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十分钟冥想》读书笔记
超过2000万人将冥想奉为高效缓解压力和精神疲劳的治疗方法。200位行业代表人物中,超过80%的人有每天练习冥想的习惯;苹果、谷歌、英特尔均为员工提供冥想课程,将其视为成功和创新的关键。作者擅长运用精妙比喻帮助你理解冥想的精髓,带领你学习一些简单易学且非常有效的冥想方法,将其融入你的生活、工作和内心。每天给自己十分钟,就能给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从现在开始,爱上冥想,拥抱清醒、平和与快乐!
这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的。本书力求成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政治学普及入门读物。这部书正是为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而写的。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这是一部由悉达多·穆克吉撰写的科普巨著,详细记录了基因从发现到现代应用的全过程,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丰富内容。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基因的起源和演变,还深入探讨了基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帮助读者理解遗传学的历史和发展。这本书将激发你对基因学的兴趣,引发对生命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这是一本适合放在手边反复翻阅的“创业工具书”,尤其适合在迷茫或决策时对照参考。但需注意:创业无绝对公式,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团队基因,将规则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打法。如果你是创业者或对创业感兴趣,这本书值得一读,但建议同步阅读《精益创业》《从0到1》等互补视角的书籍,形成更全面的认知体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十分钟冥想》读书笔记
书籍信息
作者:[英]安迪·普迪科姆
冥想及正念专家。从小就接触冥想,20岁出头时决定从大学辍学,去喜马拉雅山区修习冥想
2004年还俗后,他返回伦敦,在舞蹈与戏剧艺术学院取得马戏艺术专业的学位,并创建了“头脑空间”项目,帮助大众从冥想和正念中获益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2
第1章 接触
冥想和想法
冥想不是要去阻止想法、控制心灵
冥想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学会以被动的方式集中注意力,
冥想和情感
如果注意力集中在令人愉快的感受上,试着温和地将它分享给他人
如果注意力集中在令人不快的感受上,请试着轻松地保持体验它或替某个你关心的人照看它的心态
情感本身往往不是问题,带来问题的是我们对这种情感做出的反应
情感之滤镜
情感会影响我们对人、对各种情势以及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看法
情感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滤镜
特质
是某种性格中的典型情感
状态
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情感
头脑空间和情感
我们要设法意识到我们的情感,体验它们、承认它们与它们共存,而不要任由它们摆布
第2章 练习
十分钟冥想指导
准备工作
找个地方,舒适地坐下来,腰背挺直
确保在冥想期间,不会受到人或事的打扰(关掉手机)
设好10分钟的闹铃
提前5~10分钟让心灵慢下来,这样你开始练习冥想的时候心情状态会正好合适
签到
这个阶段旨在身心合一
这一步就是让我们在所处的环境中安顿下来,让你清醒的觉察到自己,意识到自己在哪
做5次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呼气,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
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落座时的躯体感觉、脚放在地板上时的躯体感觉上
扫描全身,留意身体哪些部位感到舒适和放松,哪些部位感到不适和紧张
留意自己的情感
举例:你现在处于什么心情
专注于呼吸
留意你在哪个部位最强烈地感受到呼吸时的起伏感觉
留意每次呼吸所带来的感受,注意每次呼吸的节奏
无论是长还是短,是深还是浅,是粗重还是顺畅
在将注意力集中到起伏感觉上时,缓缓地数一下呼吸次数,吸一次气数1,呼一次气数2,一直数到10
重复这个过程,循环5~10次,或者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直循环下去
结束
注意力不再集中,任由心灵随心所欲地忙碌或放松20秒
将心灵带回到躯体感觉上来,即身体在椅子上的感觉、脚放在地板上的感觉
在准备好之后,缓缓地睁开眼睛,站起来
这一步是在计数完毕的时候,让自己的心灵完全自由下来
第3章 整合
行动中的正念
正念意味着心在当下,意味着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自己身处的地方保持觉醒
书籍推荐:正念的奇迹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练习
正念饮食
感恩
在拿起食物前,深呼吸几次,让身体和心灵安顿下来
花一点时间,欣赏食物
关注食物的口感、纹理和温度
留意心灵对食物做出的反应
当快吃完饭时,留意是否有失望感或解脱感
起身离开或去吃下一样东西前,深呼吸几次,比较一下之前胃里的那种空荡感和现在的饱腹感
留意不断变化和有始有终的事务,留意心灵是如何随时间流逝而越来越自在的
正念行走
在行走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以对心灵进行训练
第一种是正式的方法,称之为“行走冥想”,实施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慢一些
第二种更为普通的、更切合实际的方法,那就是将正念应用到日常行走之中
做法
在走路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移动的手脚上,并且要仔细感受脚底与地面接触的感觉
走快走慢随你,但刚开始的时候速度最好慢一些
走路这件事看起来简单,但每走一步,都会引发脚部肌肉和关节的复杂连锁反应
你要试着感受走路时,身体发生的每一个变化
去看
需要察觉周围发生的事情,留意车辆、他人、交通信号灯等
去听
留意听到的声音也许是你的脚踩到人行道上的声音
也许是路过的车辆的声音,也许是树上的鸟叫声或其他人走过的声音
把注意力转向气味,时间也是30秒左右
去闻
感受空气中的味道
去感受花香
正念睡眠
做好准备工作
把家里需要关闭的都关闭,确保不会被任何事情打断
举例:锁门、关掉手机,为第二天早上做一些准备,或者为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个清单
以舒服的姿势躺在床上
躺在那里的时候,你需花一点时间体察陷进床里的感觉,体察身体被床支撑着的感觉,体察这一天到头再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的感觉
躺舒服之后,你需做5次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
在吸气的时候,你需努力感受肺部充满空气、胸腔扩张的感觉
呼气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天的想法和感受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身体中的紧张感也都消散了
这有助于你的身体和心灵为要进行的练习做好准备
从“签到”开始,按平常的方式,你要留意自己的感受,包括身体的感受和心灵的感受
如果你有许多想法在打转,不要担心,暂时由着它们去
你需更精确地用心灵对身体进行扫描,从头顶到脚趾,温和地体察任何紧张感
你可以多扫描几遍,每次花上大约30秒的时间
第4章 践行
找一个合适的地方
每天使用同一个空间
周围开阔会比较舒服
穿什么
舒服就好
如何坐下来
保证舒适放松、安然自在
要专注、要警醒
坐椅子上
椅背最好是直的
可以靠在椅背上,但不要向后,要向上
双腿双脚平放,肩膀打开
双手、双臂可以放在腿上,也可以放在膝盖上,最好双手叠放
找到一天比较适合的时间
避开刚吃完饭后的时间
处于学习阶段的时候,冥想的最佳时间是早上醒来的第一时间
选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时间,即一个自己知道每天都可行的时间
计时
找一个不会到响起时让自己吓一跳的计时器
重复的重要性
每天在同一时间做,会帮助培养一种强大、稳定的习惯
信任自己的体验
相信自己的体验,不要光依赖别人的观点
不舒服或焦虑该怎么办
要给心灵以空间,容许它按自己的节奏进入自然的安定状态
不要拿轻微的不适为借口放弃冥想
把你的反馈记录下来
把自己的冥想体验记录下来
第5章 正念生活
视角
合理选择看待生活的角度会让你对负面思维模式更加警惕,从而避免深陷其中
交流
我们要更有克制力、更有同理心、更能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
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培养出更多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
善良
以善待他人为目标的同时,也善待自己
善良使心灵变得更柔软、更具适应性、更易于修习
它会创造一种少批评、更开放的思维模式
慈悲
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平衡
平静泰然
接纳
接纳的过程是发现什么需要我们放手的过程,而不是我们需要开始做什么的过程
平静
对不耐烦放手
投入
坚持下去
心在
只有对自己内心的空间越来越熟悉,更充分相信自己的本能,我们才能将妙观察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些思考及感悟
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冥想似乎成为了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
冥想并不是要我们达到某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而是帮助我们理解并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都应该学会接受并与之和平共处
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这些偏见和评判,让我们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冥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帮助我们专注当下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总是忙于回忆过去或规划未来,而忽视了当下的体验
然而,只有当我们真正关注当下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放慢脚步,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感觉,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激生活的每一刻
无论你是想要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还是想要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