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健康教育学第一章绪论
本图对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健康素养、健康促进等进行概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编辑于2024-03-01 14:52:41健康教育学第一章绪论
小结
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传播、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教育的五个主要环节;健康促进的五大行动策略
了解:健康素养的概念;健康素养的理论框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健康观的发展
无病=健康→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一、健康教育学
定义
是一门以人类健康相关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和艺术。
研究范畴
1.了解健康行为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2.指出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3.探讨健康行为的干预成效
行为解释理论,行为改变理论
人类行为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
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
遵循科学的原则,更要强调艺术性的感知和尊重干预对象的人文背景与心里特征。
环境: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微生物变异、居住拥挤、人口流动、老龄化、局部贫困、灾害
卫生服务:健康公平性不足、健康素养不高、卫生资源配置合理性待提高等
二、健康教育
定义
有计划应用循证的原理和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技能的机会,帮助他们做出有利于健康的决定和有效且成功地执行有益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的过程。√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着眼于如何促使人们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更好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
是人们做出有益于健康的决定和选择
5个环节
健康教育是由健康教育的教学者(健康教育工作者)把健康相关信息( health related information )借以教学活动( educational activities )传达给学习者( learner ),从而把人类有关医学或健康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有益于人们健康的行为
1教学者(专业性、科普性)
学校里健康教育的教师
医学或卫生的专业人员
社会工作者
专业性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医生或健康教育老师承担;
普及性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担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基层卫生工作者和社区社会工作者承担。
2健康相关信息(正确性、询证结论、适合学习者)
包括在人的一生中从生长发育、养生保健、疾病和伤害预防、健康筛查、疾病治疗、管理和康复等一系列的健康主题。
科学地选择健康相关信息的原则;
必须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对提升人们的健康是有益的;
证据充分,即选择有循证结论的健康相关信息;
要适合学习者的需求。
3教学活动(各种形式新媒体时代)
涉及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从狭义上看主要包括个体咨询、指导,人际和小组活动,课堂讲授、培训、训练,各种媒体的传播等。
从广义上看,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传播、健康技能传授或健康相关行为干预活动都属健康教育范畴。
4学习者(以其为中心的教学)
学习者可以是个人(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和教育程度,不同信仰,不同的生理、心理或病理状况,等)。
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如学校的学生、企业员工、医院的病人)。
没有确定边界的大众。
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
强调目标人群应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积极地参与活动前的需求评估、教学活动的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以学习者为中心,应让学习者针对自身来发现问题,在讨论和辩论中澄清观念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运用各种方法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多种解决方案中明智做出选择,在亲身参与中实地体验和学会实践的技能。
5效果
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健康素养,增强人们自身的健康决策能力,作出有益于健康的理智决定和明智选择(个人增权和社区增权),让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激发对社区健康议题的重视和参与改善健康的社区行动,从而维持、促进和改善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增权
人们增强对决定他们生命事件的掌控能力的过程,有能力对决定自身健康问题做出明智的选择
增权的核心:不是被给予,而是自己获得
三、健康传播
定义
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再由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
四个层次
自我个体传播
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
人际传播
医患关系、医生与患者家属的关系
组织传播
医护人员的在职训练。
大众传播
媒介议题设置、媒介与受众的关系等
健康传播与卫生宣教的区别
健康传播:明确自己特定工作目标﹣促使人们改善教育相关行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健康传播: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 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
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
早期我国健康教育活动中主要是“卫生宣教”,针对特定卫生问题,单向信息传播,成本低,覆盖广,在一定时间内发挥巨大作用。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罗杰(Everett M Rogers)在1994年提出一种界定, 认为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 主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 名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
四、健康素养( health literacy )
是指在进行与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有关日常活动时,个人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做出健康相关决定,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
五、健康素养理论框架
4个过程
获取、了解、评价、应用
3个层面
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健康促进
生命全程
从个体到群体
六、健康促进
基本特征
健康教育+社会支持→行为和环境的改变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 x 健康共治
定义
增加人们对健康及其决定因素的控制能力,从而促进健康的过程
《渥太华宪章》提出健康促进的5大行动纲领
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各部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者在决策中要预先评估政策可能对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而使本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能对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营造健康支持环境
该领域的工作内容包括评估环境对健康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通过政策倡导和有针对性的环境策略为行为改变提供支持性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
3.强化社区行动
通过社区增权,激发社区领导、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有效地让社区群众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实现社区健康与发展目标。
社区增权通过动员群众参与解决健康问题的决策过程,可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性,消除社区成员的无助和失落感,从而促进社区乃至社会的进步;还在于提高个人的健康权利和责任的意识。
4.发展个人技能
学习健康的生活技能;有效地维护自身健康和所生存的环境;自主地作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以全社会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将健康促进和预防作为提供卫生服务模式的组成部分,以适应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让最广大的人群公平受益。
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以健康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干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以促进健康
健康促进的三大基本策略
倡导
是捍卫或形成一个理由的过程。主要是要倡导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对健康措施的认同和卫生部门调整服务方向,激发社会关注和群众参与,从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条件
增权( empowerment ) (增强能力)
是帮助群众具备正确的观念、科学的知识、可行的技能,激发其朝向完全健康的潜力;使群众获得控制那些影响自身健康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的过程
协调( mediation )
是指让利益冲突各方围绕促进和保护健康而妥协的过程
七、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健康促进的关系
卫生宣传=知识普及+宣传鼓动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 x 健康共治
八、健康共治( governance for health )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整个政府和全社会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为了健康和福祉共同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