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望舌苔
中医诊断,舌诊,望舌苔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质地和分布,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是一篇关于免疫细胞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性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作用,固有免疫细胞。介绍详细,知识全面,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葡萄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甘油醛-3-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望舌苔
望苔质
薄、厚苔:以见不见底为标准,主要反映疾病的深浅和邪正的盛衰
薄——主表证,但是不完全是表证,EX:血虚和肝郁也可见薄苔,暂未伤及气血
厚——主里证,无例外,胃气兼有湿浊、痰浊、食积等熏蒸
润、燥苔:主要反映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润苔:正常舌苔,若是见于病中也属于轻证,预后较好
滑苔:水湿之邪内聚的现象
痰饮、水湿寒湿内侵
阳虚气滞水停
燥苔:体内津液已伤
邪热过盛,大汗吐泻伤津之后
痰饮、血瘀内阻,阳气不能上行,津液输布障碍
糙苔:津液大伤
热盛伤津之重症
糙而不干者多属于污浊之邪盘踞于中焦
腻、腐苔:主痰饮、湿浊、食积
腻苔:颗粒细腻致密,望着油腻,揩之不去
厚腻:湿浊、痰饮、食积
白腻不燥,自觉胸闷:脾虚湿困,阻滞气机
白腻而滑:痰饮,寒湿内阻,阳虚气滞水停
黏腻而厚,口中发甜:脾胃湿热
黄腻而厚:痰热、湿热、暑湿,脏腑之气不通畅
腐苔:颗粒粗大疏松,望之如豆腐渣,揩之易去
阳热有余,食积,痰浊内蕴
脓腐苔:多见于内痈或邪毒内结,病重
腐苔脱落不长新苔属于无根苔,胃气衰败
剥落苔:可根据脏腑分候判断疾病,脱落大小与气血亏虚程度有关;胃气不足,胃阴损伤或者气血两虚
地图舌:常见于儿童,成人称为花剥舌
镜面舌红绛:胃阴匮竭,胃无生气之兆——阴虚重症
镜面舌(去膜猪腰):光洁如镜,甚至毫无血色——营血大亏,阳气虚衰,病重难治
舌苔部分脱落,未脱落部分较厚腻:正气亏虚,痰浊不化,病情复杂
偏全苔:根据脏腑分候来判断(根据病人的左右为左右)
舌苔仅仅见于中部,痰饮、食浊停止于中焦
偏左或者偏右常常是肝胆湿热
真假苔
舌苔坚敛着实,紧贴舌面,刮之难去——有根苔
舌苔不着实,似涂于舌上,刮之即去——无根苔
望苔色
白苔:表证、寒证
薄白而滑:外感寒湿;或者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薄白而干:外感风热或者凉燥
积粉苔:常见于瘟疫,内痈,污浊湿邪,热毒相结
黄苔:里证、热证
薄黄苔:表热证(银翘)或者表寒证(姜汤、麻黄)
厚黄苔:里热证,湿气,痰浊蕴热
淡黄而润滑多津(黄滑苔):寒湿、痰饮聚久化热;气血亏虚,复感湿热
黄苔而质腻——黄腻苔:湿热或痰热内蕴,食积化腐
灰黑苔:阴寒内盛,里热盛,既主寒盛又主热极
舌面湿润,舌中出现灰黑,舌边、尖均是白腻:阳虚寒湿内停、痰饮内聚
舌面干燥,舌中灰黑,舌边、尖均是黄腻:脾胃湿热实热,日久不化
霉酱苔:食积,湿浊,积久化热,熏浊上滞舌面,湿热夹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