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包含完整内容梳理、简单概要、课时细纲。
编辑于2024-03-09 20:36:39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做主
我国的国体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对内职能
对外职能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地位
主要职权
最高
常设机关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职权
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地位
人大制度
原则:民主集中制
基本功能
优势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基本内容
基本方针
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政治地位
根本活动准则
特色和优越性
新型的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形式
优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主题和职能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新时代对政协工作的要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多元一体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自治权
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
前提和基础
国家统一
地位和作用
地位
作用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组织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发展基层民主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地位和意义
地位
意义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做主
我国的国体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我国国家政权的特点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新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最广泛
①民主权利的广泛
②民主主体的广泛
最真实
①根本政治保证
②制度、法律保障
③实现方式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最管用
制度体系完善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 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区分公民&人民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更好地保障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对内职能
维护国家稳定
三打击
促进社会发展
五建设
对外职能
防御外来侵略
保卫国家安全
四个“坚定维护”
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间接民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主要职权
最高
立法权
修改宪法;制定、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定法
决定权
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的权利
定事
监督权
①监督宪法的实施
②监督中央一府两院一委的工作
任免权
对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及人员的选举、任命、罢免
定人
常设机关
①性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③闭会期间,领导全国人大的各专门委员会
职能部门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职权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
①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法律)
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反映民意,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地位
我国的政体
与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人大制度
原则:民主集中制
基本功能
将党的主张按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体现:党的依法执政
根本政治制度
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优势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基本内容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领导,非组织领导
政治地位
参政党
共产党—执政党
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
特色和优越性
新型的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形式
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优势
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符合我国国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注意: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性质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主题和职能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新时代对政协工作的要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多元一体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自治权
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双重职权)
不含司法和监察机关
前提和基础
国家统一
地位和作用
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作用
①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
②实践证明符合国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不支持、不鼓励、不提倡,而是尊重
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表现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宗教与政治相分离、与教育相分离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社会主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实质: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组织
区别:基层政权组织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发展基层民主
原因: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主权利不能扩大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地位和意义
地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
对人民: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人民参与基层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对国家: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做主
我国的国体
国家: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国家性质):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区分公民&人民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我国国家政权的特点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工人阶级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是领导阶级
工农联盟
与……有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 是……可靠的同盟军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是根本对立的 实行民主制度或专制制度的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
民主的含义
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我国民主的特点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最广泛
①民主权利的广泛
②民主主体的广泛
最真实
①根本政治保证
②制度、法律保障
一根本、三基本
③实现方式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选举民主
最管用
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专制-互不相容-民主-对立统一-专政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 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国体的要求——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意义: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更好地保障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对内职能
维护国家稳定
三打击
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 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 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促进社会发展
五建设
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外职能
防御外来侵略
保卫国家安全
四个“坚定维护”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国家的领土完整 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 国家的尊严
构建和维护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间接民主
流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主要职权
最高
立法权
修改宪法;制定、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定法
决定权
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的权利,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国务院机构改革等
定事
监督权
①监督宪法的实施;(如执法检查)
②监督中央一府两院一委的工作(如审议工作报告)
任免权
对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及人员的选举、任命、罢免
定人
构成情况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常设机关
①性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③闭会期间,领导全国人大的各专门委员会
职能部门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产生和任期
直选和间选相结合;每届5年
直接选举:乡、县人大代表(2级)
间接选举:市、省、全国人大代表(3级)
职权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
①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法律)
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反映民意,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地位
我国的政体
与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人大制度
原则:民主集中制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①人大与人民
②人大与一府两院一委
③中央与地方机构
基本功能
将党的主张按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体现:党的依法执政
根本政治制度
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制度都由人大通过立法创制出来,受其统领和制约
优势
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我国的民主党派(八个)
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优势:人才优势(智力支持)+广泛的社会联系
基本内容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领导,非组织领导
政治地位
不平等
参政党
共产党—执政党
一参加
参加国家政权
三参与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处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
特色和优越性
新型的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形式
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优势
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符合我国国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注意: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性质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组成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及特别邀请人士
主题和职能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
政治协商
内容
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顺序
党政机关→政协及民主党派 (决策前征求意见)
民主监督
内容
对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顺序
决策后的督促落实;监督国家机关及人员的工作
参政议政
内容
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顺序
政协及民主党派→党政机关(主动建议)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新时代对政协工作的要求
①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丰富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②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多元一体
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权
区分:主权
含义:独立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
基本特征:对外的独立性、对内的最高性
行使主体:中央政府
特别行政区
高度自治权
我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
无优劣之分,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民族团结
(民族凝聚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
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自治权
核心内容
含义: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内容:很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双重职权)
不含司法和监察机关
前提和基础
国家统一
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地位和作用
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作用
①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
②实践证明符合国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2)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3)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不支持、不鼓励、不提倡,而是尊重
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表现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宗教与政治相分离、与教育相分离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社会主义
不是要求:放弃宗教信仰 而是要求:①爱国、拥社、拥共、守法; ②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 ③教义阐释符合社会进步要求; ④反对非法活动,多做贡献。
就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使宗教组织和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融合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含义
实质: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组织
区别:基层政权组织
村民委员会
性质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主要职能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产生
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管理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居民委员会
性质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任务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产生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意义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发展基层民主
原因: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主权利不能扩大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地位和意义
地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
对人民: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调动人民参与基层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对国家: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做主
我国的国体
国家: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国家性质):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区分公民&人民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我国国家政权的特点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工人阶级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是领导阶级
工农联盟
与……有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 是……可靠的同盟军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是根本对立的 实行民主制度或专制制度的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
民主的含义
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我国民主的特点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最广泛
①民主权利的广泛
②民主主体的广泛
最真实
①根本政治保证
②制度、法律保障
一根本、三基本
③实现方式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选举民主
最管用
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专制-互不相容-民主-对立统一-专政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 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国体的要求——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意义: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更好地保障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对内职能
维护国家稳定
三打击
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 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 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促进社会发展
五建设
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外职能
防御外来侵略
保卫国家安全
四个“坚定维护”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国家的领土完整 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 国家的尊严
构建和维护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做主
我国的国体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我国国家政权的特点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新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最广泛
①民主权利的广泛
②民主主体的广泛
最真实
①根本政治保证
②制度、法律保障
③实现方式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最管用
制度体系完善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 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区分公民&人民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更好地保障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对内职能
维护国家稳定
三打击
促进社会发展
五建设
对外职能
防御外来侵略
保卫国家安全
四个“坚定维护”
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间接民主
流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主要职权
最高
立法权
修改宪法;制定、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定法
决定权
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的权利,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国务院机构改革等
定事
监督权
①监督宪法的实施;(如执法检查)
②监督中央一府两院一委的工作(如审议工作报告)
任免权
对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及人员的选举、任命、罢免
定人
构成情况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常设机关
①性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③闭会期间,领导全国人大的各专门委员会
职能部门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产生和任期
直选和间选相结合;每届5年
直接选举:乡、县人大代表(2级)
间接选举:市、省、全国人大代表(3级)
职权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
①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法律)
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反映民意,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地位
我国的政体
与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人大制度
原则:民主集中制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①人大与人民
②人大与一府两院一委
③中央与地方机构
基本功能
将党的主张按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体现:党的依法执政
根本政治制度
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制度都由人大通过立法创制出来,受其统领和制约
优势
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间接民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主要职权
最高
立法权
修改宪法;制定、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定法
决定权
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的权利
定事
监督权
①监督宪法的实施
②监督中央一府两院一委的工作
任免权
对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及人员的选举、任命、罢免
定人
常设机关
①性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③闭会期间,领导全国人大的各专门委员会
职能部门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职权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
①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法律)
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反映民意,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地位
我国的政体
与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人大制度
原则:民主集中制
基本功能
将党的主张按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体现:党的依法执政
根本政治制度
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优势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我国的民主党派(八个)
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优势:人才优势(智力支持)+广泛的社会联系
基本内容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领导,非组织领导
政治地位
不平等
参政党
共产党—执政党
一参加
参加国家政权
三参与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处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
特色和优越性
新型的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形式
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优势
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符合我国国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注意: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性质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组成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及特别邀请人士
主题和职能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
政治协商
内容
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顺序
党政机关→政协及民主党派 (决策前征求意见)
民主监督
内容
对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顺序
决策后的督促落实;监督国家机关及人员的工作
参政议政
内容
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顺序
政协及民主党派→党政机关(主动建议)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新时代对政协工作的要求
①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丰富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②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多元一体
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权
区分:主权
含义:独立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
基本特征:对外的独立性、对内的最高性
行使主体:中央政府
特别行政区
高度自治权
我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
无优劣之分,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民族团结
(民族凝聚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
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自治权
核心内容
含义: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内容:很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双重职权)
不含司法和监察机关
前提和基础
国家统一
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地位和作用
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作用
①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
②实践证明符合国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2)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3)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不支持、不鼓励、不提倡,而是尊重
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表现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宗教与政治相分离、与教育相分离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社会主义
不是要求:放弃宗教信仰 而是要求:①爱国、拥社、拥共、守法; ②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 ③教义阐释符合社会进步要求; ④反对非法活动,多做贡献。
就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使宗教组织和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融合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含义
实质: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组织
区别:基层政权组织
村民委员会
性质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主要职能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产生
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管理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居民委员会
性质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任务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产生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意义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发展基层民主
原因: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主权利不能扩大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地位和意义
地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
对人民: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调动人民参与基层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对国家: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基本内容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领导,非组织领导
政治地位
参政党
共产党—执政党
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
特色和优越性
新型的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形式
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优势
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符合我国国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注意: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性质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主题和职能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新时代对政协工作的要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实质: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组织
区别:基层政权组织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发展基层民主
原因: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主权利不能扩大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地位和意义
地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
对人民: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人民参与基层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对国家: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多元一体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自治权
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双重职权)
不含司法和监察机关
前提和基础
国家统一
地位和作用
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作用
①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
②实践证明符合国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不支持、不鼓励、不提倡,而是尊重
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表现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宗教与政治相分离、与教育相分离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