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知觉醒
全文摘抄,基本都是原文,这本书是一部个人成长方法论,旨在帮助读者打破认知局限,实现自我改变。
编辑于2024-03-12 22:17:38认知觉醒
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三重大脑
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理智脑不是直接干活的,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
所有问题归结于
趋易避难
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喜欢在核心区域周边打转,待在舒适区内逃避真正的困难
急于求成
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
第二节 焦虑:焦虑的根源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财富
直面焦虑
焦虑的形式
第一,完成焦虑
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太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Deadline)面前,比如同时想学很多东西,但时间根本不够用
第二,定位焦虑
如果在零基础阶段就直视该领域的能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不焦虑都不可能:某某这么年轻就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了
第三,选择焦虑
有时选择太多
第四,环境焦虑
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外在环境的限制,比如因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想做却做不了,还有些事不想做却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
第五,难度焦虑
有些书就是很难读,有些文章就是很难写,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有些技能就是很难学
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焦虑的根源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第三节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延迟满足
很多时候,我们对困难的事物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到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改用理性这把客观之尺,则会极大地提升耐心
复利曲线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舒适区边缘
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 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 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成长权重对比
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
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这也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当我们知道的规律越多, 就越能定位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预估未来的结果,进而增强自己持续行动的耐心
要想办法看清那些想做之事的意义和好处,你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就会越强。
本能脑和情绪脑确实畏惧困难、只会享乐,但谁说它们不能从困难的事情中感受到乐趣呢
所以,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 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
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第一节 模糊: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意识分层的副作用
模糊
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 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比如明明想去学习,结果转身就拿起了手机
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
认知能力越强,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正如你知道了“元认知”,就知道了该如何反观自己; 知道了“刻意练习”,就明白了如何精进自己
人类天生不喜欢学习和思考,因为这类事极其耗能
基因自我设计的第一原则是节能,凡耗能高的事情都会被视为是对生存的威胁
而潜意识没有思维,只有本能,它会努力让身体走低能耗路线,诱导我们娱乐、享受,所以本能通常都是阻碍学习的,而人若不学习,又无力克服本能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人们总是习惯在模糊区打转,在舒适区兜圈,重复做已经掌握的事情,对真正的困难视而不见,这背后都是潜意识在操控——因为基因认为这样做耗能更低。
比如“学霸”的秘诀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
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谁更愿意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而承受痛苦则只需陷在那里不动。虽然被动地承受痛苦也会耗费很多能量
然而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
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
一层层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坦然地承认、接纳那些难以启齿的想法,让情绪极度透明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
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
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
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逃避
当我们的头脑中有很多模糊的选项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个最清晰、简单和确定的选项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第二节 感性:顶级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
这种快慢对比就会造成“认知错位”——很多信息早已被潜意识察觉到,但意识仍一无所知
比如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人时感到些许不适,很快你就露出了礼貌的微笑,这表明潜意识察觉到了一些不良信息,但这个过程转瞬即逝,思维根本察觉不到,反而给出一大堆分析和理由,让自己接受对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凭感觉”——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
看出端倪没?“凭感觉”之所以被称为顶级的方法,是因为它能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
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
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如何捕捉感性
(1)“最”字法。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并深入分析挖掘,往往会有丰厚的收获。
2)“总”字法。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绪波动的源头
(3)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
(4)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
6)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就像丘吉尔一样。
第三章 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第一节 元认知:成长慢,是因为你不会“飞”
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
元认知能力就是我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反思能力
人类还可以观察自己的思维活动,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然后改进优化,不断做出更好的选择。
元认知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
反观,是元认知的起点
当你开始反观自己的思考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为了体验这种变化,你不妨想象自己身边有一个“灵魂伴侣”,他会时刻伴随、指引着你,于是,在你走神时,他会提醒你集中注意力,去做更重要的事
这才是高级的元认知——时刻帮你从高处、深处、远处看待现在的自己,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迷失,保持动力、不懈怠,保持平和、不冲动。
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
第一提升元认知能力的工具需要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
比如当我们读过《刻意练习》后,再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就不会逃避和畏惧,而会利用“舒适区边缘”理论让自己积极面对挑战
因为学习前人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的全局视角(高度)、掌握更深的底层规律(深度),帮我们从无知中跳出来,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第二,自身的经历更是一种独特的财富
而反思复盘让我们有机会思考有什么经验可以获得、有什么教训可以汲取,这样就可以在下次面临类似问题时避免做出像当初那样不够明智的选择
第三,如果说学习和反思是静态的,那处于当下的、动态的自已又该如何主动运用元认知呢?很简单,启用你的“灵魂伴侣”啊
让他时刻监控你,就像电脑系统里的杀毒软件,监控着你的每一次操作,一旦发现可疑文件就立即发出警报
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
第四,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让人意想不到是下面这条——冥想
第二节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我们天然被潜意识左右
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
一个人会表现出的明显特征是:能够主动控制注意力,不会被随机、有趣的娱乐信息随意支配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 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成为自己人生的思维舵手
有些时间的权重要远远大于其他时间,我把这些权重大的时间叫作“元时间”。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
在“元时间”内我们要做什么呢?很简单,就做一件事:想清楚。
如果不在这些选择的节点想清楚,我们就会陷入模糊状态,而模糊是潜意识的领地,它会使我们产生本能的反应——娱乐。所以,基本的应对策略便是: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
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
自己行动力弱的时候,脑子里对未来的具体行动肯定是模糊不清的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第四章 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第一节 情绪专注:一招提振你的注意力
“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
起初,行动和感受二者是统一的。 我们会在做一件事情时全身心地感受这件事情,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和当前事物相关的事情上,所以跑就是跑,吃就是吃
我们刚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或还只是孩童的时候通常都是这样的, 那时的我们善于投入,敏于接受,平和无忧,灵性十足。
随着行动越来越熟练,我们在行动上集中的注意力越来越少,分散在其他地方的注意力越来越多,于是我们不再去耐心感受行动。
收回感受,回归当下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全情投入和界限清晰的专注习惯,那他不仅能获得智力上的聪慧,也能获得情绪上的平和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而这种享受必将使我们更从容,不慌张。
第二节 学习专注: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安全剑柄
因为人类情绪和能力的优劣差异来自于对自身注意力关注方式的差异。
深度沉浸的方法
主动选择信息”和“深度沉浸”两个概念,但前者只是入口,后者才是关键
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
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就将它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使目标更具体、精细。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
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 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极度专注不仅是学习的关键,也是灵感的来源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
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应该提高难度;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焦虑时,说明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如此反复交替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
第五章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第一节 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深度沉浸其实并非刻意练习的真正核心,其真正核心在于难易匹配上。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最后她总结道:“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 以前一直以为多花时间才能学好、才能达到效果,其实那是因为自己急于求成,想要快速见效,这样反而不容易坚持
能够主动降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使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既保留了学习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学习的挑战性。
匹配原则不只适用于学习这一领域,在我能观察到的任何领域,几乎都遵循这个规律。
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
一切为了匹配
我们每次行动遇阻时都会一筹莫展,但只要细想就能发现,不管你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其根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个问题太大、太模糊
你只要拆解目标——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任务就会立即从困难区转移到拉伸区,这样你就愿意行动了
在拉伸区练习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有关注点。关注点越多、越细致,我们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提升的效果就越明显
第二节 深度: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可见“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
遇到这种困难才是深度学习真正的开始!因为你必须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第三节 关联:高手的“暗箱”
无关联,不学习
可见高手们的学习通常不满足于对新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对新知识的“缝接”,这个缝接过程就是关联。孤立的知识就像沙粒,只有关联才能将其聚沙成塔,形成稳固的知识晶体,最终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绝大多数人习惯以孤立的思维看待事物,喜欢花大量时间收集和占有信息;而另一批先行者则更喜欢拨弄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聪明了起来。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蔽条件不能忽视:你需要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
首先,手中有锤子。如果你对某件事情没有足够的热爱和投入,没有极致的专注和思考,恐怕任何事物对你都没有意义
其次,输入足够多。不管是阅读获取,还是现实经历,知识和阅历越丰富,成功关联的概率就越大
再次,保持好奇心
最后,常说一句话
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会停下来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
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坚持着这个思维准则:但凡收获一个感悟、了解一个观点或是学到一个知识, 只要触动了自己,就要想办法让它效率最大化,而效率最大化的办法就是主动关联到别处,并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
一切在于主动关联
第四节 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要是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厉害的人。
知识与认知的区别
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因为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了,而是“判断与选择”
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只学让自己触动的
因为我读书从来不画思维导图,也不会刻意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在阅读时,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触动点。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
我们潜意识的感性能力完全可以作为学习的筛选器——通过情绪触动,识别与自身需求结合最紧密的内容
触动产生了,但触动产生并不意味着连接紧密
加强连接的三个方面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二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第五节 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动机转移,动力扭曲
因为从开始排名的那一刻,人们的锻炼动机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转移:原先纯粹是为了身体健康
认知闭合,效能降低
认知闭合需求,就是指当人们面对一个模糊的问题时,就有给问题找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的欲望。
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这就是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
任务心态,身心分裂
至少在学习时,身心合一、极度专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从学习活动中收到精细、强烈的正向反馈。
然而任务心态破坏了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不良体验会加剧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厌恶感,形成恶性循环。
两个策略,轻松改变
用记录代替打卡
每次学习后只做行动记录,不做打卡展示。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既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也便于每周复盘
只要专注于学习成长活动本身,体会其中的乐趣,就能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设下限,不设上限。
一个很容易完成的下限,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完成目标毫无负担,且此时刚好进入学习状态,精力旺盛,就愿意顺着惯性继续学下去,毕竟此后多学一个单词都是额外的收获,心态完全不同,身心容易沉浸,不会顾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任务。
于学习而言,保持内在的动机最重要。
第六节 反馈:是时候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了
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无反馈,不学习
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尽快产出点什么,以换取反馈,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激励自己。
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
但它们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却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
会拥有清晰而强烈的作品意识,会更加重视输出和运用,会倾心打磨作品,主动换取外界的反馈。
·教是最好的学; ·用是最好的学; ·输出倒逼输入; ·请用作品说话……
痛苦也是一种反馈
首先,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的样子
其次,制定分享策略,展示给那些能力不及你的人
最后,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
主动的回想测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比坐在那儿被动地重读材料要好得多。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第七节 休息:你没成功,可能是因为太刻苦了
从不过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停下来主动休息,这反而使他们精力桶的水位得到快速回升
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
番茄工作时间
先极其专注地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往复。这种工作法有点类似于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第六章 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第一节 清晰:一个观念,重构你的行动力
注意力的使用同样遵循这个规律,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
比如,如果我们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信息,那我们的注意力就很可能被有趣的消息
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初的选择,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道理:要事第一!
在增强回路的起点,做出有利选择所消耗的自制力是最小的,如果等负的增强回路形成,再想改变就难喽!
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正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清晰力才是行动力
仅仅知道要事第一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拥有另外一种能力: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清晰力的建立并不复杂,做到这三个字就可以实现:写下来。
整个页面分为以下4个部分,呈现“工”字形。 (1)待办事项 (2)计划完成 (3)实际完成 (4)备注
当我们把头脑中所有的想法和念头全部倒出来后,脑子就会瞬间变得清晰,同时,所有的想法都变得清晰且确定,这样一来,我们就进入了一种“没得选”的状态,在过程中不需要花脑力去思考或做选择。
一切源于“想清楚”
你陷入怠惰、懒散、空虚的情绪中动弹不得时,往往是因为你的大脑处于模糊状态
聪明的思考者都知道“想清楚”才是一切的关键,在“想清楚”这件事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愿意花时间
第二节 “傻瓜”:这个世界会奖励那些不计得失的“傻瓜”
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
事实上,只要道理正确,就别在乎那些小聪明,带着不计得失的心态向前走,你会发现目标越来越清晰
很多人总是希望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再行动,事实上,如果不行动,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思考很重要,但光想不做,贻害无穷。
当自己从来没有主动做成过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以为做成一件事很容易,于是生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和想法,而欲望越多,就越做不成事
打破这些悖论的方法就是不计得失地先行动起来
在实践途中,你自然也要保持思考,用行动反复验证他们的理论,不适则改、适则用,直到自己真正做到为止
第三节 行动:“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破解
—为什么付出再多的心血也无法达成一次持续的行动
在他们心里,始终有这样一种执念:自己现在不做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最好的方法,等找到那个方法以后,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于是他们在寻找、搜集道理的路上越走越远。
却始终不能俯下身子去行动。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担心方法不是最优的,贸然行动会走弯路等
真正的捷径正是那条看起来漫长且低效的行动之路。
认知,其实是一种技能
在技能学习的路径中,仅仅“知道”是无法形成反馈闭环的,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让大脑相关的神经元形成强关联,反馈闭环才能经由“做到”这个节点得以形成。
但当我们进行认知学习的时候,却会产生一种天然的错觉——认为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好像掌握了这项技能。比如当我们学会一个知识、明白一个概念或想通一个道理时,在“知道”的那一瞬间,我们确实提升了认知,甚至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到”。
把认知当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得太早,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这样就不浮躁了。
一开始做不好很正常
在开始尝试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做不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然后就放弃了。
打破执念最好的办法就是着眼于现实改变
对成长来讲,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第七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第一节 心智带宽:唯有富足,方能解忧
稀缺心态,让人变笨
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进而降低心智带宽,做出不明智的行为。
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
心智带宽一旦降低,人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急于求成,做事缺乏耐心,难以抵挡享乐的诱惑。
急于求成,焦虑丛生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现代生活虽然缓解了生存压力,却又带来了自控上的压力。抵制诱惑和欲望无一不消耗我们的心智带宽
唯有心智富足,方能解忧五帖觉知“良药
第一帖,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为了在压力环境中尽可能保持较大的格局和远见,我们就需要运用高级元认知能力保持对环境的觉知,因为在无觉知状态下,心智带宽会受到挤压,但在主动觉知状态下,人们就可以承受压力,集中心力做出理性的决定。
第二帖,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之所以最为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决定着我们如何使用自己的心智带宽
做事的诀窍恰恰和大家想的相反,就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我时常站在一生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然后打破思维定式,拒绝所有那些即使不去做天也不会塌下来的事情。
这正是“少即是多”的真正内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免于盲目奔波
第三帖,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当前最大的压力莫过于过多欲望对心智带宽的冲击。早上起床就拿手机体现的是对信息的欲望
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
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
第四帖,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
不要在最兴奋的时候做决定,也不要在最愤怒的时候做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
第五帖,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如果有大量的金钱,就容易萌生无谓的欲望;有大量的时间,也容易陷入低效的状态。心智带宽虽足,但若不运行有效的人生程序,自然也是白费。
第二节 单一视角:你的坏情绪,源于视角单一
具备这种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 游戏心态:幸福的人,总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幸福源自主动掌控
如果能主动选择和掌控所做的事情,就会产生内在动力,获取幸福。
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一旦你有了新的选择,就会意识到: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