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电影史-尝试时期(1905-1923)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第一章《尝试时期(1905-1923)》思维导图。这一时期,不论是企业运作还是艺术创造,都带有摸索的、试探的性质。1905年任庆泰拍摄《定军山》,掀开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页,此后十几年的发展中,叙事短片、喜剧短片等各类的短片拍摄为长故事片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这两张思维导图主要参考了北电“小灰皮”《外国电影史》(郑雅玲、胡滨)和《外国电影史纲要》(虞吉),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起到框架作用。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其历史尽管很短,但是并不平坦,也不算单薄。我们可以从这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勾勒出一条诞生于非常时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一步一步回归本体、回归本性、艰难行进的轨迹。
本思维导图根据黄芳洲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法和句型训练》制作,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其中词法部分分为名词、冠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动词九章,句法部分分为句子的结构、句子的种类、基本句型和时态四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尝试时期(1905-1923)
中国电影的开端
戏曲电影
任庆泰《定军山》
“商务”影戏部
《春香闹学》
特写镜头
特技手法
《天女散花》
叠印
叙事短片
序幕
《难夫难妻》
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和郑正秋导演
露天摄影棚拍摄
镜头位置固定不变
《庄子试妻》
黎民伟编剧,黎民海导演
特技摄影
张石川的滑稽短片
张石川
开始关注镜头的变化
《横冲直撞》
《一夜不安》
外景拍摄
《活无常》《五福临门》
《劳工之爱情》
“商务”影戏部的短片
“新剧片”
打闹滑稽剧
“警世趣片”
神怪和武打
“风景”和“教育”片
“时事片”
为长故事片积累经验
《黑籍冤魂》
张石川、管海峰导演,幻仙影片公司出品
依据文明戏演出本改编
影片拍摄移到露天
有了初步的美术造型设计
摄影手法更为灵活
镜头剪接上有了初步的省略和跳接
长故事片
“实事影片”
《阎瑞生》
杨小仲编剧,任彭年导演,中国影戏研究社出品
实地拍摄
启用非职业演员
镜头画面基本保持舞台式的风格
《张欣生》
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
实景拍摄
镜头画面处理上注意远、近、大、小、收、放、长、短的变化
大段的闪回镜头
《红粉骷髅》
管海峰编导,“新亚”公司出品
改编自《保险党十姊妹》
叙事上按传统戏剧框架展开
布景上效仿美国片
但杜宇的艺术化长片
但杜宇
电影就是动的美术
善于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暗喻
注意镜头角度与剧情之间的关系
《海誓》
为影片拍摄创作了剧作——“本事”
女性主角的近景和特写镜头出众
《古井重波记》
注重挖掘人物心理
较长的闪回镜头
“商务”影戏部的三部长片
《孝妇羹》
《荒山得金》
《莲花落》
中国民族电影地位的确立
《孤儿救祖记》
导演技巧
多用全景、中景和镜头段落
运用交叉镜头
影片的美工、布景、服装、道具、化装更为生活化
进步
包含了基本的电影导演活动
已经有了比较简略的“幕表”式的剧本
出现了初步的摄影、美工构思,使用了特技
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