网密度
道路长度
城市性质和规模
城市规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依据、基本原则、层次
目的
明确,保障,保护,塑造
依据
3个有关,1个条件
基本原则
地带性,系统性,多样性,规划实施
层次
详细程度
总分详
规划对象
国区城城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规划目的、任务侧重不同
城市总体规划
目的
任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目的
明确,保障,保护,塑造
任务
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和地位
特色
地位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与方法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市域绿地(概念、特点、功能、建设意义)
概念:所有自然、人工绿化区域,覆盖非城镇建设用地
特点:面积、类型、生态、产业
功能:生态安全、产业经济、游憩活动
规划建设意义
维系格局,构建网络
优化结构,塑造形态
提升环境,实现发展
利于管控,落实内容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定位、目标、原则、结构)
规划定位:总体-绿地-市域
规划目标
保护环境,修复土地
构建体系,优化结构
创造环境,促进经济
规划原则:生态优先,公平合理,城乡一体
规划结构与布局
影响布局的因素
自然人文资源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发展方向
结构布局主要方法
自然空间为主导
绿地功能
城市发展模式
景观生态学
分类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编制要求
基本要求
原则
指标
划定
实施
文件
规划层次
总分详
主要内容
概况现状
总则
目的指标
规划编制程序
资料收集
现状调研
文件编制
成果审批
规划指标确定和计算
影响城市绿地指标因素
自然条件
指标确定
国外城市绿地发展水平
指标计算
城市绿地面积
人均绿地面积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绿化率
城市绿化覆盖率
绿地系统布局
布局原则
因地制宜
公园绿地布局
布局模式
基本布局
点、环、廊、带、放射、楔、指、绿心
组合布局
环楔式、环网放射式、廊道网络式
其他布局
绿化树种规划
规划原则
适地适树,乔灌花草,速生慢生,生态景观
编制内容
研究分析
基调树种
骨干树种
技术指标
市花市树
编制名录
配套规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概念、作用、要求
概念
一定空间范围内
作用
生态、居民、发展
要求
加强本地调研
植被
立地条件类型,资源信息
鸟类
多方面规划
植物基因
变种变型
栽培品种
起源
植物物种
本地
相邻
基地
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植物
就地
保护区
栖息地
景观异质性
减少灭绝
生物景观绿化带
湿地、山地
迁地
植物园,资源圃
迁地保护网络
具体保护措施
普查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工作
动植物园建设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含义、分级
保护措施
挂牌登记
技术养护
保护范围
立法
分期建设规划
原则
规划年限
配套
近期建设
远景要求
规划实施措施
法规、行政、技术、经济、政策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公园绿地规划
确定规模
选址分析
分级配置
面积级配
数量级配
分类规划
综合公园
社区公园
专类公园
带状公园
街旁绿地
规划布局
可达性
布局模式
生产绿地规划
确定指标
确定选址
发展计划
防护绿地规划
建立市域保护体系
确定指标和分类布局
提出绿地控制指标
卫生防护绿地
饮用水源
河段两岸100
水库周围500
二三类工业用地外围
30
工业用地和居民区之间
30
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
500~800
道路防护绿地
城市干道及公路
红线26以下,2~5米·
26~60,5~10
60以上,10以上
快速干道
20~50
铁路
不小于50
高速公路
50~200
高压走廊绿带
110KV,30,24
220kv,50,36
550kv,50以上
防风防火林带
防风
一倍,60%,10倍,20%~30%,背面,75%~80%
防火
南方6~17米,山地15`30
城市组团隔离带
300~500
附属绿地规划
类型、作用
类型
居住,工业,物流仓储
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用,商业服务业
反映城市普遍绿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其他绿地规划
定义、规划要点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
村镇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整体,分类,生态,保护,因地,合理
4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管理
绿化法规
相关法律
法规规章
技术标准规范
绿线管理
绿线概念
绿线分类
现状,规划,生态控制
绿线划定方法和步骤
步骤
绿线边界确定
绿线制图
研究审核,社会公示
打桩放界
生态园林城市
绿化三大指标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发展历程
更高层次
生态学原理
防治减少污染
实现绿色
5公园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要点
城市公园绿地概念
开放,游憩,游憩设施、服务设施,健全生态、美化环境、防灾减灾
基本理论
公园分类
城市、自然
公园绿地系统配置类型
分散式、联络、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分离
城市公园规模容量确定
公园游人容量
内部,管理,超容量,验证
设施容量
面积标准
服务半径和级配模式
用地选择和用地平衡
用地选择
用地,服务,自然,人文,发展
用地平衡
陆地面积、水体面积
规划设计基本方法论
城市公园绿地构成要素
地形
植物
园路
园林建筑和小品
规划布局
公园规划结构
景色分区、功能分区
布局基本形式
自然、规则、混合
基本程序
现场踏勘和调查研究
现状分析
初步方案
方案比选论证
成果制作
各类公园规划
综合公园
类型
全市性
区域性
主要活动和设施
总体规划
功能分区
文化娱乐区
集中,中心,30
安静游览区
安静,远离,大,100
儿童活动区
草坪,远离,间隔,背风向阳,植物,50
老人活动区
靠近,动静,环境,夏季冬季
体育活动区
一侧,专用,提供
公园管理区
隐蔽,专用
植物景观和配置规划
全面规划,植物搭配,宜人空间,生态
广场布局
集散,休息,生产
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现状分析,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植物种植设计,施工详图,编制说明书和预算
儿童公园
类型
综合性、特色性、一般性
总体规划
功能分区
学,幼,体,文,自,办
植物配置
忌用,选用,乔木灌木,完整
设计要点
面积,用地,道路,元素,地形
动物园
概念
饲养展出,宣传普及,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专类公园
类型
按动物展出方式分类
按饲养动物种类
用地选择
位置,地形,交通,条件
用地规模
面积,缓冲,游人,后勤,发展
总体规划
功能分区
科普科研活动区,科普展览区,动物展览区,服务休息区,经营管理区
游线组织
植物配置
绿化,植物,游人,卫生
设计要点
分期建设,功能分区,游戏组织,动物笼舍,儿童活动,安全性
植物园
概念
收集栽培
类型
综合性、专业性
用地选择
根据植物园类型、属性、目的、主要服务对象、所需面积来确定
用地规模
总体规划
功能分区
科普展览区,科普教育区,科研试验及苗圃区,服务与职工生活区
建筑规划设计
道路系统
带状公园
概念
线型分布,沿,游憩设施狭长,
规划设计要点
绿化,生存发展条件,序列节奏感
滨水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拓展
西方现代公园发展历程
当代公园发展趋势及特点
个体整体,形态多元,注重文脉,探求意义
6生产绿地规划设计
生产绿地概念、类型
圃地。临时、永久
生产绿地规划指标与规模
占比建成区2%。自给率80%。大型20公顷,中型7~20,小型7
园林苗圃准备工作
踏勘、测绘、土壤、病虫害、气象
7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概念、作用、分类
概念
卫生、隔离、安全防护
作用
物理阻拦
保土固沙
卫生防护
美化城市
分类
功能、危害源不同:防风、治沙、防火、防噪、防毒、卫生隔离、组团隔离
防护对象:道路防护、农田防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交通防护
营造位置:环城防护、海防、郊区风景、城市高压走廊
规划原则与布局结构特点
原则:科学、整体、协调、生态
布局结构特点
整个建成区层面
与整个城区布局融合
根据位置和防护对象确定结构
考虑相互作用
考虑污染源
布局结构
各类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防风林
风向,林带组合,10、300~600,800~1000·5,结构形式透风林带组合
卫生防护林带
树种选择
乡土树种,杀菌,6米,防火树种
高速公路防护绿地
20~30,纯林,树种要求,禁入刺篱
城市公路干道防护绿地
农田防护林,乡镇,城市,乔木灌木,加大密度
铁路防护绿地
禁入篱,内灌外乔,优美景色,结合地形,建设区,50
滨水防护林
水岸林带,进水沟到林带,坝坡林带
知识拓展:绿道概念
线形元素绿色土地网络,
8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
类型
建设条件
所处位置
住宅层数
组成
住宅,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
规划结构(按人口规模可分为)
居住区
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围合,人口,配建
小区
组团
建筑布置形式
行列,周边,点群
道路系统
居住区道路,20,主,混
小区路,6~9,混
组团路,3~5,混
宅间小路,2.5
公共服务设施
类型
居住区绿地
功能
生态、美学、游憩
组成
宅旁,配套公建,道路,公共
定额指标
规划原则
布局原则
统一规划,现状,居民,植物造景
种植设计原则
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优美景观
居住区各类绿地规划设计
公共绿地规划
居住区公园
概念
为整个居住区居民服务,活动内容设施,配套
规划要点
照明面积,植物位置,空间用处
小区游园
概念
规划要点
总体面积,布局位置,造景形式
布局设计
外向,内向
组团绿地
概念
组团路,本组团,0.04
规划要点
场地铺装,绿化特色
布局设计
宅旁绿地规划
概念
规划要点
活动空间面积,树种通风
按不同领域性质分类
近宅,庭院, 余留
道路绿地规划
道路绿地作用
居住区道路
红线20,行车视距,路面透水,种植灵活
小区道路
宽6~9,景观识别,树种选择,视线通透
组团道路
宽3`5,消防车救护车,小乔木花灌木
宅间小路
2.5米
停车场
围合式停车场
地面铺装,绿化围合,
树阵式
占地面积大
沿建筑线性排列式停车场
地面铺砖和种植草砖,
老年人和儿童活动场地规划
老年人
动静分区
坐憩空间
儿童活动
地面平坦
疏林草地
儿童
通风日照
远离主干道
空间开阔
年龄分区
覆盖空间
植物围合
幼托机构绿地规划
公共活动场地
班组活动场地
科学观察场地
建筑周围绿地
隔离防风绿带
铺装
植物选择
拓展:建设节约型居住区绿地系统
节水
绿化设计
9主要公共服务用地绿地规划设计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
规划原则
人性、人文、个性、多元、生态
绿地分类
设计要点
入口区
绿地景观,标志景观,主景衬景
教学教研区
休闲空间,休读空间,协调,采光通风
学生生活区
防护通风日照,布局,植物选择,封闭半开放
教工生活区
中心绿地,老人儿童,植物
集中休闲区
优雅美丽,绿地环境,满足要求
体育活动区
规则简单,运动草坪,0.5%,四周遮荫,混交林带
后勤服务区
基础绿化,安全,植物
实验基地
教学活动,结合专业,水源围栏,园林形式
校园道路
简洁明快,行为规律,夏季遮荫
中小学校园绿地规划
设计要点
出入口
小型广场,四季常青,季相变化,建筑协调
教学区
协调,靠近建筑,种植
体育运动区
等密林带,减少干扰,季节变化,保留空地
自然科学区
阳光排水,间隔
医院绿地规划
设计要点
诊疗区
导向,安静,植物,杀菌
住院区
开敞导风,休息健身,忌用植物
传染病区
隔离杀菌
隔离防护区
10米,导风,杀菌
行政和后勤供应区
基础绿化,不设置休憩设施
10道路与广场绿地
道路
功能
交通、构造、设施承载、防火避灾、景观美化
类型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指标
道路绿化
基本术语
绿化功能
环境
安全
景观
经济
绿化率指标
绿化基本要求
行车视线
安全视距
交叉口视距
停车视距
视距三角形
行车净空
道路绿带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植物群落配置要求
适应条件
寒冷城市
行道树
花灌木
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
地被植物
雨水调控设施
求同存异
远近兼顾
5,8
树种选择
绿带设计
道路横断面形式
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分车绿带设计
概念
分隔上下车道和快慢车道
设计原则
宽度,高速公路,分段,停车视距,炫光
种植形式
封闭式,开敞式
树种选择
中央,常绿、株距、距离
两侧,
林荫道绿地设计
出入口,车行道与林荫路绿带之间,面积,内部
行道树绿带
概念
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
设计原则
宽度较宽 时,株距,胸径,弯道,对称
种植形式
树种选择
外形,特性
布置方式
树带式,树池式
路侧绿带
概念
道路侧方,人行道边缘和道路红线之间绿带,道路景观
布局位置
种植设计
植物选择
适宜
露地花卉
乡土植物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米
滨水绿带
立体绿化
绿化节点规划
交通岛绿地
概念
控制车流行驶路线,保护行人安全,道路交叉口,引导行车方向,渠化交通作用
设计原则
植物配置
中心岛
立体交叉口
导向岛
中心岛
交叉口中央,组织左转弯车辆交通,分隔对向车流
草坪花卉
图案简洁、曲线优美、色彩明快
街旁游园
导向岛
地被植物、花坛、草坪
视距三角形
绿篱
立体交叉口
城市广场
广场类型
设计原则
人性公共,整体视觉,适应历史
市政广场
交通广场
纪念性广场
商业广场
停车场
类型
设计原则
周边,行道树,净高度
种植形式
新型道路绿化设计
高架道路绿化
路面绿化
垂直绿化
绿地开辟
对外交通绿地规划
公路绿地
设计原则
生,景,经,功
铁路绿地
设计原则
11工业绿地规划设计
工业绿地
概念
工业用地内
意义
生态、社会、经济
特点
环境差
用地紧
保证安全
内部职工
规划设计
指标
20%,30%,50m
基本原则
明确功能
合理布局
符合特点
反映文化
前期调查
特点规模
意图风格
自然条件
社会状况
分区设计要点
厂前区绿地
生产区
总体
产生污染的车间
普通车间
对环境由特殊要求的
仓库和堆场区
休憩性小游园
位置选择
贮水池
厂区道路和铁路
道路
铁路
防护林
卫生防护林
防风林
防火林
植物选择
选择原则
适地适树
满足要求
稳定结构
管理粗放
防污抗污植物
拓展:抗污植物选择方法
12其他绿地
功能(保护、修复、丰富、完善)
保护生态敏感空间
修复受损弃置地
丰富城市绿化功能
完善生态网络体系
主要其他绿地
风景名胜区
概念
具有价值、景观集中、活动区域
等级
国家、省
国家三大法定遗产保护地
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要点
规划纲要编制
规划成果编制
一般规定
基础资料收集和现状分析
风景资源概念和评价
结构布局
规划布局形式
环境容量、游人容量、总人口容量
专项规划
概念
保护培育规划方法
森林公园
概念
条件
郊野公园
概念
特征
湿地公园
概念
湿地
湿地公园
绿化树种选择要求
绿地规划设计基本理念
绿地布局形式和组成
总平面布置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