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化学-脂代谢
参考书为杨荣武的《生物化学原理》,总结了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代谢、脂肪酸代谢、胆固醇代谢等知识点。
编辑于2024-02-28 21:10:18脂代谢
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代谢
脂肪代谢
脂肪水解
水解产物
二酰甘油、FFA
FFA去向
自由扩散入血液,结合清蛋白,转移到骨骼肌、心肌和肝细胞进一步氧化分解
甘油去向
水相溶解,循环系统被肝再利用
过程
脂外被蛋白磷酸化失活导致脂滴表面保护性屏障开放,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磷酸化激活,接触并水解脂滴内的脂肪分子
脂肪合成
磷脂代谢
甘油磷脂
合成
两种方法
第一、二阶段同脂肪
活化磷脂酸
心磷脂、磷脂酰肌醇(PI)
活化X基团
能被活化的X基团
丝氨酸、乙醇胺、胆碱
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
水解
鞘磷脂
合成
脑组织最活跃
水解
糖脂代谢
分解
合成
甘油糖脂
1,2-二酰甘油+糖基转移酶→3号位羟基接受单糖基
鞘糖脂
神经酰胺+糖基转移酶
脂肪酸代谢
脂肪酸的分解(方式为氧化)
脂肪酸的β-氧化
概述
每一步除去一个二碳单位“乙酰-CoA”,起始发生在β-碳原子上
场所
线粒体基质
反应历程(偶数)
脂肪酸的活化
活化形式
脂酰-CoA
酶
脂酰-CoA合成酶(硫激酶)
长链脂肪酸(13-21碳)
细胞质基质活化
短链、中链脂肪酸(2-12碳)
线粒体基质
活化1分子脂肪酸要消耗2分子ATP
脂酰-CoA的转运
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方式
酶
肉碱-软脂酰转移酶(CPTI、CPT-II)、脂酰-肉碱转位酶
中间受体
肉碱
肉碱(食物中、人体可合成)不足会影响细胞内脂肪酸的氧化。先天缺乏肉碱的人尽量摄入中链、短链脂肪酸
β-氧化
步骤
脱氢
脂酰-CoA脱氢酶,降糖氨酸是强抑制剂。
生成1分子FADH2,通过电子传递黄素蛋白(ETF)、铁硫蛋白、CoQ进入呼吸链到达复合体III,没有进入复合体II,产生1.5分子ATP
生成的双键是反式
加水(水化)
烯酰-CoA水合酶,水为底物
羟基只加在β-碳原子上
再脱氢
羟酰-CoA脱氢酶
生成1分子NADH,通过复合体I进入呼吸链,生成2.5ATP
硫解
硫解酶
得到乙酰-CoA和少了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乙酰-CoA进入TCA,产生10ATP
一分子软脂酸生成106ATP(80+28-2)
非偶数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
烯酰-CoA异构酶改变双键的位置和性质,转变为反式双键
比饱和脂肪酸少生成1.5ATP
奇数脂肪酸的β-氧化
正常进行最后生成丙酰-CoA
丙酰-CoA在丙酰-CoA羧化酶(生物素)和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脱氧腺苷钴胺素)催化下生成琥珀酰-CoA进入TCA
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甲基丙二酸堆积抑制糖异生,造成低血糖和酮症
β碳带有甲基的脂肪酸
α-氧化→β-氧化
植烷酸(常见)
通过α-氧化将β碳的甲基移花接木到α碳上,就可以进行β-氧化了
缺乏α-氧化的酶会导致植烷酸堆积引起雷夫苏姆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夜视能力减弱、外周神经疾病、小脑性运动失调)
α-氧化需要活化,不产生ATP
超长链脂肪酸(超过23个碳)
过氧化物酶体,需要ABC转运蛋白运输,不需要肉碱
缩短到6-8个碳时,需要肉碱帮助进入线粒体
ABC转运蛋白基因缺陷会导致蛋白质肾上腺营养不良症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酮体生成条件
饥饿、禁食
糖尿病(血糖浓度高但无法利用)
合成原料
乙酰-CoA
酮体
丙酮、乙酰乙酸、D-β-羟丁酸
合成过程
酶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HMG-CoA合酶、HMG-CoA裂合酶、D-β-羟丁酸脱氢酶
最先合成的酮体是乙酰乙酸
酮体合成后经血液到达其他组织
酮体的利用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乙酰-CoA→TCA
肝细胞中,缺少琥珀酰-CoA转硫酶或乙酰乙酸硫激酶,无法利用酮体
脂肪酸的合成
性质
场所
细胞质基质
引物
乙酰-CoA(偶数),丙酰-CoA(奇数)
活化的“二碳单位”供体
丙二酸单酰-CoA
碳链延伸的动力
丙二酸单酰-CoA的脱羧反应和NADPH
终产物
软脂酸
软脂酸以外的脂肪酸是通过修饰形成的
乙酰-CoA跨线粒体内膜
柠檬酸-丙酮酸穿梭系统
细胞能量状态很高时柠檬酸会离开TCA进入细胞质基质
乙酰-CoA的活化
酶
乙酰-CoA羧化酶(ACC)
生物素载体、生物素羧化酶、羧基转移酶
限速反应
脂肪酸合酶
7个酶活性,酰基载体蛋白(ACP)比较重要
反应历程
引发反应
活化的二碳单位的装载
缩合
还原
脱水
再还原
软脂酸的释放
NADPH还原剂
NADPH还原剂
总共需要8个乙酰-CoA、14NADPH、7ATP
脂肪酸的修饰
延伸反应
去饱和反应
动物无法在高于9号位的C原子上直接引入双键,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必需脂肪酸。
脂肪酸代谢的调控
分解代谢
限速酶
CPT-I
抑制剂
丙二酸单酰-CoA,浓度由ACC控制
合成代谢
限速酶
ACC(乙酰CoA羧化酶)
调节方式
别构调节
磷酸化
胆固醇代谢
胆固醇的合成
四个反应阶段
3个乙酰-CoA→甲羟戊酸
消耗2个电子供体NADPH
限速酶:HMG-CoA还原酶,膜内在蛋白(内质网膜)
甲羟戊酸→活化的异戊二烯
6个活化的异戊二烯单位→30碳的碳氢化合物鲨烯
法尼焦磷酸的功能
1.胆固醇合成的中间物
2.生物体内其他一些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合成的前体,如CoQ
3.法尼基的供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后加工,使蛋白质带上高度疏水的异戊二烯单位,从而可以锚定在细胞膜上,如Ras蛋白
鲨烯→胆固醇
中间物羊毛固醇是最先合成的固醇
消耗了2分子NADPH
胆固醇代谢的调节
HMG-CoA还原酶的可逆磷酸化
HMG-CoA还原酶的降解
当细胞内的胆固醇、被氧化的胆固醇衍生物、甲羟戊酸、法尼焦磷酸过多时,HMG-CoA还原酶的降解被激活
HMG-CoA还原酶基因表达的调控
SREBP-2、SCAP蛋白通过对细胞内固醇的浓度变化作出反应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他汀
胆固醇的转运
分类
来源和功能
CM
来源
食物
功能
运载外源性甘油三酯
从HDL得到的Apo C和Apo E分别激活毛细血管壁上的脂蛋白脂肪酶(水解脂肪)和残体被肝细胞的内吞作用
VLDL
来源
肝细胞装配和分泌
功能
转变为IDL、LDL(脂肪水解)
从HDL得到的Apo C激活毛细血管壁上的脂蛋白脂肪酶(水解脂肪)
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从肝细胞到肝外组织作为燃料
IDL
来源
VLDL转变(血液中生成)
功能
一半被肝细胞吸收,一半转变为LDL
LDL
来源
ILD转变
功能
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被肝外细胞吸收,少数被肝细胞吸收
坏胆固醇,LDLR突变→LDL堆积→动脉粥样硬化
HDL
来源
肝细胞装配和分泌
功能
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好胆固醇,人工HDL可治疗高胆固醇血脂症
载脂蛋白的功能
1、与脂类组装成脂蛋白,帮助脂类的转运
2、作为一种特殊的标记或配体,识别和结合特定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受体介导的脂蛋白的内吞作用
3、激活或抑制参与脂代谢的某种酶的活性。如CM和VLDL表面的Apo C-II可激活血管壁上的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
诱发脂蛋白残体的清除,如Apo E可诱导血液中VLDL和CM的清除
胆固醇的代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