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这是一篇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思维导图,介绍详细,知识全面,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盐类的水解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水解的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
这是一篇关于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的思维导图,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揭示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化学原电池的思维导图,主要包含化学电源、原理、 基本性质、双池、 书写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化学反应速率与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对于反应 mA(g)+nB(g)=pC(g)+qD(g)
v(A)=Δc(A)/Δt
v(B)=Δc(B)/Δt
v(C)=Δc(C)/Δt
v(D)=Δc(D)/Δt
固体、纯液体浓度不变,不可用其表示,仅适用于气体、溶液
影响因素
内因
反应物的组成、结构、性质
外因
温度
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升高,速率增大;温度降低,速率减小
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速率增大;降低反应物浓度,速率减小
若c减小,v还增大,则c非主要影响因素
压强
有气体的反应
改变压强,容积改变,气体浓度增加,速率增大
改变压强,容积不变,浓度不变,速率不变
催化剂
加入(正)催化剂,速率增大
活化能
定义
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
基元反应
化学反应的每一步反应
多个基元反应组成反应历程(机理)
有效碰撞
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先决条件]
一定的能量
合适的取向
E1正反应活化能
E2逆反应活化能
反应热E1-E2
加催化剂活化能E3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活化分子
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增大
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
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正催化剂
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速率增大
化学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在可逆反应体系中,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V(a)=V(b)≠0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温度]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公式
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存在Q=化学平衡常数K
转化率
注意
仅对于反应物而言
一定温度下,K增大,转化率增大
对于一定的可逆反应,K只和T有关,转化率与T和C初有关
多种反应物参与,A的C初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其他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化学平衡常数
注意事项
Q指任意时刻,K指平衡时刻
K只与温度(T)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不代入公式
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纯液体)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应用
可以利用K与Q作比较,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
Q>K
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Q=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
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判断反应程度
K越大,体系内生成物占比越大,正反应进行程度越大 K>10^5时,反应基本完全
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运算
化学计量数扩大n倍,K扩大n次方倍
化学方程式相加,K相乘;化学方程式相减,K相除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向移动
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改变参与反应的离子或气体,才有影响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少生成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率瞬间减小,逆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瞬间不变
增大廉价气体浓度,提高产率
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气体系数和)缩小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气体系数和)增大方向移动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
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影响的一个因素,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因素有三:T温度、p压强、c浓度
只有单一条件变化才能使用
适用于一切动态平衡体系
外界条件的影响远大于平衡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