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谏太宗十思疏
高中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直观呈现魏徵忠言,涵盖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大治国理念,助力快速掌握古文智慧。清晰脉络,助力学习、研究及决策参考。
这是一篇关于语言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应用文,汉语语法,病句,语言简明得体,图文转换,语段压缩,表达效果,标点,句式。
这是一篇关于散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点,词句含义,构思思路,散文审题注意要点,主旨关键词,人物形象概括,答题引导词,主观题问法,选择题设错类型。
这是一篇关于表现手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修辞,描写,抒情言志,结构,衬托,对比,目标,定义。要点梳理,非常值得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谏太宗十思疏
文常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任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犯颜直谏,史有“诤臣”之称。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
①谏,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 ②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③十思,是本文主要内容,即十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④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 小结:魏征劝谏唐太宗的十条值得深思的意见奏疏。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国君、尊长等,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公开指责。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是微言讽刺。 诽:是背地里议论。
中心论点
戒奢以俭,居安思危
结构
虚词
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取独。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 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
④将崇极天之峻:定语后置的标志
以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表修饰
②虽董之以严刑。 介词,用。之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表目的。
④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表承接。
⑤则思三驱以为度:把。
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连词,表转折。
②而况于明哲乎: 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 连词,表修饰。
④简能而任之:表承接
⑤则思慎始而敬终:表递进
实词
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振,同“震”,威吓)
活用
名词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在表面上;在内心里)
名词用作动词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形容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重权)
居域中之大(重要的地位)
不念居安思危(安逸的环境;危险的情形)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好的意见)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邪恶的小人;奸恶的小人)
形容词用作动词
则智者尽其谋(用尽)
能克终者盖寡(保持到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
古今异义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承天景命 古义:大 今义:景致;风景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
一词多义
根
①根本,基础 必固其根本 ②草木的根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种树郭橐驼传》) ③本来的,原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④原来,本来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⑤推究 抑本其成败之迹(《五代史伶官传序》)
克
①能够,胜任 能克终者盖寡 ②克制,约束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十二章》) ③战胜,攻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 ④成功,完成 以此图功,何攻不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诚
①真诚,真心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②如果,果真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③确实,的确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句式
被动句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壅蔽:被堵塞蒙蔽
状语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标志词:以
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标志词:也
固定句式
(1)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2)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反问)
成语
垂拱而治:指不费力气就使地方或国家得到管理,安享太平。含褒义。 鲜克有终: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善始善终:善始善终指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处理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很圆满。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和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