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旅》公元1002年:
——科举为什么发生基因突变?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工具 | MindMaster 制图 | 米小菲 时间 | 2024.03.13
状元王曾是非常难得的“连中三元”,因为这时候的科举已经采取了
“糊名”的方式,是名副其实的有真才实学。
“糊名”和“誊录”的本质:
只能通过卷面文字这一个因素来判断人,而不允许通过人来判断人。
大宋面对的问题:
唐朝时的考官与考生之间逐渐形成“座主”和“门生”的关系,渐渐就形成了一种政治肿瘤“朋党”。
宋制定的防作弊措施,就是冲着官僚集团来的,避免“中间商赚差价”。
科举的本质是“自荐制”,有别于之前的“他荐制”。
只要通过考试,不管考什么都行,没有什么其他人的因素影响,有对自我命运的掌控感。
所谓的现代文明,应该就包括这样的因素: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总该有一个机会,让我自己站出来说——
“我愿意接受命运的裁判,而且,我相信我的未来发展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